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历史专业“多标一案”的矛盾与出路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师历史专业“多标一案”的矛盾与出路

2022-10-27 14: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的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既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教学型人才;又鼓励学生考研,培养研究型人才;还要面向社会,培养史学应用人才。三种培养目标,三种人才素质,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严重影响着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高师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突出地方和学校特色,优化培养目标;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师;历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师历史专业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新的课程体系内存在有多对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养目标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我们通过对全国20所高师历史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尽管高师各院校培养目标各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学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的史学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培养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论,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型、科研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从事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比较后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有30%以上的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和管理人员;有10%的学校培养目标有点模糊,定位在与历史学有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定位在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这说明各高师历史专业都关注到了基础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虑到了“宽口径、多出路”的问题,反映在培养方案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二)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近三年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流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如某高师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83人,中学教师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门4人,待就业1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91人,中学教师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26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73人,中学教师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9人,待就业27人,高校教师0人。①[1]

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50人,中学教师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46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11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48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7人,高校教师0人。

虽然高师历史专业列出的就业方向多达十几项,如南阳师范学院提出了13个就业方向,但通过调查发现,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历史教师、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门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占50%左右,其中约有2/3的毕业生在农村初中担任历史教师;研究生考取率约占20%~30%,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下降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学生就业,本应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高师历史专业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套培养方案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结果造成学生专业素质短板,能力不足,培养质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牢,好高骛远

“招生难、就业难”一直是高师历史专业难以突破的瓶颈。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计划一再压缩,许多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总觉得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上基本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讲、课堂学生记、课后学生背、期末统一考,看似严密有序,互相衔接,实际是程式化教学,使原本精彩、生动、丰富的历史学科,变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剧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基本的动力,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增加就业,学校鼓励考研,许多同学好高骛远,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不愿意从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当了教师又不安心,见异思迁。

2. 中学就业的学生素质短板,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减少了主观评论,更重客观叙述,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教材采用专题式编排体例,学术性更强,专业色彩更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2]

目前担负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师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陈旧,与基础教育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课程体系上,中国历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历史注重国别和地区,这样的体系既不能阐明世界各国历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基础课,但近年来学时被大大压缩,老师只讲授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不系统。在课程设置上,窄而泛,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少,学生综合素质差,毕业后到中学用不上,形成了“学了无用,用的没学”的脱节现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史学理论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反映在历史专业上,存在着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史学概论、史学史课程,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根本没开,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强,既脱离学术前沿,又缺乏理论深度。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普遍感到史学理论知识欠缺,只好从“头”补课。一些提高学生能力、研究兴趣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分阶段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设想没有很好贯彻,学生探究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矛盾。[4]

二、推行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高师历史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养贤育才之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决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规格不具体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培养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学了无用,用的没学,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师范院校应该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师范性,二是坚持面向社会,三是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三个坚持的核心是“师范性”。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水平和能力,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部属“985”院校和进入“211”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和培养历史学理论人才的任务,应该定位在学术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拥有硕士、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应该定位为教学研究型院校,争取办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中心。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教学条件,凸显“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即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

(二)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1.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年一贯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辅修”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各有优劣。

(1)“4年一贯制”模式。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4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整个4年的时间里接受教师专业化的熏陶,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前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多采用此种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组织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第3年进行职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第4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和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淡化了学科分类,趋向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该模式主要适合培养复合型的小学、初中历史教师。

(3)“3+1”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志愿,进行职业分流培养,集中1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但第4年基本上开不了什么课,有名无实。加之目前教育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7]

2. 创新“2.5+1.5”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采用“2.5+1.5”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师尤其是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就业方向、特长选修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师范技能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教育调查和改革的毕业论文。

(2)“2.5+1.5”历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里,学习史学理论、中国史专题、世界史专题、科研能力训练等课程,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

(3)“2.5+1.5”公共史学人才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考古学、管理学、社交与礼仪、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集中2.5年的时间学习公共文化课和历史学科专业课,有利于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深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1.5年的时间里实行分类培养,学习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史学理论和方法、公共史学课程,然后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现有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台+模块”模式等,几种课程模式也各有优劣。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几个流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比较适合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实际。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为平台课程,下设不同的模块,能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经过2.5年的平台学习,在修完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课的前提下,后1.5年时间,课程可以设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学系列。

1.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模块

开设一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在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教师口语》、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学班主任》《写作与演讲》《书法》《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地图画法》《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师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课程。通过开展以“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加强“三字”训练。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举行“三字”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大赛、课堂模拟教学大赛等,培养视野宽广、基础知识宽、基本功水平过硬、竞争力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中学历史教师。

2. 历史研究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马列原著选读、历史心理学、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公共史学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调查研究与方法、逻辑学、社交与礼仪、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文物鉴赏、博物馆学通论、世界宗教、法学概论、社会学、文秘写作、市场经济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类培养,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精炼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的更新,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收到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本统计为学生一次性就业统计,不包括后续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02.

[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5.

[4] 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8(10):78-79.

[5] 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32.

[6] 田青刚.中学“新课标”与高师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09(9):28-29.

[7] 盛晓庆.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编辑:苏慧]


推荐访问:一案 出路 矛盾 高师 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