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问题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问题

2022-10-27 08: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以文化研究为视角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如何接续和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何简介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以期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怎样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关怀,以及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以大众化的方式提炼、概括并表达出来,使之为人民大众更充分地理解、掌握和应用,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问题。

一、特色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性、革命性和主体性的基本价值旨趣,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是社会主义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有与中国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结出硕果,才能给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科学答案和可行路径。从而,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世界性的、革命性的理论范畴,同时也是民族性的、国别性的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经典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追求,即人的最终解放和根本自由,而且也展现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和包容世界先进文化以及承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的文化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革命性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相融合,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民族文化与思想传统的诸多品格。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1]p817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思想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应该是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抽出来”,并且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得到证明的科学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成果的有力证明,同时体现“学”与“术”,既有形而上的一面,即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地位和意义,又具有形而下的“器用”的特點。在“学”,应该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立足中国社会状况,依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从而确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的实践理论,用以托出一系列代表各个时期党的智慧结晶的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到八荣八耻提倡,等等,都同时具备高度的理论品格和形而上的建构;在“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托出我党在各个时期实践基础上锻造的系列理论体系和科学成果,并阐明它们反过来对实践产生的指导作用。

传统性与民族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坐标和特色生成。在开放与民主的氛围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国度、具体环境中的具体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也是优良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战争与殖民主义时代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俄罗斯化——列宁主义,在南斯拉夫诞生了强调独立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的铁托主义,在东方中国则诞生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果的凝练与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大众化的过程中,在其阐释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与我国民族的精神特性、文化习性和心理共性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其本、清其源,关键在于沟通传统文化,续接、发展民族文化。

二、文化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拱心石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英国文化研究者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化,即关于完美的研究,即是我们把人的真正完美视为一种和谐的完美,来发展我们人性的各个方面,并且视为一种普遍的完美,来发展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2]p108

在马克思那里,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文化的递进发展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反映,并反作用于这种发展;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层次上,文化发展属于社会存在,而不是简单的社会意识,因为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西方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运用历史研究与经验分析等方法,阐述文化、观念和信仰在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塑造力。韦伯的观点是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化观。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崭新的文化、观念和信仰体系,它发挥着“社会大气层”的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是无形的,同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等范畴一样,不像一种实体性的存在,但又切切实实地在社会中存在,是当下我国社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当社会变革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模式剧烈变化的时候,作为思想先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处处显示自己的存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生活自身中生发、形成的,是自然与自为的结合,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价值。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性地存在于社会的其他领域和事物之中,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起着一种保护作用。它包裹和护卫社会,抵抗和过滤来自外部世界的思想冲击。

三、表达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原则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面对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进步的内在需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就是使其大众化。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是要“读懂”“学会”。在读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关于文本解读的根本原则,即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历史性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意识形态框架中解读和阐释。“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性解读,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基本根据,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性解读,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就失去了前提,对其内涵的规定就是不可能的。”[3]p81按照历史性的解读,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的意识形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新凝练,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时代框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价值核心,包括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等诸多有机理念在内的体系。只有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框架之内来进行解读和阐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时代框架、价值核心以及有机理念相互配合,才能使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和谐运行、卓有成效。

其次,要坚持现实性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显性与隐性、正面与反面的关系,不断革新宣传手法、搭建新的理论传播平台。在大媒体时代,除了继续坚守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阵地,还有革新这些阵地的宣传方式、叙事风格,运用生活化的手段。研究综合应用微信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及其表现形式,利用微信粘合度、热度等机制,以及微信话题众多而且更新快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影响力传播渗透到受众当中。

(二)独立性发展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坚持独立性原则,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政治原则和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坚持独立性原则,就是坚持它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属性,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和价值指引。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丧失自己的根本地位。

坚持独立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世界关系所决定的。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性、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三)吸收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原则,但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谦虚的理论品格,它既是西方文化文明发展的集大成,也批判继承了如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等流派的合理性理论和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视角,它从来不排斥非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中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成分。马克思主义主要创始人不仅吸纳了西方哲学文化的理性精神,也对文学、艺术、戏剧、绘画、传说、神话等西方文明的精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大胸怀。列宁提出:“只有用人类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4]p348这种文化开放精神为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更加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辩证吸收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和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阐释、传播这些理念和价值观。这些观念和价值观绝不是什么“普世价值”,不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伴相生的本质属性,而是具有时代性、实践性、阶级性特征,需要具体分析。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道、民主、发展等等理念和价值观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追求,社会主义与自由、民主、平等、文明并不是相背而行的一种文化形态与社会制度。因此,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和价值观,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同样可以用;阶层关怀、环境关怀、教育关怀、伦理关怀,所有这些文化形态今天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较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更有进步性。我们当可大胆地吸收、改造、创新它们,理直气壮地确立、宣扬经由马克思主义赋以意义的价值追求。

其次,繼承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儒家哲学,来自儒家提倡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思想态度。”[5]《易经》提出“刚健”观念,又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生命之势在运行不止,主动地向上、不懈怠。传统上我们用“孔孟之道”“由命而道”等说法来概括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或者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来阐释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样式,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基质。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既不可能是传统文化的全盘接收,更不是简单套用,而是在考察、分析、批判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对符合社会主义世界观、哲学观的元素加以改造吸收、努力创新。

再次,吸引和吸收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部分非社会主义观念。在当下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观念是多层次的,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存在一些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的观念,它们本身不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但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立,在社会生活中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发挥着一定的补充和增强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和吸收它们作为自己的外围成分,并且作为向人民大众宣传自己、阐释自己的又一途径。

(四)竞争原则。当今社会,“文化竞争”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新形式,传统文化与新型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互相纠结,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这是今天我国社会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思想文化状况。文化是各种政治理念和力量角逐的新场所。

文化领域是保证党的领导权的重要阵地和动态领域。教育、出版、文艺等社会生活领域无时无刻不存在文化之间的比较与竞争。哪一种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获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多元文化的对比甚至较量中,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中生成、确立并逐步巩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具备这种文化竞争精神,积极直面,对多元文化发展过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答,表明态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应当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同时,体现生活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风貌,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道德的熏陶和法制观念的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形式。“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5]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英]马修·阿诺德.文化和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责任编辑/彭月才


推荐访问:大众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 视阈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