核酸检测对降低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核酸检测对降低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

2022-10-31 14:35:1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29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众活动日趋多元,加之建筑业、交通业明显发达,促使严重性创伤事件显著增多,输血救治工作的开展更为频繁,如何保障输血安全,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提高医院和社会效益的关键。输血殘余风险是指患者输注“合格”血液后,可能成为病毒感染者的危险度,其发生与病毒窗口期关联密切,另外,也受低水平携带者、实验误差、病毒变异等多因素影响,故对献血标本加强检测,获取准确的病原检测结果,是输血安全研究的重点。

1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是什么?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是对病原体核酸直接检测作用的系列技术的总称,原理为通过采取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手段,经靶核酸展开直接扩增工作,或针对与之存在一定关联的相关附带信号予以扩增,促使呈极微量状态的核酸,出现向直观的具可视特征的信号或光电进行转变的避孕情况,进而发挥对标本中是否存在相应病原体进行有效判定的效果。步骤具体为,核酸提取环节、开展适当的扩增环节和具体检测环节等。现阶段,核酸检测技术较为多元,以bDNA、PCR、LCR、TMA最为常用,其中,PCR和TMA常被用于血液检测工作。实践表现,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核酸进行提取的方法较多,经研究示,磁珠法具易自动化、用时短、纯度好、操作方便等多项优势,有较高的实用性。现阶段,可在呈大样本量状态的血液筛查工作中广泛应用,并可满足在高灵敏度方面的要求,如较为常用的转录介导扩增技术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可发挥减少污染,准确检测的作用[1]

2 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筛查血液的必要性

现阶段,预防和控制输血相关传染病,是卫生管理部门重点开展的工作。通过分析《献血法》显示,针对采供血机构,目前对供血进行检测的模式包括:取自不同厂家来源的ELISA检测试剂,完成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CV等的筛查。采用此种筛查模式,可使输血传染疾病发生风险有效降低,尤其是第三代丙肝抗体酶免疫试剂研制及应用和检测艾滋病时,已对可对P24抗原进行检测的第四代试剂盒同时应用,使血液检测安全性显著提高。但因应用ELISA检测法,检测的对象为抗体或抗原,故针对低水平携带者、病毒变异、窗口期的患者,有呈较严重且棘手的漏检现象发生。依据相关调查示,在美国,超过75%的由临床输血造成传播的HCV病例,和超过90%由临床输血造成传播的HBV和HIV病例,其所存在的危险性,均表现为献血者处于感染“窗口期”,采取血清学对抗的方式,完成-HCV、抗-HIV等行检测,无法将HIV、HCV、HBV感染完全排除。故对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案进行制定,是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而核酸检测技术,可有效规避上述技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3 国内目前核酸检测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情况

目前,通过对国内采供血机构调查研究示,在开展工作时,已达到针对所有血液进行核酸检测,将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用于血液常规筛查的工作,对防范输血残余几率价值重大,并有一些数据积累,如针对深圳市血液中心所开展的调查显示,在2003年8月至2010年3月期间,选取165777人份标准,开展酶免疫检测,通过泡总结果显示,均为呈阴性状态的标本,采用由各地购得的不同厂家检测试剂,来展开对核酸的系列检测操作,显示,诸多病例中,HBV DNA阳性献血者共检出30例,经精准对总比率统计,具体为1:5526,同时,在“窗口期”,存在血清学转换现象的病例共4例,此外,隐匿性感染共检出26例。其中1例开展HCV RNA检测,结果表现为阳性者,通过开展追踪随访,表明抗-HCV为阳性的情况,属窗口期献血期类型,提示开展核酸方面的检测工作,可使患者存在的输血残余风险表现为最大程度的降低,促使输血安全性明显增强。相信近年来,在自动化核酸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在血液科相关病毒筛查中已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对降低因输血对病毒感染而诱导的血液传播传染病的几率意义重大。此项技术,已被发达国家作为必要的血液筛查的手段,在我国,已将核酸检测技术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近年来,公众活动日趋多元,明显增加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临床输血救治方案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以此为背景,重视增强输血安全性工作的开展,意义十分显著。输血残余风险为临床受血方在对“合格“血液接受后,可能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度,与病毒所在的窗口期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另外,和携带体无抗体形成、病毒变异等因素也具密切相关性,故针对献血标本开展严格检测,可增强结果的准确性。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均加强了对艾滋病传播的管控力度,通过对科学的血液筛查策略进行应用,可全面促进用血安全,在保障患者权益,增强医院和社会效益方面作用十分突出,需引起广泛重视[4-5]

总之,提高血液安全,是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工作均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已将核酸检测作为常规检测,其与血液病毒筛查的血清学方法具有互补性,联合检测进一步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莉华,王素玲,马印图.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残余风险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107-110.

[2] 黄丹. 献血者血液样本核酸检测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9):1043-1044.

[3] 吴敬林,周仲民,罗保红.核酸检测对降低柳州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27-728.

[4] 龚师,马明炎.782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4, 43(5):601-602.

[5] 潘艳,郑兆丽,董长征.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00-202.


推荐访问:病原 核酸 输血 残余 感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