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在幼师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组织策略探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课外活动在幼师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组织策略探究

2022-10-26 13: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主要阐述了化学课外活动的作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讨论了如何具体地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 键 词] 幼师;化学;课外活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150-02

化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教学大纲、课时和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许多有意义的实验、参观、调查等实践性活动无法进行,而课外活动作为幼师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补充。

一、化学课外活动的作用

(一)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是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组织好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实验场”,它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化学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巩固课堂知识和技能,及时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例如,结合幼师专业特点,检验CO32-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学生知道2H++CO32-■H2O+CO2↑,但生活中没有亲自试过。结合幼师专业特点,以后的幼儿科学教学中没有盐酸怎么办,学生只好寻找对幼儿没有太大伤害性的食醋(主要成分为醋酸)代替,碳酸盐可以是家庭使用的碱面(碳酸钠)、鸡蛋壳、贝壳、各种小石头、牙膏等。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澄清石灰水可以选用食品包装内的氧化钙干燥剂,取出适量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澄清石灰水,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两者反应的现象,都产生气泡,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得到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方法。通过这一看似简单的课外活动,学生从实验药品开始,精心准备,期待实验成功,无形中加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外活动有利于激發学习兴趣

对化学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积极主动参与化学课外活动,进行一些探究活动,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例如,结合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探究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通过化学课外活动,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亲身体验整个实践过程的苦与乐,积累了经验,体验到化学的原来真的存在于我们身边。化学和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息息相关,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幼儿教师具有科学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幼儿。

(三)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化学课外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将知识“用活”,将它们准确灵活地运用到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关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课外活动的优点是学生当家做主,自主性较大,时间宽松自由,亲力亲为,充分利用了多感官参与到活动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一些探究实验,实地考察,参观调查、举行专家讲座和化学晚会等课外活动。

参观调查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形式。教师可以就近选择诸如自来水厂、化工厂、制药厂等作为参观对象,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身临其境,认真观察,聆听工厂讲解员的解说,回校后认真总结,撰写参观感受,增强对化学的认识,感受化学应用的价值,提高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

对幼师专业学生而言,可经常举行一些文艺晚会,由于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平时关注化学类的晚会几乎就没有过,所以晚会中几乎从来都没有涉及化学类节目。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可以把化学中有味趣的内容搬到晚会舞台上,内容可以是自编的化学歌曲、化学小魔术等,这些节目实际上比舞蹈、钢琴、声乐类节目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觉得很新颖、好奇。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过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参加,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

(四)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才

幼师化学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它不是以单一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关键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这些通过课外活动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才。比如,在化学课外活动中,经常通过列举一些国内外杰出的化学家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科学品质,时时激励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化学课外活动中通过关注环境,结合环境污染实如雾霾、核污染等,开展环保讲座,学生比较感兴趣,懂得环保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提高学生的环保觉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化学发挥着功不可没的贡献,但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这些都在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化学史上典型的化学危害事件,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二、化学课外活动的组织

(一)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开展化学技能活动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是幼师学生的必备技能,尤其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变废为宝。因此,在幼师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课上,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指导,仅依靠课堂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平时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开展实验探究,想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借助化学课外活动能弥补这一短板。在幼师化学教学中,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学生尽量自己准备实验用品,很多都是生活中容易得到的。例如,在讲解酸与碳酸盐反应原理时,产生大量气体,继而形成喷泉。该实验中,酸可选用食醋,碳酸盐可选用食用的小苏打或苏打,反应容器选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而为了便于观察到的美丽直观的喷泉,可事先在饮料瓶中加入少量红色水粉颜料,这样可看到红色的喷泉。

在每次技能活动课后,让学生探究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哪,实验装置能否再加以改进等问题,再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考虑幼师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文字组织方面不作过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将自己总结的材料写成化学小论文,提高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阅读化学科普读物

由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学生不愿读书,但科普读物是幼师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人生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化学读物如《化学的秘密》《化学与生活》《趣味化学》《化学的魔力》等,引导学生阅读,生动形象有趣的科普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满足学生对科普知识的需求,更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正常教学活动之余,可以举行“化学科普读物阅读”比赛,可以以演讲的形式,也可以以笔试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化学科普读物的兴趣。

(三)开展化学知识科普讲座

主持人根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或者当下的热门话题,确定适宜的讲座题目,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就某一主题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受教学大纲的限制、课时的制约、环境的约束,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课堂上不能如期完成,但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她们有很多时间自由支配,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课外小实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的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体现化学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教育起到有效的补充和促进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

有选择重点的介绍和解读,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看书的时间,还可获得大量的科学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弥补化学教材中化学知识面窄,不能滿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需要。科普讲座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更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食品干燥剂、茶水服药、食物酸碱性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开展化学知识讲座对于培养幼师专业的学生化学素养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

课外活动的组织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考虑中职幼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预先帮助学生拟好调查方案,学生再利用课余时间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参与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例如,当地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化肥农药的泛滥使用危害、汽车尾气的危害、室内装修污染等都作为调查的内容,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

例如,组织学生自行调查“室内装修环境污染问题”时,学生自己去家装市场了解各种装修材料性质,这些材料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商家口中所说的环保材料真的是环保材料吗?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吗?带着一系列问题,回校后交流讨论,上网搜索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活动,学生还能够了解到室内污染源有很多种,除了装修材料带来的污染,还有其他污染,如电磁波污染、油烟污染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等。

另外,化学课外活动中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资源深入第一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接的经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锻炼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祖森.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促进化学教学工作[J].素质教育论坛,2009(10).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推荐访问:幼师 课外活动 探究 策略 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