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

2022-10-27 14:4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是一套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历史的著作。为了使少数民族混乱的状况有了改善,编写丛书打下良好的基础,上世纪50、60年代初, 遵照党中央毛主席“抢救落后”的指示(1),先后进行了三次少数民族大调查。1958年,开始编写三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合编》,后经历文革等挫折,1979年,国家民委在三套丛书的基础上修改了三套丛书并增加两种丛书,这项编纂工作直到1991年才基本完成。虽在2005年起至2009年7月,历经4年多,国家民委对《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进行了修订再版,也掩盖不了70、80年代丛书的光辉。下面就对该丛书的一些新意与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新意

(一)对《中国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合编》的修正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合编》是大跃进中强调政治标准重于学术标准的“厚今薄古”思想的产物。内容和体例上亦完全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编写。这便造成了丛书的主体偏向于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等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民族相关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内容叙述过简,不能全面展示各民族的历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删除了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左倾色彩浓厚的内容,增加了关于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容,对合编体例进行整合和修订。如《蒙古族简史》,改变了合编的体例,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蒙古族这一章删去。其余三章则被改为五章。原第一章内容,改为第一章,称“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原第二章内容改为三章,称“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蒙古族”;“明代的蒙古族”;“清代的蒙古族”。原第三章内容,凡属辛亥革命以前部分,划入“清代的蒙古族”;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单辟为一章,称“民国时期的蒙古族”。新体例虽然并非完美,但与旧编相比,至少有两个优点:1.它使元、明、清三朝丰富的历史内容得到了较充分地表达。2.有利于人们对“清代蒙古族”的全面了解。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除了在合编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编外,还适当吸收了当前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使得丛书内容更加充实。

“过去对中国蒙古史研究,往往重视成吉思汗后裔及其所属各部的研究,而对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大都一笔带过,近年来学术界对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这种情况,在该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2);但近年来,蒙古史学界对蒙古史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卫拉特史这块荒地已逐步受到各地学者的重视,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者的注意,在编写过程中,有关卫拉特蒙古各部:准格尔、土尔扈特、和硕特的情况,在“清代的蒙古族”等章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除此之外,在写出各个历史时期蒙古族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内在的联系。一改过去按社会性质写蒙古史的格局,而按朝代写蒙古史。

(三)许多少数民族的族源、族称、民族形成等问题,第一次有了新的结论

例如在族源问题上,“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史学家及达斡尔族学者,对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大的分歧是蒙古分支说和契丹后裔说。蒙古分支说的主要论据是现代达斡尔语同十三世纪蒙古语有相同和相近的成分。达斡尔语同蒙古语的这种关系,说明达斡尔族和蒙古族有过相当一长久的居住邻近和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据此提出达斡尔族族源的蒙古分支说理由不充分。”(3)对于十三世纪蒙古语某些词汇与现代达斡尔语之间存在相同和相近成分的情况,《达斡尔族简史》指出,这不是说明着达斡尔族是蒙古族分支的问题,而是揭示着这两个民族的祖先在更早的历史时期所有过的同源关系。这是一种很有独到见解的观点。编者认为契丹族的历史变迁同达斡尔族关于祖先和民族迁移的传说相吻合;借助达斡尔语可以解读契丹小字,说明达斡尔语同契丹语有着很近亲的亲缘关系;达斡尔族的经济特点和生活风俗也同契丹族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达斡尔族族源的契丹后裔说的论据比较全面和充足,比较符合达斡尔族的史实。

(四)一套由政府主导、数以千计的学者参与编写的丛书

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历时几十年,规模空前。在调查、编写、出版发行、组织领导四支队伍中,实行专家、党政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同志参加的三结合原则,组织他们不断学习民族问题理论、政策以及业务知识,使编写、出版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了书稿质量。而为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许多学者也付出了非凡的贡献,“据主持编修过的彝、白、哈尼、纳西4本简史的杜玉亭先生不完全回忆,为彝族简史编写作出过贡献的同仁有:杨堃、方国瑜、冯汉骥、马长寿、林耀华、马曜、侯方岳(云南组实际领导)、莫扬、谭碧波、耿正果、费明辰、李埏.....等等。为一本简史而借用国内诸家这么多人才,并大体做到人尽其才,这对过去说是史无先例,即使40年后的今天也难以如期。”(4)一本简史,都动用了这么多学者,更不用说简史丛书的编纂了。

(五)重视图表、地图的运用

1.重视图表运用。一般简史出版说明前,都附有各族分布示意图,使读者对各个民族大体上有个空间概念,接下来附的是民族的具有重大节日和反映日常生活的一些图片。在书的最后往往附有各民族的大事年表,对书中所写到的大事,进行了大体梳理,方便我们在看书时对历史事件进行查阅。而在书中正文中,更附有了一些有史料价值的图表。

如《土族简史》附有公元1370-1931年土司地区土司表,从居地、人口、土司世系传承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了土族地区土司的演变过程;《土家族简史》中,根据《明史·地理志》和有关史籍记载,简史编写者整理了从明洪武初年至成化年间(公元1368—1487年)先后在土家族地区设置的土司机构,使明王朝建立后,在元代设置安抚司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其他宣抚司等,使土司制度趋于完善。

2.地图生动形象。例如《蒙古族简史》中,附有《蒙古建立前诸部分布图》、《元及各汗国示意图》、《明代前期蒙古形势图》、《达延汗时期蒙古各部分示意图》、《清代蒙古族分布示意图》等,蒙古部落很多,分布很广,因此仅凭文字记载,往往容易使读者陷入迷茫,配上地图,更便于读者对史实的了解。

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不足

(一)对人口居住较分散的民族其简史普遍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

对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资料收集不全,没有全局性的综合,有的专写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情况,忽略同时期其他地区;有的大书特书某一地区的情况,对其他地区一笔带过。(5)如《苗族简史》,写苗族史在材料应用上要照顾全面。黔东南和湘西是苗族的两个最大聚居区,材料可多用一些;但还有几个小的聚居区和散区,也应适当增加它们的材料。在北京、浙江等地还有少量苗族,也应提到。

(二)有些简史质量低下

1.由于当时的局限,不全面和遗漏的观点对以后的研究带来不便

如《藏族简史》中,藏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反映得不全面,就在《简史》结尾简单写到“一九五六年五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一九六五年九月,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告成立。”(6)大事年表中竟漏掉导致在西藏提前进行民主改革的西藏封建上层发动的武装叛乱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

2.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丛书中有不少错误

《壮族简史》于80年代初交付出版时,经过九次修改补充才勉强付印来看,其间还有很多错误,如85页第11-12行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临时军政府并任大总统,应改为“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并任大元帅”;113页第20行的铜鼓上的铭文,“万世进宝”改为“万代进宝”,这都是史实上的错误。

3.丛书中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如《土家族简史》中,“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土家族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是否存在奴隶制?土家族形成的时限?土官、土司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7)

(三)个别简史的内容移植苏联研究成果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

《达斡尔族简史》引用了《苏联通史》的有关内容,该书将17世纪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与中国人相区别,这样的写法是站在苏俄的立场上看问题,简史引用时没加任何处理。“潘克拉托娃主编的《苏联通史》在《在十七世纪时西伯利亚各族人民》一章中写道:沿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住着达乌尔人及其同族的部落……从中国人那里……因受中国人的影响……”(8)。在这类引文中出现“中国”、“中国人”的地方,仍在其他方面残留移植苏联研究成果的现象。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出版,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视,实现了55个少(下转第19页)(上接第16页)数民族简史的出版计划,尽管它还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以及对以后的民族工作和民族书籍的编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1)刘春:《坚定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载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6年,第301-318页。

(2)张养吾:《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三·概览编》,第6-7页。

(3)毅松:《祖国北疆开发保卫者的足迹——读<达斡尔族简史>》,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4)杜玉亭:《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杨青:《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修订本的新意与不足》,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藏族简史》,1985年12月,第430页。

(7)张养吾:《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三·概览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22页。

(8)《达斡尔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第15页。

参考文献:

[1]张养吾.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二·经验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2]张养吾.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三·概览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

[3]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4]编写组.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5]编写组.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6]编写组.达斡尔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

[7]编写组.撒拉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8]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民族出版社,2009.

[9]毅松.祖国北疆开发保卫者的足迹——读〈达斡尔族简史〉.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

[10]谢燕清.中国民族学田野工作反思——以五六十年代民族大调查为例.民俗研究,2004(2).

作者简介:万俐,河南南阳人,现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史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史学史。


推荐访问:简史 浅谈 新意 少数民族 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