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11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11篇

2022-11-16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11篇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谈谈如何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关键词:意识潜能个体知识观交往实践观专业自主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已成为当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11篇,供大家参考。

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11篇

篇一: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谈谈如何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关键词:意识潜能个体知识观交往实践观专业自主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已成为当今教师发展的前沿课题。许多学者强调,必须关注、倾听教师的声音。教师的发展已从重视教师的各种知识与能力,转向关注教师的内在自主性的生成,特别是专业意识的提升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的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而且更是主观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已被视为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研究指出,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基础,即个体知识的基础,交往实践的基础,专业自主的基础,不断提升各方面素质外,更需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以激励他们发扬优势,发挥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个体的知识观是唤醒教师意识潜能的知识基础。教师的知识体系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施与评价。对教师而言,知识是学习的客观对象,独立于教师之外,与其认知方式与经验无关,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掌握知识。教师通过研读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各种教学技能技巧而得到专业的提升。在这种传统的师资培训中,很少要求教师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批判意识与反思意识。近年来兴起了后现代知识观,则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知识不仅是客观的、公共的,而且更是个人的,它存在于每位教师的心中。

  对于同一教育现象,每位教师都有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教师能够以自身的观念为出发点,积极的去理解这些知识,在理解认识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造自身的观念。用新的眼光看,教师不能视知识为理所当然,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重新来诠释他所看到的事物,教师必须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体

  从后现代知识观出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一名具有批评意识、生成意识和实践意识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教育大纲的执行着。只重视客观知识的教师,往往很少有主动反思的习惯,常常依循、固执于已有的教学方法,遵照既定的教学大纲,无论学生是什么样的情况,教师总是用相同的方法来对待。实际上,教学是高度情境性的过程,是一种个人的教学表现行为,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活动,因此需要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

  其次,交往实践观是唤醒教师意识潜能的实践基础。传统的师资培养,重视的是教师的客观能力,将教师的专业素质预设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如各种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与技能等,以此来诠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一种实体论式的思维,它不仅预设了教师发展所应具备的客观知识与能力,而且将教师的主体性及其教育实践活动排除在外。实体论的思维,注重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结果,重在对教师发展“什么”的分析,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很难用割裂、单独的某种知识与能力,来描述教师发展,这会使教师发展变成各项孤立的指标,这种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培训模式是不合理的,它是一种实体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不能用于

  教学实际。与实体论相对的是交往实践论的观点,它关注实践甚于教师所

  应该掌握的客观知识本身。这一取向认为,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就不可能真正唤起意识潜能。用实践看待教师成长,能把主观和客观、本质和现象、结果和过程视为主客体互动中不可分割的动态整体,进而能唤醒教师的意识潜能。教师的意识潜能是教师建立主体性,发展自主性,解放教育理想的重要关键。教师必须对自己以及所身处的实践世界有更多的觉知,能够质疑、挑战习以为常的做法、现象。

  唤醒教师意识潜能的重要基础,是形成交往共同体。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与同事的热烈研讨、合作探究,教师的专业意识逐渐被唤醒。共同体是帮助教师增强专业意识的重要实践论基础。因为在与共同体的交往中,教师能体会到他人的教育主张、立场、教育行为背后的内在观念,通过对话的过程,达到反思自我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并提升自我的专业意识的目的。在交往实践过程中,教师专业意识的水平得到提高。教师意识潜能的唤醒,常体现在与同事的互动中,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可以说交往实践有多丰富,教师意识潜能唤醒的程度就有多深刻。当然,营造一个不同团体间的交流空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交流活动,为教师在不同学派观点并存情况下,分析、理解教学实践提供机会,在相互比较中,充实自我。

  第三,专业自主观是唤醒教师意识潜能的主体基础。

  传统的教师发展观更多注重外部力量,如各种师资培训的讲座、观摩等,而很少关注教师内在意识潜能的唤醒和自主发展意识的开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教师培养主要来自于外部,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教师是有自主性的教育者,他们的成长不在外部,而来自于内部。借助外部的培训机构的力量有时确实是有用的,但它们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自主性,自主性来自于教师的内部生活。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赋予教师自主规划及专业发展活动的权力,以充分激发教师意识潜能的唤醒。因此,专业自主这一概念逐渐兴起。

  专业自主是教师具有专业自主能力,促进自我成长、解决自我问题的过程。从过程分析,它是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目标与政策决策的权力,针对学校有关教育的事务如课程、教学、设备等拥有专业判断的能力,是经由教师个人不断的反思且积极的参与校务决策中获得的成长过程。通过专业自主的过程,教师的主体意识将逐渐确立,意识潜能得到发挥。

  专业自主有助于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形成。主体意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有主体性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形成不断改造自身教育观念与行为的主观意识与态度。缺乏主体意识的教师,由于角色意识的模糊从而导致对自身在教育活动中所扮演角色不能清楚认识,并可能造成教育行为的不适宜。新的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发展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是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

  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自主发展过程,而自主发展离不开主体意识潜能的唤醒。

  宗上所述,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教师的意识潜能的发挥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进一步的开发教师的意识潜能,也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大重要课题。

篇二: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精神追求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报告有这样一句话:

  人类最后和最美好的

  希望之一就是教育,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教师承

  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完善人格,传承文明,发育自身的神圣使命。他的行为举止、个性

  特征不仅影响一代代的的学生,也影响着社会。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

  敬业爱岗、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既上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只是

  在现代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教师如果要

  正其身”,就要有一份高尚的职业理想。它是

  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教师有高尚师德的支撑点。

  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在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

  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

  抱负和追求。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

  的选择和向往,也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追求的事业成就或奋斗目标。

  它是教师献身于教

  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如诗人般地爱做梦,喜欢憧憬明天。教师走上工

  作岗位以后,因为有对职业的憧憬,就会为自己设置一个奋斗的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工作中

  就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就能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从而感受到教育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人们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我们是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新时代对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叶澜教授认为,未来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

  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立足于现时代,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育

  人为本,立德树人,使自己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文明行为修养。我们要以热情、坚定、同

  情、关爱、耐心、自制等品质献身于事业,坚持既做到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要明确教师是教育的主本,具有良

  好的职业素质是育好人的根本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参与教科

  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变教书匠型”教师为专家型”教师。

  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有爱,你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做到诲人不倦;有

  爱,你能心中装着每们位学生,能真正做到不仅从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能从生活中关

  心他们;有爱,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积极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去;有爱,你才能在艰辛的教育工作中寻找真正的教育幸福。

  只有我们的孩子心

  怀理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马克思曾经指出:

  作为确定的人,现

  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教育职业责任感让我们把教书育人当作

  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成教育的天职,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

  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教师的劳动是

  什么?作用又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是最为基本的职责,两千多年来,教师都是

  作为文明的传承者而存在,中国的教育创始人一孔子也曾说诲人不倦”。撇开传统的

  观念不说,单在现代,我们就得是用自己的知识,人格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形成良

  好的人品,学到丰富的学识及技能,学会生存,与人合作,交流等等。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

  的威望,人格的力量,

  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

  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师者,人之模范也”。古语云:得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

  其身不正,虽会不从”。学校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它要求教师用自身的知识、信念和个

  性去影响和感召学生。教师要教育,就要有他优秀的榜样,

  要用心灵去工作,用

  自己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去不断地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个同学心中的学习智慧,自

  尊心与自信心以及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

  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也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我们应该对社会期待进行自我

  角色认同,不要把教师群体过分地神圣化,看似天上的神仙,

  不食人间烟火。应该

  明确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充满爱心和责任意识是师德的灵魂,从而以巨大的

  热情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和创造,开拓新的教育之路,让

  太

  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名副其实,更焕以光彩。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合格的现代

  教师师德要达到高境界,被学生悦纳和尊崇,教师的知识能力是基础。

  新时代下,我们

  要具有科学、哲学的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理论;要

  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

  对学生强有力的生活、就业指导能力;理解和

  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要具有创造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做到兼

  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的能力;同时,

  还要具教育

  管理能力;独立自修能力及健康的身心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身的

  学识修养。时下正在进行的阅读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学生阅读,教师也要进行阅读。从知识层

  面到教育管理,都要熟悉。从丰富的知识海洋里,

  吸取我们所需要的养料。使自

  己的丰富学识成为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正所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

  心向往之”。

  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崇高的职业理想使教师在创造教育的社会价值同时体验自身价

  值。职业实践过程中,教师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相应的责任、

  道德内化为个人的

  内在需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个人得以满足的价值选择,并始终不渝的坚持它。这恰如杨

  启亮教授所说的:内在价值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充实与幸福的主体体验境界。在这样的

  境界,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体现为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终极目标。

  ”

  作为教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工作热爱、忠诚,不顾一切执着追求,就像教育的老前辈陶行知先生那样,为教育不顾一切无私奉献。一个教育工作

  者如果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和无限的热爱,那么他就会把心思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埋头

  工作,刻苦钻,孜孜以求。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本着

  爱”的情感。我们

  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做到爱生如子。宽严相济,宽严有度,把我们的爱通过我们平时

  的工作释放给学生,做一个大爱无边的老师。

篇三: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关于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关于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1寒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教育的唤醒体现在教师的智慧,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够用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独创性思维的产物吸引学生,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吸收成长。智慧地与学生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与师的对

  话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话出学生心声,产生共鸣,再抛砖引玉、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智慧地因材施教。我们常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个性。”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两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是成绩最差的,也不会是让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孩子,除了必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需要用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恒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以闪光点为突破口,用机智的话语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辅以课后辅导,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让我们以爱心为媒,给予学生温暖和明亮,从而搭建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吧!

  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2假期里我认真的阅读了彭兴顺《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这本书让自己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

  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

  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读后这本书细细反思,正如书中自序所说,我感觉到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压力,更是一份动力。对每一位孩子不敢说放弃,也不能说放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激励唤醒,让每一花蕾努力绽放,我们努力做好园丁。

  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3《教育即唤醒》是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语文教师杨聪老师的教育手记。一位比我还小三岁的老师教育上却比我有思想的多。他觉得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问题学生”一直都是广大学校、家长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采用的教育态度,采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著名的基层教学老师杨聪,摒弃了面对“问题学生”采取忽视、监管、批评等教育手段,而是在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

  的爱与关注,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重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和学校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

  他用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教师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与情况,一个个小故事《蒲公英的约定》《我的“雕虫小技”》《我让学生哭了》《小敏的课外书》……一个个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叩击心灵,引发思考。让我深受感动。在为我们这些身处基础教育前线的教师们道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为“问题学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孩子回归最本真的情怀,解放孩子思想。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问题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篇四: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让教师自觉超越和成

  长

  作者:梁哲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3年第09期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对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从理论上讲,对教师进行教研的意义已达成共识,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教师的教研活动多处于停滞状态,广大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还缺乏理性认识,缺少专业自觉性和自主性,教研的原动力不足。要打破教师这种职业“倦怠感”,就要有效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引导教师自觉地走到“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从教学论看,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四种专业与教研自觉的推动。

  个人兴趣自觉。教师应转变观念,由学校的规约任务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应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事物,以研究成果来支撑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教师从兴趣出发,从实践中汲取现代教学理念的养份。

  工作问题自觉。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自觉教研,即教师开展教研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学生”。教师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研究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找到合适的方案和办法,解决问题和困难,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只有亲身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并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促进专业有效成长。

  组织任务自觉。学校应充当起促进教师开展自觉教研的组织者、服务者的角色,同时应该构建从规约走向文化的自觉。教师以所在学校等各级组织、机构的研究课题为研究对象和任务,为各级组织、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校应该加强对校本研究管理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搭建互助性研讨的多样化平台,让教师在参与组织任务中获得成长的喜悦。

  综合自觉。兼具上述两个或三个类型教研自觉的特点和优点,主动投身教学改革,“问题就是课题”,教研积极性高,教研是其日常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教研成果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如何唤醒教师这四种专业成长的教研自觉呢?

  一是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在激活教师的教研原动力上下工夫。一方面学校格外重视教师的阅读引领,为每位教师定专业学习报刊,不定时组织各类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润泽生命”,带领全体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另一方面,重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例如开展“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如何实现教育幸福”等专题讨论,通过举办“争做师德标兵”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参加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让反思成为教师成长的主渠道,让爱与责任成为教师进步的主旋律。

  二是引导教师制定自主发展的专业规划。在激发教师教研内驱力上做文章。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展现了一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对专业理想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教师人生之路的一盏明灯。它不仅能帮助个人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而且能引领教师立足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目标,为教师提供不断上升和发展的内驱力量。近年来,我校成立了教学视导室,具体负责指导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视导室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年轻教师做好五年内的成长规划,规划内容包括“自我设计——读书活动——自我反思——同伴互动——辅导报告——反思修改——榜样展示——自我完善”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作为载体,引导教师确定自己专业发展愿景,从而激发教师在专业成长路上积极实践反思的“内驱力”。

  三是积极搭建教师教与研的实践平台。在提升专业发展力上添措施。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适合的温度和土壤,只有给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的个性才能张扬,水平才能发挥。我们每年通过建立党员教学示范岗,组织课件大赛,开展名优教师展示等活动,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个性化教研,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教师专业自觉的“发展力”。

  四是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在追求教师发展的幸福道路上循方法。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评价能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不合理评价会打消教师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为此,我们十分关注对教师的评价,努力建立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专门修订了《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激励教学实践中的校本教研工作。学校还通过教学视导建立以青年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教师电子成长记录册”;教导处每年组织“优秀教研组长”、“示范教研组”等项目的评比,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随笔评比”、“我的教育故事征文”等活动,让成功的快乐浸染教师的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龙建刚

篇五: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同时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情况下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

  教师敬业精神论文

  教师敬业精神论文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自觉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教师敬业精神论文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新时代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更需要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假如作为一名人名教师,没有可贵的爱岗敬业精神,是无法安于教育工作的,那么作为一名人名教师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呢?关键词: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教书育人;勤奋钻研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同时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情况下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手段,不是目的。对比,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育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成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才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正确选择。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教师能否做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自觉的不断的完善自我。任何人

  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有了爱岗敬业精神,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如果说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知道了教师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下面就谈一下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呢?

  一、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育人为乐教师岗位上,没有另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不求闻达不幕名利,不幕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以平常人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教师具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本职工作或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书育人也就成了“爱岗敬业|”规定了的教师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承负这一道德义务,完成育人大业,是衡量师德修养高下的优劣的重要标准。说到教书育人,我认为教师的爱岗敬业首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人名教师,只有爱护,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喜欢一部分,歧视另一部分的权利,教师就是一位多孩子的母亲,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头肉,爱要洒向全体学生。其次是要坚持促进学生在道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要成为人才。因此,教师的天职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次是要坚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也将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学习将成为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作为教师,只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让学生们“学会学习”,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学习成为第一需要,知

  识成为生命价值,创造成为人生最大快乐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就拥有了在新的社会生存的真正资本。我们的民族也就会立于不败之林。

  谈到尽职尽责。我认为教师的爱岗敬业,最终必须落实在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上。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使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影响。

  三、讲究职业良心,科学施教,勤奋钻研。教师劳动很平凡,它从来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宏大场面,总是在默默无闻地,一点一滴中进行。教师劳动十分繁重,它难以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当教师就要不急功近利,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本职岗位上的教育教学工作。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是教师应有的教学素质。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总之,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谦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养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爱岗敬业。

篇六: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学反思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学校具有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常态课说课片段等进行录像并制作成光盘赠与他们作为他们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

  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

  ——开展“自助式自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昆明市五华区璧光小学孙丽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如脱产进修、累积学分制的继续教育;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这些培训形式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培训形式或多或少带有强制性,较少考虑受训教师的个体差异、个人愿望和自主性发展意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和实践。具体到教师培训,如果教师缺乏自主发展意识,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可能持续深入开展。因此,如何唤醒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培训有效改进教学实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更贴近教师实际需求的“自助式自主培训”,这种培训形式将教师的发展植根于教师群体的“自助”环境中,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让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提高,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自助式自主培训”,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教师培训方式。其中“自主”是教师发展的内因,反映了教师的内在需要,有助于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助式”要求学校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和进修渠道,让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加以选择。

  “自助式自主培训”包含以下几个要义:1、学校为教师的自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2、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进修内容、合作伙伴、培训方式和发展成果汇报展示手段。3、让教师在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集体研修的氛围中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促进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

  “自助式自主培训”的显著特点是“自主”、“自愿”和“同伴合作”。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需要——自主进行——自觉完善”的良性循环,使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

  为了增强“自助式自主培训”的实效,我校逐步建立起了“读书交流、教学反思、互为导师、科研内化和示范辐射”的培训机制,通过不断实践、总结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读书交流,夯实教师培训基础学校应该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应具有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的紧迫感。因此,我们把倡导教师自主阅读,相互交流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1、阅读经典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厚实的文化修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它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容应对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增进教育教学智慧。2、阅读教育教学报刊,借鉴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如,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教学中知识建构理念,课堂生成理念,多元理解理念等。这些理念的提出是一种创新,即理论层面的创新,而将这些新理念落实在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同样是一种创新,即实践层面的创新需要悟性,需要灵感。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甚至还要从模仿起步。这就需要从教育教学刊物中学习一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和可以借鉴的教学案例,越是具体、生动、形象的东西,越能启迪实践层面的创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除了为教师订阅《云南教育》杂志外,还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国内外教育教学刊物。3、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和通读所教学科教材。研读

  学科课程标准主要是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性质、学科课程基本理念、学科课程的学习领域和各个学段的基本要求。通读学科教材主要是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教学这一册,联系前几册,想到后几册。我们每学期开学时组织教师进行说教材比赛,期末进行说复习比赛,对教师熟悉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4、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我们提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交流读书体会,达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教学反思,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教师培训要关注实践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问题从哪里来?从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中来。这就需要切实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它既有对进行内容的反思,也有的教学方式的反思;既有对常规课的反思,也有对研究课的反思;既有对观摩同行教师教学的反思,也有根据学生的质疑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之,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教师培训的有效形式。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学反思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学校具有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常态课、说课片段等进行录像,并制作成光盘赠与他们,作为他们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

  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很受教师欢迎。一位老师在《我们学校的教师“自助餐”》一文中写道:“过去自己授课后没有留下什么记录,也就没有再回头看一看自己课上得怎么样,更没有去认真剖析、反省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例真实记录下来后,就有了一面观看自己课堂教学的‘镜子’。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这样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三、“互为导师”:建立互助学习的平台。如果把教师自我反思作为教师个体意义上的“自助式自主培训”,“互为导师”则是教师群体意义上的“自助式自主培训”。传统的导师制是在同一学科中,年长的带年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带缺乏教学经验的,而且多由学校指派,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特点,如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知识面广,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而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可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某方面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都可以成为“导师”。在实践中,我们鼓励教师冲破片面讲资历、讲学历、讲职称的“樊篱”,鼓励人人争当“导师”。“导师制”的核心是“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我们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主选择“导师”,也可以自主选择传、帮、带的对象,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这样不仅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增强了教师的上进心。曾有一位年轻教师,刚到学校任教时,几次随机抽查听课,他的课堂效果都不理想。正当他专业思想动摇时,学科组、年级组的老师们主动鼓励和帮助他,自愿成为他的导师,主动邀请他去听课学习,指导他备课、上课。这位老师说,是学校的“互为导师”,让自己重新找回了作为教师的勇气和自信。现在,这位年轻教师所任教班级的成绩进步很大,并获得五华区第二届“教坛新秀”称号。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专长,展示自我。有一学期的考核课就是特色展示课,改变以往单一的竞赛内容与模式,有的老师上书法课,有的开展活动课、心理疏导活动等等,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个性风采,让人耳目一新。我们还分别请青年教师教老师们学习QQ、博客、邮箱等现代信息技术

  知识,以便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中。在全体璧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网站正式开通了。此外,我们除了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外,还开设“璧光讲坛”,为教师自己开展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搭建平台。通过一年的实践,老师们认为自己作专题讲座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更具有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因此,现在逐渐变原来的“要我讲”为“我要讲”,有时甚至校本教研时间还安排不过来。

  四、科研内化,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参与上级安排的课题研究相比,教师自主进行的科研,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也更具认同感。因为教师自主进行的科研,其课题是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然后用“行动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实际培训中,很多问题都来自教师的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就成了各备课组、学科组、年级组要攻克的课题。在确定这些课题的时候,我们要求课题不求大求全,而是要避虚就实,去解决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困惑与对策”;中年级“探寻学生差作业现象的对策”;低年级“如何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沟通”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等。我们提出科研内化的原则是:“发现的问题即科研的课题,研究的过程即内化的过程,教师的成长即科研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科研内化,能够真正实现备课时,能进行二度开发,教师是研究者;上课时,教室就是实验室,教师要有“第三只眼”;下课后,教师就是反思者。通过不断地实践与讨论,探索与反思,发现与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我校被评为五华区2004~2007科研先进集体。五、示范辐射,形成良性循环我校的校本研修已成为教师发展的支撑力,我们坚持以师德为首,将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提升贯穿于校本研修的全过程。我们以教师为主体,开展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起点的创造性的学习型组群活动。真正把“开展自己的教研,

  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研修目的并落到实处。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课等活动,进行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扩大一些脱颖而出的教师的影响力。

  2007年9月~2009年6月,我们先后进行了青年教师上竞赛课、汇报课、录像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团队竞赛课、片区级以上竞赛课等活动。在比赛中,许多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一次又一次走上讲台试讲。这个过程,让老师们的常态教学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人本”课改理念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深入课堂。经过不断的锤炼,学校涌现出一批全区,乃至全市都有一定影响的教师,他们在学校教师自主培训中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两年来我们的论文、课堂教学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17项,省级奖36项,区级28项。

  应该说,读书交流、教学反思、互为导师、科研内化和示范辐射这“五大支柱”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其中,读书交流是教师培训的基础,教学反思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科研内化是教师发展的核心,互为导师是资源共享的保障,示范辐射是培养效果的推广。由这五个支柱支撑起来的自助式自主培训,立足于教师常规教学,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创建起一个从问题的发现到解决的研修机制。归根到底,自助式自主培训既是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教师探求自我发展的环境。今后学校也将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完善此项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定位应该是帮助教师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为此,学校要尽量挖掘培训资源,从机制和措施上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从物质条件上尽量满足教师自主培训的需要。如我们学校将根据教师需要提供课堂教学录像服务、建立学科组基金等,就是将“管理即培训”的观点落到实处的做法。另一方面,给予教师自助式自主培训一个初始动力,是学校管理的另

  一项重要任务。自助式自主培训的特点之一是教师的自主性。但是,刚开始,教师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会自主”到“能够自主”的过程,促使这个过程顺利展开的方法,就是给教师一个恰当的初始动力,从而让教师逐渐进入自主培训的“佳境”。

篇七: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德育论文

  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内黄县高堤乡

  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记得有一次有我走进五年级教室,看到一位同学衣衫不整,由于那个星期学校正在抓文明礼仪工作,所以,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我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平凡中的荣耀。还有一次,学生史吴冰同学在给我的纸条里写到:我依然记得那开学的

  很震惊,在我看来是不经意的几乎已经淡忘的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学生却因此而深深感动并牢牢地记在心里。原来一件小事也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折射出一个高大的形象。

  教师让平凡的教室洒满阳光,让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阳光,教师用师者的胸怀去包容一颗颗年轻的心,用师者的爱心去铸造每一个学生的辉煌。而学生也将以无数热情的心、理解的心、仁爱的心作为回报。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生活是朴素的,职业是平凡的,然而,这种朴素和平凡的生活境界亦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教师在平凡中实践伟大,教师因平凡而伟大!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我想,我现在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却伟大!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教师工作累,但是快乐,我把我的职业当作一项事业”、“教师工作忙,但有意义,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执着的事业,我把我的岗位看作一个坐标。”燃烧自己,照亮教育的整个天空,这就是一个平凡教师的人生写真。教育者先爱教育。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

  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志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爱是教育的别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千百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不歧视体罚学生;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保护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宽容学生。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因为宽容是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宽容意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了宽容意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学生和被学生所爱的好老师。大

  凡威信高,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无不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精神。那些心胸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缺乏爱心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那些有过失的或者是调皮的学生进行教育要理智、冷静,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尊重人格,既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认真负责,又不要感情用事,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三、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具有责任感的教师群体,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的资源和精神动力。当前,有人戏说对教师的要求比对党员还高。戏说中有戏谑与无奈,但确是如此。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责任感就是这个民族责任感的缩影。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

  知。学校原本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那是人获得知识和能力、不断丰富精神的世界,校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最令人向往最具有人性的地方。

  作为教师,责任感是教师工作的基石,教师作为一种良心工作,责任感就几乎成了判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之一。教育需要责任感,也要培养责任感。

  我们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很多人不喜欢这样叫,但足以说明老师的责任重大。任何工农业产品可以重做或弃之不用,唯独教育的产品无法重做,不能丢弃。教育工作者如果丧失了责任感,那就成了千古罪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看似平常,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意识。无论身处一线或者三处,任何一个岗位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艰巨责任,因此就必须在平常始终不渝地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总之,“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底线,也是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其实,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在工作、生活中都要有“三平精神”。因为只有安于平凡,才能脚踏实地;只有善于平静,才能乐于奉献;只有乐于平常,才能有所作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应以“三平精神”作为基本准

  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崇尚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篇八: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一、校长引领教师精神成长没有真教师,就没有真教育。然而在现实中,在我们教师身上,究竟有多少正能量的传递?又有多少对生命的真爱?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什么?面对低收入,教师有更多的迷茫和徘徊;面对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教师有更多的尴尬和讨好;面对学生身上爱的缺失,教师有更多的焦虑和无奈;面对管理者的功利和刻板,教师有更多的挣扎与不安;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有更多的麻木和逃避……所有这一切,都阻滞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残害,教师的生命需要绽放,需要点燃。对一个人来说,放大习性,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让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对于教育者来说,赋予一个教师职位,取得一种教师资格,但未必能成其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前提,传道是核心,传道是灵魂,是否真正成其师,首先在于是否有道、行道、传道。师道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拥有忘我、无我的强大的爱,因为爱而不受生活羁绊,完全地活出自我,活出自由和洒脱,成为一个纯粹的爱的使者,用自己的爱去唤醒学生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与积极生活的热情。所以,真教师和真教育是教师幸福人生的源泉。校长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团队的带动。作为一名校长,就要让自己的思想与理念不断更新,走在教育的最前沿,引领教师精神成长。校长要摒弃功利思想。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风向标,校长如果不能做到公正廉洁,就不可能有好的校风。面对负面事件,校长要能够明辨是非,要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不与社会各阶层比得失、比优劣,校长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在工作中。校长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做事有底线、有原则。好校长必须要让自己的人格转化成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当然,校长不是光杆司令,要让自己的管理团队成为自己做人原则、办学思想的忠实拥护者。校长还要构建先进公正、完整规范、协调有序的制度体系,要有勇气和魄力,有效地剔除旧体制的弊病,充分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比如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聘任制等。校长要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让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教师精神成长还要靠主动营造学校氛围予以促进。一方面,组建教师社团,打造教师团队,保障活动经费,让教师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息与释放,让教师通过团队活动感受到幸福。比如我校成立了健康俱乐部,10人组成一个团队,各队要有自己的队名、队歌、队徽、团队守则等,并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俱乐部实施“三个一”工程,倡导每个队承担一个工作项目,每期展示一次团队成果,每年获得一个学校团体奖项。为展示师生人文风采,促进教师精神成长,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留守儿童帮扶教育学会、孔子儒学文化研究会、孔祖文化艺术团等社团。另一方面,建设校园文化标识、设施和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教师的无限潜能。比如我校建立了孔祖书院,包括真人书屋、养憩大厅、艺术厅等,借助图书影像资源,开设讲习堂,每周末开展活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精神成长其实是一个内修的过程,必须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修而实现。内修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学,即接收外界信息,觉察内心体验,感悟自然本真与人生之道;二是习,追求真我价值,积极践行本真的人生之道,即生活践行、行动历练。每个人离开群体都难以发挥自身价值,难以获得生命意义,所以,教师首先要融入集体,加入团队,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融为一体,不断体验团队支持、关爱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精神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和细致深入的过程,要以事业为依托,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为载体。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目标努力工作时,就突然地到来了。”

  二、阅读引领教师精神成长近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各校的教师都会谈到节日庆祝话题,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抱怨情绪:现在所有的节假日,都只是听到校长在教师会议上对教师的祝福。我接触过一些校长,他们对此也很无奈,在抱歉的同时也只能口头上对教师进行祝福。

  在制度和纪律面前,在教师的抱怨和校长的无奈之间,我认为,校长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在长假或教师生日之际,校长可以赠书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在阅读中获得精神成长。在这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有感触。

  早在2007年暑假,恰逢我的生日那天,收到正在外地学习的校长的一个短信:“祝你生日快乐,有一本李镇西老师的书送给你,回校后给你带来。”这本书就是《做最好的老师》,在书的扉页有他的亲笔签名,不难想象,在培训那天,校长是如何辛苦地排队等候签名的。校长是有心的,因此在暑假里,原本不太爱阅读的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领悟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受益匪浅。

  读书让教师改变教育观念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把问题当课题……李镇西的这些观点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以转化后进生为例,虽然我以前没有掉以轻心,也做过一些努力,但一直视其为头痛的事情。而李镇西认为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有了这种启示,我看待后进生的眼光与以前大不相同。我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由原来带着失望与不满逐渐变成开心与快乐,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幸福。

  读书让教师成为理性的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曾经只是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对学生也非常严格。而李镇西的民主教育、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与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等理性思考启迪了我,让我学会思考每件事背后的原因,学会采用最佳的方法和策略。

  比如对于优秀生,我以前认为他们基本没有问题,其实他们的个性可能有缺陷,他们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要提升他们的思想与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读书促进教师热爱阅读和写作

  在读《做最好的老师》的同时,我还陆续读了曾纪洲的《教书不简单》、吴非的《不跪着教书》、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张彦春和朱寅年的《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等多本教育类著作。在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我不断修炼自身,为自己充电。

篇九: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唤醒激活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赵泽高来源:《教育家》2017年第15期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谁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是课堂,是文化,是学校。但课程要教师来整合,课堂要教师来引领,学校文化要教师来构建,因此,教师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到成长,得到发展。十八年的学校管理经历,十年的校长历练,使我更加坚定个信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生产力,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抓住了教师的发展,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激发、唤醒、催生教师人性内在的力量

  首先,要信任老师,要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优秀的或即将成为优秀的人。人是发展中的人、成长中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可塑的,每一个人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每一个人的人性内部都蕴藏着巨人的潜能,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一旦得到领导的赞美、家长的信赖、同事的认可、学生的爱戴,他们就会爆发出巨人的能量,发出夺目的光彩。只要我们在管理中顺性而为,把教师内在人性的力量激发、唤醒,就必然能催生出巨人的能量,让每一个教师都行走在向上、向学、向善、向美的人道上,我们的“管理”就能转化为领导,学校内部就会充满和谐和生机。为此,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尝试策划了这样一些活动。一是职业规划。每三年,我们都要求每一位教师撰写个人《职业规划》。《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规划自己的人生愿景和成长计划。学校在阅读教师的个人规划后,综合分析,尽学校所能,做到岗适其人。二是人家讲坛。学校设立了“人家讲坛”,不仪请米各地的名师,各行各业的精英,更让有一技之长的普通老师在讲坛上一展风采。三是教师实验室。人弯中学根据杨林老师的专长,专门修建了一个天象馆,杨老师教地理,但特别喜欢研究天象,对天体运行有独到的研究。十多年来,他带领一批义一批学生观天象、识晕座,探索宇宙的奥秘。而后,人弯中学生态博物馆、农业实训基地、陶艺室、何世东小屋相继修建,为展示教师的品牌和发长教师的专长提供平台。

  其次,是要解放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得到发展和成长,尊重是前提,解放才是关键。那么,如何能唤醒教师内在改革的愿望,激发教学改革的热情?

  这罩有一个小故事。唐微老师是西南师大分到我们学校不到两年的一名政治老师,学校接受了一堂展示课的任务,来自全省近100所学校的同行和专家要来学习和考察我校生态教育下“四阶级四生成”教学模式探究的阶段性成果。以往都是让上作五年以上有一定经验的骨干教师上,但这一次,唐微老师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承担这次教学任务。考虑到唐老师在教学思想上“框框少”,学校反复研究,决定将展示课的任务交给唐微老师。结果不负众望,唐老师成了专家组给分最高的一位老师。本学期,庸微老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现代课堂教学在武汉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怎样解放教师呢?我们的体会是:解放教师的思想。我们鼓励教师火胆尝试,人胆实践,人胆改革;同时,给教师时间,给教师自由。目前,教育改革有一种现象,管理者给教师做“加法”,特别是骨干教师,不断给他们增加各种任务,于是一线教师不堪重负,时间一长,教师改革的热情逐渐消失,改革的动力趋于磨灭。学校高度重视给教师减负,将老师从低效或无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教师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倡导“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们的策略是:

  入模更需出模。人弯中学推行生态教育下的“四阶级四生成”教学模式,即将教学过程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在预设中生成;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在碰撞中生成;第

  三环节,成果分享,在情境中生成;第四环节,在提炼中生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老师们发现“四阶段四生成”模式的教学,解决了“满堂灌、低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标,但四环节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要实现真正的生成性教学,应该把生成性教学的精髓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而不再拘泥于形式。为此,学校鼓励教师人胆探索,走出模式。

  我们鼓励教师在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兴趣特长整合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师课程。这一举措,人人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于是知识板块重组的课程、诵经课程、天象课程、环境课程、种植课程和各类兴趣课相继涌现,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

  我们鼓励教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上因人而异。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可以在原教案基础上再次备课,骨干教师可以备简案。作业批改上可以形式多样,如面批面改,互批互改,重评轻改等,做到有效不重复,让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激活内在的智慧。

  让每一天创造性的劳动给教师带来职业幸福

  在价值引领中让教师获得幸福“为了学生的幸福而奉献,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工作”,这是我们对火弯中学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引领。

  在专业引领中使教师成长人弯中学有着朴素的理念:领导者首先应该是引领者。陈进副校长是成都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他所带领的教学团队敢管善管,他手把手辅导出一批优秀英语教师。陈权副校长是一位特级地理教师,他带领的德育团队频频在省、市、区各项比赛中获奖。刘洲副校长是一位特级数学教师,在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方面,循循善诱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思维方式引领中让教师开阔视野教师队伍是一个多样的群体,关键是如何引领得当。如青年教师常常停留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模式上,在实际生活和教学研究中,我们就引导他们寻找新的角度,寻找多种思维模式,实现思维方式的突破。

  在榜样的引领中让教师获得内心的和谐学校的管理团队以身作则,和青年教师交朋友,和他们一起探讨,引导教师处理好人和内心的关系,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榜样的力量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业务水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师徒结对。让每一位教师选择一位自己最崇拜的名师,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育思想,体会他们的教学艺术,观察他们的课堂操作流程。待到老师自己觉得不仪已经形似而且神似时,向全校老师展示自己的“习得课堂”。“习得课堂”是手段,最终是为了教师获得“自有课堂”,成为最好的自己。二是同课异构。围绕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师分别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共同呈现,这是同事之间相互引领。更重要的是,特级教师与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师傅和徒弟同上一堂课,这不仅是专业引领、文化引领,更是精神引领和榜样引领。三是转转课。人弯中学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每年每一位教师要上一堂示范课,我们义叫作“转转课”,老教师上课中青年评,青年老师上课中老年教师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相互引领中成长。

篇十: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理解教师精神成长的?怎样看待精神成长与专业成长的关系?

  李洪江:我对教师精神成长的理解是,让教师自觉发现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自觉吸收、自主探寻、自我领悟,最终使自己向着更优秀的方向成长。

  教师的成长应当包括精神世界的成长和专业素质的成长。教师的精神成长和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就像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技能方法等等,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外在的指导和训练在短时间之内得以提升。软件则是指教师的精神海拔、理想信念、心灵体验等,这些内容一般较为稳固,需要渐进的提炼和沉淀才能形成和改变。要让教师获得真正的成长,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更新应该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单纯升级硬件,不注重教师的精神成长,就不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

  安卫东:每个教师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和可能。但是,一个教师要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只能建立在他自身的积极主动、自觉内化的基础上。成长就是不断地发现更好的自己,不断地创造和展现更好的自己。教师的成长,就是让教师自己不断去发现、创造和展现更好的自己,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教师成长的核心是重视教师的精神处境,促进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而更应该关注教师的精神提升。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

  中国教师报: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精神成长?您是如何实践的?

  李洪江:一株禾苗的成长离不开土壤、雨露和阳光。如果把教师精神成长的过程与禾苗的成长过程相类比,对于教师精神成长这个深刻的教育命题便不难理解。所以,若想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就需要肥沃的土壤、温润的雨露、丰沛的阳光,当然最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是这株禾苗要拥有自主向上的力量。

  先说土壤。学校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了土壤。土壤营养丰富,就会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能量。也就是说,学校是促进教师精神成长的能量场。对于学校而言,要搭好两个“台子”:一个有利于教师精神成长的平台和一个供教师展现精神成长的舞台。一是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公平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构建一套循序渐进、高效平等的教师发展体系,作为促进教师精神成长的平台。二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养模式,邀请专家、学者作有关教师精神内驱力的培训报告,促进教师精神成长。此外,积极搭建展示舞台,利用“教师论坛”的形式,分享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生活中的感悟。教师在互动的分享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进而提升精神境界。

  再说雨露。一株禾苗在初生之时,还十分柔弱,需要呵护和滋养。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他们就好似初生的禾苗,初涉教坛,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就需要有人来扶持和鼓励。我们确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帮扶模式。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很多有益的信息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青年教师身上所独具的活力与激情也会逐渐感染老教师。在这样“搂抱发展”的共生模式中,无论

  是青年教师或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会寻找到新的内容,收获新的喜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进而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

  接着说阳光。如果说,土壤和雨露是禾苗成长的基础条件,那么,阳光就是促进禾苗生长的外在主导力量。外在主导力量的核心就是学校的决策者——校长。可以说,一个拥有前沿教育思想、卓越专业技能、非凡管理才能的校长,就是教师精神成长的阳光。一个专注于关切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压力与困惑的校长,一个专心于提升教师福利待遇的校长,一个专情于服务师生发展与能力提升的校长,定会将教育圣坛上的阳光,投注于静待生长的禾苗,唤醒其成长的内在力量。

  最后说禾苗。正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那样,“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内心的深度觉醒”。此处的“觉醒”,应该是源自于教师心底的自主意识,需要教师确立自我培养、自我塑造、自我成就的思想信念。教师应主动地获取学习资源,自觉地吸收知识经验,广泛地采集教学智慧。经常阅读,提升自身修养;经常反思,促进自我觉醒;经常写作,助力自主提升。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学习力。

  安卫东:学校教育重要的不仅是要让师生成为某种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幸福的引领者。学校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师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因为它是影响生命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石。学校是文化传承与重建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共同的愿景凝聚人心,用人本的管理彰显人性。

  在办学实践中,我校努力引领教师精神成长,通过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建文明健康的外部环境;通过激发教师的精神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通过明确教师的发展目标,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教师的终生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通过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打造和谐团队,让教师体验合作的快乐;通过提升教师的心理素养,培育和谐美好的心灵。

  让教师成功与幸福

  中国教师报:成功与幸福是教师的普遍追求,如何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

  李洪江:成功与幸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教师职业使命的要求,更是教师内在心性的展示。因此,我校创造一切条件,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将外在的诉求与内在的尺度、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体验成功与幸福的喜悦,实现教师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

  为了让教师走向成功与幸福,我校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

  一是建构幸福校园文化。我校为教师营造成功与幸福的教育氛围。先师孔子塑像坐落教学楼前,引领国学文化;“立人”的校名源于《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的经典警句;“立人至极、又红又专”的校徽、鼓舞师生团结奋进的校歌、图文并茂的厅廊板报、室内外的诗词名言、“育才园、励志园、报国园……”的命名,都体现了师生美好的追求与向往,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校园景观文化。

  二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是学习之本、立教之根、生存之道。我校为教师创造一个温馨、开放的读书学习环境,浇灌教师内心的成功与幸福之花。我们把赠书作为教师的一种福利。现已赠书累计320多种,3500多册。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读书——我快乐幸福”读书报告交流会。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教育论文或心得体会,选优秀文章发表在《立人校报》上。通过学习、反思、实践,教师提高了对职业价值的认识,“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创造教育事业的幸福和成功。

篇十一: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P>  必须唤醒教师不断成长的事业渴望

  时下,在教师队伍中,滋生着几种怪型。一是“功臣自居”型。有的教师从教十余年,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所教科目的考试成绩突出,于是感到自己对学校有贡献了,自己是“功勋”教师了,该躺在功劳簿上大睡觉了。二是“浮躁不安”型。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了奖,有几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是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于是便觉得自己拥有资本,就耐不住性子,“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到那山高”,想跳槽的有之,想提拔的有之,甚至要求提升其政治待遇或经济待遇的也有之。三是“不思进取”型。有的教师有几十年的教学经历,自认为有经验,有贡献,教学轻车熟路,于是懒于备课,漠视学习,惰于研究,更谈不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凡此种种,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阻碍着学校的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小学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大声疾呼:必须唤醒教师内心深处不断成长的事业渴望,让这种渴望永不枯竭,伴随终身,让更多的教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做专家型教师。如何唤醒教师成长的事业渴望,促使教师不断朝着专家型教师迈进,我认为,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专业引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这种领导就是一种引领。学校不仅仅是“管门房、管课堂”的地方,更应该是“管心房”的所在。教师成长,学校的引领不可或缺。学校应该是给教师以追求、以鼓舞,引领教师不断走向成功的圣地。一是积极引导教师读书。有人说,“只有不断读书,才有资格教书。”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

  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要想得到人们的尊重是很难的。在学习化社会里,学校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无疑是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学校不仅要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本学科知识,还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达到视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的境界。二是积极引导教师实践。要努力创设环境,引导教师主攻课堂,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真正让每句话都有效果,每分钟都有效率,每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还要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案例为切入口,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努力让一大批教师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三是积极引导教师反思。要引导教师思考研究教育教学的思想、言行、方式,进行自我调整,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迷惘,主动发展。要坚持写教育案例,写教学后记,写教育随笔,既记录教学的成功之处,又汲取失误的教训,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交流切磋,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实现自我超越,启迪别人,最终并进共荣,共同成长。同时,要积极搭起教师与专家联系的桥梁。一线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在教学上很难有新的提升。因此,要努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拓宽一线教师与专家沟通的渠道,尽快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二、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平台为展示教师才能搭建多彩的平台,使教师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应该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搭建个性发挥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说:“一所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让它腾,是虎就让它跃。”万事万物都是不同的,教师个体都富有生动的个性。有擅长文科教学的,有擅长理科教学的,有善于形象思维的,有善于逻辑思维的,有精于教学的,有

  精于教研的,有善于表达的,有工于思考的„„学校要知人善任,清醒地认识每位教师的特长,尊重教师的个性,关注教师的个体成长,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沙龙、演讲、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的价值都能得到最大体现。二是搭建担当大梁的平台。“水无压力不喷,人无压力不强。”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人,不能只捧一批教学能手,将其他人“打入冷宫”,须知,“能力是逼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当初大部分教师是中师和大专学历,起点不可谓不低,但经过历年的负重加压,摸爬滚打,创造了闻名遐迩的高考奇迹,成就了一批名师,这就是很好的佐证。我们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有意识地给教师压担子,委重任,如安排上高中毕业班、搞课题研究、竞赛辅导教师、作专题讲座等,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只有在实践中,每个教师都被重视,都负重任,几经历练,才会得到发展,才会迅速成长。三是搭建终身从教的平台。对于大多数教师包括优秀教师而言,应该树立终身从教的理念。我始终认为,教优者未必一定要让其“仕”。遍览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哪一个名师、专家不是经过长期的“水磨工夫”才练就一身本领?要成为名师就得准备付出一生的努力。其次,学校行政岗位就非常有限,又何必硬要拼命去挤这趟已经超载的车呢!实际上,有许多名师都是在仕途面前绕道而行才终成正果的。知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就是在成都教科院行政岗位上主动卸任到一所普通中学任教的。再则,行政管理毕竟不同于专业教学,引导一批优秀教师不“仕”,既不会造成专业教学上的浪费,也可以避免行政管理上的失误。这样做同样是人尽其才,爱才之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也应该身上有更多的责任与道义,有更多的生命与尊严,多些理想,少些功利,多些书卷气,少些仕途味。当然,学校更应

  该拿出过硬的措施让优秀教师真正潜心教学,鼓励其成长、成功、成名,如大胆重奖教育教学有功人员,生活给予切实入微的关照,始终如一地支持他们钻业务、搞研究、出成果、培英才。三、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建立保障机制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机制作保障,教师就难以不断成长,更难成名师。学校应切实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一是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是非,区分工作的优劣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原因,作出对策,对教育教学活动予以指导,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与欲望,为保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明方向。为此,学校要不断改革完善《教职工考评细则》及各类评先评优的规定,使之发挥积极的导向功能。评价的理念要“新”,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实现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跟踪,不搞一潭死水的静态评价,甚至是对教师作出的一种“一评定终身”的打击性评价,要着眼于进步,着眼于发展,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用人。评价的要素要“全”,既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既面向全体教师,又考虑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评价的方式要“活”,坚持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生活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二是积极的激励机制。在执行激励机制时要“菩萨心肠”,善于“赏识”。一方面,要实行人性化激励。譬如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领导说了算,需要倾听广大教师的想法和建议,充分体现对教师的尊重,使“要我成长”变成“我要成长”,使学校方案成为教师集体志愿,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实行目标激励。目

  标制定不能好高鹜远,急功近利,应切合实际,要让教师有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有愿意为目标奋斗的热情,不断增强内驱力,为教师不断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推动教师始终不渝沿着专业化成长道路良性发展。三是严格的约束机制。人管人,管不住人,制度管人,才管得住人。约束机制要突出一个“严”字,划定“两条线”。“严”就是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严厉处罚,不讲情面,不走过场,不循私情。“两条线”就是一要划定“底线”,凡是底线以上的要求和标准一定要达到,譬如出勤、上课、备课、作业、考试的规定量等。二要划定“高压线”,凡是高压线的内容绝对不能动,一碰就会伤人,就会铸成大错。譬如学生安全、乱收费、体罚学生等。即使最有本事的教师如果不能完成底线要求,就无望做优秀教师;如果敢去碰高压线,就没有资格成为名师。在执行约束机制时一定要“金刚怒目”,敢于管,管到位,一以贯之,一管到底。总之,教师不断成长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需要广阔的舞台来展示,需要公正的机制来保障。理念决定方向,舞台强调历练,机制着眼落实。教师的成长最终取决于自身修养,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不断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是不断成长的关键,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是成为名师永不满足的目标。


推荐访问:唤醒教师的精神追求小论文 唤醒 追求 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