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与实践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与实践

2022-10-26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国务院在2015年8月公布的我国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指导性纲领文件,《方案》一经发布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一项国家主导的系统工程,目标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全球竞争力。

一、党建工作面临“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双一流”建设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战略抉择。要实现“双一流”的目标,需要高校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党建是重要一环。《方案》指出:“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高校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的有力支持。

(一)思想上要有新高度

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党委是核心领导层,其政治觉悟高低关乎“双一流”建设的成败。因此,党委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确保“双一流”建设在政治方向上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

(二)工作中要有高标准

高标准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特点,因此,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意识形态工作往往是按部就班,比较平淡,但是在新形势下,要求工作必须有新强度,无论是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还是互助帮扶,都要有新思路。要在不断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的实效性。

(三)直面难题不退缩

党建工作面对的群体是在校师生,遇到的问题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差异性,需要认真把握。比如基层党建面对的是大量的学生党员或者培养对象,他们还没进入社会,思想比较单纯,容易被外界所干扰。他们在对党的看法、对党员的认识以及入党动机等方面,存在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党建工作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必须直面这些难题,不退缩、不畏惧,用细致认真的态度将党建工作做得更扎实牢靠,为“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二、 结合实际创新党建工作,保障“双一流”建设顺利进行

党建是高校紧抓不放的重要工作,从党委书记、校长到各级领导班子都要将党建作为每学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一)压实责任

高校要强化党的领导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从严治党责任,既包括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也包括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反腐倡廉主体责任。各级学院党委书记要带头强化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明确党的领导在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其他权力体系之间的关系。从实践来看,党支部书记要切实主动承担起工作任务,把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压下去,始终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二)深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是全面党建的基础,要高度重视人的意识形态培养,以立德育人为核心。当前,加强基层党建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中央推动党内教育從“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关键举措。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针对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的不同特点,推动党员立德树人,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学生党员工作是基层党建的关键,所以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党员队伍把好第一道关。在面向众多学生党员时,要从端正入党动机开始,切实保障大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座谈会、互联网等手段,积极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三)党建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面临结构性瓶颈,而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围绕中心抓党建”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相融合,引领全校师生努力为实现学校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作贡献。及时调整不适应“双一流”建设的工作理念与方式,从组织、制度、机制等方面探索能够积极适应“双一流”建设的新形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新支持。强化服务师生,发挥党委职能和党员干部的作用,真正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把党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到师生需求上,落在群众心坎上,以此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推荐访问:党建工作 实践 高校 建设中 双一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