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17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17篇

2022-11-04 17:30:0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17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国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1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17篇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国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国庆小学邓金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而,实践活动是学科综合、应用性教学内容,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搞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又是实践的灵魂。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感到数学抽象、乏味。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组织形式多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应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协调的活动逐步发展其智力。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践操作往往难以有效地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开展数学游戏。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有效地数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使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数学游戏又具有竞争性,能使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智慧,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无疑又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在数学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落实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实践活动通常要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要鼓励学生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由于现代儿童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而实验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与空间。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智慧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好基础。

  五、培养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做到“四个一”:即依靠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空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要允许学生活动失败,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反思,允许学生存在创造性的个体差异。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数学教育的新要求。

  

  

篇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教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教本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在一线教学的我对此更有切身的感受。一、要变“以本为主,活动为辅”为“以教材为依托,突出数学实践活动课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数学实践与数学能力综合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近感,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数学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中体验学习数学价值。【案例】百分数的应用(实践活动课)教学片段:师:拿出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把收集好的数据填入并完成计算。师:你通过收集神州号飞船的发射的次数、成功的次数与发射成功率的计算,有何感想?你觉得学习百分数有什么意义?在生活中很重要吗?通过数据的收集、调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数学学习不只是计算、逻辑上的推理,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情感。二、要变教师的“引”学数学为学生主动的探索学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在学生所学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只是更加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第十二册数学观察与测量(活动课)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快速旋转的宾馆门)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体?生:圆柱体。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屏幕(停止转动的宾馆旋转门),你发现什么?生1:是宾馆的旋转门。生2:每一扇玻璃门都是长方形的。师:它是绕着什么旋转的,你发现了吗?你有什么启发?如果转动你手里的小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探索、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师:你有办法计算出小旗旋转后产生的图形的体积吗?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要知道相应的条件,现在学生手里拿的既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的实物,要计算的只是想象中的圆柱、圆锥的体积,困难很大,各小组经过一阵的探索、讨论,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师:这样难的问题你们都能解决,真了不起。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三、要变注重“结果”为注重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事物之间的客观规律的过程。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描述、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和应用等,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体现出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案例】在计量物体体积的活动课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求出铅球的体积和一些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学生通过猜想、动手操作、探索来求物体的体积。从这一过程本身来看,就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数

  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在学习过程的投入,也是学生个体学习数学全面发展的标志,为此我们必须要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四、要变以课本为主体的“封闭式”教学为以课本为中介实现教和学的双向开放教师对教材不仅要了然于心更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活动课的资源,把数学教学从课堂引向、延伸到课外中去,广阔的生活中去。作为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要体现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综合运用中。【案例】我在教学第十二册数学简单统计(六)后,问:你们学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后,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你能用折线统计图反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做好这方面的调查然后小组汇报。把教和学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更是丰富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五、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变“单一的目标评价”为“多元化的目标评价”评价的重要性是每位教师皆知的,我们以往(包括现在)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教师要改变以分数作为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在评价里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对学生作出中肯、适当的多元化的评价将会给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篇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教学素材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后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意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前面已经学过利息的算法,所以本节课我完全放手,通过分组,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主要由两个活动构成:一、调查利率。二、帮李阿姨计算三种理财方法哪种收益更大。活动牵涉到组长分配任务、查找信息、进行计算、设计方案等方面,我将班里的电脑借给学生使用,其余的组内自行解决,要求半小时完本钱节的任务。

  一开始,学生们多少有些无所适从,我便提示道:“组长可以先分配任务,大家要听从组长的指挥。〞然后学生们就紧张又有序地动起来了:有的跑去电脑旁查资料,有的和组长探讨算法、有的在认真计算,当然了,有个别的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不愿参与进来。我站在教室静静地观察,有个成绩挺差的男孩在给其它几个男生传授查找信息的心得,一个题目不会算的组员被组长批判后虚心请教,一个程度很差的学生也在尽力参加大家的探讨······这些点滴看的我心花怒放,原来他们是如此的可爱!

  半小时很快过去了,学生们意犹未尽,并大声感慨时间怎么过这么快,不出我的意料,他们都还没有完成任务。不过没关系,他们的

  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

  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了。接着我又带着学生回忆整个活动,分析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以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并将没完成的那局部任务当做今天的作业,每组写一份汇报。本节课在愉悦的下课铃中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没有结束,我的思考也没有结束,以后我会更多地组织这样的课堂。

  老师懒、学生忙是我一直追求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在努力的方向。记得前年我教六年级语文和数学,班里只有16个学生,而且程度相差很大,我就采取了自学为主、组间互助的方法“偷懒〞,先出示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学生自学教材,对于不懂的问题组间互助,这时候学生根本都掌握了本节的内容〔很多时候学生间的交流更有效〕,最后我再做一下总结,出一些题目进行练习和反响。但这样的方法也有很多的缺点,比方局部后进生对其他组员产生依赖、学生思考深度不够、不适用于全部学生等。但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探究如何更好地“偷懒〞,以前是,以后也是!

  教学素材

  

  

篇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国庆小学邓金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而,实践活动是学科综合、应用性教学内容,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搞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又是实践的灵魂。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感到数学抽象、乏味。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组织形式多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应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协调的活动逐步发展其智力。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践操作往往难以有效地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开展数学游戏。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有效地数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使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数学游戏又具有竞争性,能使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智慧,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无疑又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在数学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落实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实践活动通常要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要鼓励学生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由于现代儿童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而实验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与空间。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智慧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好基础。

  五、培养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做到“四个一”:即依靠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空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要允许学生活动失败,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反思,允许学生存在创造性的个体差异。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数学教育的新要求。

  

  

篇五: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立足农村,勇于创新;突出班队,活动育人。一学期来的课程实验,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但更多的却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一、关于小与大的矛盾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它大在是个新课程,它大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诸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内容对农村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实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二、关于扶与放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事实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目前看来,放的还不够。三、关于近与远的关系综实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刚开始时,我一直为校外活动安全而一筹莫展,总觉得有一条绳索绑着,因

  1

  此伸不开手脚。经过与同事们深入探讨,上网与全国各实验区教师交流之后,才豁然开朗:活动,活动,难道只能在校外?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完全可以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班级--学校--社会逐步展开,何苦一上马就为校外活动安全而忧心呢?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有的是。四、新与旧的冲突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味索然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五、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班主任,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刚开始实施时,总以为只是自己的课,不好麻烦人。但当学生开始自由组成活动小组时,才发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指导那么多组。这时,我校的潘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综实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在,怎样争取不同老师的主动配合,又不会给他们增加太多工作负担,正成为一个新的难题。1、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

  2

  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调查;2、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3、查阅电子资料。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2、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实践活动课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虽然离理想境界,课程目标的达成还有相当距离,但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尤其使我们教师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坚定信心,努力探索,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刚刚开始,我目前所接触的只是其中一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仅仅只是初步的。大量的实验工作还在后面等着我们。

  3

  我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将继续秉持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在不断摸索中为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4

  

  

篇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思考及教学

  策略探析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当今新课标背景下改革时重要的一部分,“综合与实践”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输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并通过三个步骤,即参与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趣味性的学习,以此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故本文将研究小学数学中对“综合与实践”的思考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部分相关知识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细处说,“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教学能够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被提倡将这种教学形式时刻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信息,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最主要的指导书籍就是教育部印发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保证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教材内的知识进行仔细挖掘,挖掘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而完成教学。学生在学习“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相关数学知识时,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思考,即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研究数学教材要表达出什么样的知识供学生们进行学习。教材上的内容是学生接触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只有教师帮助学生对教材信息进行巩固,保证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知识,以此才能够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六、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时,教师要将“综合与实践”的知识内容展现出来,则首先需要在课本中将有关

  开放性的试题以及综合实践的话题列出来,即:“你认识方向吗?”、“你能把学校里建筑的草图画下来吗?”,这些都是从课本里挖掘出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小组合作的基础;然后教师要先将关于“认识方向”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再向学生布置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即:走进校园,把学校平面图画出并标明方向;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及进一步的巩固。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中“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学习数学知识,甚至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当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学科的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在课堂上“综合与实践”部分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收获经验、积累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授课时保证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开阔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时,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大致的浏览,在备课时要认真的阅读并掌握关于周长的含义、表达式、不同图形周长的异同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需要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其实教材的题目已经完成了这一步:将美化校园问题和求周长问题进行了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出假设进行思想上的实践活动,即“我们学校要在大操场的中间部分建一块草坪且四周需要围上栅栏,长为90米,宽为30米,那么需要多少米的栅栏猜能够完成此项工作?”。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计分制度,完善活动步骤

  班级需要有班级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即所谓的“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时,也可以制定合适的学习制度,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行为,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上,尤其是关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时容易遗漏细节,虽然结果大致相同,但教师要仔细观察学

  生在进行自我实践或者团队合作实践时是否认真完成了任务,保证学生对于“综合与实践”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时,教师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本单元实践活动以及学习的记分制度,即:本单元考核积分制度满分为十分,课上认真听讲,能够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一分,回答正确再加一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略有错误加一分,完全正确加两分……以外,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加两分,完成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则再加三分。这样的计分制度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鼓舞了学生实践的勇气,激发了学生实践的兴趣。

  结束语: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策略的阐述,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课下将“综合与实践”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将数学知运用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之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对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学蕊.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2022(08):87.

  [2]张敏.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路径——以“智趣数学实践活动”为例[J].读写算,2021(32):187-188.

  本文系—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DZYB176)

  

  

篇七: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二关注教研博客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在线研讨网络教研已成为教研的常态本人一直关注xx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和xx省中学语文博客每天都有两次登录博客的痕迹及时了解最新教研动态开展相关工作和在线研讨5日组织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参加xx省中学语文教研网组织的主题为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的在线研讨参与人数135人评论条数844条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一、课题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考虑“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后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将走进学校。我校作为省教研室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建校伊始,就把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交“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三下午两节课为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同时编写各类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了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活动课、科技活动课、文艺活动课、体育活动课和手工工艺活动课等。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我校还将活动课与语数等学科联系起来,开展了如“语文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常识活动课”等教改实验。送内容、编教

  材、列体系、开公开课、发表论文等等。在设计上以趣味性、活动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为主要实验原则;在活动形式上,与学科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与家庭生活结合,与社区活动结合,采取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角色模拟体验的探究活动,以及运用言语、文字、图像、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趋势,解决有限的课时和知识量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综合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关注。“综合学习”的提倡不仅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于活动课的经验及体验学习的深化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活动课”的改革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活动课的课程价值和育人功能,必须由形式上的活动课,走向实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定一种实践的知识观和课程观,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崭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有机构成,其设计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完善学校教育职能,以大教育的观念去重新认识学校的教育资源、途径和方式,扩

  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加实践的机会,密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课程之间的统合与吸纳,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习课程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题研究目标是:1、提炼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操行摸式。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积累研究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实施打下基础。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三、研究内容:(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

  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

  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校、社区和家乡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的呈现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传统课程教学资源单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资源单一的缺点。学校、社会、网络、教师、学生都可成为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得以开发,如何为教学所用,是我们研究的内容。1、分科式综合化设计:(1)以各学科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如实验、测量)为组织核心,把各学科加以综合。(2)以重要现象或事物(如水、大气、交通运输)为组织核心,学校相互联系的加以学习。(3)以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粮食)为组织核心,综合各学科。

  (4)具体的活动、计划为组织中心,综合学习各科内容。如在“到北京去旅行”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学生围绕着到祖国首都——北京去旅行之前应作的准备工作,学习各科中的各项内容。如:北京在中国的位置,选用的交通工具、北京的气候和各季的气温;北京旅游的景点;北京的历史、政治、经济、地位等等;旅游期间的饮食、卫生、健康、安全保障等等。(5)日常实际生活的场景、情境为组织中心,综合各学科开展学习。如厨房里的科学、花园里的学问,参观动物园、游乐园里学知识,在医院里认识自己的身体等。2、合科式课程设计:即把两门或多门学科基础按同等地位综合起来,不再将这些学科并行设置。第一种合科课程:在科目整体框架上看是几门学科的拼合,由几个大的学校板块组成,形成拼盘式的设计,或移板块式的设计。这种设计中所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主要集中在各学科板块内部、单元内部,在整体框架上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综合。第二种合科课程:在科目整体框架上已经看不到学校板块的存在,看不出各单元的学科区分。如以概念体系为中心的设计,以探究过程为中心的设计,以环境科学为中心的设计等。尽量从社会中、生活中、各种媒体中常见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中加以选择(如家用燃气、噪声、男孩与女孩、居室环境等)。第三种合科课程:即虽然从整体框架上不是由几大学科板块组成,但仍能看出某些单元是属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单元,因此可以看到

  一些小的学科板块。在设计单元和主题时,能整合几门学科的整合,不能整合的则设置一些单科性的单元,可以称之为部分整合式设计或局部整合设计,也可称之为主题式综合设计模式。(三)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要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1、确立单元主题:利用学校、社区、家乡三大资源板块制订研究方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分年级选择研究内容。每一研究方向中均可确定单元主题。⑴单元主题确定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有研究价值原则。⑵单元主题确定过程:主题研究是学生进行的,因此,在确定主题时,根据板块的内容和研究方向先确定部分研究主题,再征求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单元主题内容。2、制定单元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总目标和其小学阶段的具体目标,单元目标的制定以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准度考虑,主题目标由课题指导老师和学生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环境特点等共同制订。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需要了解或初步掌握知识,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掌握的技能。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要重视研究的过程,在过程中获得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每个环节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过程中来实践领会方法,并能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敢于质疑、善于设疑,质疑要有自身的活动体验,并记录体验的过程。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觉得在桔园小学读书是很幸福的,椒江的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风景优美,生长在椒江很荣幸。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让学生的个性在集体活动中要形成合作、团结、互助。集体的成动是个人的光荣,正确对待荣誉等等。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要提高标准,不要讲大道理、喊口号。3、选择研究课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综合活动中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地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来选择内容。所研究的内容以大单元来呈现,每一单元可以选择相当多的子课题。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单元主题,要研究这一主题,就是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开始,

  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教师的点拨、指导。如何确定子课题,我们的做法是:⑴课程组成员申报课程。⑵课题汇总。⑶讨论确定有价值的课题。⑷确定研究课程指南。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友好程度选择研究的课程,组建课题组。4、制定研究方案。学生根据主题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并根据自身的研究条件,有选择地进行研究,课题组可以选择其中一至二个课题进行先期研究。为使研究能顺利规范地进行,在研究前要制定较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名称2、课题组人员及指导教师名单3、研究目标:参考单元主题目标和子课题的实际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4、研究内容:本课题要研究的具体内容。5、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查阅资料(文献法)、采访、实验、勘察等,各课题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选择相应研究方法。6、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主要是选择确定研究的课题,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

  分工,讨论研究的内容,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及对象,要做的主要实验及采访的对象等等,制定本组的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采用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验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在实施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科室和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3)总结阶段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研究报告。7、研究预期结果本课题须达到怎样的要求,取得怎样的成果这一预测,使研究有个量化的目标。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等。根据课题实施过程的需要灵活选择一或几种方法配合运用。以期使课题研究更接近于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取得好的效果。在四、五、六年级分别选择一班作实验班,确定研究单元及指导老师进行比较研究。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04.11~2005.1)1、成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课题组。

  2、开展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校外教育、社区服务、学生群体、学校条件、教学现状等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3、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理论,为研究作好思想及知识上的准备。4、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按目标选择按年级开发的大致内容。5、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实施方案(初稿)。(二)实施阶段(2005.2~2005.9)1、按《研究方案》初步实施。2、召开课题中期研讨会,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目标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工作。3、按专家提出的完善措施进一步修正。(三)评价总结阶段(2005.10~2005.11)1、学生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汇编研究材料。

  

  

篇八: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精选】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及反思

  1.在“你读懂了什么?”的活动中,知道游戏规则,培养

  学生审题意识和倾听的习惯。

  2.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

  序数的含义。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

  行思考的能力。

  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

  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审题的意识和倾听的习惯。

  2.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所需的生活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学习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教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口算题卡探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

  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二、层层挑战,激发兴趣。1.走数学迷宫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课件出示0—10各数字学生有序读出来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预设:我有4支铅笔

  我有1个文具盒……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学生汇报小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课件出示:迷宫图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出口只有一个,看谁能率先到达。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

  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

  奖励。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

  顺利走出迷宫呢?学生汇报按着一定的顺序回答问题每个问题必须正确才

  能顺利走出迷宫【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

  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2.对口令.拍拍手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游戏等着我们去挑战呢?下面我们继续做对口令的游戏!

  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例:一个小朋友抽到3,另一个抽到10,一个十和3个一组成13.

  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例:学生抽到数字13,拍4下,其他同学拍剩下的。【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

  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1.小小邮递员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

  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师: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

  (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分组走上讲台送“信”。

  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2.排排坐---复习基数.数续的概念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师: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学生汇报:第一个3表示数量的多少,第二个3表示第三师:你还能举出同一个数字表示意义不同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师: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师: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边游戏边思考并汇报师: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3.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算式的计算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8+2—1=55—4—1=0

  5—3+2=10学生计算并汇报【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解决问题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白兔图(加法:6+2=8)天鹅图(减法:7—3=4)松鼠图(一图四式:5+3=83+5=88—5=38—3=5)【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三.思维拓展,全课总结。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都运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汇报教师绘制思维导图计算数数第几比大小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位置图形拼组

  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数学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设计意图:常见的数学游戏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我设计的整堂课的游戏活动融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

  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兴趣盎然。】教学反思: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

  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今天很高兴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乐园》。上完课后我有很深的感受,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节课中无论是走迷宫、对口令、送信、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些游戏其实就是学生们经常会做的,可是平时在玩这些游戏时,学生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数学问题,而今天他们不但玩得高兴,同时也解决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这点点滴滴中,同学们一定会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篇九: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实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方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开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拟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经验缺乏,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外表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开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在探索这门课时,我知道了“综合”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即:目标综合,内容综合,方法、形式综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开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开展各项根本素质,其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联络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1、由于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了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3、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收集信息并形成初步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4、学生已懂得关注生活,懂得了发现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知道这些问题及困惑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

  5、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得到加强,现在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平安常规的意识增强了。

  活动也提示我们今后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注意:要开展好一次活动,教师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学生而且活动要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以保障活动时间、平安。另外,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上下功夫,想对策,针对活动实践中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充分地帮助。教学方式寓道理的认识于游戏活动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竞猜、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玩交通平安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交通平安标志,学会了交通平安规那么,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平安,珍爱生命。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根底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平安教育》课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

  

  

篇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下面是的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欢送阅读。

  综合实践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适宜。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欣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根底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平安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方案、活动成果的设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说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

  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方案,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那么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根底,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忧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平安问题是我比拟担忧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拟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觉察: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开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四、“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

  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实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在开展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局部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方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提供,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开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拟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经验缺乏,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外表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开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篇十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下面是的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综合实践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适宜。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欣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展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展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构造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详细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根底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平安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展。我在实施过程中进展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展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展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方案、活动成果的设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说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

  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详细指导,制订方案,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那么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根底,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忧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平安问题是我比较担忧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觉察: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开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四、“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

  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实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在开展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展调查分析,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方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开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篇十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思考

  作者:姚远来源:《速读·下旬》2020年第06期

  ◆摘要:《數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数学实践课程,目的是为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趣味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逻辑思维。但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线老师依然有很多的困惑,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入手,罗列目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措施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

  (一)实践特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践特点,实践特点也是其能被小学生接受的关键要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实践程度十分重要。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时增加操作感,增加个人的实践体验感,从而提高个人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实践特点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数学学科中的可实践内容较多,教师都可以用让学生实践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点,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特点

  实践课程的生活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中使用较多的生活化元素,将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常见的现象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对生活问题进行解答,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感,对学习数学知识而产生的价值更加了解,从而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加入生活化因素也让学生对生活更加了解,数学知识也多来源于生活,实践课程也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趣味特点

  相比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创设的趣味情景并参与到其中,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实践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探索气氛,让数学学习课堂渐渐转变为数学探索课堂,教师需要用创新理念和极具趣味性的想法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以学生接纳实践课程为前提,积极地推广教学,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四)创造特点

  创造特点是综合实践课程比较核心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创新性,教师需要为实践课程创设专门的教学情境,也需要设置各个知识点的起承转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理解情况,设计出学生能接受且能获得最佳教学体验感的实践课程,加上每个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综合实践课程整体具有创造特点。

  二、小学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思路

  (一)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要细心地体会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把握所涉及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才能明确教学目标与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实践效果有直接影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局限于对于“1亿”这个大数的探究就使得教学很难达到教学预期,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于类似于“1亿”这些大数的认识与空间建立联系来进行探究,让学生借助很微小的物体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就使得学生获取丰富的数学实践体验。同时,学校可以收集创新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案例学习,并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代入“实践”内容,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给学生传授解决措施

  在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必须把握给学生传授解答的程度,一味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的几分钟里,教师先让学生集思广益,在同学的帮助下该问题还得不到解答时,教师再提示学生解题方向,让学生最后自己通过思考解答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的日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怎样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来合理地表示出年、月、日这些时间信息?”展开探究,有的学生就不知所措,此时老师给个小提示:“能把小正方体的6个面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啊!”让学生将对正方体的认识与制作活动日历建立联系,并且明确了制作的思路。

  (三)实践活动多样性

  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尽可能地创造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予学生提升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小组,在小组中安排不同的角色,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自己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实践课程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的兴趣,争取让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并在教师未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理解,小组合作对数学实践问题进行解答,使每个成员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都能增强。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在教学中教师鼓励每一组选择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方案,可能有的小组选择采用50米卷尺进行测量;有的小组采用测距仪尺;有的小组采用每条跑道都实际测量;有的小组选择只测量最里面的跑道等等,然后分别在“分享体会”环节说一说本组的设计方案与运用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使得数学学习向开放性、拓展性迈进。

  三、结束语

  目前,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经验不足、加之教学辅助设施的差距、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无法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或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来开展更具有个人特点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提升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云.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特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86.

  [2]孙水红.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81-82.

  [3]庾少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74-75.

  作者简介

  姚远(1978.10—),汉族,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23年。

  

  

篇十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国庆小学邓金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

  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而,实践活动是学科综合、应用性教学内容,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搞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又是实践的灵魂。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感到数学抽象、乏味。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组织形式多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应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协调的活动逐步发展其智力。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

  时间、空间的制约,实践操作往往难以有效地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数学

  实践活动,给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

  展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开展数学游戏。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

  有效地数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

  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开阔思路,活跃思

  维,使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数学游戏又具有竞争性,能使全

  体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智慧,对训练学生思维

  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无疑又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在数学游戏

  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

  神。

  篇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兴峰小学方远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性课程,它应该具有

  其区域特色和实践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

  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占了比较大的

  比例(三年级以上每周二节),综合实践课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

  能化的课程,它强调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注重能力发展,特别是生活能

  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是以“问题”为

  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知

  识向应用、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

  “实践就是一种

  中介物”(黑格尔语),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论知

  识向实际应用,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实践汇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沟通。综合是指向实践性的,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

  1.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

  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还要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

  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

  ,

  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

  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

  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

  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2.综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

  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

  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

  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

  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

  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

  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

  过程。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

  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篇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伯岗乡刘双安小学刘德仁

  《光的反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光的反射》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对于本课,我把它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科学概念: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学会画光的传播路线。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及运用。教学难点:掌握光的传播路线。

  对于照亮三个目标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都乐于参于其中,第一个活动用手电筒照亮书本,第二个活动是把书本立起来,让学生思考如何照亮书本,第三个活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用手电筒照亮书本后面的橡皮,我并没有多说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想办法

  

篇十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6篇

  本次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一是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二是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信息高速公路”获取信息;三是进行调查采访,如调查我校的学生课下活动安全等情况;四是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呈现出来,如对学校内的主路施划分道线,了解学生靠右走的情况等。因此,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观察与分析,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当然在活动中有个别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还不够强烈,有少数学生还不善于交流,有些小组组长的组织策划能力还不够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还体现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欲望,如何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和开放性,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学生在校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休息日学生被动应付;农村学生,条件有限,学生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少。对此,我采取了两点解决办法:从各方面、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争取学校和微机老师的支持,发动学生网上阅读,搜集材料,进行学习。

  还有,这节课的教学中,课的设计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指导性语言不够精练准确,有些地方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在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认真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进一步。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

  1

  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

  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挑战环节虽然起到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所花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上来挑战的学生两个就够了。2、电子白板的运用的确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师生互动搭建了桥梁,但我只让三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白板上而忽视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回报。3、在挑战环节时间缩短的前提下课堂中的两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时这堂课也让我知道在以后课堂中应该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有效。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

  2

  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一样承担着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务,由于这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其学习方式也具有于其他课程显著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神奇的计算机世界》这一课主要是要掌握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有显示器、主机、鼠标、打印机等,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用鼠标画画、键盘玩小游戏就早已是大多数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计算机的鼠标、键盘、主机以及一些应用程序,学生多多少少都能说上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课导入时,我使用了质疑导入,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和用到计算机,那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吗?

  本想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揭示出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谁知当我问下这个问题后,教室里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反应,过了半分多钟,才有学生举手。

  3

  生:我知道比尔盖次,我来说说比尔盖次。

  接着,我又问,还有呢?教室里又是一片沉静,最后在我指着实物鼠标、键盘的引导下,才有人说出了鼠标、键盘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是知道计算机的部分硬件的名称的,只是设计的问题,无法让学生把已知知识与提问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这就需要重新设计提问,让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有客观、直接的反应。

  为此,我又重新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面前的这台计算机有哪些部分组成吗?

  生:鼠标、主机、键盘、音响、打印机、杀毒软件、防火墙……

  学生举手发言很涌跃,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只是,这回学生又提到了音响、打印机等,而这些,学生面前的计算机是没有的。是要求学生听清题意呢,还是重新设计提问?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的发展,我又重新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面前都有一台计算机,哪你知道一台计算机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吗?

  生:鼠标、主机、键盘、显示器、音响、打印机、杀毒软件、防火墙……

  这样的提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了学生目前的信息知识水平,为下面新课的展开,作下了铺垫。

  因此教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在提问的设计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吃透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因此,教师首先要理清本课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重、难点是什么,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和

  4

  课堂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转化成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能有较多收获。

  2、要分析学情。学生已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将设计怎样的提问,所以,在设计问题前,教师先要调查学生现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另外,要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如:他们的形象思维远远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提问要具体化形象化、富有趣味性,比较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提问。

  3、要逐层推进。一堂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现一种递进关系,即本课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设计提问时必须一个一个按知识的逻辑结构逐个推进。

  总之,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必须要在提问设计上狠下功夫。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就本次活动而言,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

  5

  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

  究成果。如通过照片、摄影、动画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课程刚刚启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

  6

  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在“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下,我有幸能参与其中执教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网络购物》一课。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备课,终于能够比较顺利完成任务,现反思如下。

  接到任务时,原计划把以前上过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拿来再上一次,可备课时发现原来那节课犹如“嚼过的甘蔗渣——淡而无味”,上一节试教课后也感觉再无创新突破之处,与“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并不合适。经过唐校长和我校综合实践课题组的研究讨论,终于将这一课整体推翻,要重新备一节课。

  “商品交易会”这一主题,与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都有所关联。然而我所教的是信息技术,怎样与这一主题融合起来呢?在课题组成员的讨论下,发现“商品交易会”是与“购物”相关,而网上就有“网络购物”,似乎能将“网络购物”与“商品交易会”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认识了解“网络购物”的途径,能够对网络购物有所了解,知道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既然要教学生去网络购物,那我自己就得先对网络购物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而我自己以前也没有网络购物的经历,所以在定下课以后,马上就去体验网络购物。从申请用户、搜索物品到了解交易规则、实际购买物品,我都去实际体验了一次,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在备课时,我定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学习浏览网络商店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会在网上(淘宝网)查找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解网络购物的付款方式。重点是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难点在于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那么怎么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呢?在上课的时候,我先跟孩子们说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让孩子们先说说他们了解的“网络购物”,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接着再介绍“淘宝网”给孩子,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由浏览网页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教师要让孩子去浏览什么内容。“淘宝网”上

  7

  的东西很多,有一些是不适合孩子们去浏览的。在初次试教时,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导致有一些孩子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课堂上一度产生了混乱的局面。后来我改变了方法,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要像信息课那样教授一些相关的技能和操作,所以我直接引导孩子们去搜索需要的物品,了解搜索的结果,查看相关的物品,比较网上的物品和他们去市场上调查的物品在价格、质量上的区别。

  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所以在自由浏览网页,去搜索所需物品的这一环节,就需要教师进行很好的引导。在课前,我要孩子们去市场进行了解考察,自己小组想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买个什么价,想从哪里进货,进一些什么货,我都要求孩子们有详细的计划,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查找物品,对比自己之前的调查和网上的商品有什么区别。然而在这点上教师引导得还不够,再加上前面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学生去浏览网站的时间比较少,很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浏览对比网上的商品。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只是第一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网络购物,至于真要慢慢浏览商品,就只能留到下一节课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6篇】

  8

  

  

篇十五: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正文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要教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应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与学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老师不能要求太高,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老师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去探索,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牢固的掌握。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之间要多加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最后对课题重点、难点,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教师要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生成的资源,增设教学环节,创造性的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使得师生的活动直接融入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情感的体验,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使得

  1

  教学活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要教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应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与学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老师不能要求太高,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老师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去探索,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牢固的掌握。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之间要多加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最后对课题重点、难点,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教师要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生成的资源,增设教学环节,创造性的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使得师生的活动直接融入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情感的体验,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使得

  2

  教学活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第二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南芬小学周明望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因一些原因大部分的实践都需要学生课外去完成,而孩子都有贪玩的天性,经常会把活动任务忘在脑后,不能按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当老师上课时总是会听到学生埋怨组内成员没做,呈现出“越来越进行不下去”的尴尬状态,这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开展教学的一大难题。开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就及时采取了一些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思想和认识上的转变带来的将是行为的变化。让我也认识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句话在孩子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同样效应。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应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给予调控,是保证实践活动进行下去的前提。“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句话真的不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实践时,能根据孩子们的活动状况,及时发现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让他们介绍做法、收获和感受,不仅能给做得好的一个鼓励,这样的“亮相”让其他(特别是还没做的)在心里产生羡慕、佩服、竞争和感到实践是非常

  3

  快乐且有意思的心灵触动,而且还让不知道如何去做的组和学生了解了方法,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同时也代替了教师的方法说教。这样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孩子们产生主动实践的欲望和坚持不懈进行活动的动力,促使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把实践活动进行下去。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综合实践课听课总结与反思桃园镇里留小学郭木林本星期我有幸参加了肥城市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观摩活动,感受颇多,现就把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及反思向大家做一下总结。我更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凡是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学生、老师、家长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此外,我还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参赛的38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彰显了学校特色和地域特点,活动形式可谓百花齐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的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基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4

  确定主题和子课题,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展示阶段。还可以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开发系列活动主题,既有新鲜感,又有连贯性。今后,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拓宽课程内容面,拓展资源领域,整合课程资源。不仅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还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深远教育意义,彰显教育功能,这样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更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很重要的,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新的优秀教师指导的活动成效大,能有效推动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成果的推广,逐步使活动走向课程,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具备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资质。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疑惑,将会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找寻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深入、加强,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从以上几节课中我感受到他们并没有在教学语言上进行严谨的推敲,也没有刻意的限制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就像是一位“孩子王”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做游戏。课堂活而不乱,形散神不散,总是在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的时候教师的作用突显出了。这也正应了当今综合实践活动最新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向常态化”。今年7月份陈树杰

  

篇十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1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就本次活动而言,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二、培养了实践能力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

  验深刻。三、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

  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通过照片、摄影、动画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课程刚刚启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2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在“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下,我有幸能参与其中执教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网络购物》一课。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备课,终于能够比较顺利完成任务,现反思如下。接到任务时,原计划把以前上过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拿来再上一次,可备课时发现原来那节课犹如“嚼过的甘蔗渣——淡而无味”,上一节试教课后也感觉再无创新突破之处,与“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并不合适。经过唐校长和我校综合实践课题组的研究讨论,

  终于将这一课整体推翻,要重新备一节课。“商品交易会”这一主题,与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都有所关

  联。然而我所教的是信息技术,怎样与这一主题融合起来呢?在课题组成员的讨论下,发现“商品交易会”是与“购物”相关,而网上就有“网络购物”,似乎能将“网络购物”与“商品交易会”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认识了解“网络购物”的途径,能够对网络购物有所了解,知道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既然要教学生去网络购物,那我自己就得先对网络购物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而我自己以前也没有网络购物的经历,所以在定下课以后,马上就去体验网络购物。从申请用户、搜索物品到了解交易规则、实际购买物品,我都去实际体验了一次,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在备课时,我定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学习浏览网络商店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会在网上(淘宝网)查找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解网络购物的付款方式。重点是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难点在于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那么怎么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呢?在上课的时候,我先跟孩子们说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让孩子们先说说他们了解的“网络购物”,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接着再介绍“淘宝网”给孩子,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由浏览网页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教师要让孩子去浏览什么内容。“淘宝网”上的东西很多,有一些是不适合孩子们去浏览的。在初次试教时,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导致有一些孩子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课堂上一度产生了混乱的局面。后来我改变了方法,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要像信息课那样教授一些相关的技能和操作,所以我直接引导孩子们去搜索需要的物品,了解搜索的结果,查看相关的.物品,比较网上的物品和他们去市场上调查的物品在价格、质量上的区别。

  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所以在自由浏览网页,去搜索所需物品的这一环节,就需要教师进行很好的引导。在课前,我要孩子们去市场进行了解考察,自己小组想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买个什么价,想从哪里进货,进一些什么货,我都要求孩子们有详细的计

  划,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查找物品,对比自己之前的调查和网上的商品有什么区别。然而在这点上教师引导得还不够,再加上前面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学生去浏览网站的时间比较少,很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浏览对比网上的商品。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只是第一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网络购物,至于真要慢慢浏览商品,就只能留到下一节课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3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一样承担着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务,由于这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其学习方式也具有于其他课程显著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4

  本次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是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二是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信息高速公路”获取信息;三是进行调查采访,如调查我校的学生课下活动安全等情况;四是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呈现出来,如对学校内的主路施划分道线,了解学生靠右走的情况等。因此,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观察与分析,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当然在活动中有个别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还不够强烈,有少数学生还不善于交流,有些小组组长的组织策划能力还不够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还体现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欲望,如何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和开放性,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学生在校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休息日学生被动应付;农村学生,条件有限,学生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少。对此,我采取了两点解决办法:从各方面、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争取学校和微机老师的支持,发动学生网上阅读,搜集材料,进行学习。还有,这节课的教学中,课的设计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指导性语言不够精练准确,有些地方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在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认真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

  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进一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5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

  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

  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1、挑战环节虽然起到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所花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上来挑战的学生两个就够了。

  2、电子白板的运用的确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师生互动搭建了桥梁,但我只让三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白板上而忽视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回报。

  3、在挑战环节时间缩短的前提下课堂中的两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时这堂课也让我知道在以后课堂中应该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有效。

  

  

篇十七: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教师在长期的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总结和反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规定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导向和保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论依据、活动模式、规律策略、目标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为学校活动课程的设计与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我校立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课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尝试,初步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一、改变观念,达成共识透过我校看其他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及其运作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认识上存在误区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显性”远不及学科课程,显现的速度也远不及学科课程快,因而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综合实践课被畸变为:⑴创办特色学校的工具;⑵拿资金奖牌的数字游戏;⑶学科课的延续和加深;⑷自由式的课外活动等。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现实和时代的呼唤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如何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来提高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已成为目前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3、重结果还是重过程。教师在长期的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师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二、大胆实践,积极反思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改革实验通过开展实践性研究,探讨其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的工作体会是:(一)抓实培训教研,促进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为加强综合课教师培训,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与式教学研讨培训”活动。活动在学科教研员、中心组骨干教师们的组织引导下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专题讨论。教师们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启动后,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中的反映与变化,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大家一致认为其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二)放开时空限制,确保综合实践课的灵活创新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规定的前提下,每节课均缩短五分钟,即从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课时缩短后,每天的课时总量比原来规定增加1课时,这

  样,我校每天增设了一次综合实践课,确保每周一个课题。在操作过程中,采取不打破既有的学科结构,教学次序,只是将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实践性内容进行综合化的同时,从这些课程中抽取所需课时,把时间整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双基教学,又体现了课程管理中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因此,我校明确规定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必须大大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适宜的情况下,“哪儿需要哪儿去”以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情境,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或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质疑,或大胆想象。培养起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让实践课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三)依靠赛课催化,提高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水平。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协同镇属四辅导区组织开展了课改实验赛教课活动,其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赛教的累计达39节次之多,从诸多参赛课来看,我校综合实践课实施水平在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实践主题明确,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浏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四)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课的可操性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我校从“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出发,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的做法,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取得了显著了成效。首先我校将自然、社会、劳动、科技等课程中应用性、生活化的内容,乃至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汇合于实践,排出了高、中、低段综合课程内容结构表,但附有指导性的建议,活动案例。(五)配套管理措施,保证综合实践课的持续发展在进行综合实践课探索过程中,支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先立后破”“得天独厚实验后推广”的原则。对综合实践课的落实提出更高要求。聘请市、县级专家,特教为顾问,对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提供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发展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创新”型教师群体。还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制度。从而形成不自己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开放性综合实践课程管理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我们的研究、实验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深信,只要以开放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来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定会展现独特的魅力。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以满足新时期下一步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实践 小学数学 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