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

2023-11-27 10:22: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1、从写的角度关注教学,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2、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请大家看一看哪一小节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

(生读、找)

2、出示一段话(与课文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作文中,读到的经常是一些概括性强的语言,可是这段话用事实来说话--通过乔依的动作、来神态表现乔依的卖力,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3、这是乔依帮助老妇人的具体过程,同学们会读书的同学能将一段话读成一幅画,甚至是一组画面,在这段话中,隐藏着许多画面,请大家再读读,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等会请你向大家描述一下。

生:我看到乔依正趴在车底下,脚上没有袜子,手上也没有手套,他冻得直哆嗦,可是还在一丝不苟地揣换着车轮胎。

师:你所看到的画面我们也看到了,你有一双细致的眼睛。

生:我看到的乔依不停地流着清水鼻涕,手被蹭破了,血流了出来,但乔依都顾不上了,他似乎已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只记得给老妇人修车。

师: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哪。

生:风雪不停在落在车子的四周,乔依露在车外的身体都落了一层雪花,乔依一边干活,一边不停地用手呵着热气,使自己的手指还能勉强活动。

生:我看到乔依从车下爬出时身上全是污泥,而他的手上也满是油污。

师:是啊,乔依的行为就是一幅幅图画定格在我们心中。这么多画面连在一起,能读出你的感动吗?(学生练习)

师:谁来读?(指一生):(师:我的声音告诉大家真的感动了,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一起走近乔依吧!

4、作者用笔精细,将深深的感情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读来备受感染与熏陶。认真读读第一部分的其他小节,你一定有更深的感受。

学生自读作批注与文本对话(师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5、在此基础上,以教材校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展开对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自由交流,学生各陈己见。(此刻教学没有了预设性,有了生成性,它要求教师跟着学生的话题走,这既是一种引领,也是一种互动。)

生:“他没穿袜子”、“破手套”、“衣服也更脏了”看出乔依生活贫困。

生:乔依让她坐进车里,看出乔依关心老妇人,为老妇人着想。

生:老妇人在冷风中微微发抖……

生:老妇人看到乔依,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说明她很害怕。

生:她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

读读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生:从“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汽车。”可以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帮助是发自肺腑的诚心的帮助。

6、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师:乔依生活贫困,又面临失业,他需要钱吗?可他为什么会愣住了?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

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同学们,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你们自己来学习。

同学们,会读书的同学还能将一段话、几段话读成一句话。

请同学们自读9~11节,完成填空。

2、[出示填空]

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让我们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

生: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可见餐馆条件简陋。

生:尽管如此,女店主递上来的毛巾却是“雪白”的,可以看出女店主工作细致,待人热情。

生:女店主身怀八个月的身孕,身体极度的疲劳,是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她还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说明女店主的热情。

生: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在寒冷的冬天里,她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了顾客。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师:初读课文的结尾,你感到意外吗?有什么意外?

生:我想不到女店主就是乔依的丈夫。

师:是啊,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

师: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细节让你触动的?

生:从“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读出了乔依的劳累。

生:从“她不忍心叫醒他”,读出了女店主对丈夫乔依的体贴和关爱,同时也读他们夫妻间的恩爱。

师: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们的生活虽然很贫困,但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这样的心态,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

生: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有我们的努力,有周围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

生:你这么善良,只要我们彼此相爱,一切困难会克服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生:你会找到工作的乔依……

五、小结升华。

板书:一直常常

……乔依老妇人女店主……

师:你们看,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理解这个“爱”的吗?

师:板书繁体的“爱”字,同学们“爱”,上面是手,中间是心,下面也是手。爱是什么?手捧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别人的手上,这就是爱。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爱的阳光,呼吸着爱的芬芳,你是否曾想过也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呢?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所发生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屏幕出示歌词)

七、拓展延伸。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爱之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有趣的倒顺词 教学目标:

1.了解倒顺词的特点,知道与其相关的回文联、回文句、回文诗等语文知识。2.按照要求把倒顺词变成相声,并进行表演。3.积累倒顺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倒顺词。教学重点:

1.了解倒顺词的特点,知道与其相关的回文联、回文句、回文诗等语文知识。

2.按照要求把倒顺词变成相声,并进行表演。教学难点:

积累倒顺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倒顺词。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安排学生收集倒顺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城头小学是一个如花园般美丽的学校,处处皆有“美”的存在。在我们学校的西南角有一个种植园,美其名曰“立美园”。(课件出示立美园的图片)说起立美园,老师想起了一件趣事,话说: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向老师打小报告,她对老师说:“老师,我们班的小明又去园美立玩了。”老师听罢,非常纳闷,“园美立”是什么地方?想了半天,终于明白这“园美立”就是立美园呀!

2.那你知道,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是的,立美园要从右往左念,这个学生念倒了。但是,在汉语中,有一类词,正着念,倒着念都可以。比如说,著名——名著,刷牙——牙刷,像这样的词,你能说几组吗?(指名说)二、明确倒顺词的概念。1.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倒顺词。(板书:回文词,课件出示倒顺词的解释,教师

总结

)倒顺词也叫回文词,顺着读倒着读都成词。2.过渡:字的顺序变了,意思有没有变化呢?

三、

探究倒顺词意思的变化。

1.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组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课件出示词语)

3.教师总结:倒顺词是汉语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是两个字,顺序不同,词义有的不变,有的发生了变化。在运用的时候,要加以辨析。4.男生、女生互读词语。四、交流收集的倒顺词。

1.在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小组内交流你收集到的倒顺词。

2.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累词”行动,第一个起来说的同学尽可能地多说,接下来的同学要说没被说到的词,难度会越来越大,听的时候要专心。说的越多越好。全班交流。(指名说)3.教师总结并过渡:有人用这些倒顺词编了一个相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相声,一边听一遍把你听到的倒顺词写下来,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下面,请欣赏涂舜尧和王笑微带来的相声——《有趣的倒顺词》。掌声欢迎!五、编写相声并表演。1.欣赏相声表演。

2.这段相声里有哪些倒顺词?(指名说,学生说完以后,课件出示这几组倒顺词)这几组倒顺词的意思是否相同?同桌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片段,结合句子思考一下。(同桌读相声)

3.读完了,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举例说明。4.学习回文句。

(1)学到这老师有一个疑问,倒顺词正着读倒着读都可以,那句子可不可以?我们来试试!(课件出示三个句子,让学生自由读一读)(2)怎么样?可以倒着读吗?(可以)我们叫这样的句子——回文句。(3)利用你收集的回文词写几个回文句。4.相声表演大pk:(1)师生pk做示范。

下面,我们也试着用这些倒顺词来编相声。你来读一下pk要求。谁来先和我pk一下。师:这倒顺词真有趣,我说几组你能接上来吗? 生:能。

师: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生:……

师:从前,有一个国王非常富有。生:……

师:他的宫殿里到处是黄金。生:……

师:他还有很多的儿女。生:……

师:国王吩咐他的士兵,你用锅盖盖锅。生:……

这个故事就讲到这吧,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老师我甘拜下风。就像这样,和你的同桌也pk一下。(同桌练习)(2)同桌pk会运用。

(2)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我们叫这样的对联为——回文联。2.回文诗。

(1)回文词、回文句、回文联,还有更有意思的回文诗,话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秦观的情况。秦观看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派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这14个字是一首七言诗,秦观想告诉苏轼自己在外游玩的生活和情趣。你能试着把这首七言诗写出来吗?(课件出示提示)

(2)尝试读读这首诗。(3)全班交流。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齐读这首诗。

七、课外积累,回归生活。

1.生活中,也有回文词。你留意过吗?和你们分享我的发现。请看,这家饭店的名字叫——客上天然居,还可以叫——居然天上客。还有人把字刻在茶壶盖上。用以清心明志。这句话你想怎么念就怎么念。简单的5个字,说出了意思相同的5句话。只有汉字才有如此的魅力。2.总结:

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继续收集倒顺词。板书设计:

练习6 有趣的倒顺词 回文词

回文句 回文联 回文诗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爱之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课前预习:

1、自学本课的生字,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搜集图片、查阅文字资料了解三亚的概况。

课程实施:

一、知识链接,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处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是哪一座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亚)

2、通过课前预习,相信同学们对三亚都有了些了解,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三亚。

指名学生简单介绍

3、教师小结揭题:三亚是祖国南海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登上时空飞车,跟随作者到祖国的南疆海南省的三亚市,去欣赏那里浓浓的热带风情和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板书:落日)

二、品读词句,潜心感悟

(一)品味浓浓的热带风情

过渡:去过三亚的人多说三亚美,三亚美在哪儿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我们的慧眼去找找三亚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所描写的三亚景物。

2、随意指名说说三亚美在哪儿,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蓝透了)的海水(低翔)的白鸥(洁白)的翅尖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3、指导读好这组词语

4、师在优美轻柔的音乐中倾情朗读。

5、学生在音乐声中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仿佛听见了海鸥欢快的鸣叫声。走在沙滩上,脚下软绵绵的,玉屑银末般的细沙挤进我的脚丫,痒痒的。

我看到了太阳照着白鸥,白鸥的翅尖都变成金色的了,一群小朋友在沙滩上堆起了沙房子。我看见了一棵又一棵结着椰子的椰子树,听见了渔船上飘荡的渔歌)

6、指导朗读:听了同学们优美的描述,老师也完全沉醉于三亚那迷人的热带风情之中了,就让我们把这份赞叹、这份喜爱融入于朗读中吧。

7、小结过渡:蓝蓝的海,蓝蓝的天,白如雪的海鸥绕着你低低地飞,脱下鞋袜,踩在那柔柔的、细细的、玉屑银末般的沙子上,感受三亚迷人的热带风情,那是多么惬意啊,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可真有诗意呀!(板书:真有诗意),难怪作者会说在三亚看落日滑落的景象是美妙绝伦的。(板书:美妙绝伦)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二)感悟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1、师:在作者的眼里三亚的落日像什么呢?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一会儿像,一会儿像。

2、学生朗读后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3、师:是呀!三亚的落日是善变的,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它像什么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品品。

4、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孩童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指名填空,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写上文字。

(3)指名回答:我仿佛看到了。

(4)指导朗读:我们真得感谢作者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孩童般快乐的落日。孩子的灵动可以感染一切,三亚的落日也像孩子般用它的热情感染了大海,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读出这种快乐和热烈。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大红灯笼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1)指名读(不要读括号里的词),说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把三亚落日比作了什么?

(2)小声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字词间的区别。

(4)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跳水员的时候,相机出示一组语段:

a.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b.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分组读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话好?好在哪里?

(2)指名说。

(第二句把夕阳完全落下去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齐读第二句话。

(4)我为什么要瞪大双眼欣赏落日呢?说明了什么?

(突出我对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5)是啊,落日的美景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让我们再好好的读出落日的美妙吧!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多美的景象啊!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只有一声感慨。出示: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2、指导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优美的音乐响起,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的鸣叫声。

四、拓展延伸,积淀内化

1、阅读补充教材上巴金的作品《海上日出》。

2、小练笔:

大自然的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板书设计:

真有诗意!孩童

三亚落日大红灯笼

美妙绝伦跳水员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

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

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老妇人是一种真心的关怀,而不是一时的敷衍;乔依竭尽全力,无私地助人。)

6、出示第六自然段:

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7、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8、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六、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爱之链》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教学设计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刘洪超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学习确定位置

(一)(课件出示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

(一)2.创设情境:刘老师第一次在你们班上课,对大家都不认识,但有一个人必须要先认识一下,这个人是谁呢?那就是你们的班长,但我不知道你们的班长坐在什么地方,请你们在刘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卡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你们班长在班内的位置记录下来。看看刘老师能不能通过你们的信息准确找到你们的班长。(注意要写上自己的名字)(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收集4--5位学生作业(注意不同类型)。

(4)学生汇报,老师补充,淘汰不恰当的方法,留下用“第×组第×个”的表示方法。

板书:第×组第×个

(6)请你们用这种方法告诉刘老师你们的班长的位置。(认识班长)

二、操作探究

学习新知

1.请你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向你的对子介绍你的位置。2.刘老师有个提意,我觉得这种表示方法还是有点复杂,能不能再简单点,说说你的意见?(变成两个数)

为了让这两个数分开,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个逗号“,”,为了与前后的数字或汉字分开我们再加上一个括号。

3.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仅用两个数字(×,×)就可表示位置,知道你们发明的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叫什么吗?(数对)。

在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什么?后面的呢? 板书:数对

4.为什么说你们了不起,因为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是一样的。(课件出示小知识)

5.下面我用数对说出某一个同学的位置,请相应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起立,看谁的反映速度快。(老师点名,学生起立)

请你在草稿纸上用标准的数对表示出他们三个人的位置?(学生操作,教师反馈信息)

7.练一练:请同学迅速完成课本第80页的说一说的第(1)、(2)小题。(学生完成,课件订正,反馈信息。)

(1)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2)点名汇报,你为什么这样写?(3)反馈信息。

三、反馈新知。

1.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只是同学们的座位可以用数对表示,小区建筑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1)课件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每个建筑旁边用数对表示出它们的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3)学生汇报、课件显示。(4)反馈信息。

2.(课件出示班级座位方格图)。这是我们班的座位方格图,图中会依次出现一些圆点,请与圆点对应的同学起立并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1)小组讨论: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2)点名汇报。

3.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数对表示位置,或者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班级座位、停车场车的位置、围棋盘上某个棋子的位置、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位置。)

课件出示地球仪,阅读你知道吗?

由同学们发明的数对已在生活、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用可大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学好数学。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你今天的表现怎样?你认为哪些同学表现特别棒?

学生主体地位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体现

(一)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

(一)是新世纪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筹,同时也属于概念性的内容。在以前的教学经验中,不少老师认为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不太容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因为这一内容不便开展非常严密的逻辑推理。为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了如下思考。

一、通过“学生自主描述班长位置”的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第几组第几个” 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是从学生的若干方法中产生的,不是由老师规定的,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学生自主描述、自主评价等活动,老师只是在自主评价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并由此提炼出“数对”,“数对” 的提炼也是先由学生进行,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由“班级具体情境------主题图------方格图”逐步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数对表示位置。因为有了“第几组第几个”作为基础,学生用数对表示不再显得困难。所有在逐步抽象的几个活动中,老师总是安排学生先试试,再汇报,再点拨和纠正。

两点思考都是基于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突出智慧课堂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揭示出“数对”和用“数对”表示位置只是结果,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是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再加上四(4)班的孩子特别优秀,所以预设与生成基本没有太多的出入,通过当堂检测可以看出,学生掌握得还比较好,达到了目标要求,有少数几个孩子出现的错误也在我的预设之中,而且我认为有这几个错误比没有错误更好。

但在这节课中,由于本人记忆力不是太好,有些语言没有按设计的说,是否显得有些随意?由于几年时间没有系统地教数学,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把握是否有不当之处?恭请看课老师能客观地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谢谢大家了!

-->

-->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1、认读生字:蜡(注意与“腊”的区别)尉(蔚)厄奎(书写)

2、词语:绝密——极其机密的。

绝妙——极美好,极巧妙。

厄运——不幸的遭遇。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3、同桌互读课文,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1、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进行周旋的?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画一画。

2、自己简单说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3、伯诺德一家为保护情报先后用了哪些方法?指名回答。

(保住情报的过程险象环生。首先是德国中尉顺手将半截蜡烛点燃,伯诺德一家三口立即感到事态危急。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一切就会暴露无遗。两个孩子则“脸色苍白”。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用一盏油灯代替了蜡烛。没想到时过不久,蜡烛被德国中尉重新点燃。紧接着是大儿子想借取木柴之机拿走蜡烛,遭到德国中尉的粗暴阻拦,蜡烛在继续燃烧。大儿子虽然知道厄运即将来临,却仍然镇定自若。最后,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借口,从容地拿走了所剩无几的蜡烛。就在她迈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终于化险为夷。)

4、理解语言

伯诺德一家人默契配合,与敌人周旋表现在哪里?生答后总结。

(1)内心焦急万分,表面不动声色。

(2)沉着冷静,谨慎行事。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5、师小结: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一家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终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1、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生生交流,师巡视、倾听、点拨。

3、讲一讲、演一演这个故事。

4、小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法国人民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写一篇读后感。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文本。

设计特色:

(1)让学生做评论员,与文本对话,评论文中人物。

(2)设计主题阅读环节,拓展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阅读,然后教师以教材为中介与学生进行对话。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人物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人物

1、读读课文,找准理由。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文中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尝试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请学生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把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评论人物的有效形式之一)

(2)学生阅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适当在书上加上批注。

(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人物,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2说说人物,有理有据

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间展开交流。

(1)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有许多见解,谁来评论文中的人物。

(2)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没有预设性,却有生成性。人物评论可催生出好多精彩片段的解读,如重点词语的破析,关键词句的赏析,人生哲理的透析等。)

三、主题阅读

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让学生任选一篇阅读。读后三言两语,可说主要内容,可说文中人物,也可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

(建设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在主题的统率下,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扩大阅读的量,提高阅读的质。

四、作业

(1)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

(2)把我国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自然界中的小草,有一天会长成大树吗?

4、好,在研究课文中的小草和大树前,老师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二、字词教学。

1、全班读课文,教师边听边正音。

2、出示本课生字词:

堪称逆境撇下前辈狭窄权衡毅力钢铁

陡峭荆棘铅笔罕见训诫陈腐提携驰骋

3、生读。

4、教师重点指导:撇的字音。狭、毅、铅的字形。

5、出示: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

先正音,再拓展几个aabc式的词。

三、梳理课文内容。

在检查预习情况之前,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小草是不会长成大树的,我们的课题虽然是小草和大树,其实是写人的。

1、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课文出现的人物中,思考: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

2、为什么成名前的夏洛蒂姐妹是小草?成名后的夏洛蒂姐妹是大树?(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方面启发学生。)

3、自然界中的小草不能长成大树,课文中的却能长成呢?

请大家再次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夏洛蒂姐妹取得成功所经历的每一步过程,请同学们拿出笔在书上写批注。

4、生回答师板书。

5、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找出文中出现的小草和大树。

1、除了课题,“小草和大树”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划出来读一读。

2、小草要想成为大树,必须具备什么?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板书:

生活艰辛----不放弃

求助遭训----不怕击

小草出版失败----不退缩大树

创作艰难----不虚度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27*牛郎织女(一)

勤劳创造勇敢追求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1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教学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