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专业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校油画专业创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22-10-20 17: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油画创作是由西方引入我国的,是高校油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随着国际艺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油画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探讨中西方油画创作的不同思维方式,以油画教学与创作实践者的角度通过实例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更符合当下大学油画专业人才要求的油画创作课程教学。

关键词:油画创作;教学;改革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而油画创作课程正是高校绘画专业的必修课程。绘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油画艺术是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东西方艺术之间存在良好的交流中相互理解和尊重。我国当代普通高校油画教学模式中油画创作注重技法、具象、写实、形体相似。油画创作课程的教学伴随着我国油画专业教学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身的形式、内容等,油画创作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顺应时代对美术教学的整体要求是教育者必然的研究方向。为此,本文尝试结合自身多年的油画创作与教学实践经验,探讨油画创作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油画创作课程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异同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美术的思考,不同时期的美术有着这一阶段独有的特征,中国传统画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中国的画家或是在中国传统画的基础上创作,又或是融合中西,他们的创作始终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画重神韵的基本特征。中国作家创作重视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想象力,画出其内在。因此,不重视背景、实物的作用,空间处理上就不如西方油画家,没有其神形也是必然。

从悠久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的诞生和成熟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相应的劳动生产方式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渠道,期待着文明的初步亮点。另一方面,它又与自然相对应,从而形成了自然与人的统一这一独特的思维观念。艺术的发展依附于当时的文化背景。我们学习西方油画必须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认知和解读大师的作品学习的同时更要符合当下的文化背景,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所服务才能创作出让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从注重技法到注重意识的转向

形象造型作为我国高校油画课程基础的概念,无疑起源于悠久的历史文明。它形成只与中国传统绘画条件的直观思维方法有关,但它包括直观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想象一下,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在特定的图像符号中是可以理解的。意象的概念不仅体现在文字上,也体现在图像上。它与古代文明的发展并驾齐驱。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历史文明背景下的意象观念,将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转变为意象的发展方向,从对自然的简单模仿中解放了传统的造型方法。从一开始,它就是在抽象理解自然的过程中寻求生命的本质。

许多西方艺术家经常强调在写实绘画中的情感参与。客观世界只是艺术的一部分,情感是艺术的有益补充。虽然西方画家也很重视内心的感受,但主观精神与艺术意象在视觉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我们必须承认,在西方现实主义模仿理论的造型体系中,在现实的客观再现中,情感和精神对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线条是古老、简单和抽象的。它作为一种造型元素和主要造型方法,已成为中国绘画传统造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方法上,中国油画的不断发展已经表明,在现实的三维世界中没有绘画,表达现实世界本身就是抽象过程的概括,这是因为他的朴素,所以现实的表达只是一种主观的细化,主观表现的过程,造型过程的主观影响,必然具有图像的特征。图像表达的思维模式往往依赖于现实“概念”和“逻辑”的双重处理来保持图像的精神。

三、吸取经验,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指的是我们是去学习西方油画的技法、基础知识、绘画方式等,“用”指的是我们把学到的油画技术运用到创作中去,其中,用最为重要。我们学习油画更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运用油画时更要结合我们当下的文化背景加此比才能做到学得透彻用得巧炒。综观各位伟大的艺术家的艺术成就除了天赋和勒劳之外都是顺应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中西绘画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立场和关注,以及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选择,也导致了绘画在不同方向的发展。中国绘画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相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的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最直观的印象是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区别。生命的流动,是一种和谐与节奏,具有强烈的线性特征。它是一种在平面形式上徘徊的现象,这种审美范式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形态特征中找到。绘画过程不再追求与自然的过分相似,而是有苏轼的“画心”,像一个孩子的邻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追求“相似”来实现主体的本质。它不是一种视觉空间表示,而是一种基于图像要求的二维管理和布局创造过程,强调主观表达。东方绘画并不注重于写实光影的三维视觉空间重现视觉对象,而是透过线条与内在的精神追求结合,重新建构现实的逻辑影像空间,即心理空间不同于真实的视觉三维空间。虽然心理视觉空间在视觉和逻辑欣赏的过程中仍能恢复,但阅读的心理体验绝不是等同于视觉、直观和三维空间。

四、提高学生创作的能力

指导高校学生进行油画创作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题。为了避免学生味同嚼蜡的照搬,摒弃浅薄的所谓模仿力很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的创作,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油画创作指导。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会欣赏,学会评画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类型划分的相当清晰,并且加大了欣赏评述部分的比重。因此,我们应当把欣赏评述课作为指导中学生美术创作的基础课。

五、结语

在中国的艺术文化史上,绘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古以来画作就是传达人类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比文字更加浅显的便是画作,但同时比文字更加深刻的也是画作,而油画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利用浓厚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或明艳的橘红,或浓厚的明黄,或凄冷的靛蓝都是情感的迸发。中国油画艺术是文化情感的重要承载工具,国家领导人鼓励艺术家及学生们积极对外学习,更是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对东方文明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我们还可以谈论图式、经验和理解,影响着今天的人们,视角和世界观,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让我们从开始探索西方认知的道路不同的造型,我们将依靠自己的视觉、情感,忘却现实的复杂,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体验内心的真理。并把这些运用到国内高校油画创作的课程中。理性精神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武器。正因为如此,面对现实,我们总是采取谨慎的态度。西方人倾向于将自己置身于现实的另一面,以避免他们感情上的人性弱點最终影响他们的理性现实。静静地观察复杂的世界,在保持视觉真实的同时,我们一直在努力将它还原为创造者。笔者将“学会欣赏,学会评画”概括为教会学生欣赏原创作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见解,评述作品的风格、意境和主旨。从用笔、线条、色彩、构图中发现美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赵蕾.中西方美术题材比较之植物[J].明日风尚,2016(15).

[2]王子明.大学美术必修课程之中外美术史[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89.

[3]谢颜.中西美术教育之去留——潘天寿与林风眠美术教育观比较研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5).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油画 创作 探索 高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