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结】市财政地税系统2009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财政总结】市财政地税系统2009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

2023-05-17 11:00:10 来源:网友投稿

2009年财政地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财税经济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总结】市财政地税系统2009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供大家参考。

【财政总结】市财政地税系统2009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


2009年财政地税

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财税经济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抓转型、惠民生、促稳定”工作主线,努力在识“难”上下功夫,在破“难”中想办法,在解“难”中求途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60.7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5.6亿元,增长8.6%。全市财政支出252.2亿元,增长20.3%(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49.7亿元,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150.6亿元,增长6.1%;规费收入99.1亿元,增长14.6%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实践、履使命,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全市财税系统以“保稳促调、增收节支,促进财税事业科学发展”为总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克难攻坚、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是谋大局破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急事、难事、大事,确定市级统筹财力筹措、专项资金整合、分离发展服务业等八大重点课题,由市局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织调研,积极寻求破解良策,并向市政府提出了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企业债发行等多项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开展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调研,提出完善增值税退税等政策建议并被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采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率全省之先编制完成市级财税五年发展规划。此外,面对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各地陆续建立财税重大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努力为党政领导当好参谋。二是强执行促落实。围绕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及省、市系列决策部署,各地都把财政资金优先安排用于国家“十大措施”范围以内项目,并积极参与制定“拓市场保增长”、“转型升级”、“退二进三”等方面政策。严格执行中央、省密集出台的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新政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努力为改革实施提供财力保障。此外,对国庆六十周年安保、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青川援建等突击性、应急性工作特事特办,第一时间落实经费保障。三是优服务强帮扶。根据市委市政府“双服务”和“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部署,牵头成立市财税专项工作推进组,市、县联动,以“科学发展和风惠民”和“科学发展春雨帮扶”专项行动为重点,深入开展“十百千万”送服务系列活动,全市财税系统干部共走访企业1045家,与企业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1000名,并组织各类税企沟通会和财政政策辅导会共计239场,组织编写“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家电下乡”等政策读本,落实36项“扩权强县”财税管理事项下放工作,改进外向型扶持资金审核和拨付流程,简化企业更名契税审批认定手续,各县(市、区)局也相应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专项行动,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得到实惠。四是重整改求长效。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56个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领衔破解制度,逐个抓好整改落实,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工作。狠抓八大重点课题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相应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度办法,确保了一批影响和制约财税发展的突出问题得以解决。

二、强作用、保增长,财源基础更加稳固

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己任,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税的“杠杆”和“支点”作用,千方百计保增长,想方设法拓财源。一是拓市场保增长。针对外需持续不振局面,将市级开放型经济扶持资金增加至1.5亿元,制定 “温州名购”、专业展会扶持等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市场。出台旅游消费券财政补贴政策,及时下拨“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资金1.2亿元,有效拉动了消费需求。此外,为缓解企业拓市场融资难问题,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扶持,出台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二是抓减负保增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全市各类涉企税收减免、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社保费一次性集中减征、社会养老保险费率下调、水利资金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征等,合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约18亿元,给处于困境的企业下了场“及时雨”。为帮助企业应对危机,促进社会稳定,新增市级中小企业风险资金和应急周转资金安排各1000万元。三是促转型保增长。优化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人才等专项资金投向,出台企业整合重组、虚拟经营企业实施加工本土化、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财税扶持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力度,积极推行绿色政府采购,有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按照二、三产互动发展要求,加大服务业扶持力度,并牵头做好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全市成功分离登记149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新增地方税费收入1.9亿元,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四是增投资保增长。围绕“增投资、扩内需”部署,市级财政统筹项目安排投资额111.7亿元,其中财政统筹资金18亿元。同时,组织梳理上报海域使用金减免、防洪设施建设等八类项目政策及资金需求,并争取到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3亿元(其中市本级2.1亿元),有力确保了我市重大公共基础设施、沿海产业带、国家内需项目配套等建设资金需要。

三、巧应对、稳运行,增收节支扎实有效

面对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好减负与增收、增支与节支、执法与服务等几对关系,认真贯彻省、市政府增收节支工作意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开源节流文章,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促进财税与经济平稳运行。一方面,积极应对收入持续负增长局面,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促进收入止跌回稳,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税收入分别从7月、6月、8月份开始转负为正。一是加强税收分析和计划管理。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分析,健全“经济、财务、税收”三项指标相统一的经济税源分析和税收预测体系,提高了收入实时监控水平。同时,及时召开县(市、区)局长座谈会,进一步健全税收计划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机制,切实形成了应对合力。二是强化税源“精耕细作”。完善税务登记动态管理按月通报联系制度,12万元个税自行申报,推广外籍人员个税约谈制度,股权转让税收征管走在全省前列。加强与房管、国土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和信息传递,强化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并做好车船税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及软件开发工作。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建筑安装等支柱产业及投资担保等新兴行业的税收征管,推广应用房地产税收统一征管和不动产建筑业项目管理软件,巩固了税基,促进了税收增收。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缴。完善并全面实施社保费征缴制度,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单位比上年末新增6227户,永嘉率先实现社保地税信息实时联网。积极做好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收缴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市区历年欠缴土地出让金开展清理,共入库21.6亿元,多渠道增加政府财力。另一方面,认真贯彻上级厉行节约政策和“两高两低”效能建设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公用经费、专项资金、车辆购置及运行、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及水、电、油等费用压缩规定,开展公车费用调研,严格控制会议费及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等经费支出,积极打造节约型机关。2009年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9.4%,低于支出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强化异常税源信息比对,加强发票用票核定管理,组织年度税费结算,有力堵塞了征管漏洞。三是完善税种行业管理。认真贯彻营业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做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汇算清缴和分类管理。推进

四、惠民生、促稳定,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围绕“六件实事” 、“六项惠民工程”部署,认真落实各项亲民、富民、惠民政策,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去年全市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70.9%,尽力“帮民富、解民忧、促民享、保民安”。围绕“五个有”目标,市级安排教育、卫生及社保方面资金分别为20.5亿、6.7亿和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0.4亿、0.5亿和1.2亿元,并将市区社会保险后备基金结余21.3亿元转入新设立的市区社会保障风险专项资金,提高市区社会保障能力;安排市区廉租房资金2亿元,支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设立规模达2000万元的市级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支持实施应届高校毕业生预就业派遣援助制度,并下拨失业保险基金3962万元,帮助市区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围绕“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市级投入3.3亿元支持市容环境、拆违治乱、城市交通等“三大整治”行动实施,并安排3亿元用于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市级投入“三农”资金11.7亿元,并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配套和农村农业应急支出预留项目,投入生态补偿、地质灾害防治及珊溪库区整治专项资金7000万元,及时落实农村住房改造规划编制以奖代补资金,促进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此外,还加大对“基层基础年”、“平安温州”、“文化大市”及“米袋子”、“菜篮子”等方面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五、抓改革、优管理,理财治税更趋规范

以“维序、提效、创新”为目标,积极探索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新路子,进一步提升了依法科学理财治税水平。一是财税改革向纵深推进。按照“三个子”和“三位一体”运行要求,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部门预算专家评审制度,将20个部门预算报市人代会审查并首次向媒体开放,成立市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出台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意见;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扩面至149家,其中市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极实施项目评价,开展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管理,促进绩效评价关口前移,全市完成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财政部门评价等三个层次的绩效评价项目359, 涉及财政资金10.2亿元,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积极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全市政府采购共节约财政资金10.7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4%。深化地税征管改革,开发完善和全面应用快捷查询管理软件,为税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得到省局充分肯定。二是财政监管模式不断创新。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开发应用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软件,出台市级部门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历年专项资金结余实行统筹安排使用。组织经营性城建资产专项调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规范化处置工作。建立政府债务定期统计及报送制度,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了财政监管效率。三是财经秩序得到有力维护。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全市3773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根据国务院有关部委、省局及市政府的部署,按照“打防并举、综合治理”方针,继续保持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年共成功破获特大非法制售假发票案件4起、捣毁窝点1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受到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通报表彰,1人获全国先进并被省局记三等功一次。此外,还加强资产评估机构会计信息质量、专项资金使用、非税收入收缴、中央扩内需国债项目落实等方面的财政监督,组织部分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和财政资金安全交叉检查,按时全面到位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并开展税收执法自查和重点检查,健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机制,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及保密工作,加强财税宣传,多方营造良好的财税法治环境。

六、提素质、树形象,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以深化、拓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六型”财税机关创建为目标,搭建“六大平台”,夯实“三基”工作,加快财税文化建设,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做到了“以文化促进工作、以文化引领财税”。全年共组织科所长、财政地税业务技能培训班42期,参训人员2381人。选派科级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锻炼,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干部培养和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参加全市竞争性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考试入围考察5人、提任1人。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财税网上党校”成为全市文明机关创建先进典型,并组建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夯实党的基层组织。举办第三届财税机关文化节和金秋趣味运动会,开展干部职工直系家属就业能力培训,各种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深化社会评议整改年活动,大力打造财税服务品牌,一分局、二分局等单位提出多项服务提速提效措施。加强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开展廉政箴言网上提醒和上墙宣传,举办反腐倡廉专题讲座。按照惩防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公务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方案,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探索“人机结合”方式的执法责任制考核,并大力推进财税信息公开,使财税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高效,队伍形象和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满意单位创建成果得到了有力巩固。

同时,各县(市、区)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对市局的各项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财校、科研所、基建办、财务开发公司、会计核算中心等市局下属单位立足自身职能特点,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局工会、妇委会、团委等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业余文化生活,共同促进了财税各项工作的开展。去年市局党组被市委评为全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一分局荣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省地税仅5家),参加全国稽查干部统一业务考试、全省财税系统及市直机关“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诗歌书画比赛均获佳绩,在年度目标及重要工作责任制落实、社会评议整改、党风廉政、机关党建、依法行政、安全应急、综合治理、建议提案办理等各类考核中捷报频传,系统上下呈现争先创优、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总之,一年来,全市财政地税系统经历了遇难、迎难、识难、破难、解难过程,虽然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但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定坚强、清醒有为、同心协力、齐抓共管,顺利完成了年度财政收支任务,促进了财税平稳运行,成绩来之不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财政风险日益集聚;财税管理的基本功、基层组织和基础性工作等“三基”建设有待加强,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财税干部队伍的能力、活力和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统筹协调、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推荐访问:财政 地税 目标 【财政总结】市财政地税系统2009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