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析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影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析

2022-10-29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影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传统的音乐教学和提高大中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两个视角出发,可以对影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问题进行多维度探析。

[关键词] 影视音乐 素质教育 功能 探析

影视音乐作为电影电视剧独特的语言不仅在电影电视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越来越多地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为年轻人所熟悉和喜爱。笔者认为,与一般的音乐素材相比,影视音乐在大中学生素质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教育)中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功能。充分的运用影视音乐参与音乐教学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构建信息化、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从而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想象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更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本文从传统的音乐教学和提高大中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两个视角对影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问题进行了探析。

一、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面——影视音乐更易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心理期待

1 让新课的导入富有悬念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过:“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以其独特的魔力、价值和优势创造独特的审美空间和思维空间。通过听辨影视音乐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心理期待,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比如,笔者曾将2。个教学班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上课时,在实验班用影视音乐导入新课,在对照班则用常规内容导入,效果大出笔者的意料之外:前者只听几秒钟,同学们就热情高涨地纷纷抢答,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全体参与,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而后者即使能按要求回答,也是平淡应对,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很少。运用最具个性、经典或通俗的一些影视音乐制造悬念,激活学生期待的心情,起到“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效果。在《优美与壮美》一课中,用听辨《中国军魂》、《美人吟》的音乐片段导入,可以在这节课一开始就埋下伏笔,创设音乐的磁场,让学生的听觉有欲望地期待着老师即将给他们播放的声响。又如《隐形的翅膀》、《菊花台》、《好汉歌》等歌曲都是学生能够随口吟唱的影视金曲,张韶涵、周杰伦、王菲、刘欢、韩红等都是深受80、90后喜爱的歌唱者,上课时请学生走上讲台——“大舞台”,随着音乐演唱,有的同学还能即兴表演或配舞,这样很自然地满足了学生的欣赏口味和表现欲望。学生们在不经意间跟唱那些熟悉的旋律的同时,不必千呼万唤即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充满了对音乐学习的期待。

2 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音乐课堂的“音乐性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高质量音乐课的重要标志”。在运用影视音乐进行教学时,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让音乐先入为主,然后教师辅以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提示,如“导演”般地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也就是说,通过在音乐课堂上创设影视音乐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知识点。比如,学习音乐的表现要素——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仅让学生观看电影《大腕》中特别搞笑的一个片段:男主角为拉广告赞助将哀乐进行曲改变了速度,变为欢乐进行曲。同学们就会深刻明白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其表现意义迎刃而解。又如,在讲授交响乐队的知识时,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按分组排列的各组乐器图片,边讲述知识要点,边点击相应乐器的图片,由于事先已经将该乐器的影视音乐视频插入在此,所以即刻就收到视听效果,抓住学生的耳朵和眼球。然后在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的配乐时,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从视觉上感知的各个乐器的形状、演奏技巧,从听觉上听辨感知它们的名称、音色和音乐表现力等等。这样就大大加强了音乐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学生不但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音乐常识,而且还使这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最后点播整个交响乐队的视频,刚才的乐器依次重现以获及时巩固。这样能使学生抗拒逆反心理,摒弃很多学生认为交响乐都是听不懂的音乐的观点。

3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使学生始终在一种积极、主动、兴奋的状态下进行习活动和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及时更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就像主持人口中的串联词一样,在注意力开始关掉的瞬间,给学生视听或提示一刹那的“别样音乐”——影视音乐。例如讲莫扎特,可以赏析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莫扎特一生所写的经典作品会随着画面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并留有印象,重新燃烧起由听觉引发的激情,使大脑吸取新鲜的兴奋点,激活音乐细胞,回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感到乏味或疲劳,从而最优化地充实课堂思维量、知识量、运用量等教学容量。电影、电视的音像、影像资料的演示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的图像和同步的情景性语言,结合画面和情节的影视音乐要比单纯的诉诸于听觉的音乐对欣赏者有着更加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因而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够使教学内容充分表达,有助于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内容通过声音、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索欲望,给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当影视音乐与该电影电视剧作品的联系非常紧密时,听者往往一听到音乐就会马上联想起它与影片相对应的情景。看过《泰坦尼克号》、《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影视剧的观众一听到《My Heart Will Go On》、《枉凝眉》、《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等主题歌时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头脑中形成与这些主题歌相对应的影视画面(即使不是主题歌而是单纯的主题音乐同样有这种功能,如《魂断蓝桥》的主题音乐、《与狼共舞》的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等)。笔者在音乐鉴赏课上讲授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各种中外乐器以及分类乐器的演奏形式时,发现学生往往认为这些知识枯燥而单调,不仅不能很好掌握,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时候教师如能借助影视音乐讲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学生了解和接受。比如,由美国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斯创作的《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被改编成多种版本广为流传,拥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如果只让学生听而不让学生看这部影片,那他们就不易在欣赏时深刻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幕:一个犹太人为逃命躲在一架钢琴里面被搜索的德军枪杀,而纳粹军官则坐在这架钢琴前弹奏起了“音乐之父”——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十二平均

律钢琴曲》,士兵们争论音乐作品的风格,纯音乐流畅而明亮的钢琴声与他们刚刚停下的残酷杀戮形成了强烈反差,德意志民族的优雅传统和纳粹军人病态的审美意向的对比是那么的刺眼。正是在这样的音画对位手法之中,看过片子的学生更加难以忘怀《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所具有的内在的悲怆张力,而这种效果是单纯听音乐所无法起到的。

二、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方面——影视乐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良好助手

1 培养创新意识

大中学生心理上和个性趋于成熟,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体验也十分强烈。影视音乐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与感受体验的广阔空间。例如,为熟悉的歌曲重新填词,以提高创作兴趣或创作简单的班歌;根据听音乐的体验,即兴创作节奏以表达感受或情绪:给定画面,尝试为影视片段选配音乐:学唱从电影走出的经典歌曲(如电影《翠堤春晓》主题曲《当我们年轻时(Oneday When we were young)》、电影《魂断蓝桥》主题歌《友谊地久天长》、电影《音乐之声翘面曲《哆来咪》、电影《蒂芬妮的早餐》插曲《月亮河》等):在老师的帮助下录制自己的Mp3或M7V、配音、配乐、配演等简单创作,甚至用CoolEdit、Sound Forge等软件将学生的演唱制作成伴奏与学生歌唱并轨的音频格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过一把明星瘾,而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拥有了自己的音频、视频资料,还可以抓住演唱过程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而及时纠正,使师生及时发现并调整声音的整体状态。以上这些活动都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扩充大脑的思维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人格修养、实践和创造能力,体会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丢掉只能抽象地凭“空”感受与体验的乏味运动,解决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在互动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参与活动、体验快乐,真正实现快乐课堂,从而满足学生极强的“体验饥饿”和“求知欲望”。

2 促进情商提高

所谓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而音乐的一个重要功能则是能够在沼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比如,通过给大中学生欣赏电影《贝多芬传》,可以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精神并从其音乐作品中获得优秀的品质,懂得“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你自己”的道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战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笔者还体会到,在转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运用好影视音乐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辅助教育功能,克服部分后进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畏难心理。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大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发挥影视音乐的直观优势,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别人不可能一切都好,自己也不可能一切都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哪怕是一丁点儿。“问题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愧不如、丧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胆怯行为,通过观看某些电影(特别是那些有着特色鲜明的主题音乐的电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相信看过青春励志电影《隐形的翅膀》的人都会被影片中花季少女志华深深感动。《隐形的翅膀》的故事是以女主角雷庆瑶真实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的,讲述的是一位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雷庆瑶饰)被高压电击中失去双臂身残志坚的奋斗故事。“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一扇窗”这是校长送给志华能重新上中学的第一句话,也正是靠着志华坚持不懈顽强的意志,她完成了三年辛苦的中学生活。据笔者调查,当代学生对这首歌情有独钟,“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侮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俄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几过绝望……”课堂上同学们会主动跟唱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他们觉得这是一首极具鼓励性的歌曲,歌词很有意义,勉励人们勇往直前,努力向上。“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俄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教师以满腔热忱给予真挚的帮助,顺势激起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心底久未燃烧的上进力量,激励和转化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3 增强民族意识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影视音乐同样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影视音乐在引导和强化学生民族意识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以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为背景的2风云儿女沩例,当笔者在课堂上说完这部影片的名字时,学生们并没有反应,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然而当老师问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升国旗奏的国歌时,同学们就会抢着回答是《义勇军进行曲》。此时老师符合学生情绪地顺势引导:其实,《义勇军进行曲》原塬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大屏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正式国歌制定前,暂代国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使用的是进行曲(体裁)的风格,四二拍子,歌曲开始是进军号角似的前奏,采用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的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贯穿全曲,带有呐喊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其三连音节奏立刻把人们带入战斗的气氛中去。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片尾出现)直接表达了影片的核心主题,充满了爱国和救亡的激情。虽然很多当代人不了解《风云儿女》这部电影,剧中场景也不再出现在欣赏者的脑海中,但是脱离了载体的影视音乐却能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在讲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根据老舍先生的名著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四世同堂》时,笔者通过介绍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让学生知道了由“骆派”京韵大鼓创建者、艺名“小彩舞”的骆玉笙演唱的这首歌饱蘸了民族情感,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很大(如创新性地引进交响乐团伴奏),在词作内容上也是震撼人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


推荐访问:探析 素质教育 影视音乐 功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