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民歌文化发展性保护的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州民歌文化发展性保护的研究

2022-10-31 17:20:0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乡镇,流传甚远,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影响。高州民歌以表现平民百姓的劳动、生活、爱情内容居多。对高州民歌进行研究,目的是使高州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高州民歌;价值;发展保护

一、高州民歌起源说

高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文化背景,孕育了高州民歌这一支艳丽的奇葩。高州民歌不但历史年代久远、且遍及高州乡镇,流传甚远,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影响。以表现平民百姓的劳动、生活、爱情内容居多。有关高州民歌的起源传说种种,据《高州府志》记载:高州民歌起源于南朝,“渐袭风华体明之化,论治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目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士”。其中“弦诵”即为高州民歌唱诵。但清光绪《茂名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高州知府张邦伊在“高凉八景”诗《东山樵唱》中写道:“偶然清啸发,余响震林隈”。由此可见,高州民歌最迟在这之前就已经形成和流行了。从其他史料方面看,清代乾隆年间温汝能辑的《粤东涛海》中也有“高州民歌”数首。高州民歌的起源说法不一,很难找到它一个明确的形成时间,可以说高州民歌是在高州一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人类的劳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应该说,自从岭南地带高凉郡有人居住时起,高州民歌就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產生。

二、高州民歌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

(一)高州民歌的表现内容

高州民歌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中的产物,它伴随着生活、劳动而形成,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变化和发展,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高州民歌的内容和高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高州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体现和精神面貌的反映。

(1)情歌类。这类歌曲大多表现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相思依恋的内容。如《相思》:坐在深房织麻布,横也丝来直也丝。半夜绣球镶红豆,暗里相思哥不知。

(2)劳动歌。这类歌曲多表现与劳动有关的内容和情景。如《打秧归》:打秧归,打秧归,床头北斗转回西,摆碗落台眼又眯,未洗完脚鸡又啼。

(3)生活歌。这类歌曲常常是老百姓生活平常事和生活状态的体现。如《穷人能捱几多餐》:真凄凉呀实艰难,麻篮担水上高山,麻篮装得几多水,穷人能捱几多餐。

(4)时政歌。这类歌曲大多结合当时的时势来编唱,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或讲述为人处世的哲理。如《大家又要忙迎送》:荔枝熟,荔枝红,条条荔枝结子浓,衙门官员又来啦,大家又要忙迎送。

(5)仪式歌。这类歌曲多用于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庆典仪式等场合。如《开被歌》:一张锦被四四方,双手提上新人床。保佑新人生贵子,明年添个状元郎。

(6)儿歌。儿童受民歌的感染和影响,编出了适合儿童口语演唱的歌曲,于是就产生了儿歌。如《点点窝窝》:点点窝窝,淘米落锅,猫儿偷食,老鼠唱歌。

(二)高州民歌的表现形式

高州民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时又服务于劳动人民,它除了在田间地头演唱外,每逢年节,红白大事,各种庆典活动,高州民歌都是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它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由单一的独唱形式发展成对唱的形式。(2)由原来的自己在各种场合随心所欲地演唱发展到规模较大有组织的村与村之间的赛歌会,这种赛歌会每逢过年或重大的节日都要举行。(3)根据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发展和需求,高州很多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有一定规模相对固定的演唱歌队,这对高州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州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高州民歌的歌词特征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高州民歌不但内容深邃,寓意深刻,且民歌丰富多彩,歌词特点颇具特色,语言自然纯朴,生动而有趣味,富于生活的情趣,是真情至感的流露。歌词不但通俗易懂,俗中见雅,而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1)歌词的特色。高州民歌由于受当地自然生活环境和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韵律和特色,歌词中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经常以赋比兴、夸张、譬解双关、反复叠用、顶针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如:壁上挂灯灯挂盏,盏上挂油油挂蕊。天上挂云云挂月,有情人挂有情人。这首情歌的歌词运用了复迭比衬写作手法,四句歌词每句都有一个挂字,但歌词的内涵都表现一个情字,歌词通俗典雅,比喻贴切,内容深邃。再如:大头竹笋生嫩芽,咁大姑娘嫁文儿,正一二月落冷水,恰似鸡乸抱鸡儿。这首民歌开头用“大头竹笋”和“细小的嫩芽”做比较,引出一对夫妻的大、小差别及不对称,第四句“恰似鸡乸抱鸡儿”的点题运用了夸张的比喻对封建社会盲婚造成的年岁的差别进行讽刺。例如还有用双关修辞手法类的歌词,嫩鸭行游塘棚上,娇娥尚细不曾知,天旱蜘蛛结夜网,想晴只在暗中丝。第四句的“想晴(情,情郎)暗中丝(思)”,对情窦初开的姑娘的心理状态表现的清新而细腻。

(2)歌词的结构特点。高州民歌在句式结构上属于齐言类型,多以七字句为主,但也有五字句、三字句、六字句和十字句的。如七字句的歌词:《驶牛歌》“赶牛出门借天星,牵牛入屋借火萤,天星记我犁耙数,萤火报梦天又明”。五字句的歌词《哭爹娘》“河水清悠悠,嫁女多忧愁。爹娘养育恩,想起眼泪流。知恩难施报,哭坏了唱喉。爹娘莫见怪,泼水难复收”等。另外,一些三字句、六字句、十字句的歌词相比七字句的歌词较少使用。另外,高州民歌的段式结构也大多为一段体和二段体。

(二)高州民歌的音乐特征

高州民歌多采用2/4拍,4/4拍,但也有用3/4拍和1/4拍的。曲调因受粤西高州当地方言及邻近采茶调的影响,所以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调式特点。高州民歌在保留我国传统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基础上,从现有流传的民歌来看大多为小调的羽调式。如下面这首(问山调)《问你潜力有几大》。

这首作品用F羽调的五级音开始,旋律进行中6、1、3骨干音贯穿全曲,最后的主音落在F羽调式的6上。整首歌曲调性明确,具有浓郁的高州山歌风味。

(2)曲式结构及旋法特点。从现有整理流传下来的高州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谱例分析,曲式结构大多为一段体,但也有是两段体的。如(采茶调)《打把大锄栽富苗》。

以上谱例是由四句构成的一段体,其旋法进行的特点是整首歌曲的旋律从调式的主音中音区开始一直下行,最后落在调式的主音低音6上,第二句的开始音6是第一句的结束音6,采用顶针的手法,旋律平稳下行,第三句接第二句时5和3之间是个小三度,旋律相对平稳,第四句的开始音2是第三句的结束音2也同样是顶针的手法,所以整首乐曲句子之间的连接没有出现大跳,旋律平稳流畅,整首歌曲的音程没有超出八度。在每句的旋律进行中,各出现两次四度和五度的进行,使旋律比较欢快,富于动感,同时,体现了劳动者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3)节奏特点。高州民歌的节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情歌类节奏特点,如情歌对唱《郎是花针妹是线》。

以上所举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中的典型节奏,乐曲内容的不同也会有其它不同节奏的类型。总之,随着高州民歌的流传和发展,节奏的形态会越来越丰富,音乐也更具表现力。

四、高州民歌的价值

(一) 思想价值

高州民歌有别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风格和表达方式;但是,它同时有着和正统音乐文化的共性,体现了不容忽视的思想价值。它通过人们生活时的场景,反映高州人民生活的状态与内涵;高州民歌大都是反映当地青年的爱情、婚姻生活,展示了其感情的价值观;高州民歌反映了旧时代的社会黑暗面,对丑陋、畸形的社会现象有明确的内在针砭作用;它还带有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思想性倾向。

(二)艺术价值

(1)语言美;高州民歌語言美的表现首先在句格上,高州民歌的歌词以七字句为主,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哥妹双双进茶园”等,也有五字句的,如“河水清幽幽,嫁女多忧愁”。这些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相当明确,因此歌中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苦或甜的感情分明而真挚。高州民歌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口头艺术,往往用简洁的唱词,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社会内容准确地概括地表现。所抒发的情感比小说、散文、故事等叙事性的语言艺术更强烈、更浓郁。高州山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美,常常唱得听众流连忘返。

(2)旋律美;高州民歌的旋律优美,高亢明亮。因高州地处粤语地区,高州民歌全用粤语演唱,具有很强的收藏保护价值,曲调主要形式受粤语影响,同时受当地木偶剧音乐唱腔和采茶调的影响,曲调流畅,朗朗上口,具有群众基础,高州民歌保留了我国传统的1 2 3 5 6五音风格,虽很古典但很受现代人欢迎。

(3)独特的形象美;高州民歌反映了高州人民独特的生活面,自古高州自然条件比较封闭,生产落后,不少人难在本土为生,逼迫走向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各地维持生计,他们长途跋涉,趋营小利,全靠肩力挑盐贩货、越山跨海以图糊口。他们抛妻弃子漂泊异乡情况十分凄惨,因此产生商旅小贩歌。高州民歌以此创造出了特有的形象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艺术处理,以情唱景,以情唱人,往往感人肺腑,使听众声泪俱下。

(三)社会价值

高州民歌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与作用,高州民歌是高州人民的共同语言,在形式上、内容上融化在高州人民的生活之中。高州民歌既是沟通群众心灵的纽带,又是连接海内外乡亲的桥梁。高州人民可以通过高州民歌去宣传自己,联络外界,树立地方的文化品牌。在高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方面,高州可以每年举办大型的高州民歌活动,为大家的团聚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可以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乡亲欢聚一起。

五、高州民歌的发展与保护

(一)高州民歌的发展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是有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如果在发展中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和革新,那么,这个乐种就会衰落和消亡,高州民歌也是如此。我在调查中了解到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民间机构对高州民歌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2007年组队去云浮、罗定参加“南江山歌文化节”,进行比赛、展演和交流。2005年、2006年、2008年举办“山歌擂台赛”,要求每个镇都要组队参加,这些活动的开展对高州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苏汉材、陈庆雄、周泽明等一些音乐人士在传承高州民歌的基础上,新编了一些高州民歌,在保持原有民歌风格的基础上,无论是从音调还是歌词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创新并具有时代的色彩,为高州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高州民歌的保护

高州民歌是高州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宝贵音乐财富,这些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正面临着自然消亡的危机,抢救和保护高州民歌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责任。目前,高州市委、市政府对高州民歌的保护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邀请音乐专家来高州考查调研,对高州民歌进行挖掘和整理研究,形成理论文字材料。另外还组织高州民歌的比赛、擂台赛和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但笔者认为仅这些还不够,还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对高州民歌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音乐需求。只有培养好群众基础,在群众中形成一个浓厚音乐氛围,同时,在青年人中培养和扶持新一代的歌手,支持他们多搞群众性的演唱活动,使这些活动健康有序常态地开展。这样高州民歌的主旋律定会越唱越响亮。

参考文献

[1]苏汉材编著.高州民歌选[M].茂名:高州市文化局出版,2004(07).

[2]高州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11).

[3]陈庆雄编著.高州民歌[M].茂名:茂名市群众艺术馆出版,(内部资料),2008(08).


推荐访问:高州 发展性 民歌 保护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