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稻抗倒伏生理机制与评价方法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探讨水稻抗倒伏生理机制与评价方法

2022-10-31 0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倒伏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水稻的品质,对提高水稻倒伏指数贡献大的因素很多,矮化育种使水稻品种的抗倒性明显增强,高抗型的茎秆在抗倒性状明显优于其他类型。通过筛选基部节间短干重大维管束多的品种,建立水稻抗倒伏评价体系,根据倒伏指数进行评价对提高水稻抗倒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理机制 评价方法 水稻抗倒伏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43-0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生物学产量是实现水稻高产的物质基础,提高水稻单产是水稻育种和生产的重要课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实现超级稻育种是一种有效途径,它主要是从株型改良入手,要提高源的积累以及转化,努力取得新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

1 倒伏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的倒伏不但可以导致产量下降,而且引起品质变劣。提高水稻生物产量的途径包括增加水稻群体生产能力,增加水稻个体的生产能力,和化学促控措施提高水稻植株的生产能力。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通过增加株高来实现超级稻产量突破,克服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必须克服因株高过高而引起倒伏的问题。

在高肥水栽培或生育后期,水稻倒伏多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水稻倒伏一般是发生在抽穗后,如遇到不利气候(暴风雨等)条件下都会引发倒伏。倒伏导致植株衰老,倒伏导致米质变劣,水稻倒伏后,通风透光条件差,会妨碍干物质的积累而造成瘪粒,加之田间湿度大,使结实率下降,使下部叶片迅速枯黄腐烂,使结实率下降,功能叶面积急剧下降,直接影响水稻籽粒的产量。

影响水稻倒伏的因子。株高过高或下部节间过长是倒伏重要原因,一般来说,茎秆越粗,其抗倒性越强,确保不倒伏的前提下,有必要适当增加株高,基部茎秆的性状与抗倒伏能力关系密切。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是茎秆的物理特性的综合表现出来,所受的弯曲力较大时,易发生弯曲型倒伏,增强茎秆的物理强度,叶鞘抱茎越紧,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特性是茎秆的硬性和弹性的综合属性,不易被暴风雨刮倒,抗倒性较强。

茎秆的抗倒伏质量与茎秆的解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茎秆中维管束数目多、密度小、宽度大有利于抗倒伏,优质茎秆的机械组织发达,木质化程度高,是增强茎秆抗倒的因素之一,皮层纤维组织越厚越能增强其抗倒伏能力,数目多、面积大有助于增强茎秆的坚韧性。

鲜重和干重反映植株的大小,还反映是组织器官的物质充实程度,茎秆的化学组成与抗倒伏能力有密切关系。茎秆基部重和节间的干重与抗倒性有关,高的茎秆可用性糖和淀粉含量是有利的,下部叶片早衰及受病虫为害会低茎秆抗倒伏能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水稻茎秆细胞的主要成分,钾、硅能促进水稻茎秆的健壮生长发育,显著性增强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成熟期基部茎秆衰老程度轻,内部细胞养分充足,组织充实。

栽培措施不当也是造成水稻倒伏的重要原因,高秆大穗型品种在多肥条件下发生倒伏,农田施肥量(尤其氮肥)大幅度增加,致命名茎秆强度降低,致密度下降,使其在多肥条件下发生倒伏。施肥时期不当,也会影响倒伏,含不同营养元素的肥料对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影响,施氮过早会加剧倒伏,施用硅肥后水稻植株高度有微弱的提高,硅钙肥对抗倒伏起着重要作用。施高钾控施肥能有效增加茎基部粗度,从而提高植株细胞壁强度,茎秆倒伏能力。

植物延缓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助壮、抗倒胺、缩节胺和多效唑等,不合理的播种深度、水分管理、种植密度均都能引起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从而对水稻抗倒伏能力产生影响。水稻种植方式对倒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抗倒胺能促进根系发达,有利于抗倒。

2 评价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指标

衡量水稻抗倒能力的指标很多,倒伏指数。倒伏指数是在倒伏系数法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倒伏指数与株高和茎秆鲜重呈正比,其公式为:

倒伏指数=地上部分重量/茎秆强度。

倒伏系数。它是植株重量、株高、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的综合体现。

倾斜角度。标准分直、斜、倒、伏四级。

茎秆系数。茎秆系数与秆长、穗位、截面尺寸和形状等茎秆性状有关。

抗折力矩。即使单位高度茎秆或特定部位茎秆折断所需要的力。

其它的评价指标。倒伏率,茎秆弹性,弯曲度,稳定系数,共振频率和阻尼振荡。

3 试验材料、方法及结果分析

第一年选用常用品种(组合)共计24个,第二年选用常用品种(组合)共计51个,试验于两年间在某试验农场进行。

测定项目及方法:株高、节间数、节问长及秆长,基部抗折力,鲜重、干重及节间干重比,茎秆基部截面的解剖结构,参数计算(全株加在基部节间的弯矩、基部节间折断时的弯矩、断面模数、弯曲力矩、倒伏指数和秆型指数);试验数据均用Excel,和DPS进行处理得来。

结果分析:随着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同生育时期抗倒性能产生动态变化。水稻齐穗后光合产物不断向籽粒转移,重心高度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穗部重量逐渐增加,茎基部外径与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茎秆物质向穗部转移,力学强度随之减弱。秆型指数将茎粗与秆长是评价茎秆外部形态特征的综合指标,穗颈长与倒伏指数呈正相关,株高较高的相应的基节弯距值就愈大,提高穗颈长,增加株高,能够提高抗倒性。

维管束数目的多少是衡量茎秆抗倒能力大小的指标。维管束密度虽然和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很小,秆壁截面积与倒伏指数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性不显著,维管束多,抗折力强,倒伏指数越大,植株也就越不抗倒。

稻茎秆物质生产特性是指水稻产量形成过程中水稻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物质生产积累等的最终结果,基部重可作为衡量茎秆强度的可靠指标,其实质就是光合产物的制造、积累、运转与分配。

抗折力反映茎秆的机械强度,基节折断弯矩是人工使基部节间折断需施加的力,是茎秆硬性和弹性的综合表现。基节弯矩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断面指数和弯曲应力呈负相关,因此,基部节间的折断弯矩大的材料抗倒性强。

影响倒伏指数的因素很多,善茎秆质地,提高茎秆的抗折力对改善抗倒伏来说是首要的;茎秆鲜重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基节弯矩,但对抗倒伏不利,却对提高基部节间的充实度有利。在对抗倒材料进行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对基部第1节间短的选择,应适当的降低植株高度,提高茎粗,来提高秆型指数,对抗倒有利。

在抗倒性综合评价上,秆型粗壮,抗折断能力强的茎秆机械强度对抗倒性的直接贡献最大,增强茎秆强度是提高茎秆抗倒伏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温福,徐正进,张正步.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J].中国工程科学,2002(4).

[2] 董明辉,张洪程,戴其根.不同粳稻品种倒伏指数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

[3] 肖应辉,罗利华,闻晓燕,等.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J].作物学报,2005(31).


推荐访问:水稻 生理 探讨 机制 评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