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研究

2022-10-26 18: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引言

2015年中国共产党总数为8779.3万人次,其中学生党员224.7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014年全国发展学生党员76.7万名,占到发展党员数的37.3%。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党员是党员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是党的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而且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未来。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學生党员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十三五发展起步阶段,使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也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但是保持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宗旨没有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没有变。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理念和管理手段,已被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所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精细化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无处不在,具体可以表现为:管理精细化、质量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文化精细化等等。当前,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党员的阶梯化,精细化管理是党员教育的必然选择。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根本途径。借鉴“精细化管理”理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坚持用精心态度、做精细管理、出精品业绩,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党员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不够稳固

某些社会舆论以及社会热点也会冲击当代学生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建活动中,要注意对学生党员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通过一系列思想启蒙教育激发广大学生党员要求进步的政治热情,让学生党员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身觉悟。

(二)党员教育队伍不够专业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中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党员教育的主要队伍是高校辅导员,但由于其缺乏党员发展教育的工作经验,造成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不足。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趋于形式化

学生党员教育贯穿大学整个阶段,部分支部将党员教育的某些阶段一带而过,长期不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得部分党员“身在其位不谋其职”,党员素养出现短板现象。

(四)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主动,理论水平不高

在学习态度上,大学生党员保持在灌输式学习形式;在学习深度上,停留在记住理论知识的表面,缺少深刻的思考与理解。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有时还会产生过激的想法。

三、大学生党员精细化教育管理的关键点分析

(一)组织体系趋于规范化

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中需要明确组织领导体系,构建一个责任明确的工作组织网络,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学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应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注重对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职能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党组织工作总结或者分享会。另一方面加大对党员培训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党性原则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及优秀导师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培训及组织培训体系。

(二)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化

党员教育过程中,避免灌输式的生搬硬套,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坚持党员标准毫不放松,又要根据时代和不同阶段党员发展特征,积极探索新形式的方式方法。

新媒体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应当注重载体的搭建和阵地的拓展。在载体选择上应严格把控质量,多应以主流思想为主,兼顾趣味性和实效性,与时俱进做好载体的利用。多渠道多方面的拓展教育阵地,将党员教育深入到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自主学习地位,构建全方位的教育阵地。

(三)保障机制更加水平化

党员精细化教育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说规范的制度也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大学生党员精细化教育管理中,建立健全各种工作体制机制,为大学生党建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改善工作条件,将细则制度化,问题标准化,这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考核检查机制、教育运行机制、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等。

四、构建合理的党员教育精细化管理体系

(一)党员培训环环相扣机制

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党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的教育,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从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学员进行党的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入党前,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党史的培训教育,端正其入党动机。入党时,要重视入党宣誓仪式对学生的激励教育作用,促进其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進一步升华和提高。入党后,要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对预备党员加强理论路线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其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要以开展学做结合的主题教育为切入点,确保每名党员按照两周一次的频率参加自主学习,每月一次的频率集中培训时间。党校建设工作中,学校党委应针对教育重点和时政热点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用教材和授课师资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校内外理论教育专家和党务干部的作用,提高党校培训质量。要重视党员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以本学院为例,开展了党员“百岗实践”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党性修养。

(二)立体考核监督机制

确保党组织的监督。确保转正后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活动表现上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以保持其思想和行动上的先进性。立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四个结合,评价内容上实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党员表率行为的结合;评价方式上实行自我测评、支部考评与群众意见的结合;评价方法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评价时间上实行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的结合,保证党组织及时获取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准确信息。透明的发展质量检查制度。通过组织部抽查、二级院互查等方式,定期检查各二级学院党员发展工作与发展质量,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校党委。

考核监督是检验党员教育学习成效的关键手段,评价内容上实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党员表率行为的结合;评价方式上实行自我测评、支部考评与群众意见的结合;评价方法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评价时间上实行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的结合,保证党组织及时获取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准确信息。一是建立党员教育学习档案,对不同层级的党员,根据学习内容可每年组织一次综合闭卷考试进行考核,同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考试,考试结果记入教育学习档案。二是按照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对每位党员的学习内容、完成時间、学习效果、考核结果等记入个人教育学习档案,每年结合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评。三是将党员考核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职务晋升等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及以上考核考评不合格的,采取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理。

增加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全程监督。坚持和完善共青团“推优”、群众座谈会、公示等制度,探索和推行述职答辩、投票表决等制度。建立发展党员质量检查机制。学校党委可通过组织抽查、院(系)互查等方式,有计划地定期检查院(系)党员发展工作,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省委教育工委每年检查一定数量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界定责任追究范围,并与基层党组织目标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相挂钩;对于有关组织和责任人主观故意或工作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三)后期教育持續化机制

高校对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力度相对于普通积极分子明显减弱。大学生党员开展的组织活动和理论学习能否达到提高党性修养的目的,教育是否具有持续性仍有待考究。因此建立对学生党员不间断的后期教育机制非常有必要。充分运用多元的教育手段,既可以开展集中的专题学习和讨论,也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作品创作、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还可以建立网络红色阵地、传承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的延伸。以本学院为例,建立了党员读书会,开辟了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开展各类党性教育活动,党员素质教育效果明显。

(四)党员先优示范机制

奖惩制度是推动党员教育学习的精神动力。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我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是大学生中优秀力量的代表。学院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党员的典范作用,如选拔学生党员参与新生班级、学生公寓、学生报告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挥他们在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示范力。以本学院为例,建立了党员挂牌亮身份、党员联系宿舍、党员报告会等形式,充分营造党员党风优良带动作用。

(五)民主测评机制

双向民主测评按照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的情况,工作实绩完成情况,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情况四个测评项目。双向民主测评采用填表方式进行公开票决,评价意见为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加入反向测评法,即运用逆向思维,将对干部的相应“不足”进行评价。运用反向测评法,能有效避免在正面测评时一些职工因“顺向认可”的思维定式和“好人”心理的影响,而对干部采取“迁就”评价,导致测评结果反映“好”的多,反映“差”的少。反向测评,能有效促进测评者如实、慎重地评价干部,不仅提高了测评质量,而且解决了在正面测评中因群众不敢评、不愿评或无法评出被测评干部的不足,而使考察难以全面、准确地对干部进行了解和评价。

参考文献:

[1]试论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8期2011年8月.

[2]ISSN2095-6711/Z01-2016-06-0078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3]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模式探讨,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009-0657(2015)05-0082-03.

作者简介

吕夏毅(1988-7-)女,汉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教育管理 党员 精细化 高校 大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