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022-10-28 14:55:06 来源:网友投稿

江西省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建设,在全省100个县建成10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优势园区聚集,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江西“百县百园”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有何成效?有何经验?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一课题,我们一行6人深入革命老区吉安市,先后考察了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青原区、吉州区等5个县区,通过查阅资料、进园入企、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吉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吉安基本情况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不仅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也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全市国土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辖10县2区1市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5个乡镇政府,人口509万,乡村总户数101.83万户,乡村总人口397.13万人。

吉安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物产富饶,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耕地514万亩,林地26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6%,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泰和乌鸡、安福火腿、遂川板鸭和狗牯脑茶等农产品久负盛名,有“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4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136个。

2014年,吉安市生产总值122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8∶51.1∶32.1;人均生产总值25486元。非公有经济增加值764.45亿元,占GDP的61.5%。财政总收入195.17亿元、占GDP比重为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57亿元。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29.2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1.7万人,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111.35万人,(其中出省从业的78.7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总产达421.3万吨;油料产量18.33万吨、水果产量41.26万吨、水产品产量21.6万吨。

二、吉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

自2013年以来,吉安市按照“错位竞争、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今,在吉安市这片“红”、“农”、“贫”为底色的热土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破茧而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正在成为吉安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引爆点。截至目前,吉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各县(市、区)园区为支撑”的“1+13”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格局,园区规划面积15万亩,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流转土地6.5万余亩,核心区建成面积3.58万亩;共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420多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149项,吸纳农村劳动力2.2万人;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比非园区高40%以上。

(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破解“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的难题

理念决定成败。吉安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一是确立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城乡一体谋篇布局,按照“全省一流、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现代科技提升园区,促进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方向转变,努力把示范园区打造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区、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多功能开发的先行区、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区、农产品物流的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二是明确功能定位。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赋予园区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经营创新、休闲体验、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成引领农业示范推广、对外开放、发展升级的重要平台。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将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作为全市重点改革项目,给予工业园区同等的政策支持,土地收益、园区税收全额返还;市、县两级都组建了园区管委会,市本级为正县级事业单位,县(市、区)为科级单位,赋予园区规划权、土地权、财税权、人事权。

(二)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导向,破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难题

产业是园区建设的内核。吉安市把培育主导产业放在园区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是紧扣三大富民产业建园区。井冈蜜柚、绿色蔬菜、有机茶叶三大产业是吉安市多年坚持培育发展起来的富民产业。在园区建设中,吉安市把井冈蜜柚、绿色蔬菜、有机茶叶三大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发展。在吉泰走廊区域围绕井冈蜜柚产业建园区,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蜜柚苗木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仅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就建立了500多亩井冈蜜柚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苗木200万株。在新干、峡江、永丰、吉水、青原、永新等区域,围绕绿色蔬菜产业建园区,建立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遂川县周边,围绕茶叶产业建园区,进一步壮大狗牯脑茶的规模和品牌。二是依托特色产业建园区。在壮大富民主导产业的同时,吉安市鼓励各县(市、区)园区加强对本土产业的挖掘和振兴,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格局。比如,遂川县围绕茶叶产业建园区,进一步壮大狗牯脑茶的规模和品牌。又如,井冈山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园区发展铁皮石斛等生态产业。三是促进三产融合建园区。着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与工业、红色旅游业、健康休闲业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比如,吉州区、青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围绕中心城区“两带一区”规划,布局建设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吉福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和青东公路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

(三)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导向,破解“如何来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改革出活力,改革出生产力。吉安市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园区建设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入驻园区,探索建立了“园区+企业+农户”模式、“园区+企业+合作社”模式、“园区+电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止目前,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吉安市现有培育专业大户7800多户,家庭农场4047家、农民合作社456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5家,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扎实推进各项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引导园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扩大园区建设规模。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新“花钱买服务”机制,形成以农业公务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服务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园区内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四)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导向,破解“谁来投资、怎么投资”的难题

园区要发展,仅靠财政单一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针对这一难题,吉安市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汇聚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一是做好整合资金这篇文章。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项目资金整合原则,对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集中支持园区建设。二是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农业招商的重要平台,紧紧抓住“台商西进”契机,连续5年举办“吉台农业合作交流恳谈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种养基地建设等关键领域,精选、储备和包装一批特色鲜明的重大招商项目,主动承接台商项目,引进了台湾福容园、正丰源、惠施特、极上品等一批台资农业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土地向能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本向农业集中,形成了“引进一个好企业、建好一个新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联动效应。三是做好创新金融这篇文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园区的信贷投放。将园区产业发展纳入“财园信贷通”支持范围,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倾斜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

(五)以提升科技和装备水平为导向,破解“支撑不强、生产不绿”的难题

科技装备是决定园区建设成效关键因素,没有科技装备的支撑,园区就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吉安市始终把强化科技装备建设贯穿园区建设的全过程,向科技装备要效益、要示范带动力。一是抓设施农业,着力打造可控制的生产环境。在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畜禽标准化圈舍等高新科技配套设施的推广应用,用现代化设施装备为农业生产提供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条件,实现园区环境“风调雨顺”,园区生产“四季不断”。比如,永丰县立足蔬菜产业,建设温室蔬菜育苗中心6万平方米,建成设施大棚700多亩,实现“一亩大棚三季菜增收两万元”。二是抓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可复制的操作规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质量安全。目前,该市累计制定市级以上农业生产标准38项,创建“三品一标”产品198个。井冈蜜柚、遂川狗牯脑分别荣获了第15届“全国绿色博览会金奖”、“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三是抓产学研对接,着力打造可推广的生产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园区的方式,建立“一对一”专家对接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人员、科研项目向园区聚集,实施良种良法攻关和农民培训,干农民干不了的事,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让农民“拿得到良种、受得到培训、学得到良法、看得到希望”。比如,吉安市本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中国柑桔研究所等近10家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组建了井冈蜜柚研究所、组培中心等科研机构,聘请了39位高层次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进园区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涉农项目整合的问题

在调研中,当地干部反映,“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持续增加,投的钱实在不少,但其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各地也在搞农业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很大。因为农业项目资金分散在农口各个部门,建设要求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下达时间也不相同,靠县里整合力度有限”。与此同时,也有干部反映,现在很多农业项目都要地方配套,市、县财政本来就紧张,的确拿不出这部分钱。为此,项目实施起来有困难。据了解,目前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类资金项目,就涉及到发改、财政、水利、国土、农开办、农业等涉农部门,项目用途基本相同,但因项目管理部门不同其制定的建设标准、资金下达、管理方式各不相同,造成基层在实际操作上存在难以整合、不敢整合等突出问题。此外,也由于一些农业项目明确了地方配套要求,在财力困难地方往往不能全部落实到位,造成项目建设标准打折扣、留尾巴等问题。

(二)园区发展政策支持的问题

通过调研园区内企业、农业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园区周边辐射区农户等经营主体,主要反映有三个问题:一是农业有关补贴政策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二是农业政策性保险在支持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三是园区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三)园区用地政策的问题

园区用地主要有三块,一是农业用地,二是设施用地,三是建设用地。在农业用地方面,存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土地流转渠道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地方反映,园区土地流转集中连片难,质量好的地一些农户不愿意拿出来流转,流转要价也经常变动,租赁合同难以执行,这些都增加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难度。在设施用地方面,许多园区经营主体也反映,在设施用地方面的政策落实很难,园区有些配套设施用地在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审批规模大多限于5亩、10亩,导致设施农业规模上不去,农业生产功能配套也不完善。在建设用地方面,园区一些经营者反映,地方政府用地指标主要侧重于城市建设及工业用地,农业加工企业用地需求难以满足,拿到建设用地几乎不可能,不利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吉安的生动实践,正是江西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江西省坚持把“百县百园”工程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要求,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纳入了市、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一区多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江西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形成了一套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鲜活样本”。

(本文为中央党校第39期中青一班四支部一组的调研报告,有删节。调研组成员:向力力、胡汉平、陈 民、钟登华、高立刚、缪慧频。执笔人:胡汉平。向力力为湖南省政府秘书长,胡汉平为江西省农业厅厅长,陈民为国家开发银行董事会秘书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钟登华为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立刚为中国广核集团党组成员兼中国广核电力股份公司总经理,缪慧频为国家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主任)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引领 示范园区 农业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