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调研报告,菁选2篇(范例推荐)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研究生调研报告,菁选2篇(范例推荐)

2023-01-31 14:25:07 来源:网友投稿

研究生调研报告1  一、考与不考,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所有即将步入考研行列的朋友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大劳动人事学院考研经验谈。首先应该解决了考与不考的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研究生调研报告,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研究生调研报告,菁选2篇(范例推荐)

研究生调研报告1

  一、考与不考,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所有即将步入考研行列的朋友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大劳动人事学院考研经验谈。首先应该解决了考与不考的问题,然后才是接下来的报考哪个学校那个方向的问题,以及怎样备考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应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生教育是值得我们为之投资的,而且收益率很高。另外,研究生教育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且它使得我们的工作适应能力更强,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我们的经济决策效率也在提高。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一旦决定了考研,就应该立刻投入到战斗中去,解决。

  二、报考哪个学校那个方向的问题

  我倾向于认为:既然是考研,既然决定去拼搏,就应该全力以赴心中的目标。怎样才能做到全力以赴呢?这就要求目标对自己有足够的激励作用,足以激励自己去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少则半年,长达一年的时间。这样的目标必定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准备跨专业报考的同学来说,这点更是至关重要。一个自己没有兴趣的专业,是不可能激起自己最大学习潜力的。这一点,在去年的备考中我深有体会。我的本科专业是数学,可以说与经济学相去甚远。但是我对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具体地说应该是劳经与人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漫长的复习过程中,每当作数学题,或者复习政治、英语把自己弄得很疲惫的时候,我就转去专业课。对我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因为这个专业的的确确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因此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我经常是不知疲倦,每天复习专业课的那几个小时,是最令人愉快的。

  当然,选择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系到方方面面。要考虑到专业的冷热程度,学校的地理位置,该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今后的就业前景等等。但是,切记:兴趣是你选择专业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然后就去放手一搏吧!

  三、如何复习专业课?

  对于跨专业考生,它艰苦又漫长,几乎是一个完全自学的过程。这里先说一下劳动人事学院几个专业的基本情况:人管xxx年第一次招生,就有280多人报名,这个专业的难度在于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激烈;劳经相对来说报名人数较少,这个专业的难度在于专业课本身比较难,难在复习的过程;社保不考数学,这点使它吸引了很多被数学弄得头疼的考生,它的缺点在于占总分数3/5的两门专业课均由人大出题,这对外校生来说,无疑加大了风险。

  随着社会上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劳人院已经跻身于人大五大考研热门之一,其它考试《人大劳动人事学院考研经验谈》。可以说,它现有的三个专业都很棒,不论报考哪一个,都是很理想的。下面就劳动经济学专业来谈一下具体该如何准备专业课。

  该专业含两门专业课,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劳经的考点更多,难度更大。在整个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中,这门课应占用2/3以上的时间。由于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其他分支一样,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所以最好在复习这门课之前,先至少看过西方经济学。劳经的很多概念和模型都要求彻底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面对众多的考点,我们能做的只有全面复习。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所有知识点作“地毯式复习”。我们也可以适当做一点预测,对众多考点,按照出题可能性分配不同的精力去复习,这是在分析历年试题的过程中要做的主要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相对容易,知识点也较少,考点比较集中,重点也很突出。基本每年的重点都集中在甄选与测试、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这几章,但近几年出现了更加分散出题的趋势。经过几轮复习,在考前再花一定时间作适当理解性记忆,这门课一定可以拿下。

  需要哪些复习资料,如何使用?

  1、 笔记

  人大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这一点在05年的招生简章中再次明确。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也就是那些几乎不可能来人大听课的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如果条件允许,这个宝贝一定要志在必得。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

  2、 真题

  真题是以前的考试题,是专业课的第一手资料,它更是宝贝中的宝贝。对于真题,应不满足于做对看会。而是应该去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因此要尽量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有五年以上的。经过严密的分析,让这个规律浮出水面。经过去年我对劳经专业试题的分析,得出以下四大规律:

  1) 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

  2) 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

  3) 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

  4) 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

  3、 论文

  试题一般由导师出,至少有部分由导师出(其他可能由题库出)。可以透露:劳经的论述题,就是该专业一位导师近年正在做的研究课题,如果事先未读过相关的论文,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导师论文,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研究生调研报告2

  从教育部获悉,xx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再减,为164.9万人,比去年减少6.5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的人数为72.6万人,反而比去年增加5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比去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xx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宣告了持续20余年的考研热出现了转折性变化。xxxx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56444人,降幅为4.33%。

  27日上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始,广东报考人数达56444人。在中山大学考点,记者就考研(课程)原因随机采访发现,约七成考生表示考研是迫不得已,工作需要、就业压力等是主要原因。虽然27日清晨下着小雨,天气湿冷,但并未影响考生赴考的热情。早上7点半,中山大学第一教学楼考场外就守满了等候的考生。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十余位考生及陪考人员,只有约三成考生表示是喜爱所学的专业,希望有更深入的发展,而其他七成多表示考研是“被迫”的。邱先生一早就送女朋友来到中大参加研究生考试,女友进场后,邱先生则一直守在考场外,他告诉记者,女友已经在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但工作后明显感觉到本科学历在单位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有些高级岗位规定只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员工才能从事,而且在晋升过程中也没有优势”。所以今年邱先生的女友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在读的汤同学,也是送女朋友赶考,他女朋友已是第二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在经历了去年的考研失败后,最近一年都在专心备考,今年志在必得。“金融类专业,想找一份好工作,一定要读研究生”,汤同学坦言二人都是为了就业才读研,“读研收获还是很大的,在某些领域的学习更加深入,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被迫考研的还有不少医科生,“不考研根本找不到工作。”送女儿参加考试的陈女士抱怨道。陈女士本人就是医生,她深知本科学历在医院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学医,我根本不会同意孩子考研。研究生本应该是喜欢做科研的人才去读,但是现在大家都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才来考。其实本科毕业,文化知识就已经够用了。”陈女士更希望孩子可以过得轻松点,“家里很多亲戚都在经商,并没有读多少书,但他们都发展得很好。”并非所有考生都是被迫参考,中山大学翻译学院的一位考生就表示,自己是真心喜欢英语(课程),希望可以读研学得更多,并有心以后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

  但是她却是班上30名同学中唯一一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约一半学生在申请出国,一半学生在找工作。学外语(课程)的学生还是应该到国外去看看,经历了外语环境的熏陶,对以后的发展会更有利”。李同学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她最近正在备战雅思(课程),积极申请香港和英国的大学。她告诉记者,她申请的是授课型的研究生,只需要读一年就可以拿到学位,一年下来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大概需要三十万左右,性价比比较高。她表示,身边有很多同学像她一样,都在申请去香港或者国外读研,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而言,去香港或者国外读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xx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近日举行。*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网和问卷网,对34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发现身边大学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圆名校梦(42.8%),接下来是逃避就业压力(33.7%)、重新选专业(33.1%)和进入理想城市(32.0%),仅25.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调查显示,34.2%的受访者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应该更注重就业能力,19.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更注重学术能力,40.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两者并重。57.0%的受访者直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下降。对于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44.1%的受访者表示满意,41.2%的受访者表示一般,14.6%的受访者直言不满意。调查中,对于提高现有研究生的教育质量,58.9%的受访者建议对研究生宽进严出,严把质量关。34.8%的受访者建议将学生质量纳入对导师的评价体系。

  33.6%的受访者建议停止扩招,保证现有研究生教育质量。21.4%的受访者建议高校加强师资力量。对于让考研回归其本意,让真正对知识有兴趣的人去读研究生,61.3%的受访者建议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唯学历学校论。51.6%的受访者建议国家改善产业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5.2%的受访者建议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投身学术研究。40.5%的受访者建议改变社会用人的学历高消费现象。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研究生 菁选 研究生调研报告 菁选2篇 研究生调研报告1 研究生调研报告100字 研究生调研报告1000字 研究生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