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内涵18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工匠精神内涵18篇

2022-11-16 08:15:05 来源:网友投稿

工匠精神内涵18篇工匠精神内涵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内涵18篇,供大家参考。

工匠精神内涵18篇

篇一:工匠精神内涵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工匠精神精神简介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精神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工匠精神精神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有些行业甚至要从12岁开始训练。要尽早恢复学徒制。税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对制造业重视的局面。中国的教育要学德国、日本而不是美国。

  工匠精神精神限制

  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业。因为要做到完美必须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

  工匠精神精神传授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香奈儿首席鞋匠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1693–1776):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工匠精神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

  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工匠精神精神发展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工匠精神新型理解

  工匠精神农业生产工匠精神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它是一种精致化生产的要求,它对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从种植开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证安全,还有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发展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工匠精神精神评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

  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显现有关。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从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三,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谷时,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篇二:工匠精神内涵

  论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遴选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高频考点,要回答好与之相关的问题,就需要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文开遴选为考生总结如下:

  狭义地讲,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制造产品时追求高品质,一丝不苟,拥有耐心与恒心。广义的工匠精神则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它是在生产当中融入质量至上的职业操守、对生产过程中每一细节都给予重视的工作态度,体现一种不惜用血汗塑造产品质量的崇高精神。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从业者为追求产品、服务的高品质而具有的高度责任感、专注甚至痴迷、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精神”,体现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涵。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

  想更多了解如何写好“工匠精神”,请前往学习文开遴选视频课。

篇三: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

  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说,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他在此前多个场合表示,营改增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它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增值税是世界上最主流的流转税种,

  与营业税相比具有许多优势,最大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重复计税。全面实施营改增,一方面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营改增可以为企业减负: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已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到592万户。预计2016年实施营改增还可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营改增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营改增的减税效果,对服务业明显,对中小企业明显,而这正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新增四大行业如何实施营改增?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征收11%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征收3%的增值税。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11%的增值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生活服务业:6%。免税项目: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等。金融业:6%。免税项目: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国债地方政府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等的利息收入等。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5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

  难度随之增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表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2万亿元,降低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多次降息降准,改革存贷比管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旅游、网购、信息消费等快速增长。去年还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二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外商投资限制性条目减少一半,95%以上实行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大批创客走上创业创新之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针对工业增速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

  兼并重组。近三年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四是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制定实施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居住证制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五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推出新的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又增长10.5%。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1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建立重大政策落实督查问责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数量继续下降。推进食品安全创建示范行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我们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锲而不舍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处。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中宣示了我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护和平、共守正义的坚定信念!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气候变化大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欧领导人会晤,启动中拉论坛。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严重雾霾天气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特别令人痛心的是,去年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必须认真汲取。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万公里。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400万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4013万套,上亿群众喜迁新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经过五年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十二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中国人

  民的无穷创造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

  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我们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

  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三、2016年重点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着眼长远、留有后手、谋势蓄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

  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

  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管。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三)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有许多短板,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有效投资仍有很大空间。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

  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五)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一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确保及时足额退税,严厉打击骗取退税。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二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三要优化贸易结构。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发展文化对外贸易。进一步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四要推进贸易便利化。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五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原材料进口。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我们将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

  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

  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做好地震、测绘、地质等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履职,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

  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在建设资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财政沉淀资金统筹使用等方面,加大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各位代表!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严密组织日常战备和边海空防管控。加强后勤保障和装备发展。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部署展开军队规模结构和政策制度等改革。提高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建设现代

  化武装警察部队。推动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走出一条新时期鱼水情深的军政军民团结之路。各位代表!我们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促进港澳提升自身竞争力。我们相信,香港、澳门一定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两岸文教、科技等领域交流,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年交流。我们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同台湾同胞共担民族大义,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各位代表!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办好在我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推动世界经济创新增长,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加强与各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建设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持久和平相处、联动融合发展。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加快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懈努力!各位代表!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文字根据直播整理)

篇四: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篇五:工匠精神内涵

  论工匠精神的内涵

  作者:赵海军许慧燕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21期

  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于工匠而言,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雕琢修饰,不断对工艺进行改善提高,力求完美。工匠们十分注重细节,追求工艺与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坚持打造出精品,使产品具备卓越的品质。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就称之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时代文明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技术、实践以及道德方面的永恒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工匠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1.敬业。敬业是从业者的基本要求,要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敬畏和热爱之心,要有全心全力、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状态。“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工匠精神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精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从业者对待产品的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严格要求,只为保证上乘的质量。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现代企业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3.专注。专注是“大国工匠”的必备特征。工匠精神意味着执着、笃定、坚韧,是“术业有专攻”的坚定信念,能够在一个行业里心无旁骛地积累知识、提升技能,最终成为行业领域的佼佼者,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4.创新。工匠精神还包含着勇于突破、变革更新的创新意识。古往今来,科技进步离不开工匠们的发明精神,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灯泡、飞机等等,都是因为创新力量的推动,才使得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职业取向和价值追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工匠精神的外延

  工匠精神可以从横向以及纵向两个角度来进行划分。横向角度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分为学校和社会劳动者两大类。以学校方面来说,在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学校注重的不仅仅给学生传授某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培养的核心就是工匠精神。从社会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当代劳动者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也被提高了一个高度。例如,许多纪录片、访谈节目等对工匠精神也进行了积极地宣扬,比如《大国工匠》纪录片主要就是讲述了8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共同筑起梦想的故事。尽管他们没有耀眼的学历,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自己的技能,但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和不懈追求的信念达到了职业技能的极致,成为了行业领域内难得的人才。

  纵向角度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不同时期对工匠精神的不同理解。例如,中国古代的劳动还不被认可和接受,阻碍了工匠精神思想以及一些行业的发展。但是,当新中国成立后,思想被解放,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许多行业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工匠精神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

  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工匠,不应该仅仅只具备相关的技艺技能,还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

  1.实践取向

  工匠精神首先应该体现在具体实践上。没有具体实践,工匠精神就没有实际意义。正是由于工匠精神具备一定的物质性和客观性,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因此不论多么精巧的技艺也无法制造出一台永动机。工匠所掌握的特殊技能作用于客观物质,是一种明显区别于理论研究的实践活动。工匠精神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工匠在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下更好地进行创新创造活动。在当下,尽管已经有先进的科技制作出了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劳动,但机器人毕竟没有具备思维的大脑,其工作都是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因此永远无法代替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工匠。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现代社会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2.技术取向

  工匠掌握着专业技术,因此工匠精神也具备着应用性、不稳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征。技术是一种基于发展规律和相关理论的实践形式,因此工匠也相应地能够运用与实践,具备极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必须要经过社会的凝练。技术不是一项稳定不变的能力,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精神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正是工匠精神所需要的。此外,技术是一个系统,具有复杂性。工匠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不断探索的毅力才能使技术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工匠精神也要体现在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之上。

  3.道德取向

  工匠精神应该充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综合素养,从而让技术技能得到正确的展现。此外,还要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制度的调整,从而使技术更加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我们在学习方面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在企业发展方面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在社会生产方面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坚持信念,严谨做事,才能达到理解的成绩。如今,尽管老工匠们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篇六:工匠精神内涵

  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探析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引言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敬业、勤勉的准则文化,严谨、求精的专业精神,守拙、奉献的价值文化,创新、卓越的进取精神是一直被宣传、被称颂的工匠精神内核。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则是工匠的创新精神。一、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

  (一)敬业这是工匠精神最基础的要求之一。向前追溯至春秋时代,孔子就主张任何人都要在坚持“执事敬”“事思敬”中“修己以敬”,尤其对手工业劳动者来说,更要对职业产生“极度的”敬畏与热爱,对职业给予全身心的投入和尽职尽责的参与,这种职业精神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是一种认真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不仅要把工作当成赚钱养家的工具,还要树立对产品专业的崇敬、奉献、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给客户无懈可击的体验。(二)专注对工匠而言,专注指的是在内心深处对制造细节的笃定,对工业生产的耐心、执着和坚持。从国内外实践经验能够了解,工匠精神不论何时何地何人,均被视作执着精神的“代表”,指向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性。因此,需要将工匠精神视作职业育人的最高价值标尺,成为人才培养“质检”的衡量指标,以此引领新时代人才形成新认识、达成新共识、实现新目标。(三)创新无论是新时代的工匠还是传统社会的“匠人”,在产品制造和经验积累方面都始终保持着执着、坚持、专注、陶醉甚至痴迷的精神。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工匠精神”与因循守旧不属一类,它是要将“匠气”融入至追求突破与渴望革新的进程之中,在保持对职业怀有敬畏、对质量持有精准态度的同时,能够坚持理想、寻求突破,为工匠精神持续注入创新活力。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企业质量提升、品牌打造、文化涵养有机结合,在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中落实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企业需求指向与社会化取向达成一致。二、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一)工匠精神包含了一种朴素的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对比愿望、想法、理想,“欲望”显得更强烈、直接,更能促成目标实现、完成,是一种内生的驱动力。欲望本身是一种自然属性,而非道德属性。比如《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理想,放弃了家庭、甚至离开了妻子和孩子,去另外一个国家,忍受贫穷、饥饿、疾病,在荒芜人烟的房子上创作,就是“欲望”的驱使,完全是自然性的个人选择,我们不评价他的做法好与不好,也不反对,这个是他个人的选择。但是,反对用非法手段来做事情。因而,“欲望”在不能满足正向性要求时,需要加以限制。工匠精神中蕴含的“想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其本身符合道德规范,更是人内心自然生发的欲望。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职员在工作时具备了这种欲望,能内生出强大驱动力,驱使他围绕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

  持之以恒,直至自己各项任务的目标达成。(二)工匠精神是纯粹的坚守和平凡的实践中国古人推崇个人的修行分三步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新时代产

  业大军中一员,应抱着追求圆满的态度,以爱岗敬业的心,结合岗位、岗位链、甚至产业链,认真琢磨业务中人、事、物、权,刻苦钻研专业业务,以纯粹的、非功利的坚守、真事真做地实践,打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甚至思考岗位服务、联系产业链的关系。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做到从99%至99.9%提升,践行工匠精神,服务社会。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创新路径

  (一)传统与现代的互鉴在新时代中,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处在不断更迭之中,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社会公众的诉求,都越来越注重品质,工匠精神及其价值也因此再次受到高度重视。从已有的经验可以看出,工匠精神的意涵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时代元素,在动态发展中不断生成新的内涵。因此,在新的时代中,应该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互鉴,让这一价值体系中包含专注认真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的深刻实践、协同合作的团队思维,并在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同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为此,有必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生存论的主张,充分发挥工匠之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对生存和发展进行价值选择的同时,不断摆脱选择困境,通过自我实践生成和创新工匠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技艺传承提供更强大推动力。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应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主体价值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冲突”,要以时代发展诉求为出发点,让工匠精神承载起更多助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并在坚持公平、平等理念和关注、重视工匠群体诉求的过程中,让工匠精神持续深入创新发展,内化成社会公众共享共有的价值观念,外化成社会公众自觉自发的行动标准。(二)国家扶持是培育创新精神的关键我国一直提倡、鼓励各领域各行业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同时,国家鼓励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中,共有10多万人(次)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王选、吴文俊、袁隆平、孙家栋等一大批科技巨匠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院士说:“新时代,我们的科技事业走出了仿制跟踪,进入了创新征程,我感到了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强大力量。”政策的颁布实施、财力上的倾斜支持、奖励举措的建立是工匠们勇于创新、积极创新的重要保证和信心支持,也为工匠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三)企业宽容鼓励,营造培育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创新意味着超越前人之举。创新的过程中,有困难、风险,甚至会失败。企业对于工匠创新过程中的困难要关心,对于创新过程的漫长要有耐心,对于创新失败的结果要有宽容之心。虽然追逐利益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创新的风险短时间内会影响企业的逐利目标,短视的企业喜欢仿制,着眼于长远发展的企业都聚焦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唯有企业鼓励创新行为,奖励创新工匠,宣传创新成果,善待创新的挫折、失败,工匠们才会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实践中,最终

篇七:工匠精神内涵

  1。什么是工匠精神

  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心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工匠享受于产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即使利微,却可以长久造福于世。2.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具体是什么)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对产品追求极致的完美,注重细节,为了一点小的提升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复进行改进.二是严谨。对待产品的要求极高,态度一丝不苟,绝不投机取巧,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切实保障质量,不达要求不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和坚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永不停止追求更加完善和完美的脚步,无论对于材料、设计抑或生产流程,均不断进行改进。四是专业和敬业:以打造行业内最佳优质的产品为目标并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看得无比重要.(1)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2)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我们熟知的大国工匠,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

  3。工匠精神的意义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制造产业出现一种不良风气:心浮气躁,很多制造企业为了赚快钱而一味追求投资少、周期短及见效快。而这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即时利益,却使得产品失去了品质灵魂,长此以往,必定使企业和产品的口碑下降,继而逐渐为市场所抛弃,难以长远发展。因此,当前的制造企业急需工匠精神,只有拥有了工匠精神,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稳定立足和长远发展。当一个企业拥有了工匠精神,对待产品精益求精之后,自然会得到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爱,成为广大用户的优先选择。

篇八: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主要分为以下四点;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如《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以上四点便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而我们学生在学习中也应当做到,敬业这个词听起来与我们相隔甚远,但是在日常学习中也可以做到,认认真真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上课专心听讲以及很多我们认为是认真学习的,爱学习的事都和敬业是一样的。其次便是精益,上面我说过就是精益求精,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和自己较劲,把每一次所得到的答案都认为是不完整的,一遍遍斟酌,一遍遍推敲,将答案的完成度从60%做到99%,

  再从99%做到99.99%,这样得出的答案才是最令人满意的。再接着是专注,在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一步步的去理解,当你将它全部弄懂了,说不定就会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所以说,只要你专注着将问题解决了,得到的结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最后便是创新,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问题,书本能给我们解答,老师也能给我们解答,但是你会发现他们所给的答案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这说明了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既然能有两种答案,那有三种答案又何尝不可能呢,这时候我们应该大胆创新,做到举一反三,想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这边是我们学生所能达到的工匠精神。

篇九:工匠精神内涵

  弘扬“工匠”精神

  中共兴化市委党校吴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保持永远年轻的重要法宝。不忘初心,就是要求我们身为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大力度的发挥自身的“工匠”精神。

  “工匠”一词,我想大家并不陌生,而“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的政府报告中,总理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总理又一次强调:“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从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四个字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何为“工匠精神”呢?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作了回答:“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工匠的核心不是“制作”什么,而是一种心态。而“工匠精神”是指“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表现。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等方面的内容。第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

  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

  我国历史上的名医,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巨匠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对医学耳濡目染,甚有兴趣。李时珍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医学书籍,加上他一直给人看病累积了不少临床经验,阅读量广泛的李时珍发现医药书籍中很多记载的药材能够医治疾病,但是也有很多药材的记载资料不全,甚至存在药物记载错误的情况,医药书上出了错,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持着一颗责任的心和一种敬业的精神,李时珍最终决定开始编修一本完整的本草书籍。为了不再犯前人的错误,他四处游历,实地考察,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有时为了研究清楚一颗药草的药性,甚至多次亲自尝试。比如曼陀罗的解药,就是李时珍为了更加了解曼陀罗亲自尝试,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多次分不同量的吃,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解毒,最后得到解药也了解了曼陀罗药性。李时珍不惧生命之危,亲自尝百草,最终为写出《本草纲目》,为人们造福。

  著名华商李嘉诚曾说:“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这正是爱岗敬业的最高境界——乐业,因为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得快乐和认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爱岗敬业的优秀人物层出不穷: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刨子、曲尺、墨斗等工具;周恩来总理“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是领导干部公而忘私的楷模……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仍不断涌现忠于职守的敬业者。

  第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这里我想到了在欧洲曾经发生过一个这样的故事:1685年,亨利伯爵带领军队来攻打英国国王查理三世,这场战役将决定谁有统治英国的权力。战争进行的当天早上,国王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马夫对铁匠说,“快点帮它钉掌!国王要骑着它打头阵。”

  铁匠回答“你得等等,前几天帮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可是马夫等不及了,他不耐烦地叫道,“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于是他需要些时间来砸出两个钉子,可是马夫听见了军号声实在等不及了,让铁匠凑合着用。铁匠说:“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马夫叫道,“好吧,就这样,快点!”

  两军交上了锋,查理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远远地,他看见战场另一头几个自己的士兵退却了。他正准备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哪晓得还没走到一半,一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摔倒在地上,还没等他再抓住缰绳,惊恐的马儿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见国王倒下了,吓得纷纷转身撤退,于是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不一会儿,敌军俘获了查理,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流传着: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就这么一个故事,印证了老子说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之所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第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

  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有报道统计,截止2016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呢?我想这正是这种专注、从一而终的工匠精神才使得他们成为百年老字号。

  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梁惠王就问他技术怎么会这么高明呢。庖丁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现在宰牛的时候,只要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现在手上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

  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用这薄薄的刀刃,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刺入两根骨头之间的空隙,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所以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如果穷其一生、专心致志的坚持下去,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真是深不可测,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第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二九南一号”,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篇十: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详解

  目录

  •1什么是工匠精神•2精神来源•3工匠精神的内涵•4工匠精神代表人物•5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6工匠精神的核心•7参考文献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工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同样,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1]。

  精神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有些行业甚至要从12岁开始训练。要尽早恢复学徒制。税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对制造业重视的局面。中国的教育要学德国、日本而不是美国……

  工匠精神的内涵

  1、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锲而不舍”,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如《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

  人王叔远等。4、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

  约翰·哈里森约翰·哈里森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1693–1776):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篇十一:工匠精神内涵

P>  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篇十二:工匠精神内涵

P>  “工匠精神”的内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当某些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让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经过高标准要求的历练之后,得到众多用户的肯定。三维解读“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能培养出一流的木工匠士,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蔓延有关。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谷时,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可以作如下理解: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培育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社会形成风气,其次依次是:制度进行保障、政府大力倡导、企业形成规范、职校加强教育、媒体加大宣传。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匠心如何保持,即在社会发展的新状态下既避免浮躁,又做到与时俱进,这同样需要制度的跟进。我们知道,精益求精、沉潜深耕的匠心,不可能脱离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能脱离创新的时代氛围。在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业上,让内心沉静下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叫匠心;但及时知悉本领域的技术变革,用创新的思维与方式,激情澎湃地参与发明创造,同样是匠心。这就需

  要一种制度,让职工不间断地接受技能培训,进行前瞻技术、创新方法的普及,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涵养匠心。承认工匠在劳动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分配中充分体现工匠价值,在社会营造、传导劳动光荣、尊崇工匠的氛围和价值观,并在不断探索中将此固化为善的制度。如此,匠心这一中国制造最缺乏的东西,甚至是国人内心最缺乏的东西,才能驻留于时代,才不会成为一闪而过的概念和时髦新潮的口号。工匠精神才能持久“保鲜”。

篇十三:工匠精神内涵

P>  工匠精神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篇十四:工匠精神内涵

P>  2016年,“工匠精神”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词”,今天的“工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工作者,它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作风,象征着坚韧不拔、执着专注的品质。在工厂车间,要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努力方向。在以中小企业著称的温州,有38所中职学校,超过6万的在校生。如何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如何让学生顺利成长为高级技工?如何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看来,就是要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载体,为学生打好“工匠精神”的底子。2016年,“工匠精神”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词”,今天的“工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工作者,它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作风,象征着坚韧不拔、执着专注的品质。在工厂车间,要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努力方向。在以中小企业著称的温州,有38所中职学校,超过6万的在校生。如何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如何让学生顺利成长为高级技工?如何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看来,就是要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载体,为学生打好“工匠精神”的底子。从2016年到2017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2016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的,中国急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们通过出土文物精湛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专注和精益求精。古老的中国,工匠精神曾经世代相传。此所谓伟大的传承。现如今,工匠精神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极少数人群中,或者极个别角落里,才能偶尔感受到。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工匠精神消失后的凄怆、悲凉和无奈。工匠精神赖以存在的土壤,早已荡然无存——如果不能正视这个令人痛楚的现实,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回源自我们伟大祖先的工匠精神。每当提到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日本、瑞士……没有人不喜欢高品质的产品。哪怕极普通的产品,如果出自工匠精神盛行的国家,经常都会让人感受到如艺术品般的精美。工匠精神源于哪里?表面上可以理解为认真专注,把产品做到极致,后来我

  反复思考,觉得它应该源于一个字:“爱”,它的核心应该是爱的传承。我们都知道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已经用确凿的证据证明:建造金字塔的人不是奴隶,而是自由的拿工资的专业工匠。而早在1560年,一名瑞士钟表匠参观金字塔时就断言,金字塔一定不是奴隶建造的,因为带着仇恨的人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金字塔,只有带着爱的人,才会有如此完美的创造。是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才会对工作专注,才会精益求精,才会去追求完美,才会一丝不苟,才会做出精品。德国人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德国的教育,绝不允许强迫孩子,给孩子增加负担,孩子们集体输在起跑线上,却在后来走得更稳、更快。孩子活得轻松,活得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心呢?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很多人都说发达国家的数学很差,说他们工作上灵活性差,原则性太强,殊不知,这正是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的玄妙之处。培养工匠精神,首先应该从爱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爱。道理非常简单,人渣做不出好产品。中国要培养工匠精神的最大难点,其实是爱的缺乏。一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繁重的学前教育。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负重之下,幼小的心灵很容易滋生出仇恨,而不是爱!所以,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不停地否定甚至痛恨这种生活……上中学的时候,否定小学时学的,读大学的时候,否定中学时学的,等参加工作,又把大学时学的否定……这两天,有一则新闻令人非常痛心。一位少年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的天鹅蛋踩碎,“天鹅护蛋,他竟然把天鹅翅膀打出血来,两只黑天鹅不肯离去,其中一只对天哀嚎。”3月7日,这名涉案的15岁少年被抓。天鹅蛋的存在,天鹅的存在,伤害到这位少年了吗?没有。这位少年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渣——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少年就包容这种人渣行为,这个孩子经过家庭与社会的精心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渣。如果对展示美好的天鹅都如此残忍,他还能对什么有爱心?社会上经常有这种人渣,他们莫名其妙地有伤害别人的冲动,并以一种残忍的心态付诸实施,然后在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变态的快感。这种人在当下并非个别,也并非少数。如果人渣泛滥,想培养工匠精神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是匠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匠人受到社会的尊重。试问,现如今,有多少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匠人?实际上,工匠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不是仅限于那些从事高科技有着显赫地位或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们——尽管这些人也应具有工匠精神,但是,这些告知群体匠人距离普通人心目中的匠人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德国的孩子,有2/3无需上大学,他们直接选择走向蓝领岗位,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比博士生差,中国的家长扪心自问有谁愿意精心培育一个做蓝领的孩

  子呢?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上人”,这种世俗的目标是无数家长的梦想。这也是宫廷剧在中国一直很热的重要原因。许多人都有一个地王梦,一个皇家梦。匠人地位的低下与这种虚幻的追求一起,成为扼杀工匠精神的利器。匠人精神的延续,主要靠的是传承,如果父母以工匠身份为耻,谈何传承呢?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在一个自私狭隘暴戾之气浓厚的时代,在一个投机泛滥能够比踏踏实实做事更能获得暴利的时代,要想培养工匠精神,真的是太难太难了,因为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专注、严谨、耐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淡泊名利。(责任编辑:文案中国)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在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变周期越来越短、职业更替与人才流动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里,毕业生仅靠在校学习的“技能”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把他们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在崔西展看来,职业学校不仅要不断强化“一技之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更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热爱劳动,精益求精。”崔西展坦言,像一些民用工业产品电饭煲、马桶盖等,消费者为何到国外疯狂购买?其实这并不是多复杂的技术,但同样的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与这些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那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意求新的精神。为此,他建议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使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认识提高起来。“职业教育要为个人谋生之准备,要为服务社会之准备,要为提升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生产力之准备,工匠精神进校园不可或缺。”在教育机制、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力图给每个学生成才的机会。学校开创性地提出了“1+1+1”人才培养模式,即让每位学生具备一项专业技能、一项文体特长和一项兴趣爱好,优化育人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专业方面有所建树,在音体美方面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人民网】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当前,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只有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涌现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工匠精神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匠的解释是“手艺工人”。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即具有专门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可见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在对工匠的理解除了手艺人之外,还包括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

  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从历史发展来看,在手工业时代,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工匠们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以达到完美的程度。工业化时代与手工业时代相比,有了一些不同。首先,工业生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标准化和通用化,每一个零件都是标准化的,可以互换的。第二,在工业生产中,一个工人只需要负责一道工序就行,而手工生产中,每个工匠都要负责整个的生产过程。因此,工业化时代更多地强调工人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在信息化时代,质低价廉、千篇一律的产品越来越不受欢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一变化不仅包含了工业化时代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同时也包含了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创新和创造。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为什么要提倡工匠精神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提倡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十三五”时期,我们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创新和创造,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第二,提倡工匠精神,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需要。当前,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些产品的质量也常常受到诟病,迫切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因此,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只有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第三,提倡工匠精神,是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要。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是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并提的,这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重提工匠精神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大国工匠的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大国工匠与培育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这里仅从工会和工会教育的角度谈一点体会

  首先,工会要在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培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工会的角度来看,建设职能、教育职能是工会具有的两个重要职能,提高职工素质,教育和鼓舞职工在国家建设中建功立业,是工会的重要任务。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我们大力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给予高级技工很高的荣誉和待遇,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高级工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应当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抓住机遇,在培养大国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需要在全社会重塑劳动光荣的理念。工匠精神的缺失,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光荣理念的缺失。因此,培养大国工匠,提倡工匠精神,首先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纠正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风气,重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体制,为培育大国工匠,重塑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重视对大国工匠的教育和研究。对大国工匠的教育和研究要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上下功夫。要就大国工匠涉及的政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体系、技术标准、结构优化、平台建设、成果应用、服务社会等多环节、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学习工匠精神,是教育的重要内涵。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树立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宝贵的职业精神,需要职业院校系统引导,强化训练,潜移默化。弘扬工匠精神,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教育的重要价值,将工匠精神作为全新的指导思想,从教育内在规律出发,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使工匠精神的培养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落实工匠精神,是教育的重要本职。落实工匠精神的基础在每一所学校,载体在每一位师生。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把工匠大师请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感悟,展示报国为民情怀和精湛技艺,送教上门,贴近学生,把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以及职业精神教育高度融合,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引有力量,从小立大志,将来成大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报国奉献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价值准则的具体体现。他强调,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工匠精神是工匠的特质,但并不为工匠所独有,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历史传承中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产一线工人同志们和最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支撑。他鼓励同学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汲取成才报国的动力,体味勇攀高峰的

  气概,感悟不忘初心的情怀,感受“行行出状元”的自信,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报国奉献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价值准则的具体体现。他强调,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工匠精神是工匠的特质,但并不为工匠所独有,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历史传承中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产一线工人同志们和最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支撑。他鼓励同学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汲取成才报国的动力,体味勇攀高峰的气概,感悟不忘初心的情怀,感受“行行出状元”的自信,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篇十五:工匠精神内涵

P>  “工匠精神”的内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当某些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让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经过高标准要求的历练之后,得到众多用户的肯定。三维解读“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能培养出一流的木工匠士,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

  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蔓延有关。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谷时,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可以作如下理解: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

  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培育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社会形成风气,其次依次是:制度进行保障、政府大力倡导、企业形成规范、职校加强教育、媒体加大宣传。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匠心如何保持,即在社会发展的新状态下既避免浮躁,又做到与时俱进,这同样需要制度的跟进。我们知道,精益求精、沉潜深耕的匠心,不可能脱离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能脱离创新的时代氛围。在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业上,让内心沉静下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叫匠心;但及时知悉本领域的技术变革,用创新的思维与方式,激情澎湃地参与发明创造,同样是匠心。这就需要一种制度,让职工不间断地接受技能培训,进行前瞻技术、创新方法的普及,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涵养匠心。

  承认工匠在劳动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分配中充分体现工匠价值,在社会营造、传导劳动光荣、尊崇工匠的氛围和价值观,并在不断探索中将此固化为善的制度。如此,匠心这一中国制造最缺乏的东西,甚至是国人内心最缺乏的东西,才能驻留于时代,才不会成为一闪而过的概念和时髦新潮的口号。工匠精神才能持久“保鲜”。

篇十六:工匠精神内涵

P>  论“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IN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至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

  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最后,必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工匠精神”得以延传和发扬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一,要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传统工匠“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现象,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工匠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二,要建立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要建立专项基金,抢救性保护那些濒临失传断代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或为他们撰写人物志和传记,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其三,要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工艺美术界“金奖”“银奖”形式,对技艺界的精品、优品实行专项奖励制度,以此树立标杆鼓励赶超。同时,对于那些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要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其四,要建立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为增加工匠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借鉴古代社会“物勒其名”的办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工匠、技师的每一件作品、产品实行甄别认证,既保障他们的著作权、让他们“扬名立万”,又对他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工匠精神”的建设。

篇十七:工匠精神内涵

P>  什么是工匠精神篇(一):工匠精神到底一种是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庞大的流水线、机器人作业……工业化对标准化和规模效应的追求,可能会使得一些传统意义的“工匠”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工匠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木匠、瓦匠、铁匠、石匠、鞋匠……这些手工匠人也不再是社会最有光环的人。但是,某些行业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工匠精神”被淘汰。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匠人精神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我理解,所谓工匠精神,有以下五方面的内涵

  一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们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为产品质量,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以求。在旧时代小作坊生产模式下,工匠只有技术精湛、技艺高超才能生存,所以对工匠的要求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在现代化生产线,一些复杂的结构可能用先进的机器也难以实现,但人是最具柔性的,可以发挥创造力来解决复杂问题工匠作为生产的执行者,工匠们可以把科学家的智慧、工程师的设计实现工程化,把设计图纸转化为实物产品。工匠们的精益求精,在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制造出了好产品,创造出了高价值。

  二是严谨认真的精神。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坚持标准,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才能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百年老店”。许多“老品牌”、“老字号”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仍然兴旺,正是坚持标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体现。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高技能的工匠都不可或缺。

  三是专注敬业的精神。工匠们对精品执拗地坚持,对专业执着地探索,可能几代人为一种产品不懈追求,耐心、隐忍和毅力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制造靠的是尖端设备,但其中的许多零件还是要靠手工来打磨,角度很小或者有复杂的转角时就无法用机器加工到位,即使是制造工艺水平相当发达的现代化企业,也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这些手工劳动者们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作品。

  四是推陈出新的精神。按照美国发明家迪恩·卡门的理解,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就是说,工匠并非只是靠着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到“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劳动目标是通过技术整合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还代表了对创新的追求。在现代化大工业时代,机器可以“换人”,但机器只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而人却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永远跟自己较劲,为此不断改进设计,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五是文化感染的精神。工匠精神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热爱自

  己所做的事,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乐在其中。工匠精神只能靠人与人的情感去感染,现代大工业的组织制度无法承载,流水作业的操作流程无法衡量,最先进的数学模型也无法计算。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制造2025》已开始实施,中国开始了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伟大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需要品牌、技术、标准、质量等建立国际比较优势,我们需要形成一批新一代的“工匠”,我们需要让“工匠精神”成为产业工人的共识,需要让“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需要让“工匠”在社会上有更高的职业声望,有更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什么是工匠精神篇(二):【延伸阅读】何为工匠精神?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何为“工匠精神”?

  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在技术时代背景下,仍需要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当如是,方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践行价值观,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孔子云“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今天,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重要体现。

  “工匠精神”就是敬业的体现摒弃浮躁、宁静致远摒弃外界噪音而不浮躁,坚守原始初心而不更改。试看,我们身边不乏秉承“工匠精神”而尽其责的大国工匠技术工人吴宏立爱岗敬业,一念执着、一生坚守。35年来,他始凭着精湛的技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改进夹具、量具和刃具等重点技术革新创新项目60多项,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这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荣获全国职工技术能手荣誉。

  建功“十三五”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是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究其本质,正是“差不多精神”在作祟,导致了即便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规范,但因为缺少“工匠精神”,从而缺少一流的产品。如此,弘扬“工匠精神”更加势在必行。

  《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致精细,执着专一,追求的是从精致到完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李万君实为大国工匠,他锲而不舍“一心一意做手艺”,使得冷硬的钢铁被耀眼的电弧完美焊接,赢得了“高铁焊接大师”的美誉。坦言,“一心一意做手艺”正是“工匠精神”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体现。

  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要实现梦

篇十八:工匠精神内涵

P>  .

  什么是工匠精神1.

  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心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工匠享受于产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即使利微,却可以长久造福于世。2.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具体是什么)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对产品追求极致的完美,注重细节,为了一点小的提升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复进行改进。二是严谨。对待产品的要求极高,态度一丝不苟,绝不投机取巧,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切实保障质量,不达要求不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和坚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永不停止追求更加完善和完美的脚步,无论对于材料设计抑或生产流程,均不断进行改进。四是专业和敬业:以打造行业内最佳优质的产品为目标并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看得无比重要。(1)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2)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我们熟知的大国工匠,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

  1/2.

  3.工匠精神的意义制造产业出现一种不良风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当今时代,而这周期短及见效快。心浮气躁,很多制造企业为了赚快钱而一味追求投资少、必定使却使得产品失去了品质灵魂,长此以往,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即时利益,企业和产品的口碑下降,继而逐渐为市场所抛弃,难以长远发展。因此,当前的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稳定立足只有拥有了工匠精神,制造企业急需工匠精神,自然会得到对待产品精益求精之后,当一个企业拥有了工匠精神,和长远发展。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爱,成为广大用户的优先选择。2/2


推荐访问: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 内涵 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