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体会【优秀范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培训学习体会【优秀范文】

2022-07-06 13: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训学习体会【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培训学习体会【优秀范文】

 

 阅读是照亮人生的灯 ——听特级教师盛新凤《最想做的事》 有感 2012 年 3 月 10 日至 11 日, 我有幸参加了“读写融合, 提高实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各位名师的精湛技能震撼了我, 一些教学理念令我耳目一新, 他们的教育智慧让我大开眼界, 尤其是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观创造了美丽的教育生活, 同时也在教育生活中感受了阅读的愉悦。

  盛新凤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等多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封面人物, 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 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曾获得 30 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和美语文” 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近年来分别在全国 20 多个省、 市、 自治区公开示范教学、 讲座 200 多场。

 为中央教育三台“名师讲坛” 上示范课, 做专题讲座。

 盛老师的课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

 一如她一贯持有的教学理念——创造和美的语文课堂。

 整个课堂如一段流淌的旋律, 和谐、 动听、 流畅, 静静地音乐配上她那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嗓音, 让学生醉了, 让听课老师醉了, 让整个礼堂沉浸在和美之中……

 盛老师执教的是《最想做的事》 ,

 这是一堂绘本欣赏课。

 故事讲述的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 教育家、 作家布克•华盛顿少年时渴望阅读并终于得以学习阅读的一段心路。

 一节课里, 盛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故事, 从整体感知到细节赏析,从品味中心句到读图联想, 读出了文与画的言外之意, 画外之音。

 当时在现场,静静地听着, 看着, 恍惚觉得那精致和谐的课堂上盛开着朵朵茉莉, 飘散着语文的清香。

 拾取几瓣, 细细品之。

 一、 交流预热, 猜读封面, 引导学生走进故事。

 课始, 盛老师拿出一本绘本, 希望与学生分享。

 此时, 她出示封面, 问学生获得了什么信息? 翻开扉页, 一幅巨大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提问看到了什么?引导观察, 想象。

 他的面前是一座巨大的盐山, 手里拿着铁锹, 他的工作就是把木桶装满, 每天重复着这一工作, 可是他想着盐以外的事情。

 引导学生走进故事。

 二、 师生共读, 整体感知, 快速提取重要信息。

 故事篇幅很长且意蕴丰富。

 盛老师采取师生对读方式, 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之后, 提了一个问题“读完故事, 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愿了吗? 他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实现了吗? ” “这个故事, 有许多直接表达‘我’ 要学会阅读的愿望, 快速浏览提取重要信息。

 ” 品读赏析的触角直接指向了文本的中心句:

 “我最想做的事是学会阅读” “但是我在意的不是这种痛, 我想到的是心里对阅读的渴望” “我想学会阅读——这个想法就想鱼一样, 在我脑子里游来游去, 我愿意想多久就想多久” ……这些点睛的句子都是成功的心理描写。

 统看全篇, 故事的感人至深不是由于情节的波折, 而是心理描写的生动鲜活, 盛老师带着学生们细细品读这些文字,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读懂了文中的那个小男孩热切的渴望,也就润物无声地体味了这一文本最大的“言语形式” 。

  三、 聚焦细节, 图文对照, 读懂言外之意、 画外之音。

 如果说文中的小布克对阅读强烈的渴望心理是这个绘本清晰可见的“线” ,那么文与画中含蓄生动的细节, 则是这个绘本别具慧心的“点” 。

 盛老师带着孩子们捋清了“线” , 接着就聚焦了“点” 。

 针对学情, 盛老师特别指导了对于 “青蛙”的理解:

 为什么他把青蛙抓得紧紧的?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时候你这种愿望会扭来扭去逃走? 以图助文, 理解言外之意:

 他抓紧的不仅是“扭来扭去想要逃走” 的青蛙, 更是他心中跃跃欲动的梦想与渴望啊。

 阅读的渴望是因为他想要了解书里藏着的秘密, 那秘密会开启他人生的窗子, 看到丰富的世界。

 盛老师还引导学生聚焦识字后的喜悦这一细节,

 “他教给我唱这首歌……我得救了。

 ” 你觉得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以图助文, 理解布克学会阅读以后的快乐, 体会阅读的意义和幸福。

 四、 聚焦封底, 多元聊灯, 揭示故事主旨。

 “有一样东西贯穿了整本书的始末, 你们发现了吗? ” “是灯。

 ” 不提醒,孩子们很难体味得到其画外之音的。

 阅读如灯, 梦想如灯, 它照亮了 男孩的生命,也一定会照亮课堂上孩子们的精神生命。

 盛老师在这一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

 1、这盏灯始终出现在谁的身边? 2、这盏灯仅仅是提在他们手上, 放在他们身边吗?为什么? 3、 你能给这盏灯取个名字吗? 盛老师独具慧眼, 聚焦封底的这盏灯,引导学生读出画外之音。

 “希望之灯” 、 “光明之灯”“阅读之灯”“人生之灯” ,

 “神灯” “黑暗中的启明灯” ,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 我知道, 他们已经读懂了这篇故事了。

  五、 聚焦空页, 想象空白, 实现读编迁移。

  盛老师巧妙利用绘本的空白页, 它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果让你设计空白页, 你想画上点什么? 让学生交流设计思路。

 “我想画一个太阳刚刚升起, 一条大道正通向太阳, 小布克正拿着一本书走向太阳。

 ”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回答十分精彩, 实现了读编迁移。

 六、 链接背景, 拓展延伸, 回环重读故事。

 谁能想到多年后学会了 阅读的小布克最终成为了美国黑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阅读铸就了他良好的品格。

 盛老师出示布克· 华盛顿的资料背景, 拓展延伸, 尤其是布克· 华盛顿的一段话意味深长“任何一个学会阅读的人, 都是快乐的人。

 ” 最后, 回环重读故事。

 我们也如故事里的男孩一样, 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不舍得离去。

 课末, 盛老师深情地说到:

 “让我们记住这本书——《最想做的事》 , 记住这个男孩——布克· 华盛顿, 记住这盏灯——阅读之灯。

 ”

  语文本来是美的:

 美的词藻、 美的音韵、 美的意境。

 语文教学也应是美的:美的朗读、 美的语言、 美的情感。

 盛老师的语文课如画、 如诗、 如歌, 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生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中, 放言高论, 自由发挥, 喜怒哀乐, 流露无遗。学生的想象、 思维和言语的“自由” , 得到释放, 交流碰撞情感得到深化。

 好大一棵“和美树” , 我相信它会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将尝试实践和美语文,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情味浓浓, 让学生得到更多营养,让书香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


推荐访问:培训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优秀 培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