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长顺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5-11 14:55:11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长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一五”时期工作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顺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长顺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长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奋力克服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显著成效,各项任务和主要目标全面提前超额完成。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83%,比上年增长16.6%,全州排名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9亿元,年均增长46.5%,比上年增长82.1%,全州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达到1.53亿元,年均增长16.5%,比上年增长30.5%,全州排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6亿元,是“十五”期末2.8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0.7%,比上年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5元,年均增长16.4%,比上年增长18.4%;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2亿元和7.9亿元,是2005年末的3.9倍和4.5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工业步伐明显加快。五年来,三产结构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36.08:22.16:41.76调整为28.20:31.44:40.36,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巩固壮大铁合金、煤矿、电力等规模以上工业的基础上,建成黄花寨水电站,引进了晨龙计时、亿顺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的凯峰水泥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投资10个亿的矿山机械制造生产项目已奠基开工,投资100个亿的年产150万吨镍铁合金生产项目已正式注册,正在办理环评等相关手续;投资2个亿的新型环保节能墙体材料节能强化地板建设项目和投资2个亿的包装系列产品生产项目也正在办理相关手续。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0.3%,全州排名第一。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我们着力突破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惠兴高速长顺段顺利推进,结束了我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乡油路里程281.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927.8公里,累计投资1.7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7倍。水利建设突飞猛进,完成1座中型水库、7座小(1)型水库和2座小(2)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修建各类人饮工程120个,解决了11.48万人、4.9万头牲畜饮水问题,新增、恢复灌面1.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仅2010年投资就达到0.92亿元,是近五年投入总和的三分之一。电力建设成绩突出,累计投入1.85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3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131.5兆伏安,新建及改造高中压配电网673.81公里,农村住户通电率达到100%。通讯更加便捷,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城区电话普及率每百户45部,63%的行政村通上了程控电话。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特色产业快速成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烤烟支柱地位得到巩固。围绕精品果业、种草养畜、精品蔬菜打造的产业示范带和示范园区初具规模。集中连片种植人工牧草达到9.2万亩,发展草地生态养羊农户3362户(场),建成年存栏100只(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62个,年末大牲畜存栏8.1万头、存栏羊16.59万只、绿壳蛋鸡30万羽、优质商品肉鹅5.1万只;新增精品水果种植8644 亩,精品水果发展到2.5万亩;商品蔬菜种植5.86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苹果获贵州名牌产品称号,绿壳蛋鸡获国家农业部本地产品资源认证,核桃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优质产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结束,发证面积103万亩。2009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县”。2010年,全省春耕生产、地下水勘查抗旱救灾、石漠化综合防治、山地农业及产业化扶贫工作、红十字绿色家园行动等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在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来到长顺考察调研,这在长顺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作为黔南的一个贫困县,一个年度内相继召开5个省级现场会,这在黔南的州史上也是第一次。

——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建设掀起新一轮热潮,新增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万余人,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州排第3位,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功能化住宅小区相继建成,道路骨架逐步拉开,管网建设配套跟进,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商业网点相继布局,人气指数大幅提高,呈现了生机蓬勃的喜人景象,全县城镇化率由“十五”期末的18.9%提高到27.5%。广顺、白云山、代化等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沿四条产业带打造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12个试点村的村庄规划,打造了潮井、弄然寨、碑脚、种获营、天台等24个新农村示范点,涌现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

——项目拉动效应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五年来,通过大力争抢项目,全县共争取到各类项目559个,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79亿元,2010年达到了“十一五”时期的最好水平,到位资金8.77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占计划的219%,全州排名第一,比上年增长63%,全州排第4位。全县非公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发展个体工商户3119户,私营企业137户,2010年上缴税金961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8%。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取得重大进展,列入州改制范围的25户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完成。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我们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投入以工代赈财政扶贫资金1543.6万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2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33.4%。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发放1.36亿元各类救助资金,惠及23.94万人次,全县城镇低保5396人、农村低保4.7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1.19万人次、资金7707万元,参合率平均在89.85﹪以上,兑现医疗补偿58.3万人次、6858.15万元,受益面达71.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城镇新增就业1145人,共转移劳动力90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危(无)房户改造和新建完成5243户,建设廉租房340套1.7万平方米,发放补贴184万元。启动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300万元,涉及17个乡镇57个村,受益人口12.75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新建广顺第二小学、县职业高级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农村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20所,累计投资1.16亿元,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共减免中小学生各项杂费1.5亿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500万元,顺利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工程;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项。文体事业繁荣活跃。借助上海世博平台,成功举办“长顺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华银杏王和翁贵古法造纸工艺分别被国际信息发展组织授予“千年发展贡献奖”;完成35个农家书屋、14个农民体育健身场地、28188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启动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长顺支中心建设。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改扩建全县乡镇卫生院17所,新建了76个村卫生室和县医院医技大楼。人口计生水平稳步提高。年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4.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7‰以下,连续实现在全州排位前移和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目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关停了5家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9%。

——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升。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全县综治维稳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信访形势平稳可控。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五年均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法治县和“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累计调解各类纠纷4169件,调解成功率达98%。“平安长顺”创建活动和“打黑除恶”、“惩赌打黄治乱”、“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刑事案件立案累计2103起,破获1067起,破案绝对数较上个五年提高了11.8%。2009年被评为“州级平安建设先进县”。2010年,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了95.35%,全省排名11位,全州排第3位。

此外,监察、审计、统计、气象、物价、档案、文联、残联、国防教育、法制建设、民族宗教、红十字会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通过努力,“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县经济增长速度快、发展质量好、社会进步显著、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五年不仅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向未来,我们由此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证明,只要敢于担当,不甘落后,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就一定有能力、有条件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苦干实干打下基础的结果,这也与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向在我县投资建设的创业者,向驻县解放军、武警官兵、预备役部队和公安政法干警,向长期关心、支持长顺发展的社会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一五”期间的政府工作,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积累了推动突破发展、争取更大进步的宝贵经验:必须统一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把“干”始终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咬定目标,抢抓机遇,善于“危中求机”;必须重点突破,强化项目带动、工业带动、整合资源抓发展,用创新的理念、方法解决发展难题,做到“舍中多得”;必须集中财力办老百姓最关心的实事,坚持改善民生,凝聚发展合力,保持“稳中快进”;必须坚持从长顺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寻求符合县情的发展路径,小步快跑,提速跨越,做到“实中求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的状况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将贫困线从2011年起上调到1500元,两年内实现“脱贫摘帽”的压力很大;二是全县仅有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接入黔中快速交通圈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四是财政支出压力大,初步统计,2011年财政支出缺口就达3.14亿元,是去年财政总收入的2倍多;五是在加快发展中引发的社会利益矛盾更趋复杂,新旧矛盾交织,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六是部分部门、干部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实、执行不力、办事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机关作风建设、发展环境、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急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赶超进位的关键时期。全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按照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的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牢牢按照“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支撑、投资为抓手,以增强基础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区,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全县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以上,五年年均增长21%以上,其中,一产增长10%以上,二产增长35%以上,三产增长15%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5亿元、23.5亿元和1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 (约2700美元)以上,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迈进小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4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1%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统筹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高点定位发展,建设黔中更具影响力的长顺

突破黔南,立足黔中,融入贵阳。一是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龙头,把威远、长寨建成连接黔中城市带新兴工业拓展区,承接贵阳市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二是以城镇化带动为载体,围绕“一核六星”的发展构架,加快县城和威远的连体建设,建立和完善旅游网络,形成贵州西线旅游环线联结点[1],建成贵阳等现代都市后方的城郊休闲养生基地。三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壮大规模,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建设服务贵阳大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牢固树立“借力发展、借船出海”的理念,以外向型经济通道为突破口,重点建设长顺连接贵阳、安顺的快速通道,接入黔中快速交通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二、工业化致富农民,建设黔中更具实力的长顺

过去五年,我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项目、项目、还是项目。因此,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招商就是抓大企业,抓工业就是抓住了整个县域经济突破的引擎,“工业化致富农民”的新理念,必须灌输到每一个干部群众的思想之中,全力推进工业。抓项目,就是抓招商引资。以项目论政绩、评功过、定奖惩,重点围绕五大产业抓招商,即积极发展以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绿色轻工业,以水泥、陶瓷为主的建材业,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和冶金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力争五年招商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5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抓载体,就是抓园区建设。创新园区发展模式,采取要、贷、垫、换、借等多种形式,快速启动县城到威远城市快速干线建设及园区道路骨架网、电网、管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每年至少引进10户以上规模企业的目标强力推进,打造长寨与威远、鼠场片区连成一体的工业核心极。积极探索鼠场山地工业试点,创新贵州山地工业模式,积极探索“工业致富农民”的办法。工业企业建在哪里,农民就率先富到哪里,探索由村级统筹的土地占股发展机制,让工业区失地农民先富起来。力争2015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以上,成为黔中经济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兴示范区。

三、城镇化带动农村,建设黔中更富魅力的长顺

按照建设黔中卫星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区城镇化道路,构建“一核六星”[2]的新型城镇体系。2012年,完成17个乡镇所有村(居)规划全覆盖,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37%以上。一是优先发展“一个核心”。重点加快威远与县城连体建设,尽快扩大规模,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核心极,挤进省规划的黔中城市群。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县城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二是加快建设区域特色城乡示范带。在交通干线(节点)、工业聚集区、旅游景区、民族村寨,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和旅游特色的小城镇,繁荣商贸、集聚人气。三是加快建设特色旅游经济带。以建成“一段三区”为重点,将我县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贵州西线旅游环线上最具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一段;加快发展以广顺古夜郎遗迹、白云山帝王佛教文化、马路屯堡文化为主线的北部人文景观旅游区,以杜鹃湖、威远潮井休闲度假为主线的中部自然风光旅游区,以睦化地层剖面地质奇观、交麻洞葬奇观和喀斯特生态观光为主线的南部民族风情旅游区,不断提高我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实现与贵阳市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打造黔中生态、文化、避暑和休闲旅游的重要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四、产业化提升农业,建设黔中更具特色的长顺

冠军说什么都是经验,落后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话语权。必须抓总量增长、规模扩大,量大才好选优,先有结构才能谈结构调整。一是把扶贫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力争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按照“培育产业、修复生态、项目支撑、连片推进”的思路,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坚定不移地走“以短养长、种养结合,一品为主、多品共融”的扶贫新路子,集中力量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先脱贫;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加快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60%以上的村组通公路,90%以上的行政村通客车,2013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947户。二是组建专业农业招商队伍,重点跟踪和落实魔芋、刺梨、猕猴桃等一批深加工项目。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建设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外出打工”向“引资创业”转变。三是坚持“扶龙头,就是扶产业;扶产业,就是扶农民”的理念,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2015年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3家,形成20个以上国家和省、州级农产品品牌。四是重点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生产中心。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以广顺麦路、种获沙子关至杜鹃湖、威远潮井至新坝、鼓扬格道为核心,高标准建设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分别形成辐射半径10公里以上的特色产业生产中心,加快建设服务黔中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配送基地。

五、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建设黔中更有活力的长顺

通过交通引领经济提速发展,以外向型经济通道为突破口,推进以快速干道、高速公路等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高速匝道口连接城镇的道路,建成县城至威远城镇快道和惠兴高速长顺段,改造提升连接杜鹃湖、白云山、潮井、古银杏树等重点景区的旅游公路,力争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40公里,2015年,基本建成“两纵四横”的主干公路网。抓住国家编制完成水利、生态、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的重要机遇,按照每年实现水利投入1个亿以上的目标,加速项目前期工作,使确定的《“十二五”重大水利项目规划》、《长顺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上马建设,重点启动中坝板丛、白云山干桥中型水库和代化龙井水库建设,将县城和广顺镇供水扩建工程、威远镇工业园区供水工程、40座中小型水库纳入国家规划建设盘子;加快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相联网的渠道网络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人口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工程建设,力争实现有效灌溉面积15.44万亩,新增水浇地面积2万亩,解决全县“十一五”期后9.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总蓄水量提高到2亿立方米以上。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的目标,夯实和完善电力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缩小城乡信息差距。

六、脚踏实地改善民生,建设黔中更加和谐的长顺

民生是最大的公务,坚持集中财力,集中精力,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每年广泛征集民意,按老百姓最急需的要求落实好十大民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适用性人才,总量达到2.1万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1.4%。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25平方公里。改扩建和新建各类中小学校42所,建成17个乡镇幼儿园,尽快争取县第三小学立项建设,全面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新建一所县级中医院。全面完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减少5.33万人以上。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认真组织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二是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守法守信、向善向上”的优良人文环境。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增强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认真解决征地补偿、房屋拆迁、特殊群体待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和扩大平安创建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群众的安全指数较大提升。

2011年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19.7亿元,增长19%;工业增加值增长35%;财政总收入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2%;粮食总产量12.293万吨,增长3.13%;农民人均纯收入4555元,净增1000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增长76.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亿元,增长2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55亿元,增长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3‰以内;城镇化率达到2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再解决1.5万以上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把“三农”工作和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三化”同步进程,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项目突破,拉动经济加速发展

坚持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全面推进,只有投资总量迅速扩张,才能拉动经济加速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强力推进项目招商。县安排不低于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不低于50个的项目库,集中力量策划包装10个以上大项目进入州级盘子。按年度奖励成功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项目的单位或个人,定期聘请招商专家到县培训,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招商有功、引资光荣”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重大项目指挥部制度。对争取和引进的每一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实行 “保姆式”服务,“帮办”就是包办,从签约的那一天开始,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抓到底“四个一”责任制,与个人目标考核捆绑起来,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三是实施好落地项目。今年,全县共安排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11.62亿元,要用最快的进度,最好的质量来落实。用质量取信于民,用优质施工让上级满意。四是重拳整治投资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理念,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开展投资软环境专项整治,依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着力营造亲商、爱商、帮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让投资者安下心、扎下根,真正做到“投资长顺,事事长顺”。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严查重处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二、加快园区建设,搭建工业发展平台

在继续推行一厂一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支持原有企业壮大规模升级换代的基础上,要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确保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一抓园区路网。启动长顺至威远城市快速干道建设,依托正在建设的凯峰水泥、长顺塑业、祥晟泰工程材料等入园项目,拉开路网建设。二抓用电保障。重点新建220千伏威远变电站,增容110千伏长顺变电站,建成110千伏白云山偏山变电站。三抓用水保障。重点抓好日供水5万吨的园区供水项目的编制和申报工作,力争年内立项实施。四抓用地保障。优化园区周边环境,坚决杜绝抢栽抢种、私搭乱建行为,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全年收储土地4000亩,保障企业用地需求。五抓入园项目。对已经落地的贵州高矿重工、天龙魔芋和初步签订协议的镍铁合金等重大项目要实行“人盯人”战术,力争年内新(改)建园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新落户2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

三、聚集特色优势,壮大农业产业规模

一是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达到12.293万吨。重点实施总投资5732万元的马路万亩大坝、广顺母鸡坝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对项目区32900亩土地的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系统整治,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以长寨竹子托、中坝茅山等省州扶贫联系点为重点,抓好2700万集团帮扶和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力争年内实现羊存栏16万只,绿壳蛋鸡存栏50万羽,种草养鹅存栏8万只,新增优质核桃2万亩,精品苹果发展到3万亩,完成烤烟种植4.47万亩、产值7708万元以上、烟税1695万元以上。打造广顺生态农业休闲示范区等“185”规模化区域性生产中心,辐射带动农产品生产“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发展。三是大办产业实训基地。扎实开展农技培训,产业每100户至少有一个以上实训基地,有条件的地方要与农民夜校结合起来。四是按照“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功能空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有产业支撑”的要求,在长寨新民村和威远社区克玛井组,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整合项目资源,高标准地规划建设2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点。

四、突出工程重点,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继续以水利、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在水利方面,突出抓好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和“三小”工程建设,解决3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启动建设广顺中型灌区、麻线河河道治理工程和3座小(2)型病险水库治理;完成水土保持生态治理6.3平方公里;新建和维修农田水利灌溉沟渠50公里;完成翁岭河一级电站初步设计、石板塘电站二期续建工程验收、乌麻河电站隧洞建设工作。交通方面,突出抓好威远整村推进通乡油路试点建设工作;全力配合抓好惠兴高速公路长顺段建设,确保完成县内工程量的40%;启动实施通乡油路建设60公里;建成威远、摆所、交麻三个农村客运站;建成7座通村公路桥梁,进一步改进乡镇客运交通条件。

五、规划建设并重,塑造宜居城市形象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把种获、摆所、摆塘纳入县城规划范围,把城镇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及其他经济要素视为最大的资产来经营,把国有资产、广告、冠名权等纳入城市经营范围,走“投入—产出—再投入—更大产出”的发展路子。二是重点完成新区广场、公安局整体搬迁、廉租房、职中大道、四星级酒店、职业高中续建工程、垃圾填埋场和城南新区3条主道路建设,启动城南新区“三线入地”项目,加快东朝城市花园二期、老城农贸市场改造、民族商贸城街道等商住项目开发,稳妥推进老城区路网改造。三是按照“严管重罚、有序管理”的要求,以治脏和治乱为重点,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加大城区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治理力度,抓好广场、绿地、道路等市政设施维护,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六、注重结构优化,加快活跃第三产业

以建设黔中新兴城郊型养生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加快威远潮井、天台银杏王等重点景区、景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游客吃得环保,住得舒适,行得顺畅。加快推进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发具有长顺特色的地域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系列产品,加大长顺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长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加强同贵阳市的沟通与合作,争取达成旅游合作协议,使长顺旅游融入贵阳市城郊旅游线路,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以旅游业为带动,加快推动房产、商贸、餐饮等产业发展,形成多业并举、活力四射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七、坚持开源节流,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培植壮大财源。重点抓好冶金、建材、土地整治、商住项目开发等税源的巩固和培育,切实加大煤矿技改整合力度,确保支柱财源稳定增长。坚持依法治税。完善财税目标考核办法,加大税收返还的力度,充分调动乡镇和部门的积极性,做到公平税赋、应收尽收,稳步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坚持科学理财。加强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适度提高乡镇公用经费标准,把更多的资金向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倾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抓好金融保险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八、着力改善民生,抓好十大民生工程

1.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00元以上;完成鼓扬镇13个村的“连片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和长寨镇18个村的“集团帮扶、整乡推进”工作;完成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羊、蔬菜种植各500万元项目的建设。

2、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人以上;完成就业培训700人以上;选聘26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20人以上;确保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20%以上实现就业;实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就业社区覆盖率达到20%以上。

3、实施“两基”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县民族中学异地搬迁建设;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确保招生2000人以上;将民族中学改造成长顺县职业高级中学,完成中职招生1000人以上,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2%以上;新建长顺第三小学;抓好长顺第二中学、广顺中学、马路青山小学改扩建;新建长寨镇、广顺镇中心幼儿园;建成17个乡镇农业技能实训基地。

4、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落实民生保障配套资金1212万元以上,实现城市低保保障对象3007户5934人以上、农村低保对象14366户46892人以上,实现应保尽保;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每月人均150元提高到220元,稳定年人均1200元的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确保五保老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年人均不低于12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不低于800元。

5、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改造3500户农村危房;完成廉租住房建设240套、林业棚户区改造14户,发放租赁补贴500户以上,廉租住房配租(售)200户以上。

6、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陵园路、卫生巷、电影院路、国税巷、育才巷和长兴巷6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建设;完成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24.93平方公里;实施150户65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3万人以上饮水安全问题;实施65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实施1200亩节水灌溉工程;完成3000亩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珠江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平方公里;新建乡镇邮政所8所;实施以工代赈通村公路建设40公里以上;建设县城至威远城市干道,完成威远、长寨两乡镇整乡推进村级油路工程;建成红岩至交麻通乡油路和罗家关至天台弹石路;启动建设鼠场至惠水洞口三级油路工程;配合做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惠兴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7、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完成全县主要公路沿线的村庄整治规划;建成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0个、乡镇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7个;完成威远镇潮井、凯佐乡烧寨两个村寨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中温大中型沼气工程1个、养殖小区常温沼气工程5个、乡村服务网点15个;实施财政“一事一议”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覆盖50个以上村寨。

8、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成12个农民文化家园、70个农家书屋,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应用工程,完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完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设备配置;完成1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乡镇设备配套;建成1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组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776场;组织“文化三下乡”演出20场次以上。

9、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工程。启动县人民医院2200万元、9950平方米规范化建设;抓好全球基金疟疾防治每年26万美元项目工作;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工作;对2700户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改造建设;按新医改要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参合率达到94%以上,逐步完善补偿方案,确保农民最大受益。

10、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建立完善各乡镇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矛盾纠纷工作中心和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县、乡联合接访中心,加强公共安全预知、预警、预防能力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平安乡镇、单位和“平安和谐三区”创建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广居住证、社保卡等“一证(卡)通”管理办法;完成全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学生规模500人以下2至3名,500人至1000人3至5名,1000人以上不低于巡视总数0.3%的比例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涉法涉诉救助基金、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处置突发事件风险基金。

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完成“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全县上下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相信,在县委的领导下,政府供职人员一定能够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全面推行科学的综合目标管理,把“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考核作为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指挥捧”,跨越赶超的“发动机”,干事创业的“强心剂”,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

切实转变政府作风,建设务实真干的执行政府。借鉴其他成功县市的目标管理考核经验,按照“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多干多得、干好多得、不干不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县的考核机制,实行领导和部门“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考核。根据客观实际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对不同岗位下达不同目标任务,综合目标考核分为基础考核、重点工作考核、专项工作考核、重点项目考核等四个部分,列入目标考核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具体考核办法,都要实行排位公布,首尾分值必须达到20%以上的差距,拉开档次,月汇总、季通报、年表彰。实行分值制,分值就是奖励、就是干部绩效值,直接与干部晋升机会挂钩。多干就会多得分,干好就会多得分,让人人抢事干、事事能干成,通过考核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评”出来,把经济发展速度“推”上去,把真实业绩“考”出来。只有干部适应事业,没有事业将就干部,快速发展是苦出来的、干出来的、逼出来的。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优良高效的服务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就是抓服务环境建设,核心是解决“三难一慢”,就是“土地审批慢、融资难、征地拆迁难、工作进度慢”,要逐步改革现有的多部门管理体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县政务中心服务职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着力创造全省“服务最优、程序最简、办事最快、收费最低”的投资环境。深入推进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改革,讲短话、发短文,开解决问题的会。健全重点难点工作及时交办、联席会办、一线督办等制度,做到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规范严明的法制政府。制度执行 “无例外”。坚持按法律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牢固树立“干部不好过、群众才好过”的观念,建立群众公开评议全县最差干部和最差公务员的参与机制,从严管理干部,努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氛围。坚持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珍惜民资民力,反对奢侈浪费,集聚财力办大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辉煌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美好未来,我们心潮澎湃。今天的长顺,站在新起点,树立新目标,充满新期待。让我们倍加珍惜团结进取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和谐稳定的好形势,倍加珍惜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团结全县人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1、贵州西线旅游环行线:即“贵阳─红枫湖─龙宫─黄果树─天星桥─长顺─惠水─青岩─花溪─贵阳”,从长顺西至安顺可游览龙宫、黄果树、马岭河峡谷等景区;东北至都匀可游览都匀斗蓬山、荔波漳江等景区;北至贵阳可游览红枫湖、百花湖、黔灵山等景区;东至惠水可游览惠水涟江省级风景区、花溪、天河潭等景区。

2、“一核六星”新型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过境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区域性重点城镇为支撑、以其他一般小城镇为节点,加快构建“一核”(长寨、威远)、“六星”(广顺、白云山、凯佐、摆所、鼓扬、代化)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新型城镇体系,促进重点城镇和一般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推荐访问:长顺县 政府工作报告 长顺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