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3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3篇

2022-11-04 12:55:04 来源:网友投稿

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3篇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摘要: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德国油画创作领域上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不仅仅在欧美的艺术圈引起震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3篇,供大家参考。

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3篇

篇一: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摘要: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德国油画创作领域上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不仅仅在欧美的艺术圈引起震动。中国引进新表现主义的成果后,对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影响持续至今。在本文中,作者要探讨的就是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如何的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艺术,而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在借鉴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且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关键词:德国新表现主义中国当代艺术艺术语言本土化

  德国新表现主义在艺术观念和传统上当然与德国表现主义是有继承关系的,无论是绘画手法还是绘画语言上,我们都能从画面上直接看到,但是它也吸收了诸如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等艺术流派的艺术手法,使得新表现主义具有自身的区别于表现主义的独特性。新表现主义在创作手法上更自由也更抽象,这立足于它们相比表现主义面对着更成熟的艺术理论成果和更丰富的艺术语言,因此具有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而新表现主义进入中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方兴未艾时,新表现主义已经在德国引起了成功并且发展起来了。而新表现主义进入中国的契机源自于中国画家马路在德国的留学,在学成回国后把关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理念带回中国。

  他先后在《世界美术》及《美术》等杂志发表文章,向人介绍了新表现主义的的信息。当时的中国,其实本身也处在对于外界热切关注的氛围中。因此德国新表现主义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无疑有点像新文化运动中投入了关于共产主义的理念。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让艺术家们有了前进的方向。

  但是八十年代的艺术界对于西方的艺术有点拿来主义,缺少本土化的思考。新表现主义真正的在中国沉淀发展是在90年代后。一方面是中国的艺术家在此时能够在时间的沉淀中加深了对于整个现代艺术的理解,以及让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艺术表达本土化。另一方面则是新表现主义的作品乃至画家在这期间来到中国,在当时北京的数家画廊都举行了新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展,比如天伦王朝画廊、红门画廊等。更加具有官方味道的有中国美术馆的路德维奇藏画展。

  时间的沉淀以及实物作品的进入,这才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真正的能够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同时,也有许多中国艺术家乘着外出留学的风潮,前往德国去留学。

  中国艺术界当时认为需要一场艺术上的新风,这种对于整个艺术界的忧患感当时弥漫着整整一代中国艺术家们。因此当反观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在德国的成功。德国的新表现主义自然对于中国的艺术家们具有吸引力。

  在当时除了外来的艺术进来还有中国的艺术家出去,美国、日本、法国都是中国艺术家们留学的主流去处。德国相比于这些国家相对来说其实去的人不多。但是与留学人数相反的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著名理论家殷双喜曾指出:“中国讲究温良忍让,比较敦厚、中庸,但表现主义更注重表现人的主体性的张扬,精神状态的舒展。”也许就是殷双喜对表现主义所定义的那样,艺术观念上一脉相承的新表现主义在它的绘画语言上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所需要的。受到新表现主义的启迪下,在其后中国当代艺术中一大批艺术家都是直接受其影响,或者存在着借鉴的间接影响。

  受到新表现主义影响下的画家群,笔者选取两位无论在绘画及知名度都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位是受到新表现主义直接影响的画家,一位是在风格上对新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存在借鉴的画家。1.许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算是直接受到了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的画家。而且在1988年他曾留学于德国研修美术。按照他的说法,他其实当时德国并不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但是在德国的学习中,他才发现自己对于德国新表现主义具有浓厚的兴趣。

  图一许江的绘画受到基弗的影响很大,在绘画材料的运用和绘画语言的运用上都具

  有很大的相似度。特别是在早期,许江也曾着迷于对城市、建筑废墟的描绘。对于城市的思考等母题。在后来的作品中,他开始把整个艺术的理念结合中国的环境本土化。但是依旧是着重于一种对历史语境的思考。2.曾梵志

  曾梵志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当代画家,得益于他天价的作品他的知名度相比于其他当代画家在整个群体中的知名度最大。但是他的作品其实也受到了新表现主义的影响。虽然并不是直接影响。我们其实可以结合他的绘画作品,直接对比伊门多夫的绘画。就能够发现两者在绘画语言和技法的运用上有借鉴关系。

  图二但是曾梵志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很快的就把握住了一套自

  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并且在美感上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哪怕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和艺术熏陶的人,都能喜欢他的画。而且他的作品是扎根于中国语境的,是一种经过自己发酵的本土化表现性绘画。结语:

  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通过本文相信能够给与读者一个直观的视觉感受。当然,我们在看到这整个脉络的传承和学习,也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们自身的努力给予肯定,他们自身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思考,才是他们艺术生命力的最重要来源。艺术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对过去的探究还是对未来的展望,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当下。因此这篇文章希望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一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1]熊金华.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2]田达治.从基弗到吕佩尔茨_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中国[J]中国美术.2015[3]王艳.从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看中国的当代表现性绘画[D]上海大学2008[4]许青.试析中国当代油画对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继承与发展[J]人文天下.2019

  

  

篇二: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

  一.起因:

  1.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签署《凡尔赛合约》面临叛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威玛共和国在风

  雨飘摇中无所适从。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人民事业,食物短缺,经济恶化,社会的现实状况强化了人民对生活的失落感和危机感,于是,人们开始呼唤心灵,整个时代变成了一种求救的呼声。艺术反映时代,与时代脉搏息息相连,此时艺术也向着光明呼唤。为达到表现内在意识的要求,德国电影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电影世界,它用心灵王国代替物质世界;整个宇宙被极度夸张变形,风格化地表现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源于绘画:

  表现主义初始于1910年左右,是绘画上的一个前卫运动,后来很快即影响了戏剧,文学及建筑的表现手法。3.超现实倾向:

  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4.哲学渊源:

  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

  二.发展时期

  1.兴起:1920年,制作低廉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先在柏林,后在美国、法国及其他国家

  造成轰动。由于此片的成功,许多德国影片纷纷跟进,这种现象持续了好几年,兴起了表现主义电影运动。2.发展:

  稍后,当表现主义成为风潮,导演已不将它作为精神不正常的任务的观点。相反的,它被用来制造恐怖片或幻想片(如1924年的《蜡像馆》和1922年的《吸血鬼诺斯费拉图》),或者史诗片(1923-1923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景观。有一些表现主义的电影从图形转向建筑空间的设计。3.衰落:

  自1924年来与进口好莱坞影片的激烈竞争,使得有些德国电影也开始模仿美国剧情片,结果淡化了德国电影中重要的表现风格。因此,1927年表现主义运动渐趋止息。

  三.结果

  1924年以后,随着德国经济的暂时好转和社会的相对稳定,表现主义电影接近尾声。1924年,由保罗·莱尼拍摄的《蜡像馆》是以“卡里加里风格”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成为了表现主义的压轴之作。

  虽然表现主义电影刷落了,但是它的探索与创新的成果保留了下来,并继续被运用。表

  现主义倾向仍在许多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影片中残存,甚至进入20世纪30年代,仍有其痕迹。而且,因为许多德国电影工作者转战美国,好莱坞影片也呈现出表现主义风格。因此,虽然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黄金时期仅有七年,但是,表现电影风格的影响却从未停止。

  四.意义

  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3.作为艺术形式的保留: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深远。从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到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逊·威尔斯也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的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手法,事实上,表现主义已经成为电影艺术常用手法或者风格

  五.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罗伯特·维内(德国,1880-1938),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CabinetofDr.Caligari,1920)

  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的叙述,解释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创造出那个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

  标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卡里加里主义”成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叙事上富有创造性的主观表现。《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属于首映后不久就被奉为经典的影片,1920年代时就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进行剖析,但是没有人模仿它去拍摄电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残酷而极端。2.保罗·威格纳(德国,1847-1948)代表作:《泥人哥连》(1920)

  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成的转至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3.弗里茨·朗格(德裔美籍,1890-1976)代表作:《三生记》(又译《疲倦的死》,1921年)

  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4.弗莱德立希·茂瑙(德国,1889-1931)代表作:《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年)

  关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吸血鬼的故事,而影片中成群结队的老鼠,则预示着那另人可怖的鼠疫。5.保罗·莱尼(德国,1885-1929)代表作:《蜡像陈列馆》(1924年)

  蜡像馆中3个蜡人起死复生,各自讲述了他们以残酷的刑罚残暴地统治人类的故事。

  六.表现主义的特点:

  1.影像:表现主义的导演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个构图中用相似的形状并列而形成相当具有表现力的镜头。表现主义电影经常摒弃常规的影像形态,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采用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会很大。表现主义电影常用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使用特写可以看作是在“放大”表演,增强戏剧性;而对环境的渲染可以看作是对人物行为和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诱因。此外,主观镜头也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艺术家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

  2.表演:表现主义的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3.题材和类型: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内容荒诞离奇,有时结构散乱,情节变化突兀,故事人物类型化,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吸血鬼》等),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七.运动优缺点

  表现主义的地位曾经受到争议,卢卡奇将它看作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颓废流派,因此予以否定;布莱希特则认为表现主义暴露和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可克服的矛盾,虽然不能揭示产生这些弊病的真正根源,找出克服这些矛盾的正确途径,却也能引起人震惊,启发人思考;在艺术方面也作了有价值的探索与创新。

  

  

篇三: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12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艺术是在梵高等著名画家的影响之下诞生的一种现代绘画艺术的主导趋势相对于同时期的野兽派绘画表现主义对于内心情感因素的描写更加侧重主张通过夸张的主体形象强大的视觉色彩冲击结合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色彩用鲜明的绘画语言以表达其摆脱传统束缚的渴望及对个性的追求将对世俗的反抗精神及对个人的自由追求上升到要求人性解放的层面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德国绘画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的一般论述

  作者:刘强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20世纪初,德国正在经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人们迫切需要能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内心思想。德国表现主义的出现,对当时德国艺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表现主义的绘画要求艺术超脱客观存在,注重个性的表现,具有很强烈的情感因素成分,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的力量,通过激情荡漾的笔法、视觉冲击,强烈色彩以及夸张、变形的主体形象,并以抽象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于社会、文化的态度,德国表现主义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同时还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美术发展。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情感;色彩;艺术创作

  1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及特征

  1.1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

  所谓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思想感情,这种艺术形式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的,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流行于20世纪初期欧洲的绘画领域,是当时社会精神错乱和文化危机的反映。

  1.2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

  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艺术是在梵高等著名画家的影响之下诞生的一种现代绘画艺术的主导趋势,相对于同时期的野兽派绘画,表现主义对于内心情感因素的描写更加侧重,主张通过夸张的主体形象、强大的视觉色彩冲击结合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色彩,用鲜明的绘画语言以表达其摆脱传统束缚的渴望及对个性的追求,将对世俗的反抗精神及对个人的自由追求上升到要求人性解放的层面,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德国绘画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

  2德国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9世纪末期,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升华,欧洲的艺术思潮不断推崇出新,各艺术家们不断打破传统的束缚,对艺术的表达形式及表达的内容进行创新。到了20世纪初,欧洲正面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各种社会思潮及社会体制相继涌现,并发生激烈碰撞,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交织,引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由于世纪之初发生的世界大战,对人们的内心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处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因而,人们内心对时代充满了极度复杂的感情,艺术家们凭借自己饱经沧桑的画笔,将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感情,运用夸张的主体及色彩,在画作上得到深情释放。

  德国的表现主义就兴起于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激烈进行、战争以及工业革命的冲击都对社会的思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度,在色彩、线条、表达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德国以桥社和青骑士为代表、法国以野兽派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团体几近同时掀起了世界艺术史上的“表现主义运动”。表现主义艺术画作是德国绘画史的一座丰碑,其所展现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对现当代的绘画都有极重要的启示意义。它的产生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时代背景的影响。表现主义诞生的前奏背景是社会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中,机械的大规模生产对原有的生产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资本主义的文明日益对旧文明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同时,这种文明使得一部分人资本家极度富有,而另外一些手工业者及小企业家日益贫穷,从而引起世人对这种机械文明的极度不满,同时,战争的洗礼让人们的内心饱经风霜,这种复杂交织的心理促使艺术家们开始打破传统艺术的机械性及目的性,而主张追求精神的力量。其次,民族因素的影响。德国的民族构成中有主体的德意志民族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索布族、犹太族以及少数的亚裔族人,因而其民族构成极为复杂,这种复杂的民族特性使得德国人在精神上存在多重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思辨及抽象力,并且极善于宣泄被压抑的情感,这种独特的人格特性,对于德国艺术家们对个性的追求、对世俗的不屑等的精神宣泄起到了巨大的铺垫作用,对于促使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重大原因。这里的环境一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精神”环境,及时代精神以及习俗等。德国缺乏自然屏障的地理条件使得德国人在思想上较为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德国的绘画艺术传统上便具备重视个性的发挥、主观思想表达以及感情色彩的宣泄等独具一格的特点,这使得善于“表现”成为德国绘画艺术的精神支柱,并在后续的发展中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德国表现主义的主要派别

  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初步兴起时,涌现出主要的德国绘画表现主义美术团体有桥社、青骑士等派别。于1905年在德国的德莱顿成立的“桥社”的灵魂人物是当时德莱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基希纳,其成员中包括基希纳、黑克尔,施米特·罗特卢夫等。桥社一词的含义是团结所有德国艺术家,共同起来反对腐败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建立一种新的同日耳曼传统有联系的而又充满现代情感和形式的美学,从而在艺术家和切实有力的精神源泉之间建立一座“桥梁”。1906年10月在一家灯具厂的临时陈列馆里举行了他们的首次展览,而后又连续举行过几次。他们从新印象主义画家及梵高,蒙克等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发展了一种以简化的自然形体和版画作品中的线条为主的明晰风格。1913年因内部意见分歧而宣告解散。这个派别的基本特点是采用简洁但扭曲的线条、配合浓艳非自然的夸张色彩引发人们的视觉冲击,同时在绘画对象上倾注精神上的表达,以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浪,更加强烈、直接的对现存世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进行感情上的抨击与批判。桥社的建立是德国艺术家在绘画中开始追求表达个性的起始点,它在绘画史上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德国,并且在推动欧洲艺术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国表现主义的另一个影响深远的美术团体是1911年成立于慕尼黑的由康定斯基与马克尔发起组织的“青骑士社”,这是德国的表现主义艺术开始成熟的标志。“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克尔的一次闲谈。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马克尔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在青骑士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像梵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这位极度敏感的艺术家,能在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颜六色之中,看见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他们于1911年12月~1912年1月在慕尼黑的坦豪塞画廊举办首次画展,选取青骑士为标记,1912年以后所出版的年鉴也以此为名。他们的艺术作品极度注重色彩上的明亮性以及表达形式上的抽象性,作品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变革,涉及城市、生活、宗教、自然、战争等题材,青骑士社的存在逐步肯定了艺术的真实价值在于其对精神的表达。托尔斯泰说:“艺术是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标志将自己体验过的情感有意识地传达给别人的人类活动。艺术品中若没有融合艺术家自身强烈的情感,那么该作品在世人看来,也会显得索然无味。”表现主义的绘画艺术极其注重艺术家的内心活动与情感表达,其作品中对艺术家的感情不加任何掩饰。由于社会背景造成的影响,社会的动荡不安、机械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等,引发了人民内心的极度不安情绪,因此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在情感上的突出特点是焦虑不安。

  

  

推荐访问:德国表现主义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表现主义 德国 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