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感言1 1、教书育人,像喝一杯苦丁茶,开始时会有些苦,但是很快便会回味出丝丝甜味。 2、“我只是一个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来自我所受的教育。*人从来都注重教育。” 3、以良好之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教育感言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经典教育感言1
1、教书育人,像喝一杯苦丁茶,开始时会有些苦,但是很快便会回味出丝丝甜味。
2、“我只是一个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来自我所受的教育。*人从来都注重教育。”
3、以良好之教育,能产良好之躯体与良好之性情,而具此好之躯体与性情者,复受良好之教育,则其所产自必更善。
4、班级像一棵大树,每个学生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只有让每一片叶子汇聚在一起,这棵大树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5、教育实习是一个师范生的转折点——由学生向老师的过渡,通过实践,我发现自己的条件与一名合格的老师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6、教育是人的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教师。
7、书本跟学校可能是教育的工具,但并非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性的理解。
8、对教育而言,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的火把
9、教师可以给学生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10、借班上课的时候班有的主任在课前会反复跟学生强调纪律,因此每次上课之前我都要用一些时间进行课前动员来缓解学生,让他们有轻松的心态来上美术课。
11、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失误,满足学生的需要。
12、为孩子的这天负责,为孩子的性命负责已不再是对教师的高要求,而是咱们应守的职责跟规则。教育是伟大而艰巨的,它关联国家与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发展。教育又是*凡而细小的,它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上的微细,思想里的瞬间,都是教育资源。因此说,做教育是要从大处眼,从小处做起。
13、作为一名教师,只教学生读书,而不教学生思维,书是无法教好的;作为一名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维,书也是无法读好的。
14、泰戈尔曾说过:“真正的目的不在于达到极限,而在于追求无限的完美。”教育是没有极限的,但我们可以追求过程的完美。
15、孩子们的心灵像湛蓝的天空那样透彻,这个环境相比社会中的其他环境是那么纯净,会让你的身心永远是阳光,健康跟快乐的。
16、将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灵窗户一扇扇地打开,让生命脉芽破土而出,让智慧的火花流光溢彩。
17、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港湾,教师应为学生的需求,及时扬帆启航,将每个孩子送到理想的彼岸。
18、教育不是夸夸其谈浮光掠影,教育是一种良知的守望。要坚持一种操守,只有甘于宁静,方能以致远,正所谓:性天澄澈,何必谈禅。
19、*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20、儿童有本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教育的真正主体—生命自身“。
21、从前愚民的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的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22、教师职业说到底是良心职业。有了良心,才有对学生的爱;有了良心,才有对家长的负责;有了良心,才有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
23、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学生的自主能力真的得到改善。
24、教育需要我们为孩子指明一个方向,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其他的时候,我们只要闭住嘴,站在一边,静静地看他们成长,孩子们的成长。
25、“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激励我;“当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这句话影响我。
26、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动力资源、能量之库、成功之本。
27、过去只代表过去,过去并不重要,我只希望看到你们的现在跟将来!因为,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曾经成功地改变了一个孩子。
28、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29、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最忌讳根浮叶衰,揠苗助长。只要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
30、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31、尊重孩子的成长,用*跟的心态教育孩子心态*跟。
32、我爱教师这一职业,我也深知肩上的重任,我愿终身为学生筑起一道道河堤,我愿用我的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33、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教海无边,也找不到适用与每一节课的途径与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34、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钟爱教育事业,钟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我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兄弟姐妹,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等跟谐的师生关联。相互明白跟尊重是师生关联的润滑剂。
35、教师应是学生成才道路上的一块青石板,是教育事业大厦中的一方红墙。
36、教育一个男人,是教育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人,是教育一个家庭,三代人,也是一个民族,所以,教育女人很重要,女性的自我教育更重要:专业知识或技术可能使你获得成功跟满足感,但没有*跟、宁静、成熟的心智,很难好幸福生活。
37、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教育好一个女人是教育好了一个家庭。
38、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真实的。不作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更要懂得回味,改进。
39、放手让学生去做吧!相信他们会比我想象中出色。
40、生本,让课堂走向透辟与高级,让学生走向纯洁与卓越。
41、教育,不能取长补短,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模样;教育,应该扬长避短,让每个孩子的优点发挥到极点。
42、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叹息,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苦干;少一点随意,多一点认真。你会觉得孩子多了一份可爱,生活多了一份阳光。
43、用爱心感召情感,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知识打开科学之门,是教师最快乐的工作。
44、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45、当你把课堂教学当成研究,记录下点滴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你的教学总会生成鲜活的案例。
46、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有价值的人,咱们的职责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独立个性跟才能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7、生本教育像田野一样朴实、芬芳,生本走进体育课堂,让我与学生共同享受课堂。
48、学校昨天的历史令我骄傲,学校明天的辉煌使我憧憬,在骄傲与憧憬的交融中,产生了立足今天,实践创新,全力推进学校发展的激情:把握今天,奋然前行。
49、拥有一颗*常心,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
50、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51、生本课堂顾名思义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聆听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52、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跟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她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的思考跟实践。
53、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
54、美丽于心,文明于行。物变于人,人变于思。让我们在宽容礼让中,在慢步轻声中,在尊敬师长中,在环保洁净中,养成优秀的习惯,培养优秀的人才。
55、教学中生成的鲜活案例往往出现在你的.教学设计之外。
56、大雁高飞,不是为了炫耀翅膀;教师育人,不是为了鲜花掌声。
57、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是太阳。我是上帝,我是爱迪生,我是总统;我一思考,会灿烂。
58、教书是一辈子的事,而实习却一生仅有一次,我会永远记住我的实习班级——T——因为我在这里爱上了“老师”。
59、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丢弃旧知识并重新学习新知识的人。
60、教育需要关注,教育需要陪伴,教育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让教育拥有宁静的天空纯净的沃土。
61、身在教育,心系教育,与金*荣辱;面向学生,心向学生,与学生同甘苦。
62、关爱每一位学生是身在博爱之都的老师应有的风范。
63、尊敬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
64、当学生喜欢老师,想老师上的课,我想是最基本的生本了。
65、教育需要转向,必须摆脱过于务实的作风,而重新回到精神生活的本原中。
66、在你小的时候你总羡慕大人想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人管。可当你长大了反而觉得不是想干什么都能干的。
67、课堂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一切为学生的利益想。
68、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个孩子。
69、曾有人尖锐的把*传统的教育概括为:小学时听话教育,中学时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
70、社会的不断进步,“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加深,这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71、让咱们以*静安逸的心态研究教育,让咱们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示范,每时每刻都让孩子有收获,才不枉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一盛誉,让咱们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走过他们不成熟的性命历程。
72、儿童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跟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在课堂上要利用好他们好玩的天性,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并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73、教育的成败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
74、教育像农民种地一样,合理施肥精心培育幼苗,翻土、除草直到他们能抗风挡雨。
75、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76、“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
77、生本课堂,老师当一回学生,学生当一回老师,非一般的感觉。
78、做一名教师,要学会利用个人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因势利导,琢玉成器。
79、课堂教学,老师与学生的感觉,要像自己穿的鞋那样舒服。
80、作为实施国家义务教育的施播者——广大的教育者。首先,我们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诚的心。我们的职责是播撒党的恩情。播撒爱的种子。把党的爱惠泽到所有的儿女。把她母亲般的爱滋润每个儿女。所以说,我们的工作,是阳光下最光荣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爱的教育。
81、教师是一座桥,架设在童年与成年之间,学生从这座桥上路过,跨过人生幼稚无知的江河,使彼岸不再遥远,让理想变为现实。
82、生本课堂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课程标准思想。
83、对待学生要全心全意,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对待家长要问心无愧,对待同事要真心团结。
84、选择了教育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育是选择了奉献。
85、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86、三年前的事情你可能记不太清,但童年的往事在你的记忆里却是最清晰、最有趣、最值得回味的。
87、教育应该是学生懂得,生活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的接受现状。
88、科学领悟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以孩子们的求知欲为动力,因此科学教师要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科学做科学。
经典教育感言2
用爱心感召情感,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知识打开科学之门,是教师最快乐的工作。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当你把课堂教学当成研究,记录下点滴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你的教学总会生成鲜活的案例。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有价值的人,咱们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独立个性和才能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本教育像田野一样朴实、芬芳,生本走进体育课堂,让我与学生共同享受课堂。
学校昨天的历史令我骄傲,学校明天的辉煌使我憧憬,在骄傲与憧憬的交融中,产生了立足今天,实践创新,全力推进学校发展的激情:把握今天,奋然前行。
拥有一颗*常心,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
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聆听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她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的思考和实践。
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
美丽于心,文明于行。物变于人,人变于思。让我们在宽容礼让中,在慢步轻声中,在尊敬师长中,在环保洁净中,养成优秀的习惯,培养优秀的人才。
教学中生成的鲜活案例往往出现在你的教学设计之外。
大雁高飞,不是为了炫耀翅膀;教师育人,不是为了鲜花掌声。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教书是一辈子的事,而实习却一生仅有一次,我会永远记住我的实习班级——T——因为我在这里爱上了“老师”。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丢弃旧知识并重新学习新知识的人。
教育需要关注,教育需要陪伴,教育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让教育拥有宁静的天空纯净的沃土。
经典教育感言3
1、传承华夏人文脉络,塑造金中精神。
2、尊重孩子从细节入手。教师感言一句话
3、欣赏孩子艺术作品前,你首先要欣赏孩子。
4、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不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5、关爱每一位学生是身在博爱之都的老师应有的风范。
6、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师德,就融入在**淡淡的工作中,体此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淡如水吗?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7、如果把课堂比作一盘菜,那么学生是主菜,教师是调味剂。
8、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
9、宁改变自我的习惯,不改变学生的个性。
10、不取亦取,虽师勿师。教师感言一句话
11、勤奋+协作=成功。
12、教师能够给学生爱,却不能够给他们思想,正因他们有自我的思想。
13、学生的事,学生来做。
14、汗水铸就品牌。
15、课堂不是给予,而是唤醒。
16、课堂教学,老师与学生的感觉,要像自我穿着的鞋那样舒服。
17、以德促”三会“,以质求发展。
18、生者,师之乐源也。
19、教育,让我们变得更真。
20、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
21、我的生本感悟语是: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原于生活。
22、立足本职,心系金中,发奋工作,再创辉煌。
23、学生不仅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动力资源能量之库成功之本。
24、播撒智慧的种子,放飞明天的期望。
25、用我的爱来熄灭你心中的怨。
26、生本课堂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课程标准思想。学习座右铭
27、正正因有可爱的学生才使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激情!
28、对教师而言,教育不仅仅是教会而是会教。
29、爱拼才会赢,有志事竟成。
30、超越经验,挑战自我,金中人撑起金山教育的蓝天。
31、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我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
32、教育的目的,使每一位学生*成才。
33、生本课堂,老师当一回学生,学生当一回老师,非一般的感觉。
34、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35、点点滴滴,悠然于心。
36、离学生近一点,和学生亲一点,让学生快乐一点。
37、当学生喜欢老师,想着老师上的课,我想就是最基本的生本了。
38、会做人,做个真人;会学习,学会创新;会生活,活出精彩。
39、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40、以学生为本,让自我站的更高。
41、绵绵的爱意像涓涓的溪水,缓缓地流进孩子的心里。
42、这天艰苦创业,明天迎接辉煌。
43、大雁高飞,不是为了炫耀翅膀;教师育人,不是为了鲜花掌声。
44、生本教育坚信生命,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45、让孩子享受童年,快乐成长。
46、选取了教育就是选取了清贫,选取了教育就是选取了奉献。
47、学生为本,学生为主。
48、生本课堂就应是授之以“渔”,而不仅仅仅是授之以“鱼”。
49、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我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
50、我愿坚守着这块贫瘠的沃土,正因她使我的心灵富足。
51、教育的成败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
52、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自然而理所应当的事。
53、习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54、以校为荣,树立踏实进取作风;爱校如家,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55、*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56、你的脾气决定着你对学生的态度。
57、学生是朵朵盛开的花朵,教师是片片衬托的绿叶。
58、对学生的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59、教育人——肩负时代的辉煌。
60、生本,让课堂走向透辟与高级,让学生走向纯洁与卓越。
61、儿童有本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教育的真正主体—生命自身“。
62、有些时候,在改变之前先适应会更有效。
63、让学生做一些,让学生说一些,让学生想一些。
64、开放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应是新金中人的最好诠释。
65、在教育中,我们务必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6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7、尊重孩子的成长,用*和的心态教育孩子心态*和。
68、发奋与成功虽不成正比,但必须成反比!
69、知识的殿堂,技艺的舞台,事业的天地,礼貌的家园。
70、金山中学,金子般的光耀夺目;金中人心,金子般的灿明闪亮。
经典教育感言4
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经典教育感言5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写顺了,写惯了,就不再觉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种写后的酣畅淋漓的快感。笔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对写的人来说,是一种物化的思维的结晶!所以,爱写,是习惯使然,一旦写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考的方式,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就成了一种素质。至于对现代汉语系统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犹如农民在晒干菜时“节约了阳光”,而用烘干的办法一样,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干菜而已!
一堂好课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的学识、才智,还有他的人格和品质。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甚至主动地阅读文本、开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及时提供指导,让学生与广西深入地对话下去……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学习使学习本身失去了与生俱来的那种快乐、那种美妙的感觉。学习势必成为一种附加的、外在的压力。游戏式的学习没有功利性,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由的活动,有利二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没有“游戏时代 ”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们决没有理由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幸福而剥夺他们今天的快乐。没有快乐的今天哪有幸福的明天?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不擅长描写,却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现代信息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展现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个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准确的、最能憾动心灵的。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课件,还不如引领学生透过课文语言进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学的眼光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动力。窥探语文,是保持学生学习语文欲望的极好境界。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