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观后感,菁选2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文章内容

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观后感,菁选2篇

2023-02-02 13:45:08 来源:网友投稿

最新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的观后感1  2月7日中午12时,17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凭借第2轮88.70分的成绩,获得该项目银牌,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决赛中,苏翊鸣的高难度震惊全世界。他连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观后感,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观后感,菁选2篇

最新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的观后感1

  2月7日中午12时,17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凭借第2轮88.70分的成绩,获得该项目银牌,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决赛中,苏翊鸣的高难度震惊全世界。他连续两轮完成了1800五周转体动作,创造了历史。

  苏翊鸣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有着独天独厚的滑雪条件,爸爸苏群从事滑雪教学工作,妈妈也很热爱滑雪。在他4岁的时候,爸爸苏群在家里带娃,正好朋友叫着爸爸去滑雪,他既想滑雪又得看着孩子,索性就带着孩子一起去雪场。一开始爸爸是抱着他滑雪,然后他站在爸爸的板上,到了后来,他开始自己独立滑雪。初次接触滑雪的他,就表现出很大的喜欢,爱上了这项运动。

  虽然有13年的滑龄,但他其实是从15岁才开始走职业滑手的道路。之前苏翊鸣一直是以“玩”的心态在滑雪。8岁时,苏翊鸣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不想把滑雪做成专业”,因为“如果当业余爱好,每天都想玩,就很开心。”但两年后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那一刻,他改变了主意。“那天刚刚滑完雪,电视里国际奥委会*巴赫喊出‘北京’,所有人都特别激动。”对苏翊鸣来说,却不只是激动,“那一瞬间,一个目标传到我脑子里,我有了新的梦想,我要去实现这个梦想。”

  在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苏翊鸣曾经当过童星,参演过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饰演“小栓子”一角。里有个镜头是游击队员追不上“小栓子”的滑雪速度,当时练单板的苏翊鸣仅用一天时间就学会了双板,轻松本色出演。但成功绝对不是凭空而降的。苏翊鸣曾表示:“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

  如今,他也成了许多滑雪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对此,他想与大家分享的心得就是:

  “永远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很早我就有这个梦想,但是没想到今天真正实现了。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想要的目标,因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 ”

最新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的观后感2

  昨天晚上二十一点,2000米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赛在北京展开。中国由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张雨婷五人组成的短道速滑队出战,并夺得了奥运金牌。但是,他们夺冠的经历真的一波三折。

  经历了多场比赛的选拔,中国、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四支实力强劲的世界顶尖队伍在决赛相遇。没有韩国队从中做鬼的短道速滑场果然干净了许多。

  范可新作为第一棒的队员,凭借这强大的启动速度,刚开始便把匈牙利队压在了身后。后来,中国队连续超越意大利队与加拿大队,稳居第一。并不断加速,与第二名拉开了1/4圈的距离。短道速滑赛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加拿大队与匈牙利队接连滑倒,我们与意大利队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最后一棒交给了万众瞩目的武大靖,虽然经历了500米和1000米的比赛,但他仍在坚持。身后的意大利队似乎感觉了危险,不顾一切的"奋力向前冲去。在最后一个弯道时,两人的距离缩小至了一个身位!最后冲线的时候,他们的差距变得极小,两人几乎同时过线!最终,中国短道速滑队以2分37秒348的速度夺冠,与意大利队相差0.016秒。

  赛后采访时,范可新说他为这一刻等了十二年。在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冠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训练。几公斤重的冰鞋穿在脚上,把他们的脚磨的变形,甚至每次脱鞋时都要流血。但他们不喊苦、不说累,都在以超人的意志坚持着。他们发扬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国带来了又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


推荐访问:冬奥会 观后感 北京 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观后感 菁选2篇 最新北京冬奥会难忘瞬间的观后感1 北京冬奥会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