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幂乘方与积乘方》教学反思3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乘方与积乘方》教学反思3篇

2023-02-19 09:10:08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的“探究新知”中,在这个运算过程中用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或乘方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回答时除了回答以上内容外,还有一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幂乘方与积乘方》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乘方与积乘方》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的“探究新知”中, 在这个运算过程中用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或乘方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回答时除了回答以上内容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回答用到了乘法分配律。我听见后反问:“用到了什么运算律?”学生听我这样问顿时有几个不说分配律了,但仍有两三个同学还坚持。因为有领导听课,我想做到完美,所以就直接说:“这里 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没有分配律。”而并没有讲解为什么没有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在学生板书解决练习题时,一位叫李晴的同学这样做了一道题目:(-2xy)3=(-2)3(x)3(-2)3(y)3=64x3y3。评析时很多同学都说“错了。”而这时我看了一下教室后面的钟表,时间不多了,于是我就画了个错号。下课后,我 向其他老师请教,让他给我提一下缺点,在给了一番肯定之后,提到学生做的那道题,说我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这道题李晴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我当时就想:学生这样做只是单纯的做错,没有这样讲的必要,并且只是她自己这样做,她知道错之后就会改正的。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等到下午我改作业时竟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一道题目还是按上午的思路完成的。这时我意识到学生对这样的题目真的理解成了乘法分配律,于是,下午自习的时候我特地讲解了这种题型,给学生讲清了上午探究中的题目为什么没有用到分配律以及分配律应该在什么时候用。

  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反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我在备课时备的不全面,没想到学生会把分配律与交换律、结合律混淆。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提到分配律时,为完整的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而没有认真的对待,给他们讲解清楚,致使学生模棱两可;而在练习学生出现错用分配律时,我又为了不拖堂,又是一提而过,使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产生错觉,一错再错。究其原因,是自己上课前对学情分析不够,教学时太死板,只是一味追求自己所要的完美,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这件事之后,我深刻的剖析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前的准备一定要细致认真,上课时要灵活驾驭课堂,因材施教;课下要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也体会到反思对于老师的重要性,经常反思会使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经常反思、坚持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2

  有了好的开始,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教学就可以用好原有的课堂模式处理,在教学中,学生对法则的探究和归纳,计算中法则的直接应用、间接应用和逆向应用的操练,注意点和解题经验的强调,能够比较好地实施。

  计算a12=( )2=( )3=( )4=( )6, a12=( )2×a2=( )3×a3=( )4×a4=( )2×( )3,转入逆向应用法则,逆向应用法则我是由学生独立探究的,特别是比较3555,4444, 5333的大小,钱泽宇、顾家玉同学作了很好的变形,将这三个幂的形式转化成指数相等都是111,从而比较大小。计算2100×0.5100时同学们小组进行了探究,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做得较好,为此,补充计算0。1252009×26030,小组研究,老师讲解,以求真正领会。

  在计算2a2b4-3(ab2)2时,两个班的同学出现了同样的错误,第二项的计算错误地用了乘法的分配率。解题习惯和注意点要再三体会,“观察运算情形,注意运算顺序,用对运算法则,关注符号确定”,要提高运算的正确率,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反复指导,需要学生高度重视和反复训练,这个时候我们也就体会到,教学是“水磨的功夫”。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

  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带着问题思考本节课,更容易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这组计算是以前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进一步让引导学生推导 (ab)的三次方和 (ab)的n次方。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1)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5篇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

  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1,、法则理解不到位。2、积的因式模糊不清。3、符号应该视为因式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的几点:第一、不能把学生看得很聪明,该下细的地方就要反复讲解。第二、对难点问题要析出几条线、不同角度加以说明。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2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的基础上展开的。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用符号表示。难点在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我主要通过计算(23)2,(a4)3,(am)5的引入。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计算依据,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对于公式的记忆,怕有些同学记不住。因此,我把底数比作是同学的脚底板,指数是学生的手指,同底数幂的乘法比作同学手牵手。将课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做题时候出现了很多错误,例如

  1、负数的`奇次方与偶次方的符号的混淆,(—2a2)2= —4a4,(—2a2)3=8a6(奇负偶正法)。

  2、乘方运算的错误,如32=3×2=6。

  学生分不清各种运算性质是错误的关键,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多练,这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再构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的作业是每节课后必须进行再构,利用作业的再构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做一些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活动。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

  本次参加了学校的一课二讲三讨论的活动,主讲课题是积的乘方,就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带着问题思考本节课,更容易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首讲是在142班,教学过程如下安排: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

  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这组计算是以前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进一步让引导学生推导 (ab)的二次方、(ab)的三次方和 (ab)的n次方。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二次讲是在141班,这次采用了学案设计,能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老师只是布置任务,一切内容有学生自己完成,小组合作讨论,疑难问题集体解决,相比上一节课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思提高,不在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效果很好准备继续尝试。

  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从本节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了如下的几点:

  第一、课堂讲演精炼,到位,语言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第二、对学生要大胆放手,充分体现学生主导性。

  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只有这样细心、耐心对待难点问题,学生才学得过手,也使得学生揣摩学习的基本方法。

  今后我的备课和上课还得重新审视方方面面,务求让学生学得过硬,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过度到不完全依赖教师就是一个进步。学无止境、贵在坚持,经常反思、经常总结,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1,、法则理解不到位。2、积的因式模糊不清。3、符号应该视为因式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的几点:第一、不能把学生看得很聪明,该下细的地方就要反复讲解。第二、对难点问题要析出几条线、不同角度加以说明。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5

  本次参加了学校的一课二讲三讨论的活动,主讲课题是积的乘方,就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带着问题思考本节课,更容易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首讲是在142班,教学过程如下安排: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

  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这组计算是以前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进一步让引导学生推导 (ab)的二次方、(ab)的三次方和 (ab)的n次方。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二次讲是在141班,这次采用了学案设计,能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老师只是布置任务,一切内容有学生自己完成,小组合作讨论,疑难问题集体解决,相比上一节课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思提高,不在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效果很好准备继续尝试。

  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从本节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了如下的几点:

  第一、课堂讲演精炼,到位,语言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第二、对学生要大胆放手,充分体现学生主导性。

  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只有这样细心、耐心对待难点问题,学生才学得过手,也使得学生揣摩学习的基本方法。

  今后我的备课和上课还得重新审视方方面面,务求让学生学得过硬,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过度到不完全依赖教师就是一个进步。学无止境、贵在坚持,经常反思、经常总结,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反思1

  周五,上实数这节,上课前准备的没想到,可是在上课的时候不知道突然想起,实数就象我们的人,于是在5班上课的时候就做了一个比喻,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理数,即就是我们同学中的大部分同学。

  有理数中的整数,就代表我们班上一些让老师非常放心的同学,他们思想很简单,也热爱学习,他们让老师放心,老师对他们不用费心;

  有理数中的分数,即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同时也分别代表了代表了一些同学,有限小数代表有时有一些小错,但也没关系,老师提醒了可以理解,也会改正;而无限循环小数,就代表一些同学,犯错误也正常,经常犯一些重复的错误,这些同学老师也知道他们的为人也不坏,也能了解他们,掌握他们。所以他们都归为我们的普通学生。

  但是,有些同学很让老师头痛,老师总不晓得他会犯点什么小错误,老师做办公室里都要担心他上课没出什么事吧?没逃学吧??家长总在担心是不是有班主任电话,一接到电话第一反应,他做什么让老师操心的事了。

  总是让家长和老师一万个不放心,总想把他栓在自己身边,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我们的同学,所以我们也称他们为同学,也是我们老师的学生,不过就是有点不讲道理,其实我们数,也有一些这样的数,例如——2的算术*方根,大家用计算器算算,看看是什么?(有同学就回答,把计算器算的的得数报出来,)让同学们打开书的第8页,让学生看看电脑算的,让大家说说这个结果有什么特点:

  1)计算器算到多少位了?电脑算到多少位了?

  2)有没有发生循环?

  这些数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无理数,大家能不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无理数,有那些?

  这就是我这节课临时的开场白——引入,当时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到这些,没有按照预先设想的去上,只是上完之后,就在后悔,其一,我觉得形容有点过分;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当然有的同学会犯一些小错,我怎么能说他们是无理数?其二,我觉得少点什么,不过现在一直在思考中。如果有同仁有什么看法,请写出来,让我也参考参考。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对于实数的运算,以后还要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来加深认识,因此本节的作用十分重要。

  先通过折纸活动得到,研究是什么数,整数?小数?可以利用底数越大*方越大的方法确定它不是整数,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的小数部分。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两边夹逼”的方法得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给了无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出几个无理数,以巩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从有理数的分类引导他们对实数进行分类。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后,有理数的所有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

  反思:

  1、对于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估计不足。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在备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应力求做到更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效果。

  2、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难点,特别是利用几何作图在数轴上表示,讲得太快,不够清晰,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对教学的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上还得下点功夫。

  3、课堂巩固练习太少,双基知识和基本技能没得到很好的训练。

  4、注意教学的规范性。像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个0)是无理数,括号里的内容不能省略。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3)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菁选3篇)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并能应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推导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运用性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指导法.

  2.学生学法:关键是准确理解幂的乘方公式的意义,只有准确地判别出其适用的条件,才可以较容易地应用公式解题.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准确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及其应用.

  (二)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综合应用.

  (三)解决办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公式的联系与区别.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进行 、 的计算,从而引入新课,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幂的乘方公式,并加以充分的理解.

  2.教师举例进行示范,师生共练以熟悉幂的乘方性质.

  3.设计错例辨析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性质并能进行较灵活的应用

  (二)整体感知

  幂的乘方法则的应用关键是判断准其适用的条件和形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

  (2)计算:① ②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计算和 和提问学生式子 、 的意义,启发学生把幂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暴的乘法.计算过程按课本,并注明每步计算的根据.

  观察题目和结论:

  推测幂的乘方的一般结论:

  (2)幂的乘方法则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字母表示: .( , 都是正整数)

  推导过程按课本,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根据.

  (3)范例讲解

  例1 计算:

  ① ②

  ③ ④

  解:①

  ②

  ③

  ④

  例2 计算:

  ①

  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练习①P97 1,2

  ②错例辨析: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四)总结、扩展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性质比较:

  幂运算种类

  指数运算种类

  同底幂乘法

  乘法

  加法

  幂的乘方

  乘方

  乘法

  八、布置作业

  P101 A组1~3; B组1.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

  2.能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3.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从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发展数感和归纳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幂的乘方法则.

  学习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43到P44,有哪些疑惑?

  2.104107=______,(-5)7 (-5)3=_______,b2m b4n-2m=_________,27a 3b=_______,(a-b)4 (b-a)5=_______.

  3.若4x=5,4y=3,则4x+y=________.

  4.(x4)3=_______, (am)2=________, m12=( )2=( )3=( )4,(a2)n (a3)2n=_______.

  【点评释疑】

  1.课本P43做一做.

  (am)n = 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法则说明:

  (1)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2)注意幂的乘方中指数相乘,而同底数幂的乘法中是指数相加.

  2.课本P43到P44例1、例2.

  3.应用探究

  (1)计算:

  (2)已知a=266 ,b=355 ,c=444,比较a、b、c的大小.

  (3)已知23x+2=64,求x的值.

  (4)已知 ,求 的值.

  4.巩固练习:课本P44练习1、2、3、4、5.

  【达标检测】

  1.若ax=2,则a3x= .若y3n=3,则y9n= .

  2.若a-b=3,则[(a-b)2]3 [(b-a)3]2=________(用幂的形式表示),2381632= (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3.32 9m=3( );若4 8m 16m=29 ,则m= .

  4.已知:248n=213,那么n的值是( )A.2 B.3 C.5 D.8

  5.已知(axay)5=a20 (a0,且a1),那么x、y应满足( )A.x+y=15 B.x+y=4 C.xy=4 D.y=

  6.已知am=3,an=2,那么am+n+2的值为( )A.8 B.7 C.6a2 D.6+a2

  7.如果x满足方程33x-1=2781,求x的值.

  8.3108与2144的大小关系是 .

  9.如果2a=3,2b=6,2c=12,那么 a、b、c的关系是 .

  10. 若x=2m,y=3+4m(m是正整数),则用x的代数式表示y应是 .

  11.已知 ,求m的值.

  12. 已知x满足22x+3-22x+1=48,求x的值.

  【总结评价】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课后作业】

  课本P46习题8.2 1(1)(2)(3)、2、3(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3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

  2能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3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从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发展数感和归纳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法则

  学习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44到P46,有哪些疑惑?

  2已知:24×8n=213,那么n的值是()A.2 B.3 C.5 D.8

  3长方体的长是a2cm,宽是(a2)2cm,高是a3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4填上适当的代数式:(1)x3x4()=x8(2)(x—y)5(x—y)4=—[]3

  【点评释疑】

  1课本P44做一做

  (ab)n==()()=anbn

  (ab)n=anbn(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2课本P45例3

  3课本P45议一议

  4课本P41例4、例5

  5应用探究

  (1)计算:①(—2xx2x3)2②a3a3a2+(a4)2+(—2a2)4③()15×(315)3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②

  (3)若x=2m,y=3+4m(m是正整数),用x的代数式表示y

  (4)若2m=6,4n=8,求22m+2n的值

  6巩固练习:课本P45到P46练习1、2、3、4

  【达标检测】

  1[(—2)×106]2(6×102)2=

  2若(a2bn)m=a4b6,则m=,n=

  3(—)8494=,05200422004=

  4(—x)2x(—2y)3+(2xy)2(—x)3y=

  5下列计算:(1)anan=2an(2)a6+a6=a12(3)cc5=c5(4)3b34b4=12b12(5)(3xy3)2=6x2y6

  中正确的个数为()A.0 B.1 C.2 D.3

  6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B()=CD—

  7等于()ABCD

  8若则、的值分别为()A9;5B3;5C5;3D6;12

  B组

  9若xn=5,yn=3则(xy)2n=

  10(—8)200301252002=

  11=()ABCD

  12已知,则等于()

  ABCD

  13若a=2555,b=3444,c=4333,d=5222,试比较a、b、c、d的大小

  【总结评价】

  积的乘方就是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4)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0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

  (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小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为()

  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一个正方形的侧面展开图有()个全等的正方形

  A、2个B、3个C、4个D、6个

  3、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

  A、1个B、2个C、3个D、4个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

  (1)“边角边”简称“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简称“ASA”,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简称“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

  (4)“角角边”简称“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小练习

  1、已知AB=AD,∠BAE=∠DAC,要使△ABC≌△ADE,可补充的条件是______

  核心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王师傅在做完门框后,常常在门框上斜钉两根木条,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______

  核心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3、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旋转,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件,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______

  核心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角的*分线的性质知识点

  1、角*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分线上。

  2、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分线上。

  3、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

  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

  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9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2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2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9定理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一些过原点的直线;

  (3)图像性质:

  ①当k>0时,函数y=kx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②当k<0时,函数y=kx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4)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一个非原点即可;

  (5)画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和点(1,k);(或另外一个非原点)

  (6)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7)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因为当b=0时,y=kx+b即为y=kx)

  (8)一次函数图像特征:一些直线;

  (9)性质:

  ①y=kx与y=kx+b的倾斜程度一样,y=kx+b可看成由y=kx*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当b>0,向上*移;当b<0,向下*移)

  ②当k>0时,直线y=kx+b由左至右上升,即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③当k<0时,直线y=kx+b由左至右下降,即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④当b>0时,直线y=kx+b与y轴正半轴有交点为(0,b);

  ⑤当b<0时,直线y=kx+b与y轴负半轴有交点为(0,b);

  (10)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要求k与b的值;

  (11)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已知两点;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像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3)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元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一条直线;

  (4)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1、四边形

  在同一*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6、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n(n?3)条。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2

  发能引(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行四边形

  1、*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

  2、*行四边形的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行且相等。

  (2)*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4)*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

  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3、*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条*行线的距离

  两条*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行线的距离。*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行四边形的面积

  S*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方差公式

  *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方公式。

  (2)完全*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an)+(bm+bn)

  =a(m+n)+b(m+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an)+(bm+bn)

  =a(m+n)+b(m+n)

  =(m+n)×(a+b)、

  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角*分线的性质:角*分线*分这个角,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分线上。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3

  1、确定位置

  在*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①*面直角坐标系

  在*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面,叫做坐标*面。

  ②坐标轴和象限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③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④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a、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 → 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 → 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 → x>0,y<0

  b、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 → 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 → 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c、两条坐标轴夹角*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分线(直线y=x)上 → 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分线上 → x与y互为相反数

  d、和坐标轴*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e、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f、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y∣

  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x∣

  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x2+y2

  3、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的规律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4

  数学重要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汇集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第十三章轴对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概念: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⑶线段的垂直*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基本性质:

  ⑴对称的性质:

  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⑵线段垂直*分线的性质:

  ①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①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②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

  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

  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

  3.基本判定:

  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基本方法:

  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分线:

  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

  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方差公式:a2-b2=(a+ b)(a- b);

  (2)完全*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有“ x2+px+q是完全*方式? ”.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8.分式的乘方:.

  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

  (1)公式:a0=1(a≠0), a-n= (a≠0);

  (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

  (3)公式:,;

  (4)公式:(-1)-2=1,(-1)-3=-1.

  10.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

  11.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次幂.

  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13.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

  14.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

  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

  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

  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

  数的开方

  1.*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的*方根,(即a的*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2.*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方根是一对相反数;

  (2)0的*方根还是0;

  (3)负数没有*方根.

  3.*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方根表示为和.注意:可以看作是一个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

  4.算术*方根:正数a的正的*方根叫a的算术*方根,表示为.注意:0的算术*方根还是0.

  5.三个重要非负数:a2≥0 ,|a|≥0,≥0 .注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都是0.

  6.两个重要公式:

  (1) ; (a≥0)

  (2) .

  7.立方根的定义:若x3=a,那么x叫a的立方根,(即a的立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立方数;(2)a的立方根表示为;即把a开三次方.

  8.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

  (2)0的立方根还是0;

  (3)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

  9.立方根的特性:.

  10.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注意:?和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

  1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12.实数的分类:(1) (2) .

  1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14.无理数的近似值:实数计算的结果中若含有无理数且题目无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表示;如果题目有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的近似值表示.注意:(1)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要多保留一位;(2)要求记忆:.

  三角形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

  1.三角形的角*分线定义: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分∠BAC

  ∴∠BAD=∠CAD

  (2) ∵∠BAD=∠CAD

  ∴AD是角*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 BD = CD

  (2) ∵ BD = CD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是ΔABC的高

  ∴∠ADB=90°

  (2) ∵∠ADB=90°

  ∴AD是ΔABC的高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B+BC>AC

  ∴……………

  (2) ∵ AB-BC

  ∴……………

  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ΔABC是等腰三角形

  ∴ AB = AC

  (2) ∵AB = AC

  ∴ΔABC是等腰三角形

  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Δ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2) ∵AB=BC=AC

  ∴ΔABC是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 (2) (3)(4)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B+∠C=180°

  ∴…………………

  (2) ∵∠C=90°

  ∴∠A+∠B=90°

  (3) ∵∠ACD=∠A+∠B

  ∴…………………

  (4) ∵∠ACD >∠A

  ∴…………………

  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C=90°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2)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C=90°

  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C=90° CA=CB

  ∴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90° CA=CB

  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5

  三角形知识点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多边形覆盖*面(*面镶嵌)。镶嵌的条件: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时,就能拼成一个*面图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轴对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概念: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⑶线段的垂直*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基本性质:

  ⑴对称的性质:

  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⑵线段垂直*分线的性质:

  ①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

  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

  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

  3.基本判定:

  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基本方法:

  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分线:

  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

  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分线*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2∠B,∠B=∠C=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6

  一、函数: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二、自变量取值范围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整式(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实际意义几方面考虑。

  三、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关系式(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关系式(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由函数关系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五、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中的b=0时(即)(k为常数,k0),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第七章知识点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第八章知识点

  1、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均水*)的量:*均数、众数、中位数

  2、*均数

  (2)加权*均数:

  3、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中位数

  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7

  一、*面直角坐标系:

  在*面内有公共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了*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1、由点找坐标:

  A点的坐标记作A( 2,1 ),规定: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

  2、由坐标找点:例找点B( 3,-2 ) ?

  由坐标找点的方法:先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

  各象限点坐标的符号:

  ①若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 > 0,y > 0 ;

  ②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 < 0,y > 0 ;

  ③若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 < 0,y < 0 ;

  ④若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 > 0,y < 0 。

  典型例题:

  例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四象限。

  例2、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一或三象限。

  例3、若点A的坐标为(a^2+1, -2–b^2) ,则点A在第四象限。

  4、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符号: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①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②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③原点(0,0)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例4、点P(x,y )满足xy = 0,则点P在x轴上或y轴上。 .

  5、与坐标轴*行的两点连线:

  ①若AB‖ x轴,则A、B的纵坐标相同;

  ②若AB‖ y轴,则A、B的横坐标相同。

  例5、已知点A(10,5),B(50,5),则直线AB的位置特点是(A )

  A、与x轴*行B、与y轴*行C、与x轴相交,但不垂直D、与y轴相交,但不垂直

  6、象限角*分线上的点:

  ①若点P在第一、三象限角的*分线上,则P( m, m );

  ②若点P在第二、四象限角的*分线上,则P( m, -m )。

  例6、已知点A(2a+1,2+a)在第二象限的*分线上,试求A的坐标。

  解:由条件可知:2a+1 +(2+a)=0,解得a = -1,

  ∴ A(-1,1)。

  例7、已知点M(a+1,3a-5)在两坐标轴夹角的*分线上,试求M的坐标。

  解:当在一、三象限角*分线上时,a+1=3a-5,

  解得:a=3 ∴ M(4,4)

  当在二、四象限角*分线上时,a+1+(3a-5 )=0,

  解得:a=1 ∴ M(2,-2)

  ∴M的坐标为(4,4)或(2,-2)

  7、关于坐标轴、原点的对称点:

  ①点(a, b )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 -b );

  ②点(a, b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 , b );

  ③点(a,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a , -b )。

  例8、已知点A(3a-1,1+a)在第一象限的*分线上,试求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由条件得:3a-1=1+a解得:a=1,∴ A(2,2),

  ∴ 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2)。

  8、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①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y∣;

  ②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x∣。

  例9、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答案:(1,2)、(1,-2)、(-1,2)、(-1,-2) 。

  三、知识拓展与提高:

  例10、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0,1),B(8,5),点P在x轴上,则PA + PB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作点A(0,1)关于x轴的对称点A(0,-1),连接AB与x轴交于点P,

  则AB路径最短,即PA + PB最小。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 √[(1+5)^2 + 8^2] = 10 。

  ∴PA + PB的最小值是10 。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

  多做练习题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多做练习,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

  课后总结和反思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8

  1.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2.实数的分类: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3.算术*方根:若一个正数x的*方等于a,即x=a,则这个正数x为a的算术*方根。a的算术*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方根为0。

  4.*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方根。

  5.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形如(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被开方数必须大于或等于0。

  6.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分母中不含根号=根号下没有分母=根号下没有分数

  ②.根号下不含可以开得尽方的数

  7.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8.()2=a(a≥0) =a(a≥0)

  ①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②积的算术*方根的_质:(a≥0,b≥0)

  两个非负数的积的算术*方根,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算术*方根的乘积.

  ③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0,b>0)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④商的算术*方根的_质:=(a≥0,b>0)

  数学单项式知识点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初中生如何能轻松学好数学

  1学好初中数学认真听课很重要

  初中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在初中数学课上选择做笔记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在初中数学课上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住老师的思维,学好老师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要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初中数学老师,对于这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跟住老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就会逐渐转换成自己解题的思路。

  2初中生学习数学要会独立思考

  初一初二是数学开窍的阶段,在解题上初中生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思考。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做题来培养自己的这一能力。而在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你的这种独立解题的能力是别人无法超越的。这个培养过程很简单也很短,只要你得到一点的成就感对于初中数学你就会充满自信。

  其实,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形式。很多的初中生数学笔记一大堆,最后考试的成绩也就是那样。在学习上初中数学也好,其他科目也罢,不要讲究形式感,关键是要把一个个的问题和知识学透。不反对记笔记,但是不要一味的做笔记,听初中数学课是需要过脑子的。

  3学好初中数学要较真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自己不会的地区和知识点初中生绝对不能模棱两可的就过去了,而是要把它弄清楚做明白。有的同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会只是因为不熟而已,那么怎么办?就是多练习和多思考,数学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和技巧,熟能生巧才是最好的学习技巧。另外,初中数学想要打高分,在做题方面一定要仔细和认真,不能马虎。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9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b/k,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移;当b<0时,向下*移)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

  (2)必过点:(0,b)和(—b/k,0)

  (3)走向: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它函数知识的基石。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教师应该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变量,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变化与对应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理解和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习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乐趣。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一.知识概念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

  2..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

  3.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方差公式:

  5.完全*方公式:

  6.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n都是正数,且m>n).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7.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8.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提公共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分解因式的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这章内容知识点较多,表面看来零碎的概念和性质也较多,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多准备些小组合作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在做题中体验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提高做题效率。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0

  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1、四边形

  在同一*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6、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条。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引(n-3)

  2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二、*行四边形

  1、*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

  2、*行四边形的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行且相等。

  (2)*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4)*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3、*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条*行线的距离

  两条*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行线的距离。 *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行四边形的面积 S*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5)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0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3)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接手新课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教学起来感到不适应、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三个小时以上时间去备课,钻研新课标,以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在期末质检中,两班102人的*均分是61.3分,优秀人数有14人,优秀率是4.12%,合格人数有24人,合格率是24.74%,从试卷难度和全县各中学八年级数学成绩来看,还算是不错的。同时也得到不少教训,获得失败的伤痛,有时屡试屡败。总之,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边做边适应地走进新课标。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 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师角色中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时以上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5)(6)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课件,本学期我制作了20多个课件,争取每周都到多媒体室上课一次。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学完代数、几何、统计知识又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一位老师说过“新课标老师轻松多了”。我原来不同意他的看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课外要花多些时间精力,而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轻松”,不能太忙。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的教学进度总是落在其他老师之后。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本学期我将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反思录”。

  4、 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5)(6)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30人,中层生共45人,待进生22人。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分别辅导他们,星期一辅导优生,星期二辅导中层生,星期三辅导待进生,星期四、五机动,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自由来办公室问,或让作业不过关的同学有老师指点。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

  5、制定数学课堂常规,促成良好学风。我所教的两个班,原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常有睡觉、开小差、讲粗言烂语的.现象,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糟糕,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对此,我提议制定数学课堂常规,按常规进行奖罚。由于此常规是师生一起讨论得来的,所以它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在数学课堂里迅速形成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出现了“四少”:抄袭作业的行为少了,讲粗言烂语的少了,上数学课开小差的少了,不学习数学的少了。出现了“三多”:热爱学习数学的多了,好问者多了(好多学生常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和要求老师额外多布置一些题目),文明礼貌的行为多起来了。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

  一学期以来,本人担任八年级(3)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积极的参与听课、评课。认真的批改作业,讲解习题。给学生作好课后辅导工作。再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以及教法、学法来充实自己。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在*时,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备好课。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实现学科组脑力资源共享,及时提高备课水*,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科组课前讨论交流备好课。备好课的备是指认真钻研教材,备知识点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背好课的背是指对教材充分了解能够运用自如,以至于达到哪一题是那一页的甚至是第几行都一清二楚。讲习题时,要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教师应知道补充那些资料,怎样教才好。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愉快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课堂语言简洁明了,适当点拨,精讲精练,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全面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遇到问题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然后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派代表解答,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好方法大家分享,大难题大家解决。

  3、课后要及时的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的课堂语言,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学生的精彩发现,独特的思维方式等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供日后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也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是语言不妥当,有时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当,有时是学习方法不妥当,有时是习题难易不当。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4、我们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尊重开始, 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要去伤他们的自尊心,应多些鼓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读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自己的知识水*。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当今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因此,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水*,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提高教学质量奉献自己的力量 。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学,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头来,使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在教学期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06、107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和函数部分,因式分解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时模拟测试考的成绩来看,及格分以上的不多,但30分以下的却有很多人,还有一部分主要集中在30—50分,个位分也会有几人,贫富差距非常大,差生面广是这两个班数学学科的一个现实状况。

  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学年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得失写出来,认真思索,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书店等地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材挖掘不深入。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教学反思不够。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担任八(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总结过去,挑战明天,更好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本人的的教学工作做一简要小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数学的教学。我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

  三、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3、坚持学生为主体,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4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4、认真批改作业。

  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八(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总结过去,挑战明天,更好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本人的的教学工作做一简要小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数学的教学。我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

  三、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3、坚持学生为主体,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4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4、认真批改作业。

  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6

  20xx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3)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接手新课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教学起来感到不适应、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三个小时以上时间去备课,钻研新课标,以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在期末质检中,两班102人的*均分是61.3分,优秀人数有14人,优秀率是4.12%,合格人数有24人,合格率是24.74%,从试卷难度和全县各中学八年级数学成绩来看,还算是不错的。同时也得到不少教训,获得失败的伤痛,有时屡试屡败。总之,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边做边适应地走进新课标。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 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师角色中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时以上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5)(6)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课件,本学期我制作了20多个课件,争取每周都到多媒体室上课一次。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学完代数、几何、统计知识又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一位老师说过“新课标老师轻松多了”。我原来不同意他的看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课外要花多些时间精力,而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轻松”,不能太忙。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的教学进度总是落在其他老师之后。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本学期我将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反思录”。

  4、 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5)(6)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30人,中层生共45人,待进生22人。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分别辅导他们,星期一辅导优生,星期二辅导中层生,星期三辅导待进生,星期四、五机动,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自由来办公室问,或让作业不过关的同学有老师指点。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

  5、制定数学课堂常规,促成良好学风。我所教的两个班,原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常有睡觉、开小差、讲粗言烂语的现象,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糟糕,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对此,我提议制定数学课堂常规,按常规进行奖罚。由于此常规是师生一起讨论得来的,所以它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在数学课堂里迅速形成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出现了“四少”:抄袭作业的行为少了,讲粗言烂语的少了,上数学课开小差的"少了,不学习数学的少了。出现了“三多”:热爱学习数学的多了,好问者多了(好多学生常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和要求老师额外多布置一些题目),文明礼貌的行为多起来了。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7

  本学期,我担任八(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总结过去,挑战明天,更好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本人的的教学工作做一简要小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数学的教学。我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

  三、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3、坚持学生为主体,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4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4、认真批改作业。

  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8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两个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本学期本人共制作多媒体课件30个),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次期末考试,我所带班成绩相对其它*行班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9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3)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接手新课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教学起来感到不适应、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三个小时以上时间去备课,钻研新课标,以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在期末质检中,两班102人的*均分是61.3分,优秀人数有14人,优秀率是4.12%,合格人数有24人,合格率是24.74%,从试卷难度和全县各中学八年级数学成绩来看,还算是不错的。同时也得到不少教训,获得失败的伤痛,有时屡试屡败。总之,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边做边适应地走进新课标。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师角色中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时以上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5)(6)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课件,本学期我制作了20多个课件,争取每周都到多媒体室上课一次。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学完代数、几何、统计知识又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一位老师说过“新课标老师轻松多了”。我原来不同意他的看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课外要花多些时间精力,而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轻松”,不能太忙。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的教学进度总是落在其他老师之后。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本学期我将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反思录”。

  4、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5)(6)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30人,中层生共45人,待进生22人。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分别辅导他们,星期一辅导优生,星期二辅导中层生,星期三辅导待进生,星期四、五机动,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自由来办公室问,或让作业不过关的同学有老师指点。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

  5、制定数学课堂常规,促成良好学风。我所教的两个班,原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常有睡觉、开小差、讲粗言烂语的现象,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糟糕,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对此,我提议制定数学课堂常规,按常规进行奖罚。由于此常规是师生一起讨论得来的,所以它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在数学课堂里迅速形成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出现了“四少”:抄袭作业的行为少了,讲粗言烂语的少了,上数学课开小差的少了,不学习数学的少了。出现了“三多”:热爱学习数学的多了,好问者多了,文明礼貌的行为多起来了。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学,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头来,使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在教学期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06、107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和函数部分,因式分解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时模拟测试考的成绩来看,及格分以上的不多,但30分以下的却有很多人,还有一部分主要集中在30—50分,个位分也会有几人,贫富差距非常大,差生面广是这两个班数学学科的一个现实状况。

  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学年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得失写出来,认真思索,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书店等地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材挖掘不深入。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教学反思不够。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6)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篇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1、教学理念的把握

  本节课本着“三为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主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数学落实训练为主线。

  2、题目的设计与处理

  以问题串的形式抛出问题,从易到难,分解了难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及解决了问题又实现了对新知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注重方法点拨,策略知道,规律型的东西的总结。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

  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采用独立思考,以互助合作,讲台展示,屏幕讲解,等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4.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语言到位。

  5.学生亮点

  整堂课,学生的表现非常优秀,在一位女生讲解问题二的之前,我还担心她说不清,但是却把每个空都用等量关系先表达出来,然后又用分式或整式的形式填写,做到了“空空有等量,步步有依据”,她的回答太精彩了,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所以我们一定要放开手,不要吝啬自己的“三尺讲台,让这块宝地变成学生的地盘。

  师生关系:通过这节课,发现和学生的关系更亲近了,在课上老师和学生就像朋友,教师要走到学生中,聆听她们想法,并参与其中。征求她们的意见。

  6.应急处理恰当

  在这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超出了课前设想,在处理“捐款问题”中,很多同学都直接站起来要回答问题,,因为这节课,他们表现的太优秀了,于是我征求其中一位同学的意见,问他可不可把这样的机会让他其他同学,他欣然的`答应了,而且是让给了我们班最羞涩的一位男生,这时候我看着他怯生生的看我的眼神,我面带微笑说“李斐同学是比较羞涩的,但他学习认真刻苦,请同学们给他加油”这时候,教师想起了一片掌声,当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将问题讲完的时候,我顺势说“他说的好吗”同学们都说好,于是又是一片掌声。当他回到座位要坐下的时候,我及时问了一句“有信心了吗”这次他的声音很响亮“有了”这样我和我的学生就完成了一次对性格胆怯的学生的信心教育,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又培养了同学们谦虚,谦让,团结互助的精神。

  7.不足

  由于时间原因,擂台大比拼没有能够圆满完成,本来是想过这道问题,让大家知道一到应用题可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并能够识别哪些是分式方程,一道题可以同时考核两个学习目标,并设想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汇总,让学生主动到黑板写自己的答案,来培养同学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后教学中要对时间还有好好把握,及时调整,收放自如。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就结束了,面对新课程改革这股洪流。新教材变化很大:全书以问题为中心,内容灵活多样,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新的数学课程把我们领进了一片广阔天地,如何尽快地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崭新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下面具体谈谈我的一些工作方法以及我的困惑。

  一、备课反思

  提高备课水*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对于书上别特难的题目可以不做练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

  二、教学方法反思

  第一种教法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第二种教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无法使每个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全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

  第三种教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目标有所欠缺。学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展。

  第四种教法,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验证联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验证进而概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的进入到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进行建构,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操劳型,操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多年以来,我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教师。我认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三、课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成为教研活动的总目标。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只有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自己在教学上才会有所提高。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回顾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内容,从问题中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引入新课。在复习回顾等腰三角形的知识时,有这样一题: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条。引起学生的争论,提出了新课的学习任务,结合前置学习,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在新课知识学习时,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和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不成熟的看法的争论得到强化。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变化,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研究方法的不变,几何量关系的不变;更好地揭示了图形中的旋转变化,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更好地用动态的观念和方法认识题目,为今后研究动态型几何问题作一些准备。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媒体,学习热情比较高涨,旋转进行的全等变换有较为深刻的感受,翻折进行的全等变换也做得比较好(体现在提升学习的最后一题)。

  本课还有一个难点是学生对三个三角形连续全等的书写,利用优秀同学的示范,学生亲自书写训练,相互评价提高的作用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同备课组有老师用的是两个三角形全等,另一组全等同理推出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这种处理方法也是可以介绍给学生的。

  充分利用证得的全等得到边相等、角相等进行后面的问题的研究也是学生必须强化的意识。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初二学生无论从生理、心理上来说,都比初一新生成熟。因此,自制力相对来说稍强,在学习上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初中教龄只有3年的我来说,值得反思。要教好初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初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正课上,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三十五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6、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7、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我在讲授《中位线》第二课时时,有“中位线定理逆定理”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当带到这个问题的时,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证明的方法,并利用这个结论去解决了一些小题。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同学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8、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9、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10、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在*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讲授《轴对称》的时候,在教学方法方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采用引导发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利用黑板,演示画图过程供学生观察,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学法方面,围绕本节课所学知识,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既能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又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强化重点内容并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旋转实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所有学生既能参与,又有一定的拓展、探索的余地,全体学生在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准确掌握轴对称,对称轴和两图形轴对称的概念,经历了动手画图、观察发现、归纳等一系列活动能较好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会运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出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学生再次感受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因式分解"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和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例:"*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以圆、多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月份已进入尾声,十月份我完成了第五单元、第二单元的教学,为此我也做了如下反思:

  一、教的方面

  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二、备课、上课方面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我注意课堂的艺术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三、学生方面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十月份我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存在的问题实在还有很多。教学有待改进,上课力求面面俱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更好。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预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预习又是不少同学所忽视的。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学能力而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就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特点是先人一步,它的本质是独立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紧紧的抓住了这一点,并且高于这一点。我们在一般教学中的常用的预习就是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本,或者这节课没事干了让学生预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有这么多的学科需要预习,那么该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充分的预习:

  1、学生要注意各个学科孰轻孰重,注意时间的分配

  2、给学生一种预习的思路。可以给学生提示一些知识点。

  3、让课代表抄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4、老师晚自习可以去辅导学生,让学生有一些预习的思路

  5、保证充分的时间,时间是预习的保证

  这样,使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少了,学生自己学习训练的时间多了,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大部分是学生自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学习规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7)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3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

  梯形

  (一) 1、梯形的相关概念

  一组对边*行而另一组对边不*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梯形中不*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梯形的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2、梯形的判定

  (1)定义:一组对边*行而另一组对边不*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二)直角梯形的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般地,梯形的分类如下: 一般梯形 、梯形直角梯形、 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

  (三)等腰梯形

  1、等腰梯形的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行。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同一腰上的两个角互补。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两底的垂直*分线。

  3、等腰梯形的判定

  (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

  一、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²a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 = an²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乘方的积

  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

  1.*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方公式:(a±b)2=a2±2ab+b2

  口诀:前*方,后*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看情况。(这个情况就是前后两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8)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1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把每组的两三位学生叫到了黑板上,把前两节课学过的一次函数图像的大致画法画出来,但出乎我的预料之外的是没有一个可以完整的画得出来。我有点想不通,简简单单的k大于0上坡型,k小于0下坡型,b大于0往上*移,交y轴于正半轴,b等于0图像必过原点,b小于0往下*移交y轴于负半轴,这样的几句话都记不了。是不是我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学生上课时并不是用心来听课?不过我今天叫的这些学生上课时发呆、讲话,课外时间又没有好好的复习是他们的通病。虽然课堂是我讲话有点大声,但我并没有什么恶意,其他同学发出的笑声也不是讽刺,我们只是希望你能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一起加油,不要让全班失望,让065班的整体成绩能有所提高。

  当然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之外,在纪律上也令老师头痛。抽烟、喝酒、写情书谈恋爱、威胁同学请客、穿奇装异服等。老师知道现在的中学生追求个性,张扬个性,这没有什么错。步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了好感,也是本能,但越过了警戒线就不应该了。你们知道没有,你们来到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学习以后为自己终身服务的科学文化知识。怎么还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呢?

  在这里,我要把下面这些良言送给你们,送给所有我的学生:

  1、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何况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请你记住:上帝能够原谅的事,社会不一定会原谅;老师能够原谅的事,老板不一定会原谅。你将生活在现实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中学和天堂。

  2、年轻就是资本,但年轻是学习知识和打拼事业的资本,而不是放纵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请你记住:不要以为年轻就一切还来得及,来不及的不是年龄而是在岁月流逝中所积累或错过的一切。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品性和素质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而中学时的养成往往会影响你的一生。请你记住:上课说废话、发呆、搞小动作等的确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养成一种习惯,就会决定你被社会“请出去”的命运。

  4、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它会赢得认同、欣赏和合作。请你记住:不尊重朋友,你将失去快乐;不尊重同事,你将失去合作;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不尊重长者,你将失去品格;不尊重自己,你将失去自我。

  5、张扬个性表达自我是一种本能,挑战权威是一种勇气。但表达自我不能伤害别人,挑战权威不能破坏规则,除非你在进行革命。请你记住:不要试图用带有道德色彩的另类行为去赢得关注,也许在目光关注的背后是心底的离弃。

  6、无知者无畏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请你记住:不要用无所谓的态度原谅自己,对待一切,那会使一切变得对你无所谓,也会使你成为一个无所谓而又无所成的痛苦的边缘人。

  说这些话,源于自责,更多的是一个老师的良知和认知,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2

  整个新课讲解分为实例引入—讨论分析—归纳概括—巩固概念等四个小环节来进行。其中的实例引入部分,分别用了弹簧拉力器、吃大锅饭以及我的手机话费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让学生明白、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特别是弹簧拉力器的引入,即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整节课的量适当,表达流利,跟学生的互动性好,学生的参与更加生动地体现了问题的情景,促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态度。

  然而,作为新老师的第一次公开课,难免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实例引入之后,过快的建立了数学模型,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概念的阐述,也没有用其他的文字等形式去补充过渡,让学生有突兀的感觉,略显单调,沉闷。板书的书写也不是很完善,字体稍微潦草。虽然学生的.基础不错,但整节课的课堂节奏过快,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联系。一部分学生还是没能跟的上我的思维,这方面以后一定要加强改进。

  对于这节课所暴露的问题,我一定会认真去对待,多花时间在备课上,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课堂经验,为自己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3

  从这节课的准备来看,针对教学内容从课题的引入、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知识的巩固练习等多方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

  通过课堂的实际实施感觉上也不是尽善尽美,还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教师应该通观教材,把握知识的脉络体系,又要站在高于教材的位置统筹安排。这样,教师才能灵活的把握课堂教学。而现在,教师缺乏的正是这一点,还是为了教而教。按部就班,设计的条条框框较多,多了一些稳重,少了一些灵活。而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数十名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要灵活的多、开放的多,有可能教师固定的设计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这一角度讲,教师应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多样的处理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新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往往从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得出结论,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画函数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二是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符号的关系。

  在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值得老师们探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结合每个活动,都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和题目。如在活动一中,要求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活动二中,强调两点法(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画直线。在活动三中,探究k、b符号与直线经过的象限与增减性的关系。学生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由函数图象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b符号。体现了数学中非常重要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段内容的教学,还是从学生活动出发,从具体的实例研究起,观察图象的位置和性质,在按照k、b的符号分类讨论,使学生建立起数形之间的联系。还要找到数形间的结合点,明确k的符号决定直线的什么位置,b的符号又决定了什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上设计了由解析式画函数图象的草图,由草图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b的符号的练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3篇(扩展9)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除了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还有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特别是后两者如何落实?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因为虽然每节课都有三维目标,但每节课的目标侧重点会因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而有所不同。对数学课来说,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目标的实现都要依赖思维水*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必须在教学中揭示概念、定理、命题、公式、解法的形成、探索过程,而不是让学生仅仅通过模仿、重复训练达到会算即可,甚至死记硬背。

  本课有三个概念,对每个概念,都通过情景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必要性),但根据概念特点,处理方式又有不同:数据的“波动性”重在理解和形象感受,通过散点图和比喻让学生理解;“极差”比较简单,则直接说明;最难的“方差”,则通过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确定方差公式的困难,让学生参与选择,最终理解方差公式的合理性。这样,学生不仅会算,还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还知道除了方差,还有其他选择,更重要的但也是最不明显的,在选择方差公式的过程中,体会了数学的合理性、严谨性,学习了面临困难和选择时的处理方法。所以说,概念也是训练思维的好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以学生习以为常的“*行光线在室内的投影”为情境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数学王国,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实践探究,把学生置于结论的发现过程。

  首先,将枯燥的概念教学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鲜活.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经历了*行四边形概念的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行四边形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对拼出的四边形分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其次,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加工,将教材中*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变式训练,把学生置于创新思维的深入培养过程。把书中一道命题证明的练习题改编成有趣的实验操作型问题,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灵活性,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反思小结,把学生置于知识系统建立的过程中。这节课的结尾,既有对课堂知识的系统小结,又有对思想方法的高度凝炼,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板书设计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本周主要授课内容为《整式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幂的运算性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期所学知识的延伸。这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启后是它是学习整式的除法、分式的运算、函数、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部分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

  第三部分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整个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

  1、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

  2、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

  3、注意实际问题主要是图形的面积问题的正确解决。

  在本章教学中,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引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由于所拼图形的面积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几何方法对多项式乘法法则有一个直观认识,再由几何解释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体现了以探究为出发,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思路。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逐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在指导教师陆春蕾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我们的多次沟通,我进行了多次修改,我上了的研究课《14.2.2一次函数(2)》,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思这节课,自己评价为很烂的一节课。

  1、不足之处:

  (1)课前对学生备的不充分,不了解学生对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的程度如何,导致本节课不能按照预期的设想顺利进行。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通过两个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对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行了复习,大部分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的还比较好,第二个活动是通过学生画函数y=x,y=x+2,y=x-2的图象,探究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画函数图象掌握的怎么样,高估了学生的能力,看到学生连列表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大部分学生不会画函数图象,在这个活动里耽误了很多的时间,我也就有些紧张,有些着急,直接影响了后面的教学活动。

  (2)心理素质差,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差。由于学生画图象的表现对我的影响,一时的紧张让我对后面的教学有些混乱,思路不清晰,所以后面的教学中有些语无伦次,事先备好的环节不连贯,联系不紧密。

  (3)由于活动二浪费了时间,所以后面的活动四探究一次函数y=kx+b(k≠0)中的k、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的时间就有些紧,探究的不充分,不够,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4)学生比较沉默,不爱说,课堂比较死板,不活跃,所以整节课我说的太多,学生说的动的少。

  2、提高的地方:

  通过本次备课、说课、上课的活动,我觉得自己也有所提高。

  (1)本次课通过与陆老师的交流,经过陆老师的指导,经过四次的备课修改,反复斟酌,最后成型的。最开始是按照陆老师的要求把一次函数的定义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合为一节课来讲,于是我就按照我的思路,我的站位备了课。第二次交流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样内容太多,东西也太碎了,于是又统一意见,陆老师讲一次函数的定义,我们讲后一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样我又修改我的教学设计,备好之后给陆老师看,陆老师基于对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站位又给我一些好的建议,我开始了第二次修改,也就是第三次备课。备好之后有拿给陆老师看,一同交流讨论,交换意见,又有所修改,周末回家我又对本节课进行斟酌,修改一些细节的东西,连同学案发给了陆老师,陆老师又认真的看了我的课件和学案,还为我重新设计了学案的排版,替我重新画了*面直角坐标系,使学案看上去更加美观。讲课的前一天我们又重新的沟通了意见,最后敲定。这个备课的过程虽然很复杂,修改数次,但在与陆老师交换意见的同时,使我对本节课的思路更加明确,站位更准,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陆老师对教材、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思想和学法的渗透真真正正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这也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地方。

  (2)通过周一的说课,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细节的知识,如:PPt上的格式,对齐方式问题;“1”后面应该是“.”,而不是“、”,PPt上用的字体只有两种:宋体或者黑体;学案应该如何设计更好,坐标系要画的特别标准,并且美观,为此,陆老师特意为我重新设计了学案。这些细节我以前真的都不知道,因为,从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些问题,我也从没把这些当回事去请教谁,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收获,非常感谢吴老师和陆老师的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二、重视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

  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六、培养学生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访问:乘方 上册 八年级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乘方与积乘方》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1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后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