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精选文档)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国土方案】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精选文档)

2023-05-25 19:00:16 来源:网友投稿

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为了更好的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全面掌握我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易发区的发展变化情况,指导乡镇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水平,按照《国务院地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土方案】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国土方案】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精选文档)


县汛期地质灾害

巡查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的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全面掌握我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易发区的发展变化情况,指导乡镇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水平,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精神及上级有关规定和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切实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的巡查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县各乡镇实际情况,现制定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如下:

一、巡查排查主要对象

根据《蒙山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蒙山县2017年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7处,全县9个乡镇,以及凡是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和场所,复查、排查、巡查工作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其中,城镇、村庄、集市、厂矿、旅游景点等居民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区,交通干线、河流两岸以及重要工程建设区,作为排查工作重点。

二、巡查工作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巡查主要包括汛前排查、汛中排查、汛后排查。汛前排查重点摸清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危害程度(包括现状、威胁人数、户数、威胁财产、以及发展趋势)等。汛中巡查重点是检查责任制落实、宣传培训、各项防灾措施部署、监测人员上岗等各项工作落实以及监测隐患点变化情况。汛后核查的重点主要是对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查看原有隐患点的变化情况有无增加、有无变化,新增加的隐患点列入群测群防、落实责任人、监测人等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已有隐患点复查

对已有隐患点要进行全面复查(包括2016年撤销的隐患点),重点核实进入雨季以来,滑坡裂缝、崩塌危岩、泥石流沟物源有无新的发展;受威胁对象和危险区范围有无变化;监测标志、器具、通讯工具和警示标志是否完好;受威胁群众对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灾场地情况是否熟悉;日常监测预警工作是否保持有效开展。

2.新隐患点的排查

对于新发现的隐患点,要调查、记录以下内容:

1)隐患点的基本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可能成灾的迹象(如地面或建构筑物开裂变形,地面沉降、隆起,危石松动、滚落,泥石流沟物源增加、沟道堵塞等);

2)调查致灾地质体的特征。估算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崩塌、滑坡体积,泥石流一次固体物冲出量),分析形成隐患的原因以及可能加剧隐患发展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

3)圈定危险区范围(边界和面积),了解受威胁对象(城镇、村庄、学校、医院、厂矿、工地、旅游景区等等),统计受威胁人口和资产情况,按地质灾害险情分级标准,客观判定险情等级。

(二)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工作小组是否成立,职责是否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三)群测群防体系是否落实健全,是否做到辖区隐患点都有监测人、责任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否了解透彻、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做到一点一案(受威胁群众30人及以上的隐患点)、群测员监测设备及补助是否准备和发放到位。

(四)是否加强辖区内汛期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是否设置了警戒线警示牌,地质灾害危险区内警示牌及警示标语是否醒目完好。

(五)是否制定了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灾情速报等各项工作制度;是否安排了专人值班,值班是否有记录,监测人员是否在岗到位,监测方法是否准确有效,监测记录是否完整;发现侧漏、误测、记录不全等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并整理归档到地灾台账。

(六)隐患点的现场处置

1.对监测预警、警示措施不够完善的已有隐患点,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监测预警工作需要进行现场整改;

2.对于新发现隐患点,要现场填写“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和监测人员,配置监测预警和通讯器具,确定观测部位和周期,明确紧急疏散信号、撤离路线和避灾场所并广而告之;必要时,还应在危险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3.对于已出现临灾征兆的已有隐患点和险情重大的新隐患点,如果就近能找到安全场地,应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危险区;如果就近找不到合适的安全场地,至少要保证在夜晚或连雨天,群众不在危险区内长时间逗留。

(七)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及时上报并纳入监测范围,并按有关要求明确监测、预防责任,确定监测预防责任人,制定防灾、避险方案。

(八)巡查中发现险情,是否按规定上报,是否提出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组织人员撤离,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九)在巡查过程中,要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宣传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要重点宣传,积极开展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指导群众进行检测,并现场向群众讲解如何判定地质灾害的异常变化情况。

(十)地质灾害巡查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填写地质灾害巡查记录表;汛期结束,巡查记录表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三、巡查形式及巡查人员

(一)自查的方式。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成立巡查小组进行巡查,并划分好辖区内的隐患点人员分配。巡查人员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乡镇干部、村干部。

(二)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分片包干巡查。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分片包干不定期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对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巡查。

(三)技术配合。县国土资源局地灾办协助各乡镇处理、查证隐患,指导各乡镇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四、时间安排

巡查时间为每年315日至1030日,汛前排查325日前完成,汛中排查4-9月,在汛期中每当有强降雨发生都要实施巡查工作,实地指导群众避灾抢险救灾;汛后排查9-10月。汛前、汛中、汛后排查完毕后要将排查结果报送县国土资源局地环科,对排查中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各乡镇要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方案,在巡查排查中发现新的重大地灾隐患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局。 


推荐访问:蒙山县 汛期 巡查 【国土方案】蒙山县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