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7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7篇)

2022-11-18 16: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7篇)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  、经过、后果及处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7篇),供大家参考。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7篇)

篇一: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

  、经过、后果及处理结果。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近期差错事故发生的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二: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结果。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近期差错事故发生的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事故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2.发生事故差错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3.发生事故差错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告护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事故差错责任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4.发生事故差错的有关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5.事故差错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帮助目的。

  8.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事故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四: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病区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上报主管医生积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现场了解情况并跟踪事件发展情况护理部及大科护士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沟通工作上报主管院长对于先期进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等虽发展为等级医院奖惩委员会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当事人或科室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按护理安全相关规定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四篇

  篇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二、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2.因护理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3.严重药物不良事件或输血不良反应。4.严重院内感染。三、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护理部鼓励护理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护理部将严格保密。一、上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良事件项目分类、发生的主要

  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后果和改进措施等。上报形式以个人或科室为上报单位。一、报告形式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时,护理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2.书面报告:护理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四、激励机制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或科室给予表扬,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给予保密。2.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目击护士奖励人民币10-50元。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奖励人民币10-50元。4.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虽然未形成医疗纠纷,但被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给予处罚人民币50-100元。5、根据不良事件等级划分给予责任人10—100元罚金。五、护理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做到如下几点: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24小时内如实上报护理部,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

  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24小时内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讨论分析处理记录。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护士长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当事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不良事件奖罚方案)给予处理。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预防措施1)加强责任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做为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2)管理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帮助和教育,把预防差错事故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3)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4)抓好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预防为主。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薄弱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人员方面:新护士;有思想问题未得到解决的人员;基础训练不够、技术不熟练的人员,平时工作自侍资历老、对年轻管理者的管理软抵触的人员、责任心不强的人员。②时间方面:护士人手少时;快下班时;节假日;病人数多,特别是重病人多时;抢救工作紧张时;护士长不在班时;新护士或实习护士多时;人员不团结时等等。护士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醒或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发生。5)加强领导,发挥科室、护理部、院级管理的职能作用。医院领导必须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深入实际,切实把关。

  篇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安全隐患报告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范围:包括院内压疮、坠床、跌倒、给药错误、输血错误、输液反应、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吸入异物、识别患者错误、暴力行为、外伤/割伤、咬破体温计、烫伤∕烧伤、火灾、失窃、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争吵、打架、针刺伤等不良事件。(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上报。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立即口头报告上级分管护士或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当事人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领导、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应在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3.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报告文件夹,保存科室存档资料,要求整齐规范。

  4.每月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的件数。5.需求科室存档的报告表格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表、护理投诉记录、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患者跌倒或坠床报告表、患者管路脱落报告表、患者意外伤害报告表、输液反应登记表。6.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72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科室做好登记,情况特殊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在根据情况逐级报告。(2)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除积极上报并采取挽救及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的不良后果。造成不良影响时,做好散后工作。(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的药品器械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和销毁。(4)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进行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检验机构检验。(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内组织讨论和分析发生的原因、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整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7.免罚及奖励(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8.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1)强化安全教育。从护理部到科室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全院护士学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进行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意识的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吧有关医疗护理安全方面文件和有关规定。(2)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制度是保障护理质量有章可循的关键,尤其是查对制度、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重视病例书写质量和病例保管。(3)严格执行各种疾病护理疾病常规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有丝毫侥幸心理。(4)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的医疗护理设备在使用前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与考核,加强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手术器械要准备从分,并检查安全性能是否正常。(5)落实各科室护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开展安全质量活动,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二).患者皮肤压疮预防及报告制度1.发现患者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科室均要在24小时内向护理部上报报告。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时间顺延。2.填报“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注意事项按照表中所列项目填写,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外发生的要填写发生科室,科内发生的要填写发生日期。3.密切观察皮肤变化,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早期恢复,并准确记录。4.经评估患者属于压疮高危人群,应按照要求填写“防范压疮记录表”。患者已经发生压疮,但为了预防其他部位继续发生压疮,除填写“患者皮肤压疮报告

  表”,仍需填写“防范患者压疮记录表”。5.患者专科时“防范患者压疮记录表”交接到新科室继续交流。6.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生将按照情节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医院压疮防治指导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定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土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附:压疮分期及护理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为可逆性改变。此期要及时去除治病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红外线照射等。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创面消毒进行无菌敷料包扎,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溃疡期:静脉血回流严重受阻,局部淤血导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表皮水疱破溃后出现真皮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脓毒败血症。(三).患者跌倒或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1.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填写“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2.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情况适当安排家属陪护。5.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按照如下内容进行:①本着患者安全

  8.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四).患者管路脱落预防及报告制度1.管路滑脱主要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3.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4.护理人员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情况做好家属陪护。6.如果发生管路滑脱,应按照如下内容进行:①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兵贵神速或将损害降至最低。②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科室按照规定填写“患者管路滑脱报告表”,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③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7.发生口才管路滑脱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照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8.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五)患者意外伤害预防及报告制度

  1.患者意外伤害主要包括自杀、走失、烫伤及意外受伤等。2.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意外伤害的危险。3.对精神异常、抑郁、烦燥及自杀倾向的患者,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并要求家属24小时陪伴,提醒患者可能存在自杀隐患。4.对存在意外伤害危险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加强医护沟通,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做好相关记录。5.加强巡视,多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重点交接班。6.如果发生意外伤害,应按照如下内容进行:①立即通知医生,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并保护现场。②值班护士要立即报告护士长,保卫科或者总值班。护士长及时了解情况、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填写“患者意外伤害报告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发生意外事件要及时电话报告护理部。③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7.发生患者意外事件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照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8.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反馈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六)输液(输血)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

  知值班医生。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头皮针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滴管、针头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或检验科联系,药品待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实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医务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二、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及报告制度(一)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发现后及时登记,查找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等,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3.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指定专人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和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5.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发生后立即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并填写报告表),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

  给予处分。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7.护理部或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二)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事故的原因分为两类:由于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为责任差错事故;由于没有条件或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为技术差错事故。1.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练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疾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1)事故等级分类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二级事故:促使被被别人死亡或造成残疾者。三级事故:造成轻度残疾或严重痛苦者。(2)责任事故范围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发现不及时、以至于失去抢救的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护病人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4)延误供应抢救物质、药品、供应未消毒灭菌的器械、敷料、药品或因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5)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技术事故范围:凡是因设备条件所限或技术水平低或经验不足而导致上述不良后果者。2.差错—凡是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章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护理差错评定标准: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与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所涉及内容:⑴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增加病人痛苦,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⑵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未影响诊断治疗者。⑶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未发生任何反应(一般性药物),无不良后果。⑷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但尚未影响诊断治疗。⑸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未达到3cm×3cm者。⑹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但尚未影响诊断。⑺病危患者无护理计划。⑻执行医嘱不及时,但未影响治疗。⑼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患者轻度感染。严重差错所涉及内容:⑴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针,发错药,给病人增加痛苦。⑵护理措施未落实,发生非难免性II度压疮。⑶实施热敷时造成二度烫伤、面积不超过体表0.2%。

  ⑷执行医嘱不及时,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⑸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影响治疗。⑹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达3cm×3cm以上,局部坏死。⑺术前未做准备或术前准备不合格,而推迟手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⑻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患者严重感染。⑼各种记录有遗漏或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⑽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⑾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昏倒造成不良后果。⑿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造成不良后果。(三)差错事故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及管理办法2.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道德。3.定期培训诊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三基训练”常抓不懈,以科室组织学习为主,护理部每季度将大课一次。4.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和护理部定期组织检查督导,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评价分析会议,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5.护士长每天进行质控检查(护士长五查),每周全面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总结本源工作,找出存在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6.严格环节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积极组织抢救,确保工作正常运行。(1)防止三危时刻出差错: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

  危险人员:新上岗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危险治疗:注射青霉素、输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等。(2)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三交”(书面交接、口头交接、床头交接);“三接”(治疗交接、病情交接、药械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3)护理操作做到“五不可”: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不可放手对新上岗无监督的独自操作。7.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内容书面写清,有本人或家属亲自签字或按手印为证,对拒绝签字者应注明,并有医生、护士双方签名。8.护理文书内容严禁涂改、伪造、销毁、隐匿,对抢救记录不及时的应在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9.护理人员发现或发生时,处理应冷静,根据事态程度逐级上报。以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10.各科室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并按时上报:一般差错一周内上报,一月讨论;严重差错及时上报,24小时内讨论,并提出处理办法及改进措施,对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责任。三、护理质量缺陷管理护理质量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一)护理质量缺陷管理制度1.各病房建立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及时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记录。2.发生护理质量缺陷后,要本着患者安全

  或减轻对患者本身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的程度。3.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要逐级上报护理质量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并填写护理质量缺陷分析记录,24~48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缺陷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4.发生缺陷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5.缺陷发生后,病房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6.发生护理质量缺陷的病房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7.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种护理质量缺陷分析,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二)护理缺陷分级重度缺陷1.用错了限据药、毒麻药有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如哌替啶、吗啡、西地兰、毒毛旋花子苷K等。2.延误了重危病人的治疗,如错治疗、少治疗、多治疗而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3.重危病人,如休克、昏迷、心衰等末做床头交接班导致严重后果者。4.化验标本处理:遗失各种特殊检验标本,如活检组织、骨髓穿刺、十二指肠引流°5.由于责任心不强而发生的以下情况:危重病人及手术病人发生坠床、跌伤、碰伤或绝对卧床病人自动下床造成严重后果者;做治疗时烫伤病人皮肤,造成二度

  烫伤,面积>2%;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者:输液或静脉注射外漏,造成组织坏死达3cm×3cm者。6.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注射时断针,经手术取出,造成病人痛苦。7.发生Ⅲ°压疮(深部溃烂),或多处Ⅱ°-Ⅲ°压疮(2处以上).8.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行为。9.对急危重症病人因推诿、拒收、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10.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者。11.实习护生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12.助产工作中,未认真观察产程进程,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或婴儿分娩与厕所、地上、病床上等,造成会阴Ⅲ,撕裂或损伤主要器官,造成功能障碍。13.未按操作规程,致使患者在试体温时损坏口表,误吞水银或肛表断裂损伤肛门而增加病人痛苦者。14.抢救药械准备工作失误,延误抢救或未及时执行医嘱,影响治疗者。15.凡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先做试验即给药者,造成重大影响者。中度缺陷1.错用一般限剧药或精神药品,如阿托品、地西泮、咖啡因等无不良后果者。2.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漏出血管外,产程局部肿块,面积3CM×3CM,但未造成坏死者。3.手术或特殊检查准备不全或未做,如肾盂造影、胆囊造影等,经发现纠正未影响手术、检查者。4.误用未消毒器械进行治疗,未产生不良后果者。5.因护理不当,婴儿发生鹅口疮、红臀、脓疱疮等。

  6.发生Ⅱ°以下压疮。7.由于手术体位不当,及使用电器未加检查,而致患者发生神经损害、皮肤烫伤、压疮等。8.违背输血操作规程,造成凝固浪费者。9.药品注射途径错误,如静脉注射错作肌肉注射或肌肉注射错作静脉注射,影响疗效,增加病人痛苦者。10.用错了限剧药,毒麻药无不良反应者。11.对毒麻药、精神药品保管不当,致账务不符者。12.由于手术台上用物清点和登记不全,手术中途反复查找而影响手术进行并增加患者痛苦者。13.错将未消毒物发给使用者。14.凡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先做试验即给药者,未造成重大影响者。轻度缺陷除重度及中度缺陷标准以下的各种护理质量缺陷。(三)护理缺陷的处理1.保护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生,及时纠正错误,尽可能地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知总值班。3.封存有关物品、输液器、注射器、残存药液、血液、药物等按规定封存,并及时送检。4.登记填写护理差错登记表。

  5.科室在一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6.处理:根据差错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处理、质控减分、停职反省、待岗等处理意见。7.护理部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四、护理投诉管理制度1.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或技术原因,以及患者自身原因,引起对护理工作的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2.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耐心安抚,做好投诉记录。3.接待人员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4.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登记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5.护理部接到护理投诉后,及时反馈,并调查核实,告知相关部门的护士长。科内应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提出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6.投诉核实后,护理部与相关部门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里。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或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并在护理部备案;向投诉患者诚意道歉,取得谅解;按照护理投诉和扣分标准扣科室月质控成绩。情节严重的,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7.护理部定期组织投诉分析会分析、总结和预警,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五.护理纠纷或事故处理制度

  1.当发生护理纠纷或事故后,护理人员应在积极参与和护理的同时,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2.科室应与患者加强沟通,积极协调解决纠纷,无效情况下应向院内医务科、护理部汇报(如情节严重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3.如发生护理事故,应立即向医务科和护理部汇报。4.科室护士长和当事人要积极配合医务科和护理部调查和处理。六.纠纷病历的管理制度发生纠纷的病历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有关规定及病例保持办法,以免增加纠纷的解决难度。<!--[if!supportLists]-->1.<!--[endif]-->病历的复印归信息科管理<!--[if!supportLists]-->2.<!--[endif]-->紧急封存病历的程序1)患者家属提出申请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同时汇报医务科。若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直接通知总值班。2)在各种证件齐全的情况下,有医院专职管理人员(病案室人员)、患者家属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3)特殊情况时需要有医务科将原始病历送至病案室。护理人员不可直接将病历交至患者或家属。3.病历封存前护士应完善的工作1)完善患者护理记录,要求记录表述相关内容与医疗记录一致,如患者病情变化及死亡时间等。2)体温单、医嘱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等。3)病历封存后,有医务科指定专职人员保管。

  4.可复印病历资料门诊病历、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小结

  篇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1.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等级划分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如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在不良事件中级别应属最高。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护理工作行为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二)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1.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执行。2.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1)自愿性: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2)保密性: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4)公开性: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三)不良事件上报的时限:科室要求:(1)Ⅰ级、Ⅱ级事件立即上报,2个工作日内交书面材料。(2)Ⅲ、Ⅳ级事件24小时内电话上报,5个工作日内上交书面材料。职能部门要求:(1)Ⅰ级事件职能部门1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2)Ⅱ级事件职能部门6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3)Ⅲ、Ⅳ级事件职能部门10个工作日做出处理意见。(四)不良事件上报形式:(1)电话上报:护理部办公室(2)书面报告:护理部办公室。(3)口头报告:逐级汇报责任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4)邮箱报告:(五)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病区护士长

  现场了解情况,并跟踪事件发展情况

  护理部及大科护士长

  根据具体情况,上报主管医生,积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沟通工作

  上报主管院长

  (六)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激励机制:1.不良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及公开性的原则。2.报告人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他人发生的问题。3.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自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4.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存。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有意违反规定则要追究行政责任。5.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激励机制:①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或科室给予表扬,并按照报告人的志愿给予报告人保密。

  ②对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个人,每例奖励30元。③对于先期进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等,虽发展为Ⅲ、Ⅳ等级,医院奖惩委员会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④当事人或科室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按护理安全相关规定处理;当事人或科室未及时上报,护理部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的,每例先处罚50元,并按影响大小追加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罚。后续处理Ⅰ级、Ⅱ级事件上报后需启动根因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并追踪措施落实情况及改进成效。Ⅲ、Ⅳ级事件填写通报单,报护理部审核,以确认该事件是否需进行根因分析及追踪机制。

  篇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3.医院(护理部)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保证信息上报及时、有效及保密。4.凡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的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异常医疗事件均属不良事件(见

  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护士长要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必要时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追踪。科护士长应参加讨论,或根据讨论结果及改进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12.护理部对I级、II级不良事件要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调查,对事件进行讨论找出工作流程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针对制定防范措施。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13.医院建立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奖励制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篇五: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在安全管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餐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护士长经常、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差错或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3.凡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或事件,责任人应立即向科负责人报告,护士长立即向护理部及分管护理院长报告。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作好登记,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应积极处理、认真讨论、写书面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自己应负的责任。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被发现的,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8.发生差错事故后,评定标准按贵定县中医院文件,医疗差错事故处理细则执行。

篇六: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事故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二、发生事故差错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三、发生差错事故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告护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事故差错责任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事故差错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六、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七、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吸取时当事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帮助目的。

  八、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七: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及报告的制度护理工作范围、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的机会也较多。护理差错是事故的苗头,为做好护理差错的预防工作,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1•事故的定义

  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2•事故等级分类:(1)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2)二级事故:造成病人残废、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3)三级事故: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并产生功能障碍,或因护理措施不当

  使病情加剧或一度恶化而延长治疗日期,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

  3•责任事故范围: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擅自离

  开工作岗位,以致失去抢救机会或造成严重后果者。

  (2)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等造成不良后果者0

  (3)由于不负责任,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跌伤以及三度

  褥疮者。

  (4)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5)对疑难问题不会正确处理,但又不请示汇报,只凭主观判断,盲目蛮

  干,造成不良后果者。

  (6)因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供应使用过的器械和敷料,或不认真

  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造成严重感染者。

  (7)在助产工作中,由于不认真观察产程进展,或违反助产原则和操作

  规程,造成产妇、婴儿死亡或会阴三度撕裂伤者。

  (8)手术中不严格执行清点制度,而将纱布、器械等物遗留体内,造成

  不良后果者。

  (9)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技术事故范围:

  凡在医疗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却因业务技术水平所限,发生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原则性错误,造成不良后果者。

  一、差错

  1•定义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浪费国家财产,但无严重不良后果者,为严重差错,无不良后果者为一般差错。

  2.—般差错:(1)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2)错服、漏服、多服药,给药时间延迟或提前给药超过2小时。(3)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治疗者。(4)误服、漏服、误发、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

  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治疗时间者。

  (5)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皮肤划破多处,而影响手

  术及检查者。

  (6)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齐,以致延误手术吋机,但未造成不

  良后果者。

  3•严重差错:(1)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了过敏试验未及时观察结果又不再重做

  者;未做青霉素皮试而注射青霉素但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2)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而发生2度灼伤或2度褥疮,短期治疗

  难以治愈者。

  (3)抢救病人或对患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脱水、各类型休克、肺炎等病

  人,未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副作

  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O(4)因查对不仔细,误将带有霉菌药物注入静脉,未发生严重后果者O(5)护理昏迷、躁动病人或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

  所致的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而无功能障碍者。

  (6)凡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行为吋,工作人员虽有不足

  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

  (7)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岀院时婴儿调错,但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意见,或产下畸形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

  (8)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O

  (9)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员痛苦和经济负担,

  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建立事故、差错、缺点登记报告制度:(1)各护理单位(病房、门诊、手术室)均应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对差错

  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当事人须详细记录。

  (2)—般差错每月由护士长在月报上详细填报,严重差错事故应及时上

  报护理部,并由护理部向主管院长汇报。

  (3)对发生的差错事故要及时组织讨论,总结教训,并提出处理意见。(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以减轻病人痛苦和挽回损

  失。

  (5)发生事故或严重差错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造成事故的药

  品、器械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

  定。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

  事后被领导或他人发现吋,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护理部每月总结分析全院护理差错,定期在护士长会议上公

  布。

  (8)对无差错单位给予奖励。对严重羌错事故及时讨论,以吸取教训,

  制定防范措施,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三、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1-加强责任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1)要对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把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对病人高度负责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上。

  (2)护理管理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有的放矢地进

  行帮助和教育,把预防差错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2•抓好专业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掌握严密的科学工作

  方法。

  (1)认真抓好护理人员的专业训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护理业务技

  术,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条件。

  (2)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贯彻护理技术常规和规程,特别是在医

  学科学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全体护理人员都面临需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状况。

  3•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常规和规程,是防止差错发生的重要措施,护理管理人员要进行督促检查,使护理人员自觉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4•抓好易发半差错的关键环节,以预防为主。

  (1)护理管理人员要抓容易产生差错的关键环节,以争取工作的主

  动,防患于未然。

  (2)护士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摸清规律,及时提醒或采取必要措

  施,以防止差错发生。特别要抓住关键环节,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护理常规、规程的执行,使预防差错发生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

  5•加强领导,医院领导必须把预防差错事故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

  深入实际,切实把关,开展评比活动并将此作为考评晋升内容。

  四、正确处理差错事故

  处理上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

  1•调查研究、总结教训,做出正确判定,不要掩饰,更不要隐瞒,

  要分清责任,也要找出工作上的原因。

  2.针对差错事故发生情况,要积极争取必要措施,做好善后工作。

  3•建立差错登记汇报制度,详细记录差错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便于

  讨论分析总结。

  4•护理事故的处理耍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直至承担法律责任。


推荐访问: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内容 差错 护理 事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