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意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商务意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2023-05-22 10:30:18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意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商务意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

务业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107号)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总体要求

生活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与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解决供给、需求、质量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促进我区消费、吸纳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居民服务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为目的,推动生活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带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二、大力发展居民及家庭服务业

(一)提升家庭服务业消费供给能力。建设以家庭服务企业为支撑、家庭服务平台为核心、家庭服务培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家庭服务体系,推动家庭服务企业多层次、多形式发展,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品质化服务。推动家庭服务企业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服务质量高、示范作用好的品牌企业。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家庭服务业需求与从业人员信息台帐,定期与区内家庭服务电话呼叫系统对接,实现公益信息服务平台有效融合。鼓励家庭服务企业通过自建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居民家庭消费网上预约、上门服务等业务,促进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务。顺应“二孩”政策,合理布局资源,支持家政企业提供、提升育儿服务,缓解育儿服务需求紧张问题。

(二)推动居民服务业网点建设。加大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投入,多方式提供护理、美容美发、洗染、沐浴、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等居民生活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网点,推动新建居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等居民消费不便区域的综合超市、菜市场等社区商业设施建设,提升便民消费供给能力。推动社区商业发展,加快建设社区便民商圈、社区便民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行动,在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社区电商体验店。提升社区商业品质,积极发展“一店多能”模式,规范和拓展代收费、代收货、网订店取(送)、家政、洗衣、金融等便民服务,搭建群众日常生活便利消费平台。完善镇村综合性服务网点布局,在镇村配置品牌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或特色市场、品牌餐饮、星级农家乐等商业设施,打造镇级商贸中心(微商圈),提高镇村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

三、着力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业

(一)推动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渝北区人民医院、渝北区中医院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鼓励兴办中医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引进境外资本在我区设立高水平合资或独资医院,推动新加坡医疗资源在我区布局社区国际门诊、国际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开发中医药保健产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二)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市、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政府办医范围和数量,严格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严控公立医院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数量攀升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注重提高公立医院效率,推动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高于95%,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配置达到市级规划标准。

(三)发展健康服务及健康管理。支持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健康市场调查等第三方健康服务调查评价机构发展,培育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发展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多元参与的现代健康服务业,扶持一批多元化的办医机构,发展连锁性医疗体检机构,扩大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培育发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健身用品等相关支撑产业,打造全市领先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四)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业财政投入,将50%以上区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大对政府办福利中心、敬老院的财政投入,完善设施设备,改善供养条件,全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有效利用。支持医院开办养老院、养老院与医院联办等,构建并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床位比例,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0年,全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达70%以上。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与社区、医疗、物业、养老机构合作,利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和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服务项目。

(五)丰富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式。深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的主体。鼓励养老服务和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临终关怀等领域养老服务的发展。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丰富、优化老年产品用品,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在完善落实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基础上,积极开发切合农村实际需求的养老服务方式,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四、加快发展文化体育服务业

(一)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渝北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场馆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标准化、均等化,服务途径社会化、多元化,服务手段数字化、高效化,形成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高效、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城镇居民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居民“半小时文化圈”。围绕“互联网+”、“文化+”,大力推进重庆创意公园、圣名环球城、重报大厦(重庆新闻传媒中心)、重视传媒总部基地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功能优化完善,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设计、制造、金融、信息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3R”产业、创意设计、会展演艺、影视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向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消费市场活跃、文化产品原创能力强、文艺创作繁荣、人文气息浓厚、城市形象鲜明的重庆文化产业聚集高地。

(二)提升先进文化传播力度。按照“文化兴区”战略目标,深入挖掘渝北特色文化,扩大“全国武术之乡”、“中国水煮鱼之乡”、“中国梨橙之乡”,以及抗战文化影响力,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以重大节庆活动、广场文化活动、文化“六送”活动、城乡文化互动、文化惠民工程等为载体,大力宣传渝北先进文化、展示渝北形象。利用国博会展中心、中央公园等平台,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支持企业参加京博会、台博会、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西部动漫节等展会活动,扩大渝北文化产业国内市内影响力。

(三)推动体育市场繁荣发展。加快区全民健身中心、镇街健身中心(健身广场)、巴渝武术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大区体育馆、黄桷坪体育公园、镇街农体工程等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的管理更新维护力度。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1个武术之乡产业集群、打造1条三山户外休闲运动带、建设1个陆海丝绸之路户外运动基地、建设1个全民健身中心等四个一为具体抓手,夯实体育服务基础,优化体育服务环境,促进体育服务消费。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废旧厂房、仓库改建体育运动场地,不断满足市民健身培训、竞赛表演需求。积极建设“云动渝北”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体育场馆服务网络化、数字化。

五、做大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服务业

(一)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限上商贸企业依托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上旗舰店、专卖店,推广店铺托管、商品代营等营销模式。鼓励商品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转型升级,建设统一收银结算系统、网络交易平台,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引导大型超市,发挥实体店的服务、体验优势,与线上企业深度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区内电商物流企业,进一步打通城乡商贸流通渠道,建设线上线下批发零售服务体系。发挥机场和“渝新欧”空铁联运优势,构建城乡物流公共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提高配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

(二)加大商业商务设施建设。加强两路空港和嘉州商圈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和业态、品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和交通组织,加快中央公园商圈规划。助推圣名世贸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协助其开展招商,尽快实现开业运营。推动回兴街道长河、白鹤片区建设临空特色专业市场,逐步引导与都市功能拓展区及城市功能定位发展不相适应的小食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等一大批专业性市场外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美食街)。

(三)推动住宿餐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星级酒店建设,做好在建酒店项目的管理服务,引进高星级酒店、连锁酒店等落户渝北,促进全区酒店业做优结构、做强品牌。推进创新发展,支持住宿餐饮企业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引导企业向大众化、连锁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支持大型酒店创建绿色饭店,引领绿色消费。推动开放发展,鼓励住宿餐饮企业“走出去”做大经营规模,支持其到市外、国外开设直营店和连锁店,扩大品牌影响。加强住宿餐饮设施打造和改造提升,制订完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支持举办促销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六、积极促进旅游服务业发展

(一)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立足都市功能区旅游发展战略,积极优化“一心一泉六带”旅游发展布局,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和会议会展、现代工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集商贸美食、会议会展、文化竞技、工业科技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游。以农业园区为重点,连接210国道、319国道、渝邻路、御临河、张白路、玉峰山六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带,加快推进玉峰山醉美风情葡萄谷、大盛·花漫谷、放牛坪等生态度假旅游区建设,提升“春季到印盒来看雪”为主题的节庆感召力,丰富美丽乡村旅游内涵。以统景温泉5A景区创建为抓手,积极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康疗游乐为主题的温泉乡村游。

(二)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强旅游环境与景观保护,健全旅游配套设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两江国际影视城、悦来电影小镇、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和东和水世界等一批具有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精品。充分挖掘洞穴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升级改造张关水溶洞、排花洞、白岩溶洞等景区景点。顺应旅游消费多元化趋势,丰富休闲度假产品,积极打造影视演艺、邮轮游艇、自驾露营、马术滑翔、低空飞行等新兴旅游休闲业态,为重庆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泡泉”的四季休闲旅游目的地。

七、全面推进法律服务业发展

(一)构建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以市场主导向,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为支撑,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就近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加强各镇(街道)和区看守所、区检察院、区法院、团区委、区总工会、区妇联、区残联、区老委办、区人武部等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及各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规范化建设,方便群众及时、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完善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指导法律援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律师管理服务,切实执行好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律师执业保障工作体系,优化法律服务发展环境。加强律师教育培训,提升律师整体职业道德、执业能力水平。进一步壮大全区两公律师队伍,加强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服务职能。继续推进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等专项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律师社会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出台律所招商引资政策,继续引进规模以上律所,提升全区法律服务整体实力。健全公证行业管理机制,加强业务指导与执业监督,加强公证人员业务培训与道德教育,强化公证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区公证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加强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加强司法鉴定业务培训与道德教育,提升全区司法鉴定业务能力。严把司法鉴定入门关,把握好机构分类发展与布局平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投诉必受理、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规范法律服务活动,净化法律服务市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八、切实增强教育培训服务业

(一)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动校企双方创新办学模式,形成“校企互动、资源共享、校企融合”的新型职业教育格局。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建设家庭、养老、健康、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生活性服务示范性培训基地和体验基地,带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二)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以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实施“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直补机构”的培训模式,鼓励劳动者自愿报名参加职业培训,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业资格证书后,由区财政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展,企业与其员工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参照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条件开展岗前培训,按规定给予岗前培训补贴。对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录用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参照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条件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在岗技能提升培训补贴。

九、强化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分管商务工作的区领导为召集人,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司法局、区教委、区民政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旅游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由区商务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联席会议根据需要召开会议,及时研究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事宜。

(二)优化市场环境。鼓励和扶持各类主体进入生活性服务业市场,适当放宽行业准入标准。依托全市商务信用系统,构建我区生活性服务业信用公示系统。探索建立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完善有序、规范的退出机制。

(三)加大财税扶持。认真落实相关减税措施,减轻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负担。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资金使用,按照市区相关政策对生活性服务业进行财政扶持。

(四)提供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保险等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为从事生活性服务业的个人及企业提供服务。加大对小微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投入。利用区产业基金支持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行业内发展好、潜力足的企业上市融资及发行债券。

(五)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重庆生活性服务业总部基地建设,引进全国、全市知名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入驻,促进产业互促、资源共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集聚集成水平,把渝北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生活性服务业中心。


推荐访问:渝北区 重庆市 加快发展 【商务意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