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南森与北极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航海家南森与北极

2022-10-19 15:40:04 来源:网友投稿

1996年是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Wedel-Jarlsberg Nansen)北极探险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地居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北欧的航海家们以及当地的外国商船船员都参加了这次盛典。庆典上,一艘船模仿“弗拉姆”号从海上徐徐驶进奥斯陆港湾,受到海军舰艇和岸上群众的热烈欢迎;南森的扮演者还模仿南森当年的样子,穿着当年的服装从船上走下来,在市政厅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今天的挪威沿岸被誉为世界上风景最美丽的水上航程,两岸霞光水色、雪山溪流、瀑布烟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往。

走近南森

弗里乔夫·南森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于挪威奥斯陆(曾用名“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附近的一个富有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律师。1880年,南森进入皇家弗雷德里克大学(The Royal Frederick University,今奥斯陆大学)攻读动物学。1882年,他乘船到格陵兰水域去做调查研究。这次海上调查激起了他对北冰洋的强烈兴趣。

1887年,南森提出了乘坐雪橇横跨格陵兰冰盖的考察计划,但是挪威政府拒绝提供资金,后来他从一个丹麦人那里获得了资金支持,开始执行他的计划。1888年5月,南森率领五名队员离开挪威,前往格陵兰岛,但恶劣的冰况使考察队在靠岸之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1888年8月16日考察队开始由东向西艰苦地行进;10月上旬,南森到达格陵兰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由于最后一班轮船已经启航,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俗话说:“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那个冬天的滞留给了南森一个研究爱斯基摩人生活习俗的机会,最后他将这段经历写成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一书,并于1891年出版。

格陵兰岛探险的成功使南森的探险筹款活动更加顺利,遇到的阻力大为减少。在接下来的探险活动—利用浮冰群漂浮穿越北冰洋的筹备过程中,南森获得了大量来自个人的捐款,他利用这些资金建造了有名的“弗拉姆”号探险船。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壳呈圆形,这种外形使其可以轻易挤进大冰群,并将冰块拱在上面。1893年6月24日,南森带着12名队员向北冰洋进发。1893年9月22日,“弗拉姆”号到达切柳斯金角东北方向的北纬78°50′、东经133°31′的冰区。在漂浮过程中,南森通过计算发现这条航线不能使该船跨过北极,因此1895年春天南森带着一名队员离船乘雪橇向北极前进。冰况、严寒、风雪使行进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1895年4月8日南森返回到离最终抵达区域1126.5公里远的弗朗兹-约瑟夫-兰德。根据记录,他们曾到达过北纬86°14′的冰区。之后,南森又分别于1898年和1911年进行了两次北极探险。

南森的一生丰富多彩,既是探险家,也是科学家和极地学者,还是艺术家和政治家。1882年格陵兰水域的调查结束后,他成为卑尔根博物馆(Bergen Museum)负责动物学采集的管理人员,直至1887年开始格陵兰岛探险。1888年南森从皇家弗雷德里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97年担任皇家弗雷德里克大学的动物学教授,但格陵兰岛探险使他的兴趣转向了海洋物理学,在此期间的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于科学研究,并参与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的创建工作。

除了探险,南森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活动家,曾于1906~1908年担任挪威第一任驻英国大使,1914~1918年成为国际联盟战俘事务委员,1920~1927年任挪威驻国际联盟裁军委员会代表。在参与国际事务期间,南森曾从事救济难民等多项人道主义项目,1921~1923年致力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饥民的救济工作,1925~1929年担任亚美尼亚难民遣返委员会主席。南森还因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遣返50万名战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国遭受饥饿的人民(1921~1923)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21~1922)。南森于1930年5月13日逝世于奥斯陆附近的留萨克尔庄园。

南森将自己的探险经历写成书,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其中包括《格陵兰岛穿越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在黑夜与冰雪中》、《1893—1896年挪威的北极探险》、《穿越高加索到达伏尔加河》。

另外,南森还在海洋学仪器的设计、风生洋流的解释和北方水域水层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走近北极

19世纪末期,北极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常年冰天雪地,而当时的航海技术无法达到去北极探险的技术水平,使许多想前往北极的探险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南森就生活在北极圈内。他设想建造一艘能够在北极海面上航行的船只,这艘船能够顶住海面冰层的巨大压力和冲击,然后在冰上漂浮通过北极。他的设想得到了一些造船师的大力支持,并按照他的要求建造了“弗拉姆”号探险船。

1893年夏,南森精心挑选了十几名身强力壮的船员,开始了艰苦的北极探险旅程。他们刚刚到达北极外围就遇到了天气骤变,海况恶劣,他们还没来得及收集有关数据,“弗拉姆”号就被困在结了冰的海面上进退不能。他们只好放弃“弗拉姆”号,靠古老的雪橇滑回挪威大陆,真可谓死里逃生。虽然首次探险以失败而告终,但南森等人的勇气和精神却由此名扬天下,被载入史册。1898年,经过改造后的“弗拉姆”号第二次起程,前往格陵兰岛。这次远航探险虽然没有穿越该岛的最北端,却由此发现了一块原来从未被人知晓的大约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弗拉姆”号的第三次远征探险发生在1911年月12月14日,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到达北极并平安返回的船只。1914年,“弗拉姆”号曾环绕挪威航行。“弗拉姆”号的三次远征探险为航海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一手科学数据,为后来人们征服南北两极奠定了基础。

走近探险船博物馆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踏上南北两极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加频繁。但在19世纪末期,还很少有人驾船穿越北极,因此第一位驾船前往北极探险的挪威探险家南森和他驾驶的“弗拉姆”号探险船(Fram,英语中意为“前进”)就成了历史的里程碑,如同首位登陆美洲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一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铭刻着人们对北极的全新认识。为此,挪威人专门修建了一座“弗拉姆”号探险船博物馆,向南森的勇气和航海家精神致敬。“弗拉姆”探险船博物馆也是一本有关挪威的历史教科书,使人们能够对挪威这个海上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

“弗拉姆”号探险船博物馆位于挪威比格半岛最西端,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也有人形象地称它为“一顶大帐篷”。博物馆内陈列着南森首次进入北极时乘坐的“弗拉姆”号探险船。参观者由阶梯爬上船身,然后从与甲板同样高的左舷处进入船舱,可以看到当年探险时的装备。船舱内的设备当然无法与现代的航海技术相提并论,但在那个时代也算得上先进。正是它们陪伴着南森进入了无人探知的北极,为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船舱里的生活必需品非常齐全,还有一架钢琴,用以调剂寂寞枯燥的航海生活,在激情和冒险并存航海生活中点缀着一抹风雅。


推荐访问:北极 航海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