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7篇)用新伟大奋斗创造新伟业系列评论汇编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17篇)用新伟大奋斗创造新伟业系列评论汇编

2024-01-17 13:4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17篇)用新伟大奋斗创造新伟业系列评论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17篇)用新伟大奋斗创造新伟业系列评论汇编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系列评论汇编

(17篇)

目录 精准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1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时代意蕴 4 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 6 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8 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10 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 12 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14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6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18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20 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立魂 22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24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6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8 追求真理 揭示真理 笃行真理 30 跑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度 32 领航中国向未来 34

精准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党的20D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这一重要要求告诉我们,军队党员干部只有领时代先声、立时代潮头,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才能解答好时代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课题,不断开创强国强军事业新局面。

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
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科学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制定正确的目标、政策、举措,就能应对变局、破解困局、推动发展。我们要开创部队建设发展新局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必须适应时与势的变化。只有精准识变,才能在变化中抓住机遇;
科学应变,才能在发展中开拓进取;
主动求变,才能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准战场的脉搏,看不见变化不行,看见变化不去应变求变也不行。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体现在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上,体现在能打仗、打胜仗上。

战胜不复,知变为大。今年年初,习主席在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中强调,全军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这一命令深刻提醒我们,我军的核心职能是备战打仗、精武强能。我们在形势任务面前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就是要充分认清国家安全环境,应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谋训法战法创新、争战场制胜优势。

今天,科技已经成为核心战斗力,成为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化,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科技战。没有核心关键技术,缺少“大国重器”,就难以制衡强敌、取得胜利。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科技素养、装备素养,加强新装备新力量运用,抓住“人类指挥、机器自主、网络支撑”的要义进行战术创新,尽快把技术谋成战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高度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科技练兵活动,用好用足科技力量,运用“科技+”“数据+”“网络+”等手段开展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用科学训练提升实战本领,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制胜优势。

胜利,总向着走在战争前面的人微笑。要想在未来战场上赢得胜利,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战争规律,设计筹划好现代战争。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发生了极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由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由平台支撑向体系支撑、由规模优势向精兵优势、由协同制胜向联合制胜转变,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统兵打仗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代战争的作战领域,已经拓展为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如果困守机械化时代的练兵模式,就无法有效供给先进战斗力,胜利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唯有知战晓战,精通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出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概念和战法体系,才能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时移世易。对手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手的昨天和今天也大不一样。不知对手是谁,不知对手的变化,做不到知己知彼,何谈克敌制胜?正所谓,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
常胜之家,必先悉敌情。对敌人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战场上肯定要吃败仗。研究强敌对手,不单是作战部门的事,各部门各领域各层级都应有自己的研究任务。只要坚持对敌情、对手和战场进行精确研究,跟踪对手的变化,看透对手的灵魂,像熟悉自己的部队那样熟悉强敌对手,才能做到料敌如神、胜敌于先。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事实证明,战争千古无同局,“兵形似水”是不变定律。我军要以变取胜,就应该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只有窥端倪而知全貌,识大势而勇作为,顺潮流而敢创新,才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善于求变,真正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牢牢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时代意蕴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军事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20D把全面加强军事治理上升为党的意志,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布局来推进,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建军治军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深远意义。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军事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不仅包括硬件水平的现代化,也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体系、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执行力,才能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使军事治理的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同样,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进一步健全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体系、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又要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破解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我们加强军事治理,应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总结运用改革成功经验,抓好既定改革任务落实,加强后续改革筹划,坚定不移把改革进行到底。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把备战打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项工作和建设、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向备战打仗聚焦。应进一步强化以战领建,统筹提高战的能力、建的质量、备的水平,形成战、建、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强化战略管理,加快推进以效能为核心、以精准为导向的军事管理革命,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聚焦保障打赢,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军事治理,主体在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加强军事治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军战略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加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军事治理人才能力素质和结构布局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好识才、聚才、育才、用才工作,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程度集聚人才和智力资源。

依法治国,则国昌盛。依法治军,则军生威。党的20D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化是军事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是衡量军事治理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主要标准。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进一步深化军事立法工作,打好政策制度改革攻坚战;
做好法规制度实施工作,严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
强化法规制度执行监督工作,确保法规制度落地见效。应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努力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加快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政治整训是我军从政治上加强自身建设的传统法宝,是新时代我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的重要途径。

党的20D报告强调,“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这一重要论述,一以贯之地坚持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深刻汲取新时代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宝贵经验,郑重宣示了我们党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

1929年,针对红四军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组织新泉整训,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指战员在思想政治上达到高度统一,开创了我军政治整训制度化、规范化的先河。毛泽东同志经过深入调研总结,撰写《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草案,并随后主持召开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由此出发走向革命胜利。

80多年后,党中央和习主席力挽狂澜、扶危定倾,果断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治建军作出部署,带领全军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人民军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军队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过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重振了我军政治纲纪,纯正了我军政治生态,坚持和强化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

政治整训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革命战争年代的一次次政治整训,使广大指战员笃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新时代全军大力推进政治整训,使广大官兵自觉做到忠诚维护核心、坚决听从指挥。实践证明,只有抓细抓常抓长,持续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整训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持续发扬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不断纯洁组织、建强队伍,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刘少奇同志曾说:“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强军思想,贯彻落实《改进中校以上军官学风的措施》,扎实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一致,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打牢部队铁心向党、矢志强军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这也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新征程上,各级党组织应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优化组织设置,健全制度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应着力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使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我们应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压实各级责任,抓好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体系治理。应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打好正风肃纪反腐组合拳,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军地交叉地带问题和基层不正之风整治力度,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局面,确保枪杆子永远不生锈、永远不变质。

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在社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军事斗争领域,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

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科技与战斗力增长的内在规律,清晰指明了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发力方向,为抢占世界军事竞争制高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军队战斗力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到要求“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再到告诫“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习主席的深思远虑和战略擘画,在全军立起了向科技要战斗力、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鲜明导向。“科技”与“强军”,关联性日益增强,耦合度不断提升,作用力充分彰显。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主要大国都把夺取科技优势作为谋求军事优势的战略举措。“十四五”时期很可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质变期,这是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唯有把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方能推动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迅速生成和提高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所必需的新型战斗力。

科技只有被正确地应用于军事实践,才能成为现实的战斗力;
科技只有在战斗力增长中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才能成为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奋斗强军十年来,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陆续出台,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准则:战场需要什么、打仗需要什么,科技创新指挥棒就指向哪里。随之而变的是,我军训练理念发生深刻变化、武器装备不断迭代更新、官兵科技素养更加厚实,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实践证明,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必须立起姓军为战的鲜明导向,下大气力联结作战“需求侧”、对接部队“用户端”,坚决挤掉水分、去除虚耗,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既需要灵活战术,更需要先进科技。离开先进科技,不能把科技转化为战斗力,就难言能打仗打胜仗。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核心关键技术是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近年来,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大型驱逐舰等大国重器建设捷报频传,歼-20、运-20等先进战机列装,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惊艳亮相……一项项核心技术突破赶超,一个个国之重器横空出世,见证着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整体跃升,成就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硬气、底气与豪气。今天,我们在感慨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依然是制约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就会同世界军事强国产生越来越大的技术代差。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绝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上”。必须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点燃战斗力跃升的新引擎,保持强大的慑战止战胜战能力。

“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人始终是技术的主宰,是战斗力诸要素的核心。今天,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但无人机并非真的无人,智能化也不是武器变成人,而是武器在前台、人员在后台,人的智能移植到了武器上……人要与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战斗力,最根本的是提升人的科技素养。广大基层官兵处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前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必须不断加大科技知识的学用力度,深入系统掌握科学技术,让自身科技素质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岗位需要。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努力成为学习高科技知识的带头人,实践科技强军的引路人,驾驭信息化战争的明白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下,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只有把科技强军向深里做、把科技强训往实里抓,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赢得主动,依靠科技优势赢取战场胜势,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在社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军事斗争领域,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

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科技与战斗力增长的内在规律,清晰指明了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发力方向,为抢占世界军事竞争制高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军队战斗力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到要求“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再到告诫“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习主席的深思远虑和战略擘画,在全军立起了向科技要战斗力、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鲜明导向。“科技”与“强军”,关联性日益增强,耦合度不断提升,作用力充分彰显。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主要大国都把夺取科技优势作为谋求军事优势的战略举措。“十四五”时期很可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质变期,这是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唯有把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方能推动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迅速生成和提高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所必需的新型战斗力。

科技只有被正确地应用于军事实践,才能成为现实的战斗力;
科技只有在战斗力增长中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才能成为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奋斗强军十年来,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陆续出台,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准则:战场需要什么、打仗需要什么,科技创新指挥棒就指向哪里。随之而变的是,我军训练理念发生深刻变化、武器装备不断迭代更新、官兵科技素养更加厚实,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实践证明,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必须立起姓军为战的鲜明导向,下大气力联结作战“需求侧”、对接部队“用户端”,坚决挤掉水分、去除虚耗,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既需要灵活战术,更需要先进科技。离开先进科技,不能把科技转化为战斗力,就难言能打仗打胜仗。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核心关键技术是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近年来,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大型驱逐舰等大国重器建设捷报频传,歼-20、运-20等先进战机列装,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惊艳亮相……一项项核心技术突破赶超,一个个国之重器横空出世,见证着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整体跃升,成就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硬气、底气与豪气。今天,我们在感慨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依然是制约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就会同世界军事强国产生越来越大的技术代差。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绝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上”。必须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点燃战斗力跃升的新引擎,保持强大的慑战止战胜战能力。

“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人始终是技术的主宰,是战斗力诸要素的核心。今天,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但无人机并非真的无人,智能化也不是武器变成人,而是武器在前台、人员在后台,人的智能移植到了武器上……人要与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战斗力,最根本的是提升人的科技素养。广大基层官兵处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前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必须不断加大科技知识的学用力度,深入系统掌握科学技术,让自身科技素质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岗位需要。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努力成为学习高科技知识的带头人,实践科技强军的引路人,驾驭信息化战争的明白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下,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只有把科技强军向深里做、把科技强训往实里抓,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赢得主动,依靠科技优势赢取战场胜势,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攻击-2无人机首次振翅珠海,无侦-7、无侦-8、无侦-10等无人机装备进行地面静态展示……前不久,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大批新域新质作战装备纷纷亮相,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军在运用先进作战手段、加快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党的20D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强调“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这为我军加快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加强新兴领域军事布局、加快先进战斗力有效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太空、网络、无人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效能日益显现。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标志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所立足的新型作战域往往具有疆域属权未定性、力量辐射全域性、作战效果战略性、未来发展突变性等特点,是当前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热点领域。

兵以器立。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是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未来战场的制高点,甚至有人称之为“战争精彩活剧的出演者、艰难僵局的打破者、辉煌奇迹的创造者”。从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以战略预警、信息控制、算法攻防、无人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日益成为加速战争形态升级、改变战争规则的关键性因素,推动战斗力结构从传统的以兵力、火力、机动力为主,向以信息力、结构力、智能力为主转变,进而深刻改变战争准备的理念和周期,改变战争进程的速率和效率,改变军事斗争的方式和结果。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
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拼的是精锐,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是抢占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重要一手。谁能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发展上领先一步,谁就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我军军队建设“十四五”总体规划鲜明提出“布局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放眼全军一场场实战化演训活动,水下无人“鱼群”、陆上无人“狼群”、空中无人“蜂群”开始真正涌现,陆航、特战、电抗、无人、网络、空天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深度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正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极”、制胜战场的“台柱子”。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就孕育什么样的战争制胜机理。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崭露锋芒,背后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空间、空天、纳米、生物、量子等前沿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突破。善战者,求之于势。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事不宜迟,不能消极等待,必须积极培育,否则就会错失良机,甚至出现新的代差。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升科技敏锐度、认知力和响应速度,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作战力量以“主力”“主角”融入作战体系,积极谋求新的军事突破、赢得新的战略主动。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训练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路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运用对实战化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往往技术含量高、组训难度大,不少专业具有新、特、少的特点,不能避难就易、偏训漏训,更不能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要遵循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生成发展规律,按照“真、难、严、实”要求,坚持大胆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推进指技融合,深化实战实训,力求取得最广战场适用范围、最佳编成聚力方式、最大对抗能力效应。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现代战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不足,尤其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匮乏,是打不了胜仗的。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建设的若干措施》,为加快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要把培养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作为长期战略工程,强化需求牵引、优化培养模式,紧盯短板弱项、实施分类孵化,加强实践历练、科学调控使用,前瞻布局、体系设计,激励扶持、复合培养,切实为打赢高端战争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党的20D报告强调,要“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对我军来说,把党的20D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确保党的20D精神在部队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首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95年来,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千千万万革命将士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铸就了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在风雨如磐的漫长革命道路上,我军将士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

“魂者,器物之统摄也。”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这一形象比喻,深刻表明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这个“魂”是我军的生命所系,无魂则无命;
这个“魂”是我军的建军之本,无魂则无本;
这个“魂”是我军的力量源泉,无魂则无源。

党给了我军生命,党哺育我军成长。我军一路走来,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来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部队被策反、被拉走;
无论野心家多么狡诈,篡夺军权的图谋一次也没有得逞;
无论政治考验多么严峻,军队总能与党同心同德。这成了许多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也是让全军将士引以为傲的传奇。这背后的奥秘就是我军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国家所以稳定,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轨道,这很重要。”

当前,军队建设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要不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是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一些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改变我军性质,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同时也要看到,我军少数年轻同志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艰苦环境和复杂斗争的锻炼,对党指挥枪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透。这些都要求我们把凝心聚气、铸魂育人、强根固本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

制度优势是最大优势。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就是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实行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如果把这一制度体系比作一条“巨龙”,军委主席负责制就是居于“龙头”地位的制度,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党委制等就好比“龙身”,解决的是政令、军令畅通问题,确保“龙头”“龙尾”不脱节;
支部建在连上就像“龙尾”,确保党指挥枪在基层落地生根。

变革不变色,改革不改向。坚持党指挥枪,发挥好我军这一显著制度优势,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加强。在这次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中,我们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规范我军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纵向上扭住军委主席负责制这一根本制度,构建一贯到底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系列原则和制度;
横向上完善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各方面制度,构建起系统完备的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最终要落到人身上,落到每名官兵身上。在数学上,100-1不会等于零;
但在对党忠诚上,100-1就等于零。我军是拿枪杆子的,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对党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衡量我军政治上合格,可以讲很多条,但归根到底要看这一条,就是广大官兵必须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我们这支部队之所以是一支拖不垮、打不垮的钢铁部队,占领思想、铸牢军魂,这是我们的根本力量所在。”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我军都必须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之于党、国家和军队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殷殷期许,语重心长;
谆谆嘱托,催人奋进。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的选择,从来都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嘉兴南湖,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长征路上,无数年轻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转危为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优秀青年对党坚定追随,让党的事业绵绵相继、薪火相传。历史告诉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青年工作和青年成长高度关注。论志向,勉励青年“立志做大事”;
谈学习,要求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
说成长,指出“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话担当,希望青年“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品读习主席讲给青年的“知心话”,如同打开了青年的“成长指南”。坚定的理想信念、深邃的人生智慧、火热的奋斗豪情,激励广大青年与时代同向同行,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进;
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这盛世,如你所愿。”站在21世纪的长河堤岸,面对云飞浪卷的崭新时代,历史已经告诉未来,后浪正在告慰前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春的力量汹涌澎湃。“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作为部队的主体,军队青年只有勇于变革、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能唱响新时代的强军战歌。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军队青年要想成为强军先锋,很重要的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志气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理想追求,骨气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底气是制胜强敌、制胜未来的过硬本领。有了志气、骨气、底气,就会自主创新为打赢、志在精武当尖兵,就会扎根基层建功业、破解难题闯新路。

“青年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胜战之路绝不是轻易就能开辟出来的,而是经过血与火、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拼搏出来的。军队青年要高扬理想风帆、放飞强军梦想,一门心思、一以贯之、一腔热血地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战位、把使命当生命,争当爱岗敬业的“螺丝钉”、履行使命的“排头兵”、转型建设的“主力军”,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在火热军营续写青春激昂与奋斗强军的荣光。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青年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各级党组织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述凝结着党百年奋斗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揭示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D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我们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
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十年淬火锻造,十年百炼成钢。党的自我革命力度空前、成就卓著、影响深远,深得党心、军心、民心。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够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习主席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精辟地概括为 “六个必须”: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必须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这“六个必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方向、科学内涵、实践要求、方法路径,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成果。

“不私,而天下自公。”我们党之所以有勇气、有底气自我革命,源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源于我们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的政治本色。正是因为无私、无我,我们党才能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所裹挟的人开刀。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同时也要清醒意识到,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使每名党员永远坚守初心使命。

党的20D作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20D精神上来,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强军思想武装,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高度自觉。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政治整训,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引向深入,在看齐追随、备战打仗、维护团结、严于律己上下功夫,确保部队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从指挥,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纪律和作风保证。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严明纪律要求、整治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

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这是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也是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久经考验而百炼成钢的奥秘所在。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党性、党纪的外在表现,党纪是党性、党风的重要保障。党的20D报告把纪律和作风建设融为一体,体现了纪律建设与作风建设不可分割的基本规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是对这一规律的遵循,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有效途径。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实践证明,作风和纪律问题只是“表”,背离党性、丢掉宗旨才是“里”。因此,抓党风、严党纪,必先强党性。只有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才能消除产生作风、纪律问题的不良根源。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加强党性修养是安身立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如同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一样,党员的党性修养也需要在自我修炼中检视、在自我约束中砥砺、在自我改造中提高。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以党性立身做事,就能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的同时,推动事业发展,凝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

党风正则事业兴。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回溯历史,红军好作风暖了百姓心,“苏区干部好作风”广为传唱,我们党赓续传承的优良作风,堪称一个百年大党的显著标志。今天,作风问题无小事,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习主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关于作风建设,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常抓不懈、保持长效。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亟待我们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作风建设每向前推进一步,制度层面就加固一层。习主席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进入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推进力度之大、质量之高前所未有。现行近4000部有效党内法规中,近十年新制定修订的占70%以上。党规党纪的笼子越扎越密,纪律执行机制更加健全,纪律观念持续深入人心,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显著提高,纪律作为管党治党利器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靠严明的纪律作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又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

令严方可肃兵威,命重始于整纲纪。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历来以作风优良著称,靠纪律严明制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军队作风纪律建设,制定和落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纠治“四风”,持续推进专项清理整治,下大气力为基层减负,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得到强势回归,严格的纪律规矩得到牢固树立,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但要看到,作风问题往往是顽瘴痼疾,抓一抓好一点,放一放又来了。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入抓好作风建设,强军兴军才有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抓常、抓细、抓长,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深化标本兼治,既针对面上问题的各种表现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又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我军作风根本好转,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强军事业在召唤,奋进征程竞风流。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建军一百周年。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坚决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以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以强大可靠的战略能力,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崭新的面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立魂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对党和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明确了方向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魂者,器物之统摄也。”灵魂作为一个永恒性的概念,常被人们用于所认为最重要事物的比喻上。意识形态工作是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谋的是长远之策、行的是固本之举、建的是久安之势、成的是长治之业。有了它,人民就有了精气神,民族就有了民族魂,国家就有了国魂。从革命年代靠“枪杆子”和“”闹革命,到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新时代“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和善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凝聚力。

金一南在《正道沧桑》一书中写道:“如果不建立强大的精神内核,物质再丰富也无济于事。”意识形态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向来发挥着“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亲自谋划指导推动,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举旗亮剑、强基固本,理直气壮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果断消除顽瘴痼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国家动荡、政权更迭往往始于思想领域的混乱、指导思想的动摇。思想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是前车之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仅仅是理论之争、观念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前途之争、命运之争。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人无魂不立,军无魂不强。一支军队的溃散溃败,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我军始终面对“两个战场”,既要打赢军事仗,又要打赢政治仗。军事上不过硬一打就垮,政治上不过硬不打自垮。意识形态工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攸关党和军队生死存亡,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制脑权”的争夺,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我们必须擦亮慧眼辨美丑,拨开迷雾见真知,端正价值追求,时刻保持警惕。

“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一直以来,固根与拔根的较量、铸魂与蛀魂的拉锯、扛旗与砍旗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歇。敌对势力总是幻想从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目的就是在我军的根和魂上动刀子,妄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体制上瓦解党和军队的关系,动摇我军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敌人最害怕的,正是我们要牢牢坚守的。只要我们永远铸牢军魂、听党指挥,敌人拉拢人心、搞乱军心的图谋就不会得逞,红色江山就能永远稳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敌对势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军意识形态进行的渗透破坏愈发加剧,思想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已转移到网上。“文化冷战”“政治转基因”“反思改革”,这些错误和有害言论通过网络化包装、数字化伪装,隐蔽性、欺骗性、蛊惑性非常强,一些官兵容易被带偏节奏,成为“易感人群”。思想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正确的思想不占领就会被错误的东西占领。把信仰信念的根在官兵思想深处扎深扎牢,最根本的是要用***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我们要善于用网络思维传播主流思想,用网络语言承载红色基因,用网络形态创新斗争模式,用网络手段拓展教育平台,用“网生代”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贯注正确思想、树牢核心价值、汇聚强军力量。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强国强军,关键在人。再宏伟的蓝图,再伟大的目标,最终都要落到人身上,落到人才身上。

党的20D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系列战略擘画,充分说明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对强国强军的重大意义,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强军,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石。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弈。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新兴领域的开拓者,是技术革命的引领者,是重大工程的带头人,对党、国家和军队事业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拥有拔尖创新人才上的优势,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支军队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的主动,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没有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是打不了胜仗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屡屡战胜强大敌人,最根本的是集聚了一大批杰出领导人才、优秀军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事实证明,任何时候人才方阵强了,拔尖创新人才多了,我们的底气就足、腰杆就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把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摆在强军事业发展突出位置,在重振党管人才政治纲纪、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布局、深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推动人才领域开放融合等方面下了很大气力,我军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成就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形势下,我军人才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新兴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拔尖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从国际战略竞争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各国军事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加强人才工作,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掌握人才竞争主动权。从战争形态演变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快构建制胜未来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体系,锻造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重在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当前,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军事理论、武器装备、组织形态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我们必须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更好发挥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要创新精神的领域。人才最宝贵的价值就在于创新创造。只有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努力使官兵素质全面升级、本事全面扩容、能力全面转型,才能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军队是要打仗的,我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应在锻造打仗型人才上下功夫见成效。如果培养的人才打不赢现代战争,那就不叫拔尖创新人才。从近年来几场局部战争看,新型武器使用广泛,新质专业人才地位重要;
网络交锋烈度提升,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迫切;
后勤保障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现代卫勤专业人才作用凸显;
认知攻防贯穿全程,认知领域人才比拼激烈。这就要求我们树立长远眼光,瞄准现代战争,超前谋划、前瞻布局、体系设计,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确保打赢未来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

实践是人才成长最好的课堂。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很重要的是加强人才实践历练。只有勇于让广大官兵参与重大军事斗争、重大演训活动、重大科研项目,让他们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法训法创新研究、新兴领域开发运用等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锻造专业素养和过硬素质,使他们在创新创造中成为拔尖人才。

战斗力跃升本质上靠人才驱动。在党的20D精神指引下,我军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一定能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在与强敌对手的激烈竞争中走在前列、保持胜势。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现代化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是军队最直接的核心战斗力。

党的20D报告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一重要论述,更加凸显了科技自立自强在强国强军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作用。

关键核心技术,“关键”二字,道出的是这一技术的重要价值;
“核心”二字,标注的是这一技术的统领地位。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撒手锏”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国外都是不可能给我们的。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也能干!”当年,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科学家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的魄力,掌握了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核潜艇等,有效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高度重视,从强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到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再到出台《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10年来这些令世人惊叹的科技成就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在国防科技领域,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在别人的地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如果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起仗来就会依附于人、受制于人,就会被人“卡脖子”“牵鼻子”。

近年来,尽管我军创新驱动发展成绩喜人,但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形势逼人,挑战逼人。对最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只有保持恒心和韧劲,不屈不挠、久久为功,集中优势力量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才能把军事斗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习主席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军事需求是国防和军事科研的核心目标,是发现、研判、确定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依据。必须紧贴军事需求,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和重心,设计关键核心技术体系,区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轻重缓急,聚焦能打仗打胜仗,针对短板弱项,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对手不怕我们尾随追赶,最怕我们另辟蹊径。“追尾巴”“照镜子”是没有前途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要以我为主,审慎借鉴,打仗需要什么,就优先发展什么;
对手害怕什么,就重点研制什么。把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基点放在颠覆性技术上,为颠覆性技术军事化运用开拓路径,为建设新质颠覆性力量提供理论导引,才能形成对对手的“理论突袭”,实现“换道超车”。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创新之魂。对于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之所以一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研究跟不上。基础研究周期长、难度大,实用价值短期显现不出来。这就需要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需要在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从而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牢基础,积累后劲。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主席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不易。钱学森同志也说:“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对“探索性失败”的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孕育着下一次创新的成功。重视试错的价值,树立容错的导向,探索“为失败买单”的合理办法,为勇于创新者解除后顾之忧,“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就能照进现实,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就能变成关键核心技术的“丰产田”。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坚定了在党的旗帜下团结奋斗、勇毅前行、顽强斗争的决心和意志,必将凝聚起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磅礴力量。

从“东亚病夫”到“文明醒狮”、从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一百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追赶超越中长志气,在顽强斗争中强骨气,在发展壮大中蓄底气,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

“身处新时代、赶上好时代”“强军有我、奋斗看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无疑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彻底挺立起来的生动写照;
是对“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的真切感受;
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真实体现。正如习主席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年,面对积贫积弱、风雨如晦的中国,毛泽东振臂一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疑问,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答:“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越是任重道远,越要志存高远;
越是万水千山,越要壮士如山。

党的20D描绘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丰富拓展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时代内涵,鲜明标定了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这是人民军队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必须交出的历史答卷。目标昭示方向,目标凝聚力量。这要求全军官兵必须锚定目标、笃行不怠,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人的精神脊梁,一个人有了骨气,人品就有了高度,人格就有了硬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深处的骨气,在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身上,表现得更为鲜明。骨气,就是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乐观;
就是作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发放的救济粮”的气节;
就是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气;
就是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铮铮铁骨。

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作为革命军人,就要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强意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做到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底气,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萌生的精神力量,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前途的自信。淮海战役,我军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队80万人,被斯大林惊叹为“战争奇迹”,这种底气来自于人民军队的胜战之能和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人民军医发出“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的铮铮誓言,这种底气来自于他们对医术的自信和对人民的热爱。

能力催生底气,底气决定信心。军队强不强,关键看打仗;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备战打仗是全军各级的主责主业,是每名军人的第一要务。每名官兵只有具备能打仗、打胜仗的真本事、硬本领,才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全军官兵应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确保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追求真理 揭示真理 笃行真理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②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习主席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这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提供了有力指导,为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
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2020年9月17日,习主席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望着讲堂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深刻总结:“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真理是以真理的精神追求而来,理想是以科学的态度选择而生。在反复比较中选择,在世界大潮里追寻,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回望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不怕风吹雨打、不惧千难万险,迸发出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气概,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牢牢扎根;
无数共产党人义无反顾汇聚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找到了共同理想,立起了精神支柱,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20D报告中总结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理论创新居于首位。十年来,正是这一思想引领着我们党的航程,照耀在新时代的征途,温暖了亿万人的生活,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

正确的理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从科学认知中来。党的20D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十年来,正是我们党科学正确地揭示真理,明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命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才会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要求,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
以“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的坚决,不惜代价进行抗击疫情斗争;
以“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的果敢,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久久为功建设生态文明。展望未来,心中装着人民——这样的政党,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的思想,必定拥有引领航向的力量。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真理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五位一体”构建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明确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携手世界共圆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前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笃行真理的实际行动,有力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时代波澜壮阔,“风景这边独好”。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一定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强军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20D精神,用***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成效,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跑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度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建设强大的军队,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伟大目标的牵引。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党的20D作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丰富拓展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时代内涵,鲜明标定了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党的意志、人民的期盼,是全军官兵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必须交出的历史答卷。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一支军队的奋斗目标,决定着这支军队能够达到的时代高度。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接续奋斗,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我军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善治者谋局,善谋者致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动态的、发展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标要求。战略目标指向哪里,强军的方向就在哪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充实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明确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目标擘画蓝图,目标指引方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阶段性目标任务提供了战略引领。这一奋斗目标,着眼的是我国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要求,实现路径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根本指向是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这一奋斗目标,确保了我军现代化进程的有序衔接,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国家战略需求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有机统一。

未来可期,在于目标可期。2027、2035、2050,近期、中期、远期,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形成了梯次衔接、科学清晰的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从顶层上立起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总纲。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确立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让实现强军、建成一流的图景更加清晰。这科学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聚焦重点,既体现了战略部署的延续性,又符合强军实践的新要求。

强军兴军波澜壮阔,崭新征程气壮山河。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浩荡的长风、高耸的航标,给人以理想的感召、奋进的力量和责任的担当,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放眼今天,东南海天苍茫,劈波斩浪;
西陲高山厚土,旌旗猎猎。全军官兵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奋进姿态,投身强军兴军的火热实践,向心凝聚、向战发力、向难攻坚,续写着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习主席强调:“我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要把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这是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务期必成。”2027年前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很紧要的一段时期,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景美如画,关山万千重。这5年,既是吃劲奋斗的攻坚期,也是加油加压的冲刺期,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目标召唤,战鼓催征。惟有把这一“中心任务”放在心中,全部心思向此聚焦、各项工作向此用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以知重负重、知责尽责的坚定执着,踔厉奋发、勇毅笃行,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才能高标准实现既定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未来5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巨大的势能,带着紧迫的节奏。目标催人奋进,任务艰巨繁重。强军路在脚下,实干铸就梦想。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意志、坚定强军信心,持续唱响新时代的强军战歌,敢于闯关夺隘、勇于开拓进取,不畏风浪、直面挑战,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铸牢强军之魂、聚力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领航中国向未来

十年路,百年潮,千年梦。

随着党的20D的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风雨兼程、不可阻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山高水长,昂首挺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歌曲《领航》唱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崇敬和追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谁领航中国创造历史、开创未来?当然是中国共产党。

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句诞生于革命年代的话语,经过实践熔铸,已经拓展为更加丰厚的内容。这一拓展,彰显的是党的英明领导、党的丰功伟绩、党的恒久魅力。

立志千秋伟业,矢志砥砺前行。101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征程上,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领导作用更加凸显、领导优势更加显著。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习主席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科学内涵,为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

领航中国,离不开强大的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我们党拥有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备的强大优势,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党闻令而动,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尽锐出战,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到践行大国之诺,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从不畏艰难,众志成城抗震灾、斗洪水,到举全党全军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实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有人评价,“中国之路越来越宽广、中国之治越来越成熟、中国之理越来越彰显”。

有外国领导人赞誉,“愿意了解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减贫经验”“坚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开辟一个新阶段”。

“神州多美好,强起来的民族知道;
今朝多美好,伟大的新时代知道。”新时代1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可以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一,也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保证。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正在召开的党的20D,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20D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95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新的征程上,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军队建设内外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军队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唯一性、彻底性、无条件性,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同志说过:“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
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今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意气风发、奋勇争先,亿万人民锐意进取、活力迸发,广袤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欣欣向荣。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好“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一定能在党的20D精神指引下,谱写新时代强国强军的壮丽篇章,胜利到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推荐访问:(17篇)用新伟大奋斗创造新伟业系列评论汇编 伟业 汇编 奋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