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6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文章内容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6篇

2022-09-01 15:30:05 来源:网友投稿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6篇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1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英勇捐躯。这是一场正义之战,这是一场艰苦较量。197653名志愿军牺牲,这数字背后是无数烈士拼死战场的无畏,是伟岸的志愿英雄群体,是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从未忘记,“197653”数字背后是用生命谱写出的英雄赞歌。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用青春和生命写就的英雄史,无数志愿军战士前赴后继、英勇作战,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为了战斗胜利不惜用胸膛顶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有弹尽粮绝之际,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潜伏在距敌人阵地60米处草丛附近,被敌人燃烧弹击中一动不动直至牺牲的邱少云;有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献身的罗盛教……无数战斗英雄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与祖国人民的安危,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我们从未忘记,“197653”数字背后是用身躯矗立起的民族尊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用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让一切敌人不敢再侵犯我们,也诠释了什么是“东方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扬眉吐气的一仗,既打出了国家安宁,保卫了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也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更打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一伟大胜利告诉我们: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

我们从未忘记,“197653”数字背后是用鲜血浇灌出的和平之花。“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70年前,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志愿军将士在艰难的条件下打败强大的敌人,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保卫了人民和平生活的环境,把拥有先进陆海空军和原子弹的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边。英雄的志愿军,改变了整个世界注视中国的眼神,也使中国赢得了对手的尊敬。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华民族“换了人间”的崛起之战,更是世界进步力量“保卫和平”的殊死之战。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197653”是数字更是明灯,我们从未忘记。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2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作家魏巍曾在《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深情地写道,“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0年后,硝烟已经远去,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告诫决不能忘记,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之战决不能忘记。

不能忘记“最可爱的人”,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二战后,美国军力强大,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则百孔千疮,武器装备“万国造”。美国不仅出兵朝鲜,还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阻止中国统一。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参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精忠报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可轻侮的民族意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像“最可爱的人”那样,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敢于亮剑,克敌制胜。

不能忘记“最可爱的人”,时刻牢记团结就是力量。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勒紧裤带,节衣缩食,轰轰烈烈开展为志愿军捐钱捐粮运动,为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斗提供了坚强的后援保障。据了解,1952年6月24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告捐献武器运动已经胜利结束,总计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志愿军将士同仇敌忾、殊死搏斗。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更是表现了戮力同心、不胜不休的战斗精神:8名战士平分一个苹果的故事,真实记录了志愿军战士的肝胆相照、团结友爱;耗时43天,山头被削低2米,志愿军将士仍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铆在阵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近6000个功臣集体,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人心齐,泰山移。”让我们学习志愿军精诚团结的精神,同心同德,合力绘就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

不能忘记“最可爱的人”,时刻保持斗争精神。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赢得了多年的和平建设环境。和平弥足珍贵,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火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燃烧,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其艰巨复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场伟大斗争。我们必须保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让我们深入学习“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耕厚植于心中,继承革命遗志,牢记初心使命,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3

近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双方交接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祖国以最高礼遇“过水门”迎接英雄儿女回家,既表达了对抗美援朝英雄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对这段浴血奋战革命历史的尊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我们崇敬抗美援朝英雄,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他们身上伟大的革命精神,接过时代“接力棒”,点燃“精神火炬”,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爱国旗帜底色鲜亮,奉献热潮昂扬澎湃,在抗美援朝精神之光的引领下砥砺奋进。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民族团结的土壤生发奋进力量。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支援前线,形成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团结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力量,也是祖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团结促稳定,稳定聚力量,这种力量既是“扛”的力量,也是“战”的力量,汇流而成奋进之力。我国“发展答卷”上的“出彩成绩”离不开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深度交融和砥砺同行,团结的力量是最坚实的“顶风船”,战胜了无数次的风浪,攻克了数不尽的难关,奏响了祖国激流澎湃的奋进乐章。聚万石而成山,纳百川而成海。民族团结是祖国发展的扬帆之风、划行之桨,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风聚桨齐,让大团结力量为祖国的改革发展事业添油助力、加劲鼓气,各民族要在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下增进手足深情,传递温暖力量,凝聚劈山斩石之力,凝心聚力共圆伟大中国梦。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爱国情怀的根脉丰润精神枝叶。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红心向党、战斗为国,以血肉之躯的慨然前行点亮了民族之光,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爱国情怀如浪花朵朵,腾跃于时代,直抵人心又照亮未来,催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情怀,润泽的是理想信念,滋养的是精神风骨,是涌动于民族血脉的磅礴力量,熔铸成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这种自信鎏金于中华儿女前行的足印中,闪耀出领航时代发展的耀眼光芒。经过历史发酵的“爱国情怀”散发出精神历久弥新的芬芳,在时代内涵的丰富下,显得越发有韧性和力量。无论是战争时期抢占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还是新时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请战书和红手印,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彰显。爱国主义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也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深厚底气。

接过时代“接力棒”,让为民奉献的热潮涌动初心力量。把人民放在心中,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顽强作战,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信念、他们的职责使命与人民紧紧相连,为民奉献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准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标。十四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要根植“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为民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以“热烫初心”汇聚为民服务的能量。为民奉献要落实在具体实事中,要做好做强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牢就业“饭碗”,要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同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致富花开满祖国热土,更开满人民心田。让党心和民心“心心相印”,让“民生线”和“发展线”相互交织,让祖国的“发展新颜”和人民的“发展心愿”相互映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凝聚人心的同时释放活力,在写好民生答卷的同时写好发展答卷。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在抗美援朝时期诞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那个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里,传遍大江南北,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奋勇杀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70年过去了。昔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却穿越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成为始终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精神丰碑。踏上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标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抗美援朝精神,贵在精准领会。70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广大志愿军指战员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主动请缨、入朝参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他们绝对忠诚、无私奉献,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敢打必胜。“爆破大王”杨根思,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在危急关头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革命烈士”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抗美援朝战场上,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伟大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用生命和热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凯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学习抗美援朝精神,重在学以致用。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是与时俱进、永不过时的。党员干部学习抗美援朝精神,要结合其时代内涵,把伟大精神与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相结合,与具体工作实际相联系,与实现自身价值相融合,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以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践行。在脱贫攻坚时,面对工作中的“娄山关”“腊子口”,要立“愚公志”、下“笨功夫”,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坚决把贫困大山搬走;在服务基层时,要坚持人民至上,深入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真正在群众心中留“影”、留“声”,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面对危机困难时,要勇敢担当、挺身而出,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实干家”;面对矛盾问题时,要坚持立场、敢于亮剑,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勇士”。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首来时路,苦难辉煌、砥砺前行;展望新征程,路险且艰、任重道远。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以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毅力,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意志,共同续写伟大精神的时代荣光。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5

一个社会,总有这么一群人,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艰辛的付出,标注人性光辉的新高度。回望70年前那场伟大的战争,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以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支撑,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我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革命精神启迪未来,是干部必须肩负的时代担当。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明方向、不迷路。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航船有了压舱石,吃水就深,航行就稳。干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要行稳致远,同样需要压舱石,需要坚定信仰。如果干部心中没有信仰,被对金钱、权力等的欲望充斥,忘记初心使命,在面对诱惑、选择时,不能自持,最终陷进欲望的漩涡,成为人民的罪人。信仰是什么?是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的傲骨,是王勃“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更是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向往。信仰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是一杆旗帜,鼓舞斗志;是一面镜子,发现不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才能坚守平凡岗位,敬业奉献、执着坚守、担当作为,彰显使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保初心、系群众。刚从高校毕业时的我们,知识广博、朝气蓬勃、激情满满,誓愿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打磨,基层杂事琐碎,逐渐消磨了斗志。这时候需要回顾初心,明白“干部”这个身份既是“光环”,更是“责任”,任何形式的心高气傲及眼高手低都是错误的。只有不忘来时之路,永葆初心之志,沉下心踏踏实实从点滴细事、易事做起,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系百姓的安危、冷暖,真切地关心他们,用心感知基层、融入基层、珍惜基层,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感悟初心、守护初心、践行初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敢干事、担大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赶上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时代中,前景一片光明,自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肩负起党的伟大事业、民族复兴大业。心中有信仰,就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最需要干事的地方,摒弃急功近利的观念和浮躁的心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忘“在其位、谋其事、守其职、尽其责”,挺直腰板,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信仰的人在漫漫人生征途中迈着踏实而坚定的脚步前进,风雨如磐不动摇,不忘初心中国梦,接续奋斗在今朝!

2019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000字篇6

“咱们都是90后,都是新时代的中国人!”今年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唐凤仪亲切地说。他并不像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思路清晰、精神充沛,言谈举止之中竟像个孩子。与老人的这一次“邂逅”好似上了一节足够生动的“党课”。

“听”现身说法,“忆”英雄本色。

“30多架飞机并排在一起,对我们实行地毯式轰炸,眼看着25名战友在我面前牺牲,不想让他们的尸体四分五裂、流离失所,将他们分散的四肢找到拼好,然后咬着牙忍着痛继续战斗,那一天的惨烈,真让我永生难忘!”唐凤仪老人1947年2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阴县独立营的一名战士,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了抗美援朝等战役。“但我们中国军队,是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军队,无论武器有多么悬殊,我们都能胜利!”老人在讲述的抗美援朝战斗经历时虽然几度哽咽,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金城战役时,中国志愿军在14天的时间里,歼敌5.3万,逼着美国和韩国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样。听老人的讲述,回忆起影片《金刚川》中的画面,感叹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中国精神、中国之魂。

“看”执着精神,“感”初心如磐。

老人虽有90岁高龄,但仍保持着做笔记的习惯,酷爱学习、勤于思考,读书看报是他每天必备的工作。知道了这些,不禁申请想要看看老人的笔记,颤抖的笔触依然掩盖不了他深厚的书写功底,虽然文字的内容只是学习的记录,却能从中感受到非常丰富的情感,那是认真、执着、坚持……不禁感慨他是如此认真的老人,如此忠诚的战士。

勋章和奖牌,还有一身老军衣在老人家中格外显眼,虽摆放在外但却没有一点灰尘。老人说:“每天擦擦他们,是怀念战友也是纪念胜利,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这些‘老伙计’不只是我的,更是我死去的战友们的,我得擦得干干净净,每天看着它们,用现在的话说我要‘不忘初心’。”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虽没有相同的经历,但看到老人的举动,听到老人的话语,坚定的信念、奋斗的决心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最直观、最有效的“党课”吗?在老人的身上,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初心情怀。

“念”家国情怀,“望”代代相传。

“您不仅是家中的宝,更是我们组织的宝,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将您的宝贵经历、伟大精神传承下去。”“你们放心、也请组织放心,我这把岁数,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就是希望你们年轻人好、祖国好,能有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呀!”简单的一段对话道出了老人的家国情怀。

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我看到了他温暖而又坚定的眼神。就像老人说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人亲眼见证了腥风血雨、时代变迁,看过了生灵涂炭、一盘散沙,如今老人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也感叹新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历史使命。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这场特别的“党课”不仅让我从历史中汲取丰富滋养,还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初心的力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致敬我们伟大的前辈,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推荐访问:观后感 颁奖典礼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2019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观看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感想 2019年感动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感动中国颁奖词2020观后感 201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观后感 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500字 感动中国颁奖词2019观后感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汇总) 2019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