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文章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10-28 14:45:06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是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科学遵循、明晰实现路径。

黑龙江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尤为艰巨和繁重。要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必须准确把握“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必须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关于“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奋力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思想体系,牢牢把握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扬长优势,补齐短板,推动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把富集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和巨大财富优势,在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征程中谱写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第一,提升产能优供给。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大幅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巩固提升黑龙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和作用。要提升供给能力。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形成6200万亩玉米、4670万亩水稻、5700万亩大豆的生产布局。加强现代物质装备建设,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需要粮食时产得出。要增强多元供给。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类结构,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等高质高效作物种植,扩大渔业、蚕蜂等特色养殖,建立与区域资源相匹配、与市场相协调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增强农产品多元供给能力,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原料。要扩大中高端供给。顺应绿色、生态、健康的主流消费浪潮,加快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推动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扩面提标,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建成5000万亩的全球最大高品质有机食品基地,引领龙江大粮仓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转型。

第二,三产融合促升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黑龙江省而言,推动现代农业三产融合,重中之重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经济,加快农业由大基地、大粮仓向大粮商、大工厂、大厨房的产业化升级,把龙江“大粮仓”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厨房”和“百姓餐桌”。要坚持高点定位。牢牢把握提高质量效益这个根本着力点,立足国内领先,对标国际一流,加强顶层设计,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使龙江农产品品牌成为国际大品牌,使生态优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优势,培育跨越发展新动能。要坚持工农互惠。牢牢把握“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这个基本立足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构建以工促农、工农互惠、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坚持利益共享。牢牢把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个最终落脚点,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将资源要素、就业岗位、增收机会留在本地,留给城乡居民,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第三,挖掘潜力促增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立足近几年全省农民增收放缓、动能不足的实际,要努力挖掘农民增收新潜力,加快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尽快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多元增收的农民增收新格局,实现农民增收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要挖掘经营性收入潜力。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产提质增收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增收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增值收益。要挖掘工资性收入潜力。挖掘全省多年积累的绿色生态优势蕴藏的创业潜力,引导和鼓励农民围绕种养加销、社会化服务、林下经济、休闲农业等八条创业路径,进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加快劳动力转移,实现多岗位就业、多元化增收。要挖掘财产性收入潜力。探索农村“三块地”改革的有效途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将财政拨款、减免税费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四,绿色发展保生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绘就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路线图。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要加强黑土耕地保护。深入落实《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坚持用地养地结合,大力推广“一翻两免”耕作模式,扩大秸秆还田规模,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要深入推进农业“三减”。加大农业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的力度,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广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和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技术和装备,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农畜结合、种养循环、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抓好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第五,深化改革添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我们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抓住赋权于民这个关键,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加快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明确权利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工作节奏,确保今年底完成发证任务,为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奠定坚实基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通过土地入社、托管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更多农民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要深化農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能,唤醒农村沉睡的大量资源,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第六,美丽乡村惠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回应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描绘了农村美好生活的愿景。我们要继续推进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补齐农村建设短板,如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黑龙江1800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理念为指导,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电网改造工程、道路硬化工程、村屯绿化工程,打造基础设施完善、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开展覆盖全省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在所有行政村建立保洁队伍,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彻底扭转农村“脏乱差”局面。要增强乡村发展活力。按照“经营乡村”的理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现代化 推进 战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