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意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仅供参考)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发改意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仅供参考)

2023-05-29 15:20:10 来源:网友投稿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扩内需、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意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发改意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仅供参考)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扩内需、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排头兵的样板区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贵池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争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排头兵的样板区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调转促”行动计划,顺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充分发挥我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毗邻目标市场的区位优势,按照“旅游+”、“生态+”、“文化+”的理念,大力推动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食品、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把大健康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养生、促进健康旅游、开发养生文化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着力构建以生态养生为根本、健康养老为特色、户外健体为支撑、健康食品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业体系,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首选的大健康养生目的地、池州大健康产业核心区。

(二)目标定位

围绕将贵池打造成为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和池州健康产业核心区的目标,构建长三角生态养生中心、健康养老中心、户外健体中心、健康食品中心,培育骨干企业、探索试点示范经验、打造知名品牌。推进实施138”工程,即建设一个国家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园区、三个特色健康(养生)小镇、八个健康项目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成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健康产业项目,“138”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四中心”初具雏形,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域。

(三)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立足于大健康产业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加强政府的调控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谋划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好的投入到中高端健康产业发展。

2.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统筹大健康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充分依托山水林田湖的自然脉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不另起灶炉,不大拆大建,保持城乡建设整体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旅游、文化、生态、体育、农林、电商等产业有机衔接,统筹发展健康种养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发展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3.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深化医药卫生、教育体育、养老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破除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生态+”、“旅游+”、“互联网+”的理念,加快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体育健身、生态休闲、信息服务、中医药保健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

4.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按照全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空间,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深挖发展潜力,科学谋划布局,科学安排产业发展时序,对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户外健体、绿色食品等优势领域实行战略聚焦,努力打通关键产业链,打造中高端品牌,通过关键项目、拳头产品的创新突破,不断形成和彰显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二、发展重点

(一)优先发展生态养生产业。

大力发展休闲养生。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围绕主城区,重点发展特色美食、购物、娱乐等旅游项目;沿池青九线,重点发展集生态观光、城郊休闲和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沿青十线,重点发展集山水观光、养生度假和傩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沿秋浦河,重点发展集田园观光、滨水休闲和诗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环升金湖湿地,重点发展集湿地观光、生态科考和渔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围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推动发展景区、休闲度假区、主题旅游园、乡村旅游区等旅游产业形态,重点打造“文化休闲体验、乡村假日旅居、山水养生度假、农业观光休闲”四大品牌产品,深度开发文化贵池、度假贵池、户外贵池、乡村贵池、美景贵池、养生贵池六大特色旅游产品,培育发展休闲旅游新业态,创建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体验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域全景全时的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区。

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健康养生理念以及现代健康理论,综合开发利用我区生态、气候、环境、文化等健康养生资源,以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石门高、霄坑大峡谷、升金湖、长生洞、秋浦河、九华天池等为主要支撑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养生、森林养生、水疗养生等养生业态。鼓励针对不同消费需求,以梅村、棠溪、牌楼、唐田、马衙、里山等镇街道为重点区域,加快开发森林氧吧、竹林疗养等健康养生产品,打造一批生态养生主题乡村酒店(客栈)、养生餐厅、农庄、体验园、养生谷、生态产品保健基地。到2020年,建设1个国家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以上养生项目示范基地,生态养生、森林养生品牌享誉全国,把贵池建成全地域发展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体验。深入挖掘秋浦诗歌、盛唐诗酒、农耕民俗、罗城民歌、池州傩等文化内涵,开展民歌赛、傩祀傩舞表演、端午龙舟赛等文化活动,在墩上街道、梅街镇、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等地建设文化体验度假区。深入拓展养生文化、佛文化内涵,依托墩上观音茅蓬、万罗山珍珠寺、殷汇仰天堂等寺庙和九华天池等生态环境优越之地打造禅修养心基地,以禅修主题酒店、禅修精舍、养生中心为主打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开发以“静心、休闲、减压”为主要元素的“禅修周末游”、“禅修体验营”等产品。充分依托老吴田、石门高、渚湖姜村、元四村等具有深厚文化遗韵或生态环境的古村落,升级改造村落特色的原生态民居,大力发展村落(小镇)休闲养生业态,开发民俗文化体验、品茗习艺休闲、茶道文化节庆、非遗文化观摩等产品。

(二)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把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以杏花村、墩上特色健康小镇建设等为试点,以升金湖、九华湖等特有养生资源为依托,以服务城乡居民健康养老为重点,发挥现有康养旅游项目的带动作用,突出打响健康长寿品牌,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保健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开发一批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综合养老项目建设,带动智慧养老、生命健康、养生度假、康养旅游等管理产业同步发展。将山地中药、中医资源、绿色野生食品、山地气候等进行有机嫁接,打造山地生态水疗游、药浴养生游、药膳游、中医经络按摩养生游等项目,以适应中老年游客对生态疗养产品的需求。依托九华天池、梅村霄坑、万罗山、马衙灵芝、梦陶园等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资源,以“宜居、健康、乐活”为核心元素,针对都市6075岁左右的中高端收入银发一族,提供集山居静养、绿色饮食、特色游憩、生态疗养等为一体的养老度假旅游,发展山地养老度假基地。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以市中医院为依托,以创建“名院、名科、名医”为载体,积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中医特色康复、中医药健康养老等特色专科。加快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探索建立以慢病为重点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机构与健康养老协同发展。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融合,建立协议合作关系,鼓励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市二院东院区等公立医院改制(合作共建),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机构。

(三)加快发展户外健体产业。

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综合开发利用棠溪、梅村、牌楼、梅街、里山等地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资源,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山地户外运动健身基地(中心),大力发展户外拓展、户外露营、徒手攀岩、运动训练、徒步旅行、科考探险等山地户外运动康体养生产品。协助办好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围绕贵池山、水、景,拓展提升跳绳挑战、健身气功、气排球、野战运动等群众性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以及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车、马拉松、露营大会、攀岩挑战赛等特色户外旅游赛事活动,推动赛事与旅游、文化、商贸等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康体运动基地和体育旅游基地。

大力发展水上户外运动。围绕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水利工程建设,打造九华天池、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等各类水利风景区。充分发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品牌效应,在升金湖、秋浦河、清溪河等河湖水面资源富集地,依托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秋浦河亲水体验基地、皖南水寨、天生湖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湿地科考、候鸟观光、休闲垂钓、水上观光、生态水疗、峡谷漂流等业态,积极举办龙舟赛、野钓大赛、帆船赛等水上赛事活动,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水上运动基地。

(四)重点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健康养生产品。充分发挥“灵山、秀水、富硒土、好空气”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健康种植业、生态健康养殖业和健康休闲农业。以棠溪、梅村、梅街、牌楼、里山、唐田、涓桥等镇街道为重点,着力推动山野菜种植基地、特种水产品和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茶叶加工集群专业镇建设。以唐田、牛头山、涓桥、墩上、梅村等镇街道为重点,加快水资源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水养殖、水饮品等水产业,打响健康生态水品牌。依托富硒资源,持续打响富硒品牌,加强科技研发与品牌营销,培育扶持富硒米、富硒茶等系列富硒农产品,开发生产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富硒食品。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营销,系列化开发霄坑绿茶、杨棚绿茶、润思祁红、九华安茶等名优茶叶,西山焦枣、秋浦豆干、乌沙小花生等休闲食品,笋干、蕨菜、香菇等山野菜,鳜鱼、螃蟹等特色水产品,加快形成一批整合旅游观光、农业观光和农产品种(植)养殖等多种元素的绿色有机健康养生滋补农产品系列。推动普通农家乐向连锁化、规模化和产销一体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大力发展药膳保健产品。积极发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结合特色健康(养生)小镇和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山区生态、气候等优势条件,建设一批九华黄精、花草茶等食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重点抓好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墩上、马衙、里山、殷汇、牌楼等低山丘陵地区超大型绿色中药材基地建设,打造华东绿色花草茶市场。推进九华黄精、富硒茶、灵芝、天麻、鹿茸、葛根、山楂等为主要原料的黄精保健酒、鹿系列保健品等药食同源保健品开发;推进以山茱萸、地黄、望春花、金银花、银杏、何首乌、杜仲、灵芝、天麻、明党参、殷半夏、丹参、丹皮、黄连、龙胆草、桔梗等中药材为重点的中医药膳健康养生品目和方法,建设一批中药养生滋补保健中心。促进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用产品产业化、精深化、系列化发展。突出中医“治未病”和保健理念,大力发展药浴、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病预防、针灸推拿等保健健康养生服务,建设一批医药养生中心、健康保健中心、药浴保健中心、中药文化养生庄园。

(五)积极发展大健康其它关联产业。

培育发展健康制造业。主要依托池州高新区,突出高端引领,以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积极培育发展电子镖钯、医用试纸等体育健身器械、健康检测监测、现代医疗器械、康复装备和健康智能终端装备等产业,配套引进皖南医药配送中心等相关项目,着力促进特色健康制造业集聚发展。

整合发展诊疗康复产业。按照中西医结合、健身健心结合、医护养老和生态休闲养老结合的发展思路,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服务的同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着力推进生态医养、医疗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基本医疗与养老健康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特色医疗机构,加快把我区打造成为长三角诊疗康复的首选地。

提升发展健康管理产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心理健康、母婴照料、托(安)养机构等专业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专业健康机构向全面的健康管理机构发展。建立健全“健康守门人”体系,鼓励民办医院和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开展签约服务。积极发展体育健身服务,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积极引进专业体育医疗机构,培育体育康复产业。

创新发展健康信息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探索发展网络医院,发展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监护、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健康管理机构与互联网企业通过合作开发、联合建设、运营托管等形式,发展“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健康服务”、个性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开发和推广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服务系统,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创新型健康信息化企业,支持开发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

三、平台建设

打造国家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充分运用大健康产业发展理念,依托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全面展示盛唐诗酒、山水农耕、传统民俗、江南村落“四大文化”,高水平建设田园农林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油牡丹示范基地、天生湖高端度假区、天生湖体育运动公园,积极引进中医养生、康复养老等健康项目入驻发展,建设健康养老养生项目。持续开展生态观光、户外运动、水上赛事等活动,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与休闲养生、体育运动、医疗保健、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打造国家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

创建特色健康(养生)小镇。根据“突出主题、科学规划、项目带动、彰显特色”的总体要求,发挥优势、规划引领,招大引强、推进建设,以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墩上、马衙等地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有品味、有内涵的特色健康(养生)小镇。重点支持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以全域式健康为主题,坚持“生态+”产业发展理念,依托生态本底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农业、健康家居等健康产业,培育开发生态观光、康复疗养、保健饮品、绿色食品等健康产品,大力争创特色健康小镇。重点支持马衙街道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利用“空心村”和农村闲置用房,优化空间布局,引进建设民宿养生项目,推动住宿度假、乡村旅游、文化体验、餐饮娱乐、保健养生等互动融合,建设大型旅游集散地,积极创建民宿养生特色镇街道。重点支持墩上街道利用九华山风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观音茅蓬为依托,以佛文化、养生文化、民歌文化为支撑,建设九华宜居养生园、观音茅蓬禅运休闲园、中医药产业园、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着力打造禅修文化养生特色镇街道。

建设健康养生项目示范基地。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健康养老、特色产业、观光养生、医养结合等八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中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首选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重点抢抓国家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机遇,利用升金湖养生养老资源和马衙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升金湖休闲养老示范基地、九华山谷山地养老度假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优势,建设里山街道黄精产业化示范基地、棠溪镇西山焦枣产业化示范基地、贵池区茶叶产业化示范基地、梅里富硒米产业化示范基地;按照“整合资源、跨界融合”的总体要求,加强规划引领,深入推进石门高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培育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森林氧吧、竹林疗养等生态养生产品,建设石门高森林生态观光及养生示范基地;顺应大健康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医养结合发展思路,加强资源整合,拓宽投资渠道,在市二院东院区重点发展基本医疗与康复疗养、养生保健、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康复疗养医院,开办中医养生、特色康复、医疗保健、健康养老等特色专科,建设贵池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四、扶持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梳理养老、食品、医疗等行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产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健康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和准入制度。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等多种形式合作合资,投向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领域,延伸健康服务产业链。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

(二)培育市场主体。鼓励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设施,扩大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公布采购目录。引导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定期公布健康产业招商目录和健康产业招商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健康服务业专业研究咨询机构,促进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建立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认证制度,每年认定一批示范基地,在资金、项目用地、运营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政策。

(三)加强品牌建设。以休闲养生、保健用品、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鼓励企业创建“名、特、优、新”品牌,在项目建设、产品研发、产品认证、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国际标准,支持养生产业的标准试点建设,树立国内健康产业行动标杆。建设“健康云”平台,推进大健康产业和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四)优化要素保障。优化投融资政策,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设立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大健康产业基地、特色健康(养生)小镇、重大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落实税收价格优惠政策,全面清理规范涉及大健康产业的收费项目。加强用地保障,对列入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加强人才保障,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理员、家庭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药剂员、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旅游迎导员等从业人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贵池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简称“区大健康产业办”),负责具体的健康产业发展的组织推进工作。区直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任务。各镇街道和园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

(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池州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立足自身实际,制定贵池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近期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狠抓项目建设。各镇街道、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大健康产业项目谋划、策划和储备,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大健康产业项目库。迅速启动大健康产业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发改部门要建立大健康产业项目调度通报制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建设库,列入三年滚动计划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支持。

(四)强化招商引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大健康产业招商作为产业招商的重点,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上市企业及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对接,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五)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对外交通联系。协助做好宁安高铁、池州—九江城际铁路、池州—九华山—黄山城际铁路、阜阳—六安—景德镇铁路贵池段、济祁高速公路,以及省道321西延、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设、国道318池州至殷汇段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通对外通道。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加快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提升县乡道公路等级,着力构建“五横五纵”农村道路骨干网,实现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建设旅游综合交通网络,重点推进青阳至十字、梅街至梅村、梅村至殷汇、梅村至霄坑、环升金湖、殷汇至牌楼、墩上至梅龙等公路建设,加快实施石铺至白洋乡村旅游景观长廊工程,进一步畅通绿道、慢道等“微循环”。

(六)营造良好氛围。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介,切实加大大健康养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健康养生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养生活动的积极性。

(七)强化监测考核。建立大健康产业的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界定大健康产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统计调查体系,为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研判和决策依据。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制定三年滚动计划和年度行动计划,将目标任务完成纳入全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区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本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适时开展政策实施评估。


推荐访问:池州市 产业发展 实施意见 【发改意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