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总结】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卫生总结】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23-05-29 11:55:14 来源:网友投稿

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6年是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总结】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卫生总结】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6年是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推进“健康邢台”工程为引领,扭住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两个关键,抓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四个重点,实施卫生计生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卫生计生工作水平,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做出新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三五”规划

编制全市区域卫生规划,科学论证,发布实施。整合完善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各县市区编制出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 规划,细化每千人口床位、医师、护士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把卫生计生项目纳入本地规划。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作为引领本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指针和红线。开展规划宣传,做好政策解读,推动规划落地。

二、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巩固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

强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管理、运行、人事、分配、评价等深层次综合改革。在巨鹿、威县开展“创建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活动”试点,积极探索医院法人治理、绩效评价、人事薪酬以及现代医院管理等制度,为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发挥政策资金引导和效益,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经费。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深化基层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落实村医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着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方式。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三)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做好药品集中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工作,药品采购价格80%以上低于全省交易价的中间价;基本药物及时入库率达到90%以上,基本药物回款在30天内完成。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二级、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分别达到30%1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监管。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医疗机构网上采购、价格合理、供应正常、回款及时。完善低价、短缺药品配送管理,切实做好药品保障供应。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在威县、巨鹿县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先行试点。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制。夯实基层首诊基础,深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对口支援内容。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医师多点执业数量限制,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放宽条件、简化程序,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完善医保政策,通过医保杠杆控制、服务价格引导等办法,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五)加快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落实好“河北健康云工程”基层信息化项目,加快推进市级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促进“互联网十医疗”、 “互联网十计生”应用。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管理等业务应用。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居民健康卡建设和发展模式,年内完成邢台、广宗两个试点县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应用工作,其他县市区启动健康卡发放工作。

(六)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建设

加快重大专项科技创新突破,推进医学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力度,促进优秀、成熟、适宜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及时向基层“下沉”。推进医教协同,构建以“5+3+X”为主体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加大全科、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招收培养力度,深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

三、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一)稳妥扎实有序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按照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全面两孩政策宣传,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维护生育秩序。全面分析本地人口形势,科学测算目标人群,综合评估全面两孩政策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制定风险防控预案、人口出生预警预报制度,切实做好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完善相关人口数据。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四在县”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人口控制责任目标。加大非婚生育治理力度,专题安排非婚生育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农村早私婚生育行为,广泛动员政府、社会、群众各方面力量,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宣传教育、加强联合执法、严格追效问责等方式,确保治理取得实效。有效控制政策外多胎生育,统筹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资源,通过为育龄群众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对已经政策外生育多胎的,严格按照新修订的《条例》征收社会抚养费。实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对已生育两孩的夫妻,提倡使用长效避孕措施,进一步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强化计划生育专职队伍建设,稳定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确保基层工作人员报酬待遇落实,探索基层专职人员养老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乡、村计划生育专职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基层队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继续深化生育服务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一孩、二孩生育登记服务制度,落实网上办事、限时办结、委托代办等便民措施,畅通生育登记渠道,精简优化登记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承诺制,方便群众办理各类计划生育事项。积极探索生育服务证与母子健康手册、预防接种证等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启动新一轮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促进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计划生育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进程,实现计划生育事项网上办理,引导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办理计生事项,积极完善平台功能,切实提高平台使用率,提升办事效率。20166月底前全市县级建成计划生育服务回访中心,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信息反馈、保障中心运行、完善中心职能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为推进全市计生服务管理改革提供信息保障。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和动态监测。加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和信息化建设,做好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生育登记服务。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取消纸质婚育证明。全面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促进社会融合。

(四)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

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政策衔接。全力做好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工作,建立特殊人员信息档案。逐步推行就医绿色通道,缓解计生特殊家庭看病就医难题。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推进整治“两非”工作取得实效。深入开展“金秋助学”、“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积极倡导民俗变革,推进社会性别平等。扎实推进“亲情关爱”行动,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

(五)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资源整合。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做好再生育咨询与指导。加强市、县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会诊、转诊网络建设,强化产、儿科和助产专业人员培训,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深化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加强爱婴医院监督管理,巩固促进自然分娩示范医院、示范孕妇学校创建成果。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继续完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建设,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四、深入推进京津冀卫生计生协同发展

围绕医疗卫生强基固本、提升能力的协同发展目标,以合作交流、专科共建、合作办医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协同政策,谋划落实一批重大协同发展项目,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加大高层次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我市与京津地区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五、大力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

编制实施“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和中医保健养生等相关健康产业发展。加快重点医疗项目建设步伐,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一院东院区、市三院门诊楼、市五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年度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启动二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机制,开设预约诊疗绿色通道;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基层医疗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开展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支持邢台皇寺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逐步打造成集护理教学、医疗康复、老年颐养、保健休闲为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体检产业,用三年时间,在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设置体检科,市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健康体检服务项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养老机构、老年康复、老年护理和健康体检机构等健康服务机构,重点投向特需医疗服务、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领域。

六、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一)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和疾病防治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增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能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专业水平。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和节假日卫生应急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120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管理,各医疗机构救护车须按规定入网在线,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二)加大疾病防控力度

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组织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保证城乡适龄儿童获得及时免疫服务,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时有效处置暴发疫情,保持重大传染病疫情稳定。落实艾滋病宣传教育、检测监测和综合干预措施,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态势。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推进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严重精神病患者筛查和服务管理工作,严控肇事肇祸倾向。深入推进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建设。以农民工尘肺病防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加强城乡居民饮用水和病媒生物监测。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开展卫生创建工作和以除“四害”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七、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质控网络建设,建立医院管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医院评审专家队伍建设,稳步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价系统和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严格医疗行业日常监管,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病案质量评价。开展院前急救专项整治,完善院前急救转运服务和人员培训。加强采供血管理,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加强采、供、用血机构监管,推广临床合理用血、节约用血新技术。

(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强化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继续开展医疗、护理、采供血、院感等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县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加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医学科研技术水平,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巩固、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

(三)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推进预约诊疗、合理调配资源、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服务、注重人文关怀,落实便民惠民利民措施,争创优质服务示范医院(岗),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各县市区积极推行任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使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推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三调解一保险”机制,人民调解组织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调解满意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医责险全覆盖。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与公安、医调委、保险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完善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置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八、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深化县级公立中医院改革,抓好中医医疗联合体、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十三五”行动计划。完成2016年度30个国医堂、2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和8个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继续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启动新一轮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规范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推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室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继续打造扁鹊文化品牌,落实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创建活动。

九、实施卫生计生惠民工程

办好四件惠民实事:为所有农村家庭和城市60%以上的家庭提供医生签约服务;为60%以上集体产权村卫生室配备一台健康一体机;在所有注册养老机构开设老年病科、医务室,或配备专业医生;全市65岁以上计生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80%,不断提升群众对卫生计生行业的满意度。

十、保障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

(一)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风行风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从严查处违纪案件,落实“一案双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强力整治“弱、松、庸、慢、散、懒、推、奢”、“吃拿卡要”、收红包、吃回扣等违纪违规行为,塑造行业清风正气。

(二)全面加强卫生计生法制建设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卫生计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统一行政处罚裁量权尺度。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动态管理。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严格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资格准入管理。重点抓好非法行医、非法医疗广告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计划生育等监督执法,强化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监督管理。开展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重大违法案件督查督办工作力度。

(三)加强宣传引导和健康促进

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卫生计生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先行先导作用,建立健全大健康大联合大宣传工作格局,服务大局、抓好队伍、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整合卫生计生有效资源,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深化医改三大任务开展宣传工作。完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开展好主题宣传和常规宣传,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年内各县市区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正面宣传达10篇次以上。提高乡村计生宣传员、村专干和小组长的转岗意识,承担健康指导员职责。推进健康文化和人口文化建设,加强各级医院和农村(社区)的宣传阵地建设。启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第五阶段活动,开展健康文化、人口文化和科普宣传相结合的“心连心课堂”巡讲活动,年内全市至少开展1000场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扎实推进健康促进县(市区)、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工作,完成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活动。加强舆情监测,回应群众关切,做好重要政策法规的解读和重大事件信息的权威发布。年内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卫生计生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四)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责任体系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落实医疗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防、特种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安全防范、隐患排查和督导通报,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推荐访问:卫生 计生 全市 【卫生总结】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