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结构安装的技术探讨和质量控制要素探索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结构安装的技术探讨和质量控制要素探索

2022-10-28 19: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钢结构组件在目前建筑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房屋施工质量而言,钢结构的安装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占比,本文通过作者多年从事钢结构建设工程的经验,并结合最新的资料,从钢结构的特点,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启发,共同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关于钢结构安装技术质量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钢结构 施工  技术  质量控制

引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钢结构材料由于能够具备跨度大,利用空间的施工速度快,整体成本可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厂房建设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于这部分建筑物来说,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对后续工程进行,以及最终的建筑物结构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为确保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钢结构特点

1.1施工时间短

建筑的施工速度快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构件是直接在工厂中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标准化生产,然后运送至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就可以省去摘施工现场进行部件制作的过程,从而保证了钢结构施工速度,比传统施工门类要更快特点。此外,钢结构材料与混凝土相比,抗压性,何况侧弯性能都要比混凝土材料高50%,在同强度条件下,材料体积也可以有更大的使用空间,并且钢材料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材料,如此以来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过程所产生的垃圾。

1.2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身的重量较轻,所以在面对地震灾害时,能够降低来自地震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房屋抗震设计,但是钢结构的耐火性差,钢材的导热系数要远高于钢筋混凝土,所以其耐火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低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外部温度达到600摄氏度及以上时,钢结构就会丧失强度和刚度,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钢结构的抗火性,成为了保证质量安全的最重要环节。同时钢结构由于缺乏其他材料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气反应,所以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较差,表面的铁原子与空气进行氧化,生成铁锈,铁锈又会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危害到整个钢结构,建筑的安全,使钢结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结构建筑,根据其不同的使用空间和环境,制定相应的防腐措施,确保其能够维持足够的使用时间。

2.材料选择要点

2.1目前我国建筑钢材主要使用的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种是碳素结构钢,国家为保证钢结构施工安全,专门设置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相关使用标准,常用的3号钢和16mn钢就分别隶属于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分类中。在对钢材料进行选择时,采购人员着重关注的是钢材料的,含硫,含磷,含碳量,以及屈服强度和抗拉性。而正常采购时,生产厂商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且其生产的钢材无论是规格还是性能,都要与国家相关产品标准保持一致,化学成分也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钢材料的表面质量,国家也有现行标准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在选用钢材料时,对于表面有锈蚀、麻点,缺陷深度不得高于钢材料厚度偏差值的50%。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焊条进行连接,而这些焊条焊剂也应具备相应的质量许可证书,并在规格上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应标准,药皮不能脱落,焊心不能生锈,焊剂不能受潮是此类材料在选择时的一些常见标准。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时需要使用保护气体,对于保护气体纯度要求能够符合现场施工工艺,在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纯度,不得低于99.5%,要保证其含水率低于0.05%。

2.2涂装材料要有出厂证明书和说明书

涂装材料的色彩应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正确使用,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出厂应有双证,必要时可作为样板,防火涂料的性能需与现场实际使用情况满足要求,并拥有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提供的权威检测标准。在使用防火涂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观察其连接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否能够满足现阶段工程使用需求和国家现行标准。

2.3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测

虽然在材料采购是物资部采购人员已经尽可能让材料的参数符合设计标准和国家规范,但是在相关材料正式入场之后,物资人员还应组织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共同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再次检测,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供货厂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材料损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多方面的质量检测发现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防止出现有问题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环节。在进行现场质量检测时,各方质量检测人员主要是依照设计图纸的规格参数,对钢结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参数规格能够符合后期使用规格,不会造成不便。如果钢结构材料进场检验不通过,需要尽快将该批次的材料运送出厂,防止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被误用,影响到钢结构建筑的使用质量。另一方面,当钢结构质量检测合格之后,需要安排专人对这部分钢结构进行管理,如果钢结构施工不能在一天内进行,就需要安排专门的地方对材料进行放置和管理,在放置过程中根据材料规格不同和使用区域以及工艺施展前后顺序进行分别放置,并且要设立台账,对材料进出场进行专门记录,以确保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对现场实际的材料保有量有明确直观的认识和掌握。针对特殊材料制成的钢结构构件需要采用针对性的管控手段,确保质量不会受到影响,这也需要负责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能根据不同材料特点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

3.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技术

3.1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随着钢结构工程的发展,其对应的焊接技术也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针对不同的生产环境生产对象,工作内容,分别有平焊,立焊,横焊,仰焊多种焊接工艺。不同焊接工艺对应于不同的使用对象,在进行焊接工艺选择时,要与现场实际情况作为基础,与设计图纸要求作为准则,在符合两方面共同要求下,选择合适的氧焊工艺。在进行短弧焊接时,要将弧长控制在4毫米以内,同时对焊口进行提前清理,常见的清理杂物包括锈蚀油污,确保在进行焊接时不会有杂物影响到焊接质量,在焊接过程完成之后,对焊接质量进行反查。烘焙焊条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时间控制,从烘箱中取出焊条后,要在保溫桶内进行保存,根据焊接次序,分别选择不同的焊条型号,直径,厚度,以及焊接技能。在焊接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要求进行等速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能够处于规范状态,需保证焊缝的厚度和宽度保持一致。

3.2焊接角度的考虑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焊接角度会影响到后续的质量控制,在一般情况下,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75度之间。焊条与焊接左右之间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的厚度保持均等时,焊条与焊件之间的夹角为45度,当焊件厚度出现不等的情况时,适量增大焊件厚度大的一方的焊接角度。在完成焊缝焊接任务之后,江汉坑填完后,工作人员需要向焊接方向的相反方向逮捕,师湖坑甩在焊道内,在焊接完成之后,采用气割切割弧板,保持整体光滑平整,对于焊接过程产生的各类残障,在质量确认完毕之后,对其进行清除,待清除完成之后,确定不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的焊接作业,在冬季时,我国北方地区温度低于零摄氏度,40,进行电焊狐工作室,除了需要遵守在常温环境进行焊接工作时所需遵守的内容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调整焊接工艺的参数,让焊缝和热影响区域能够得到缓慢冷却,在焊接完成后未冷却的接头要避免直接与冰雪进行接触,在焊接工程的外部温度持续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要进行工艺实验,提前确定合适的预热温度,确保在正式进行焊接作业时,不会出现大批量的质量失控。

4.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

4.1钢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立柱,基础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的施工方式,与其他常见的工程施工方法一样,其中立柱的预埋螺栓,是控制钢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一个螺栓,即每组螺栓之间的间距都要保持一致。工作人员取钢柱底板大小的钢板三块,两块的厚度为20毫米,一块的厚度在8~20毫米之间即可。将两块较厚的铜板按照钢柱底板螺栓孔的位置,进行开拓,将三块钢板组装,把一组螺栓插入螺孔,用钢筋将螺栓焊为一体,上下各一档,多次使用螺栓间距及高低,要保证处于正常偏差范围内,在浇铸完成之后,再利用经纬仪,对螺栓组的位置情况进行精确定位。

结束语:钢结构施工在近些年大型厂房建设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钢结构的跨度大,成本控制情况较好所以近些年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为确保结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需求,就要工作人员在材料采购和具体施工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进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督查,要确保所有的工作内容都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规范,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赵顺卫.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1):177,181.

[2]张军.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0):96-98.

[3]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4]张淦,刘佳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106.

[5]赵朝阳,张 陶,张汝妍.鋼筋绑扎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650.


推荐访问:钢筋 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 要素 探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