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18篇)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合作交流开拓学生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1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合作交流开拓学生思维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备注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备注分理一理数一数就是统计8
《统计》1。案例说明该案例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展示课,由刘后起等人设计,青岛市太平路小学王隽老师实施教学.这项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课时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课后按小组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最后召开“我是小统计家”的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资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2。案例分析该案例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和已有学习经验,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的思想。接着描述了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广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利用计算机尝试探索发现新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该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卡通世界“小神龙俱乐部"里,并介绍了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通过生日屋里的卡通形象设置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进行全班交流,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让学生随机进入水果屋或鲜花屋,按照小神龙的要求动手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统计。教学的第四个阶段,为了维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设置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附: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
1.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2.查询关于统计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
4.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课前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会利用鼠标拖拉,单击与双击;回击数字键和回车键。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1课时。
教学活动
内容和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间
一创设情1.介绍新朋友——1。学生听教师讲述1。输入网址,进入
境(3分钟)小神龙。带同学们
小神龙俱乐部,真
到小神龙俱乐部去
正实现网络环境
创设具
做客.
的教学
体的情境,声
2。它的家住在这2.动手操作,上网找
画并茂,在多
里:www。123.com到小神龙俱乐部
种感官的刺
让我们上网找找它.
激下,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3.进入小神龙俱乐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二、简单的统计。(25
分钟)
1。参观生日屋,分类理一理客人,了解统
计。
教师活动
部你看到什么?画面展示三层楼的布局(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你想先参观那里?1。参观生日屋,课件演示小神龙过生日的画面,你看都有谁来了?2.我们把来得客人分一分,知道小猴子、小猪、小狗来到了生日屋。3。小神龙可高兴了,可是它又皱起了眉头,该准备多少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呢?怎么数就能又快又清楚?请你把来的客人理一理,看谁的办法最巧妙。4。介绍你的方法,通过广播教室广播。
5。像同学这样,竖着从下往上一个一个的排就是理一理.6.从画面上你还知道了什么?数一数客人,小神龙还要考考大家,小猴子比小狗多几只?谁能象小神龙这样提出问题,学生互相提问7。回忆刚才帮只小神龙的过程,分一
学生活动3。描述画面景象,进入第一层参观
1。学生观看课件的演示
2.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看到的客人
3.让学生在思考中,能主动地利用拖拉鼠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分类理一理
4.学生汇报展示各种方法,同位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5.说一说怎样理一理。用这样的方法再理一理小客人6。学生互动,互相提问,描述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7.先想一想,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进行
信息技术手段
2。展示小神龙俱乐部,在喜欢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1。演示俱乐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演示热闹的生日场面,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相关内容3.学生分类整理过程动态化,在操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专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4.通过广播教室进行广播,学生能及时的看到不同的方法,发挥网络优势,达到资源共享5。用计算机再理一理,巩固接受的新知识。6.提供学生描述的大量信息
7.帮助学生回忆统计的过程
备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以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
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合作交流,开拓学生思维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2。参观鲜花房或水果房,进一步分类理一理数量的多少,会填写统计表
三、实战练习游乐城。(7分钟)
四、竞争神龙小使者(4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理一理,数一统计
数就是统计
8.帮助小神龙解决8.学生感受到帮助
问题,它会想什别人的喜悦
么?
1.小神龙请大家继1.学生动手操作,拖
续参观二楼的鲜花动鼠标分一分,理
房和水果房
一理
2.鲜花房和水果房,2。数一数,填写统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计表,进一步完善
力喜欢哪一个就自统计的过程
己点击进入,按照
小神龙的要求操作3。在小组中交流说
3。如果遇到什么问一说你还知道了什
题可以向小组内同么,扩大信息的交
学请教
流
4。介绍你喜欢的房4.通过广播,可以看
间
到其他房间的情况
小神龙请大家
为自己加油!
游乐城尽情游戏,ONE、TWO、
每完成一个游戏能THREE、我真棒.
够得到不同的奖
励,看看谁能最先
完成
1.快乐舞台
学生观察画
画面展示,同学面,根据小神龙的
们跳舞唱歌演奏的提问,分一分,理
情景.
一理,数一数,并
填写统计表。
2.聪明桥
画面演示同学
们过桥的情景,小
学生观察画
神龙提出问题,桥上面,根据提出的问
有()人,桥下有()题确定分类标准,
人,一共有()人数一数进行统计
1。小神龙要授予一1.参加竞选的学生
位同学小使者的称上台简单介绍
号,推选两位同学
参加,请他们上台
参加竞选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画面演示小神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类整理2.学生正确分类理一理,填完统计表后,计算机给予判断并奖励3.根据学生选择不同的房间,让学生有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接受更多信息。
小神龙提出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在此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选择,让学生有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制作一个游戏的程序,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作完成小神龙提出的问题。正确输入后,就能够得到不同数量的小朋友祝贺。完成最后一题后,会看到胜利的画面。
在游戏中综合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
通过学生键
创设具
盘输入,网络整理,体的情境,声
计算机显示结果,画并茂,在多
充分体现了信息种感官的刺
技术高效准确的激下,吸引学
教学活动
内容和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间
2。通过网络学生投2.学生按键选出心统计,让学生感受生的注意力。
票,展示选举结果目中的小使者。显到统计在现实生激发学生的
示选举结果,学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兴趣,调
共同数一数每人的
动了学习的
得票数,选出小使
信息技术手积极性
者
段加快了统计的
速度,使学生更容
3。这么快就知道结3。体会计算机的本易的接受.同时在
果,谁的本领大领大,统计的本领现实情境中,体验
大
和理解了统计知
识
五、课堂小1。找一找,画一画,1。神龙小使者带领
将艺术与数
学生初
结
生活中的统计?课同学舞蹈,快乐的学综合,让学生感步形成统计
(1分钟)后和同学一起做一下课
受到快乐。将所学的意识,在动
做
的数学知识与生手操作中发
2。在音乐声中结束2.完成有趣的开放活密切联系,解决现解决问题
愉快的旅程
性作业
实际问题
的最好方法
3。案例点评
数学统计思想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教学难度较大,而且学生的有意
注意也只能大约保持20分钟左右。该课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了
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和数学活动,化抽象为直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利用网络课件“小
神龙俱乐部”创设了一个声画并茂、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和一个个的问题情景,调动了学习
的积极性。并利用孩子喜欢的卡通游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
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现了从做中学的思想。
篇二: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成了人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选择和运用网络资源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电教研究人员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今,我校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增加,为实现网上教研和网上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靠的保障。我校在利用网络教研和录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目标任务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对教师进行网上业务培训和指导;利用录播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的场所;为全校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与交流、成果展示与评比等提供信息化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个人工作空间,保留教师的教学教研成长轨迹,形成教师终生的成长记录;聚集全校教师集体智慧,建设我校的校本资源库.二、具体形式1.利用视频直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进行网上业务培训、教学观摩、送课下乡、集体备课等教师研训活动。2.利用我校的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足够的网络存储空间和便捷的研讨工具,方便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导学案、教学课件等上传发表,为自己的教育人生保存一份完整的档案,丰富我校校本资源库。3.利用录播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的场所,方便教研组评选优质课,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展示自己优课的机会.三、具体要求(一)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开展网络研训.
1.教研组组长是网络教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定期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1)网络议课,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创建本学科虚拟教研组,一是把自己对学科教学的理解、体会和意见通过日志形式发表,起到指导作用;二是及时查看本学科教师的课堂实录,对其指导评价,并推荐出优质课;
(2)网上讲座,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传达教学信息、宣传教学理念、推广教学经验、引领课改方向.如将自己或者名师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讲座课件、优质课等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本组其他教师浏览、观摩、学习,并引发大家的讨论;
(3)集体备课,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教学进程,组织本组成员分别备课或者撰写教学建议并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评价,并各自进行教学尝试,再进行教后反思与交流;
(4)主题研讨,教研组组长设计一个研讨的主题,在某一个阶段内,组织和发动本组成员围绕主题将自己的理性认识、实践经验、教学感悟等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大家学习、交流和辩论;
(5)专题研究,教研组组长将专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技术线路以及时间安排和预期成果形式)发布,组织本组成员组成非正式研究群体开展研究,及时发布研究成果,进行网络交流与学习。最后教研组组长收集整理相关研究素材,完成研究专题,推广研究成果.
2.电教员是网络教研平台的设计和维护者,要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1)根据教研的需要,规划、设计网络教研系统;(2)进行日常系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稳定;(3)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针对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进行培训;(4)对上网不良行为进行监管.
(二)利用网络视频,开展远程教育。1.充分利用录播平台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观摩、专家讲座等活动;利用视频点播功能,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录播平台视频资源,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举办优质课评选、公开课研讨等活动,即将课堂进行录制并上传到资源库,供教师随时点播观看。2.电教员要提供直播现场视频、音频技术服务,确保直播信号顺利传送;配合教研组录制优质课,完成后期制作与上传.(三)建设网络资源库,丰富我校校本资源。1.资源建设要全员参与,共建共享。每一位教师都是校本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教研组组长要对本学科资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工,并定期评估,对较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上传到资源库中.2.组织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根据教研组的统一规划与分工,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设计、导案、学案、课件、试题、教学参考资源、教学后记等上传到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中,实现经验、智慧的共享。3.电教员要配合教研组对资源平台进行设计和维护。四、保障措施1.认识保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副司长曾说:“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造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网络教研。这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决定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培训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能弥补传统教师
研训存在不足,实现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放大了骨干教师的作用,改变教研活动活动面小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能使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名师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能整合放大课程资源效益,缓解专业支持力量不足和资源的匮乏的矛盾.加强各部门的认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网络研训活动。
2.组织保障教导处与教研室负责全校的网络研训工作组织和管理,教研组组长负责本学科的网络研训组织和指导工作,电教员负责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3.机制保障教导处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制定网络研训与资源建设评估标准,根据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对各教研组网络研训与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定期通报各教研组对资源建设的贡献,将资源建设列入对每位教师的年终考核中,对在资源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4.技术保障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根据我校教师的现状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校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三: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等奖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省一等奖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的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深度融合不断创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
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站,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
e21湖北教研群、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
专题讲座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拓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以石首市教科课题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承接的《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组织得力,研究扎实被评为荆州市先进课题组。校本教研长期坚持,成果显著,大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我校以课堂为阵地,频繁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3.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
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师生广泛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利用教师博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设计,既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又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
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群和微信群,打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校
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成果与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新厂镇小学的老师们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获得许多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杨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等奖,刘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
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的,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四、经验与启示追求卓越的我们清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化的应用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厂镇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四: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2016年秋,##镇##小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配备了5台班班通设备,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2017年春,我校共有6位教师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其中2位获得区级优质课。学校被评为##镇2016-2017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校一名师活动”先进单位。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5间班班通教室。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
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全校13名教师都报名参加湖北省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并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应用校本培训,教研组在襄阳市教育资源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1、搭建学校局域网,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学校添置网络设备,完善信息化硬件建设。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3、在用好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襄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16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
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
还差一套班班通教室,教师办公没有电脑可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镇##小学2017-10-16
篇五: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要求教师创设一个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感知学习内容、获得更强成就感的学习环境。现以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选取“劳动合同的审核与签订”这一主题,探讨信息化课堂实践。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一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依法维护权益的方式,了解了合同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劳动合同的霸王条款,了解常见的劳动合同风险。
(2)能力目标:基本具备识别霸王条款能力,规避劳动合同中的风险。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为: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教学难点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协议条款和押金条款中的常见风险。
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和案例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课上内化知识,课后拓展知识。
本课是《求职大作战》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为四个求职小分队,每组内有两名求职者以及两名企业方代表。本课模拟的是学生完成求职、面试之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创设情境,以闯关游戏、动画视频、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究、提高效率。
课前依据平台形成的历史数据及同学个人能力偏好进行智能分组,小组同学自主学习微课,尝试初拟劳动合同,并将初拟合同上传平台,等待专家点评。课中使用助学平台、互动投票、拖拽游戏、随机选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全方位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依据学生形成的识别无效条款小贴士,布置求职公益广告的作业,促使学生将专业课知识运用到普法学法过程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三、教学流程1.课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自学微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2)拟订合同——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分四组拟定劳动合同(淘宝美工组、商场宣传组、广告公司组、公众号运营组),
并将之上传到平台等待律师点评。2.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合同的初拟情况,通过这个的环
节不仅检验了学生课前微课的自学情况,也使学生对前导知识——合同的订立进行了回顾。
教师展示专业律师对四组同学课前所拟劳动合同的打分,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试用期、竞业协议、押金缴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无效条款,明确本课教学任务——找出初拟合同中的无效条款并进行修订。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被分为三个模块,具体安排如下。
模块一:识霸王——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教师播放视频《装修工人受伤后》,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双方都同意的合同条款一定有效吗?学生通过平台中的投票功能展示自己观点,接着教师邀请双方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教师在平台上事先为学生选取了适合同学知识接受能力水平的的相关法条解释与链接,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同时平台中的随机选人功能又能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接着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拖拽小游戏,既理清了学生的思路,又检验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是否存在用人单位权利被劳动者侵犯的案例呢?”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已经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展示平台中《用人单位权利被侵犯》的动画案例,引导同学注意到劳资双方的权利
都可能被侵犯,不管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具备劳动维权意识。并在电子白板上推送第一条求职小贴士——权利义务需牢记。
模块二:避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无效条款。这个部分的难度提升。教师为每个小组首先提供了一份劳动合同,每个小组拿到的劳动合同在教师在学生初拟合同中出现错误的翻版,合同中已对疑似问题条款进行提示,学生需要自己运用平台上的资源,找出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陷阱,并提出修改意见,并总结出一条七字求职小贴士推送到电子白板上,并由下一组同学进行挑战和质疑。在本环节中平台既提供了自学的学习资源,又智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学生通过点击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资源可以获取积分;同时在进行挑战和质疑时还可以运用案例资源作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遇到模棱两可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平台中的头脑风暴活动,真实记录学生所想所感,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这一环节信息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各组学生找出了在竞业协议、押金缴纳、休息休假、功能内容存在的无效条款,并总结出了竞业协议莫含糊、押金缴纳不随意、休息休假看清楚、工作内容需明确的求职小贴士。在前面知识积累以及平台上学习进度有迹可循的基础上,学
生们就可以进入初拟合同修订的过程。修订之后将劳动合同上传到平台,由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完成之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回顾课堂内容,整理课堂思路,并在平台上对各组同学以及组内同学的打分。
模块三:签合同——签约之前验程序在这个环节中,在修改初拟合同环节中打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合同的签订仪式。其他组的同学通过观看合同签订仪式,总结出合同签订的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学生通过参加签约仪式,也复习了前面所学的职场礼仪。
最后教师以“了解企业时加一份慎重、签订合同前减一份冲动、审阅合同时乘一份细心、去除劳动合同中的安全隐患”加减乘除小贴士结束本课。
至此,本课的知识点(识霸王、避风险、签合同)均已传授完毕。课后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布置了以“规避劳动合同风险”为主题,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创作公益宣传广告的作业,将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完成课堂的升华与延伸。
四、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及意图本课运用信息化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平台交互功能加信息化资源,改变学习模式。平台的功能模块集合了测试、讨论、统计、选人、抢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平台又整合了教学视频、手绘动画、游戏等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化资源,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每个学生参与游戏、调查、讨论、投票等,与老师、
篇六: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
-
深度融合不断创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
.
可修编.
.
-
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
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二、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
.
可修编.
.
-
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
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
.
可修编.
.
-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e21教研群、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
.
可修编.
.
-
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提升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专题讲座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拓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以石首市教科课题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承接的《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组织得力,研究扎实被评为荆州市先进课题组。校本教研长期坚持,成果显著,大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
.
可修编.
.
-
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我校以课堂为阵地,频繁地使
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3.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
.
可修编.
.
-
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化的工具。
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师生广泛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利用教师博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
.
可修编.
.
-
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设计,既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又
极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群和微
信群,打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
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
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成果与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
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新厂镇小学的老师们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获得许多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
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等奖,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
.
可修编.
.
-
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省一等奖,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
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
2013.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
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的,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
全市都名列前茅。
四、经验与启示
追求卓越的我们清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化的应用
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厂镇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
可修编.
篇七: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深度融合不断创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测
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站,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
e21湖北教研群、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
专题讲座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拓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以石首市教科课题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承接的《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组织得力,研究扎实被评为荆州市先进课题组.校本教研长期坚持,成果显著,大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我校以课堂为阵地,频繁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3。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
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师生广泛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
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利用教师博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设计,既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又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
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群和微信群,打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
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成果与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新厂镇小学的老师们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获得许多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杨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等奖,刘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北省电化教育
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的,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四、经验与启示追求卓越的我们清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化的应用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厂镇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八: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这种云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比有些特别外观上是将云终端与显示器整合在一起让学校抛弃了以前笨重的pc主机运行机制上采用云11服务桌面虚拟终端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普通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还能根据师生实际上课需求由校信息中心同步配置教学软件和资源有效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效率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数的认识》一课。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以下是我设计的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案例——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数的认识》是总复习的起始课,教材通过一组讨论题小题),唤起学生对整数和小数的知识的回忆。重点复习整数和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十进计数法、小数分类等知识。而后又通过一组练习题(6题),补充巩固这部分知识。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想让学生在第一复习课时要唤起复习意识,并引起对复习方法的关注。通过“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有整体的把握,在脑中形成知识的结构图,并且自己尝试运用不同的呈现形式来表示所学“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框架图、文字描述、图表式等。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会一些整理复习的方法。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为学生
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在个人反思、小组合作、班级交流和教师指导下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复习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所以我将小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等知识放到下节课重点复习。
【学生分析】复习前及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了解,特别是学生真正的困难。虽然“复习”这个词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通过我们对学生的前测情况来看,学生并非完全了解“复习”的真正内涵。总复习涵盖的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遗忘,复习的方法也不成体系。面对六年的数学知识,学生会感觉知识太多、太杂,无从下手。在数的领域中,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而且对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楚,仅仅局限于自己比较经常使用的数,例如:对于分数,他们熟悉的多是正分数,而负数又多是负整数等等。因此需要复习和回顾有关数的意义的理解。于是,我们把目标定在了对学生复习意识以及复习方法的培养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结合具体情境系统复习整数、分
数、百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数的读、写法、小数的分类等相关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经历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1.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2.结合具体情境系统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数的读、写法、小数的分类等相关的知识。
【教学准备】1.学生每人搜集一条有关数的信息,阅读数的起源相关知识,并可以制成PPT。2.老师教学所的PPT课件;电脑教室
【预设教学过程】在“薄——厚——薄”的谈话中——唤起复习的意识,明确复习意义师:(课件出示华罗庚的图像和简介)华罗庚老爷爷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大家想知道华爷爷是怎样读书的吗?(课件出示: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像这样的数学书(师手举一本数学课本),我们在小学阶段读了多少本?师:是啊!已经读了12这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我们能把这12本书的内容都记下来吗?显然不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我们应该向华罗庚爷爷学习,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提炼,也就是把书由厚读到薄。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进行小学阶段的总复习,也就是对我们六年来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提炼。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数的认识。(板书该课题)
【设计意图】(一)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的数,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回顾中梳理知识。在分类过程中,多样化的分类为知识整理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分类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梳理。2.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数是不是都在这里?还有没有补充(完善板书: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二)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加深对数的理解与认识。(教学课件展示)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我们在认识学习这些数的时候,就要大家对它的产生和发展作过调查和了解,你知道这些数是如何产生的吗?如果我现在要你们根据这些数的产生顺序排序的话,你会吗?原始社会,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记数的符号,进而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
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了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随着文化的发展,十进制记数法的使用;分数概念的不断完善,便产生小数,即不带分母的十进分数。小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记数法从整数扩展到了分数,使分数与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小数的认识在世界上也是最早(三)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查漏补缺。1.通过对数的发展顺序的了解,对于各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你是不是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呢?下面,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你们根据自己对数的理解,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一份“数的认识”知识网络图。(1)独立思考,分组进行整理。(2)全班交流,展示汇报,构建知识网络图。
【学生评价】重视课堂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评价融合在所学知识中,让学生既学会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又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含义: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篇九: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深度融合不断创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
新厂镇小学创立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
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开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开展规划〔2011-2020年〕》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立、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根底
1/9
设施为根底,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开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立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特色与创新
〔一〕严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开展规划。
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开展形势严密结合。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开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开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平安、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开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开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开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严密结合。
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效劳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
2/9
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与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
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严密结合。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开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立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我校依据教育部和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根底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严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开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根底环境。
3/9
1.启动学校网络建立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开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立。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配置了3台效劳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根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播送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根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立工程
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效劳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群组,如e21教研群、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效劳,为“学生学习〞效劳,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立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
4/9
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开展。我校传承家访、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立。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与其群组、电子,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提升了交流环境。
篇十: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贵州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安顺市(州)案例名称
普定县(区)
学校(公章)2017年3月22日
班班通教学资源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类型
1.教学模式改革典型案例;
在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于笔画笔顺的教学,更多的是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问题情境
书空的方法,部分学生对于笔顺易于混淆。
问题性质
教师教学方法手段
借助班班通教学资源的识字动画资源,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学习生字的读解决办法
音、部首、笔顺笔画、字义、结构、组词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技术方案
班班通教学资源
识字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天给一些景物带来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特征,从而激
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主动识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学难点: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美观、工整。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带田字格黑板
教学准备:录音(流水声、鸟叫声)、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春天美景)、
课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放大、生字动画
本课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录音:潺潺水声,鸟儿鸣叫渐起的《春之声》)天气渐渐地暖和了,小溪”
丁冬"、"丁冬”唱起了歌儿,空中能看见小燕子快乐的飞翔,这是什么季节到了?
(板书:春天)2.是啊,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姑娘在热情地邀请我们呢!(出示: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一)看看、找找春天1.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春天美景)。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3.自由发言。随机出示文中相关词语(如:你观察得很仔细,令老师想到一个词语,出示:柳绿花红,跟着我读一读,好吗?)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二)读读、记记字词
1.小朋友,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词语都在我们的书本《识字1》这一课上(板书:识字1),你们看,这些词语正排着队,急着和我们小朋友认识呢!你可以自己读读,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自己的小伙伴帮帮忙。(小朋友自由读、互相帮助)
2.(出示课文投影)谁来领着大家读(跟读).春天天气真暖和,是玩游戏的好时候,难怪生字宝宝爱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快,让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认一认,让它们成为你的好朋友吧!(学生自由找找生字,认一认)哪位小朋友已经和生字宝宝们交上朋友了?(认读生字),说说你能认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集体交流识字方法,也可小组内先交流,后讨论难记字、生疏字)。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小组四人轮读)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1。春天来了,春雨沙沙,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小溪丁冬,桃花盛开,蜜蜂嗡嗡.春天的景色是多美呀!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吗?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四、玩玩游戏,巩固字词(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小黄莺动听的歌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帮文中的词语送到它的朋友边上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
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
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六、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观察字形,发现字的特点.2.书空,注意笔顺,老师范写,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3.出示生字动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笔顺。4.仿影、临写.巡视指导。七、实践活动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画一画:将你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并给她取个好听的名字。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192。168.0。10:8081\yuwen\material\B0d11T000002D200303131635561-1。jpg
识字1—2
•
识字1-1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192。168。0.10:8081\yuwen\material\200632112349。jpg
柳绿
•
花红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192.168.0.10:8081\yuwen\material\200632112247.jpg
春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192.168.0.10:8081\yuwen\material\200632111051。jpg
百鸟争鸣
使用生字动画教学,能更直观地让学生清楚了解生字的笔顺笔画,为正确书写打效果评价
下扎实、正确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教学方法手段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
总结反思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其它
利用东方中原班班通教学资源中的生字动画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在我校所有班级的语文教师中得到了普遍好评,所有语文老师都能够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资源。
2017。3.22
篇十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癿马铃薯癿沉浮杨兇军癿沙尘暴田文华癿食物癿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癿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癿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癿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癿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事等奖刘芳老师癿课件小数癿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兮老师癿论文活教囿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癿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劣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老师癿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癿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劢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癿应用获湖北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先波老师2012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癿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癿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癿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深度融合不断创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
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站,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
e21湖北教研群、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
专题讲座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拓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以石首市教科课题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承接的《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组织得力,研究扎实被评为荆州市先进课题组。校本教研长期坚持,成果显著,大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我校以课堂为阵地,频繁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3.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
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师生广泛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利用教师博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设计,既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又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
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群和微信群,打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校
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成果与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新厂镇小学的老师们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获得许多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杨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等奖,刘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
信息技术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等奖,2015年11月《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分层教学》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学校2015年获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大赛优秀学校(教电馆【2015】218号文件),这一殊荣是我市唯一的,这些年,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四、经验与启示追求卓越的我们清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化的应用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厂镇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十二: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1.案例说明统计》
该案例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
用”的展示课,由刘后起等人设计,青岛市太平路小学王隽老师实施教学。这项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
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课时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课后按小组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最后召
开“我是小统计家”的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资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2.案例分析
该案例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和已有学习经验,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
术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的思想。接着描述了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提出
了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广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
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利
用计算机尝试探索发现新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该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卡通世界
“小神龙俱乐部”里,并介绍了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以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通过生日屋里的卡通形象设置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
动手解决问题并进行全班交流,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让学生随机进入水果
屋或鲜花屋,按照小神龙的要求动手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统计。教学的第四个阶段,为了维持学
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设置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最
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附: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1.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2.查询关于统计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4.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课前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会利用鼠标拖拉,单击与双击;回击数字键和回车键。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1课时。教学活动
内容和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一创设情
1•介绍新朋友
1.学生听教师讲述1.输入网址,进
境(3分钟)小神龙。带同学们到
入小神龙俱乐部,
仓U设具
小神龙俱乐部去做客。2.它的家住在这
2.动手操作,上网找到小神龙俱乐部
体的情境,声真正实现网络环境
的教学
画并茂,在多
种感官的刺激
里:
下,吸引学生
www。123.com
3.描述画面景象,
的注意力
让我们上网找找它。进入第一层参观
3.进入小神龙俱乐部你看到什么?画面展示二层楼的布局(一楼生日屋,
2.展示小神龙俱乐
部,在喜欢的情境
激发学生
中学习数学
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
积极性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二楼鲜花房、水果
房,三楼游乐城)。
你想先参观那里?
1.参观生日屋,课件1.学生观看课件的
1.演示俱乐部的
演示小神龙过生日
演示
画面,充分调动学
的画面,你看都有
生的积极性
友好的
二、简单的统计。(25
分钟)
1.参观生日屋,分类
理一理客人,了解统
计。
谁来了?2.我们把来得客人分一分,知道小猴子、小猪、小狗来到了生日屋。3.小神龙可咼兴了,可是它又皱起了眉头,该准备多少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呢?怎么数就能又快又清楚?请你把来的客人理一理,看谁的办法最巧
2.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看到的客人
3.让学生在思考中,能主动地利用拖拉鼠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分类理一理
4.学生汇报展示各种方法,同位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2.演示热闹的生日场面,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相关内容3.学生分类整理过程动态化,在操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专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4.通过广播教室
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以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妙。4•介绍你的方法,通过广播教室广播。
进行广播,学生能
5.说一说怎样理一
及时的看到不同
理。用这样的方法再的方法,发挥网络
理一理小客人
优势,达到资源共
6.学生互动,互相打、广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
5•像同学这样,竖着从下往上一个一个的
提问,描述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5.用计算机再理一理,巩固接受的新
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
排就是理一理。
知识。
合作交流,开
6.从画面上你还知
6.提供学生描述的拓学生思维
道了什么?数一数客7.先想一想,同位大里信息
人,小神龙还要考考大互
家,小猴子比小狗多几相说一说怎样进行统
成功的情
只?谁能象小神龙这计
感体验,增强
样提出问题,学生互相
学生学好数学7.帮助学生回忆统计
提问
8.学生感受到帮助别
的过程
的信心
人的喜悦7.回忆刚才帮只小神
龙的过程,分一分,理
一理,数一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数就是统计
8.帮助小神龙解决
问题,它会想什
么?
2.参观鲜1.小神龙请大家继
1.学生动手操作,拖1.画面演示小神
小神龙
花房或水
续参观二楼的鲜花
动鼠标分一分,理
龙提出问题,引导提出的问题
果房,进
房和水果房
一理
学生分类整理
增强了学习
步分类理
2.鲜花房和水果房,2.数一数,填写统计2.学生正确分类
的趣味性。运
一理数量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
表,进一步完善统
理一理,填完统计用现代技术
的多少,会力喜欢哪一个就自计的过程
表后,计算机给予辅助教学,在
填写统计表
己点击进入,按照小神龙的要求操作3.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向小组内同学请教4•介绍你喜欢的房间
3.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扩大信息的交流4.通过广播,可以看到其他房间的情况
篇十三: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附件4案例负责人信息
毕节市(州)
姓名
年龄
所学专业
案例成员情况
毕业时间姓名杨超严光利
胡天星37
汉语言文学教育1999.07职称一级教师一级教师
(复兴小学)
大方县(区)
学校(公章)2017年3月25日
工作单位复兴小学任教学科
数学
学历
本科任教学段
小学
职称一级教师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性别男男
1999.09年龄
3228
职务
校长
学历
职务
本科教导主任
本科教师
案例名称
复兴小学努力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
案例类型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4、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5、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5、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1
问题情境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问题性质
解决办法
技术方案
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3、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法和学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四、教学过程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1、复习1-6的乘法口诀:2、情境引入:
2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2、合作交流(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自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以来,我校教师以课堂为阵地,
效果评价
频繁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
极大的提高。
追求卓越的西园人深深懂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有
总结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复兴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
反思
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
其它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填表要求:1.总体填写内容不超过2000字,注重条理性,文字简明扼要,解决办法、技术方案
和教学过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严格按表格内要求填写,本表可自行加页。3.应提供相应的
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相关实证材料。
3
篇十四: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购进了2台奔腾386,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1/10
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10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
3/10
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站,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
4/10
e21湖北教研群、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篇十五: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创客教育我们在路上
一、基本情况
江山路第一小学位于惠济区江山路与邮政南路西南,学校占地面积10900平方米,目前建成两栋教学楼面积14514平方米。现有39教学班,学生2074人;教职工人数115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得到明显优化,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目前,我校已经完成了“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并尝试“人人通”项目建设,城区70%的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80%的中小学教师参与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成绩显著。
(一)确保经费逐年投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局领导的多方努力下,
我校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软硬件建设、师资培训、教育研究所需的经费得到有力的保障。
(二)抓好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抓好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保持领先地位的成功经验。我校每年都投入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手段更先进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这几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培训活动:
1、组织老师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普及培训活动。2、学校着力培养了1名创客教育指导师,由师训部门负责对信息技术及有潜力的其他课程教师开展一轮创客教育专项培训,在学科教师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中增加创客教育内容,以满足创客教育课程开设的必备师资要求。同时学校建立创客教育教研组,采取“传帮带”、“师徒结对”等形式,多途径、多形式促进创客教师快速成长。由于我校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创客教育试点学校,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每周三参加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提升了我校教师了解了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三)注意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的手段。我们很注重科学管理信息化教育设备,合理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制度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鼓励学校积极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办公,激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做法有:一是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信息化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制度、信息技术应用督查制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教育宣传奖惩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制度;二是重落实,从领导到一般干部教师都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校长亲自检查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制度的落实情况,有功则赏,有过必罚;三是注意总结经验,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完善并弥补不足,使信息化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注重信息化教育研究与应用注重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研究。我们的做法有:一是每年开展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以此激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热情,推动信息化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信息化教育专题教研活动,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目的;三是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鼓励学校和教师承担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以此培养专家型信息化教育人才。(五)注重打造一所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我们注重打造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工作,以之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一)进行丰富多彩的创客空间建设我校创客空间的名称—江山创客,长9米,宽9米,高3米,面积81平方米,空间布局为四周为桌子和电脑空间,中间为操作场地,创客空间建设我们主要分为以下区域:活动区、设计区、展示区材料区。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设计区与原有的信息机房结合,其余5个区域与现有的机器人社团结合以班级的形式开展课程,创客空间建设投资15万元。“创客空间”是一个面向创客的开放式实验室,创客可以在创客空间里自由共享资源,可以使用各种基础工具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学校里的创客空间,是一个创新工场,项目的趣味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意,作品完成后的展示效果能够提升学校创新氛围,在这里,学生创意和知识结合到一起,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做出有创意的作品。
(二)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1.“乘风号”空气动力快艇日常教学上,给孩子们尽可能地播放一些科学小制作的视频,培
养孩子的动手动脑意识,鼓励孩子们课下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成功经验、遇到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每学期开学之初完成新社员的招募后,每周将以年级来分组正常开展活动,按照事先的学习计划完成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提出自己小组的创意设计方案,通过后小组成员全力以赴的完成作品,学年结束之前通过评判小组的评判得出每个小组的最终成绩。优秀的小组成员将有机会组织代表队代表学校参加学校之外的各种比赛。2018年4月28日,我校“乘风号”空气动力快艇社团参加惠济区“创客嘉年华”活动,获得一等奖,5月参加郑州市“我爱边疆”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获得优秀组织奖。2.航空科普进校园飞行体验受追捧
2018年3月20日下午,河南省航空学会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江山路第一小学启动。航空知识科普讲座、无人机飞行表演、模拟飞行体验、无人机实飞体验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无人机小飞手”训练基地也在江山路第一小学挂牌。2018年、2019年我校空中无人机飞行表演参加惠济区“创客嘉年华”活动,获得一等奖,5月该社团参加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绩优异。3.大力开展机器人课程
机器人活动是近几年在中小学中开展的新型的活动项目。该活动
以讲授、辅导、组装、编程为主,活动主要使用厂家生产的机器人活动套件。同学们将学习掌握机械、电子、结构和信息科学的相关知识参加国家、省、市相关的竞赛。
机器人课程活动常规:每学期开学之初完成新社员的招募后,每周二、周四正常开展活动,2019年5月7日,参加了在香山小学举办的创客嘉年华展示活动,多项比赛获得区级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9年5月11日,参加了在郑州第九中学举办的第十二届郑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项目比赛,“奥林匹亚火种”获得市级一等奖,“变形机器人”获得市级一等奖。
2019年5月25日,参加了在郑州第九中学举办的河南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项目比赛,“奥林匹亚火种”获得省级三等奖。
四、我们的困惑(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巨资,我校的财力还无法完全满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二)、还要继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在职信息技术教师紧缺,还有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专业不对口。
篇十六: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附件4案例负责人信息
毕节市(州)
姓名
年龄
所学专业
案例成员情况
毕业时间姓名杨超严光利
胡天星37
汉语言文学教育1999.07职称一级教师一级教师
(复兴小学)
大方县(区)
学校(公章)2017年3月25日
工作单位复兴小学任教学科
数学
学历
本科任教学段
小学
职称一级教师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性别男男
1999.09年龄
3228
职务
校长
学历
职务
本科教导主任
本科教师
案例名称
复兴小学努力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
案例类型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4、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5、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5、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1
问题情境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问题性质
解决办法
技术方案
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3、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法和学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四、教学过程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1、复习1-6的乘法口诀:2、情境引入:
2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2、合作交流(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篇十七: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速教师专业发展——陈仓区虢镇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总结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便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
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随着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信息化2.0的蓬勃发展,各种技术手段为学校提供了更优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纲要,到2022
年,信息技术应用要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儿童数字校园建设,全体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加教育大平台。作为学校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教育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就应勇于挑战,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专业教育水平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推
进,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和学校的不懈努力下,学校52个教学班实现了电子白板全覆盖,建成标准化计算机教室4个,152名教师办公实现了人手一机,100兆光纤接入,学校先后建成虢镇小学网站、虢镇小学
公众号,校园电视台,购置配备摄像机、高清相机、移动式投影,改造校园网络广播系统,学校在硬件配备上达到了省级双高双普验收指标。学校在加
1
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支信息技术精湛、操作熟练、素质过硬的信息教师队伍。
二、建立虢镇小学三级三类信息化管理体系(一)规范管理层级,落实管理责任,强化协同发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学校信息办主要负责、教研组具体落实的三级推进体系,为了使硬件设备使用落到实处,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学校信息办与教务处联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评,信息技术示范引领活动,让信息技术日常管理和教师教学需要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二)制定完善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学校总体目标
1.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
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各学科的学习中,促进新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
2.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开放式学科教与学的学习体系,提高教
师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提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网上学习、媒体支持下的自主探索型学习、协作学习等),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网上资源应
用与开发,体现学生主体价值原则,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新的教的模式,学的模式,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等)。
三、任务驱动,实施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信息技术主要指标学校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规划落实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五项行动任务,促进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提高
2
教师掌握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发展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如同教师使用黑板和
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进而应用于学生的学,在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达到多种教学媒体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
的观点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使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的与学科教学整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
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创建信息化教
学环境,使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网上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师进行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的能力。
5.研究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而优质的资
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四、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丰富教师备课资源。传统的备课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资料→教案→黑板→学生→笔记→考试卷子→分数评定”的“生产流水线”。教师在这条“生产流水线”上辛勤地操作,学生在这条“生产流水线”上苦苦的挣扎。长期以来,老师的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言堂严重束缚了教学的发展。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着同样的信息资源,有时甚
3
至因为学生的视角独特而使问题的答案更接近本质,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那么课堂的空间将会开掘延展得更加深广,教学效果将会最佳化。学校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摒弃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而是备课组老师们根据个人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查阅的资源,进行集体研讨,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取舍,结合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适当拓展,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先进多媒体技术,新闻、资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之间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让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视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学校先后邀请鸿合白板厂家技术员深入学校对白板使用对全体老师进培训,安排信息技术老师向全体教师培训如何利用问卷星开发设计校本研修的内容,如设计制作问卷调查、开发在线知识测试,进行数据分析汇总,以及二维码的推送技巧。学校向老师们推荐网易公开课、网
篇十八: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P>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成了人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选择和运用网络资源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电教研究人员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今,我校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增加,为实现网上教研和网上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靠的保障。我校在利用网络教研和录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目标任务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对教师进行网上业务培训和指导;利用录播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的场所;为全校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与交流、成果展示与评比等提供信息化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个人工作空间,保留教师的教学教研成长轨迹,形成教师终生的成长记录;聚集全校教师集体智慧,建设我校的校本资源库。二、具体形式1.利用视频直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进行网上业务培训、教学观摩、送课下乡、集体备课等教师研训活动。2.利用我校的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足够的网络存储空间和便捷的研讨工具,方便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导学案、教学课件等上传发表,为自己的教育人生保存一份完整的档案,丰富我校校本资源库。3.利用录播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的场所,方便教研组评选优质课,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展示自己优课的机会。三、具体要求(一)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开展网络研训。
1/4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1.教研组组长是网络教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定期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1)网络议课,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创建本学科虚拟教研组,一是把自己对学科教学的理解、体会和意见通过日志形式发表,起到指导作用;二是及时查看本学科教师的课堂实录,对其指导评价,并推荐出优质课;
(2)网上讲座,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传达教学信息、宣传教学理念、推广教学经验、引领课改方向。如将自己或者名师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讲座课件、优质课等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本组其他教师浏览、观摩、学习,并引发大家的讨论;
(3)集体备课,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教学进程,组织本组成员分别备课或者撰写教学建议并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评价,并各自进行教学尝试,再进行教后反思与交流;
(4)主题研讨,教研组组长设计一个研讨的主题,在某一个阶段内,组织和发动本组成员围绕主题将自己的理性认识、实践经验、教学感悟等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供大家学习、交流和辩论;
(5)专题研究,教研组组长将专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技术线路以及时间安排和预期成果形式)发布,组织本组成员组成非正式研究群体开展研究,及时发布研究成果,进行网络交流与学习。最后教研组组长收集整理相关研究素材,完成研究专题,推广研究成果。
2.电教员是网络教研平台的设计和维护者,要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1)根据教研的需要,规划、设计网络教研系统;(2)进行日常系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稳定;(3)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针对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进行培训;
2/4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4)对上网不良行为进行监管。(二)利用网络视频,开展远程教育。1.充分利用录播平台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观摩、专家讲座等活动;利用视频点播功能,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录播平台视频资源,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举办优质课评选、公开课研讨等活动,即将课堂进行录制并上传到资源库,供教师随时点播观看。2.电教员要提供直播现场视频、音频技术服务,确保直播信号顺利传送;配合教研组录制优质课,完成后期制作与上传。(三)建设网络资源库,丰富我校校本资源。1.资源建设要全员参与,共建共享。每一位教师都是校本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教研组组长要对本学科资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工,并定期评估,对较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上传到资源库中。2.组织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根据教研组的统一规划与分工,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设计、导案、学案、课件、试题、教学参考资源、教学后记等上传到校本资源管理平台中,实现经验、智慧的共享。3.电教员要配合教研组对资源平台进行设计和维护。四、保障措施1.认识保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副司长曾说:“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造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网络教研。这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决定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培训
3/4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能弥补传统教师研训存在不足,实现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放大了骨干教师的作用,改变教研活动活动面小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能使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名师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能整合放大课程资源效益,缓解专业支持力量不足和资源的匮乏的矛盾。加强各部门的认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网络研训活动。
2.组织保障教导处与教研室负责全校的网络研训工作组织和管理,教研组组长负责本学科的网络研训组织和指导工作,电教员负责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3.机制保障教导处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制定网络研训与资源建设评估标准,根据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对各教研组网络研训与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定期通报各教研组对资源建设的贡献,将资源建设列入对每位教师的年终考核中,对在资源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4.技术保障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根据我校教师的现状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校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推荐访问:小学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 小学教育 示范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