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探讨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由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探讨

2022-10-31 16:50:04 来源:网友投稿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鮑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看似偏离诺贝尔文学奖的传统形式,但就其作品内涵而言实则是使之得到了延续。本文是基于此现象所引发的探讨,通过分析鲍勃·迪伦对美国歌曲传统的创新,以及对诺贝尔文学奖精神的传承,剖析了以解構主义为特征的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展现了鲍勃·迪伦作品中对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思考。本文旨在对鲍勃·迪伦的作品以及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代风貌提供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鲍勃·迪伦; 诺贝尔文学奖;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引言

每一年诺贝尔文学桂冠究竟花落谁家常为人津津乐道,而在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此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巨大反响。自1902年第一个非文学性作者蒙森(Mommsen)及1953年政治家丘吉尔(Churchill)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获奖者再一次因为其身份及作品的非传统性受到热烈讨论,这一次也不例外。

然而鲍勃·迪伦获奖有其必然性。从1997至2002年期间,众多助力鲍勃·迪伦获奖的学者连续六年为其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一位学者戈登·鲍尔教授(Gordon Ball,1999)在他给鲍勃·迪伦撰写的提名信中写到:“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此外戈登·鲍尔(Gordon Ball,1999)对其歌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鲍勃·迪伦用音乐的形式将对社会的反思写进了诗歌,这完全符合诺贝尔奖的要求。他的歌曲,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一直到现在,都极其关注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其他全球重大事件。他受到过众多人的赞扬,包括总统,诗人,教授以及无数的“普通人”。他众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因此作品大多是对那个时代特征的反射以及对人生和人性的反思。

在颁奖词中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们这样写到,鲍勃·迪伦的作品“为美国传统歌曲带来了新的诗意表达”。因此,在本文中,将以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旨在探讨其作品如何创新了美国传统歌曲,以及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传承;这种诗意的表达又是如何揭示了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代风貌以及当时普遍的价值观。通过分析,将有助于从鲍勃·迪伦歌词的角度窥探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2.美国歌曲传统与诺贝尔文学奖传统

2.1美国歌曲传统

美国音乐整体上深受黑人音乐的影响。黑人音乐从爵士乐发展到了后来的布鲁斯、节奏布鲁斯、嘻哈、灵魂乐等各种形式。音乐学家大卫·伊文(David Ewen,1957)和布鲁诺·奈特儿(Bruno Nett,1965)点评到,美国黑人音乐带有非洲西部音乐的特点,其中包括有对唱应答的模式,复杂的节奏,切分节拍,转变的音调。他们天生自带节奏感,往往重视旋律而对歌词的要求并不高。然而美国白人音乐,主要分为乡村音乐以及摇滚音乐。而摇滚乐的起源与发展都受到了节奏布鲁斯和乡村音乐等影响。摇滚乐最早从猫王(Elvis Presley)开始,但民谣摇滚大师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不同于黑人音乐通过节奏的改变传达情感,鲍勃·迪伦是借助歌词实现对内涵的表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摇滚乐出现的时候,种族歧视问题就变得越加明显。因此鲍勃·迪伦用音乐为包括黑人在内的底层和弱势群体发声,他的歌词大多数都是探讨人生,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常常给人带来反思,并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判断力。

因此他为美国传统歌曲带来的改变更多的是对歌词内涵的丰富。这与中国音乐传统所追求的不谋而合,中国音乐传统无论从诗经到宋词和元曲等,原本用于唱的艺术最终都是通过歌词的形式得到广泛流传和保留。鲍勃·迪伦也一样,他把抗议民谣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带入了摇滚,极大扩展了摇滚的主题范围,带动了一批乐队关注更大的世界。因为他的举动,影响了同时代的许多音乐人,包括西蒙和加芬克尔等等。全音(All music)的编辑艾尔韦恩(Erlewine, 2012)还认为披头士乐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内省式的作曲作词都是深受当时鲍勃·迪伦的影响。

2.2诺贝尔文学奖的传统

鲍勃·迪伦除了在美国歌曲传统中注入了活力,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传统中也有传承。从1901年至今,在113位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分别有25位诗人,及12位美国作家。鲍勃·迪伦是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美国公民,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自2001年以来再一次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并且这更是首次颁发给了歌手,然而这并不影响其作品内涵的表达。

诺贝尔文学奖在1938年颁给了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她的代表作《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表彰“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这部作品是对一个民族精神的歌颂,是对中国农民的赞扬。《大地》站在了人类共性的高度,承认文化是多元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站在文化平等的基石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交流与对话中求同存异,共生共融(唐洁,2009)。

此外,在1993年,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就在她开始发表作品之际,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作为一名非裔美国女作家,她关注少数族裔问题,寻求黑人身份认同,融入了少数民族话语理论和女权主义的观点。这些无一不带有时代的烙印,以及对少数多元文化的关注。鲍勃·迪伦在其作品中也毫无例外地展现了对当时所处时代的思考。

3.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代风貌

鲍勃·迪伦为人广泛称颂的作品大多数与他创作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其所处的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动乱与矛盾的年代。当时美国局势动荡不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首先,是民权运动:在二战结束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批的黑人来到了城市,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受到的压迫,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干拢着美国社会,不断地引起反抗和斗争。因此黑人不得不团结起来,争取政治、经济、社会上的权利。1963年6月12日密西西比州黑人领袖梅加·埃弗斯(Medgar Evers)惨遭杀害,随即引发全国性抗议运动;在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遭暗杀,标志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非暴力战略的终结。这是一种反主流、反權威、反中心的表现。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的兴起,特别是黑人权利运动的出现,激发了全社会对民族意识的关注;同时移民潮带来的各民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促使人们理解文化多元主义倡导的各民族文化平等共存、相互理解的理念,文化多元主义理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此外,在1955年11月,美国为了遏制亚欧大陆的崛起发起了越南战争。接近二十年的侵越战争,受到了美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谴责与抗议,反战游行遍布世界包括西方的所有国家。青年学生反对美国卷入越南内战,到处举行群众集会、游行示威。但约翰逊总统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反对,继续扩大战争,使越战在整个六十年代逐步升级,造成年轻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因而,嬉皮士这种叛逆文化迅速兴起,他们本来被用来指西方国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现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因为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失去了作用,现代人,没有前途和未来,只能处在孤独异化的困境中。

在这种背景下,摇滚乐构成了六十年代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反映和影响了当时一代青年的情感和愿望,说出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这些,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民谣摇滚之中。

4.鲍勃·迪伦作品歌词剖析

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歌词往往含义深刻,富有文学性和哲理性,他经常使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在本文中将选取两部他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是鲍勃·迪伦于1963年创作的,此部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赞歌(Cohen,2008)。当时美国在越战的形势并不乐观,政府为了争夺国际地位不顾本国人民的意愿将更多士兵送入越南。鲍勃·迪伦通过九个疑问句先后质疑了如何定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表达了他对和平、战争、自由的思考,为无数同样不满的美国人发声。他敏锐地把握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于战争、暴力及种族歧视等方面的怀疑精神,直面问题。歌曲虽然是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越战争的产物,但却跳出了口号的创作模式,而是去思考和反省这种超越现实的普世价值,让抗议不仅仅只是抗议,而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发了所有歌迷的反思,比直接的抗议,更加有力。在评论家迈克尔·格雷(Gray,2006)的《鲍勃·迪伦百科全书》一书中,鲍勃·迪伦这样点评这首歌:我仍然会说答案在风中飘,就像飘着的纸片,它一定会停在某处……但唯一的麻烦是,当答案的纸片停下来时,也不会有人去捡起它,于是乎许多人还没看到,答案又飘走了。我依旧会说,最糟糕的人是那些看到错误并且明知是错的却扭头不见的人。

如果说在《答案在风中飘》中鲍勃·迪伦提出了疑问和反思,那么在《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1964)中,他已有鲜明的答案---即当时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这部作品最能体现早期鲍勃·迪伦“新左派”立场和激进主义特点,整首作品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向旧传统决裂的精神。迈克尔·格雷(Gray,2006)称此部作品是典型的抗议歌曲,其中歌词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政府对于社会变化的无能为力。鲍勃·迪伦在发表这首曲子不到一个月,当时总统肯尼迪于达拉斯遭受暗杀。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位年轻的总统是这个国家的希望的精神象征。当肯尼迪被谋杀时,许多人觉得他们的希望也死掉了。这对年轻人、少数群体成员和支持者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这首歌也恰好唱出了众多人的心声。

因此通过分析,更加奠定了鲍勃·迪伦民谣摇滚大师地位以及反战和民权运动摇旗手的称号。

5.结语

本文基于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一事,首先追溯了美国歌曲传统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的传统,接着分析了鲍勃·迪伦主要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基于对整个文化背景的把握,更有助于分析其代表作的思想内涵,本文选取了两首鲍勃·迪伦创作的歌词,从整体上去探讨歌词中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有助于对鲍勃·迪伦思想内涵的认识,以及对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代风貌的了解。

参考文献

[1]Ball, Gordon. Nomination of Bob Dylan for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99. http://expectingrain.com/dok/art/nobel/nomination1999.html, 1999.

[2]Gray, Michael.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M]. Continuum Books, 2006:64-662.

[3]Phillips, Jerry; Anesko, general editor; Michael; adviser; authors, contributor; Karen Meyers, Erik V. R. Rangno, principal.Contemporary AmericanLiterature[M]. Chelsea House, 2010:34.

[4]Cohen, Bob. "How "Blowin" in the Wind" Came to Be",http://, 2008.

[5]Derrida, J. Cogito and the History of Madness [J].Routledge,1963: 75.

[6]Derrida, J. Dissemin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 1967.

[7]Ewen, David. Panorama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 [M]. Prentice Hall, 1957.

[8]Nettl, Bruno. Folk and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Western Continents [M]. Prentice Hall, 1956.

[9]唐潔. 永恒的土地情思——论赛珍珠《大地》的土地文化意蕴[D].江南大 学,2009.


推荐访问:文学奖 鲍勃 探讨 引发 获诺贝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