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上)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上)

2022-10-29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饨ky人物或仙风道骨,逍遥自在;或身心安闲,不染世事。代表元代艺术水准的元曲中,属于道教戏剧一类的至少有40种,约占元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受当时道教文学作品的影响,在磁州窑的瓷枕上也出现了许多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大都以流行的道教故事为内容,画面生动,人物飘逸,场景奇特,亦真亦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张天师断案”画枕:张天师是对正一道创立者张陵及世袭教主的通称。汉末时张陵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人称张天师。元杂剧中有一批以反映道教神仙信仰、宣扬道教教理和修炼方术为内容的剧目,世人俗称为神仙道化戏。这类戏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演述神仙断案的故事,从而宣传道教的天条戒律。如著名的元杂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又名《张天师明断辰钩月》,就是描述道教张天师断案的故事。

剧中的张天师自称张道玄,身着布袍,脚踏草履,为天师道的三十七代传人,云游天下,普救众生,这位道人实际上是正一道的创始人张陵的神化形象。他常借助道法,为人治病,念咒除灾,因而民间常将他的画像贴在堂屋,以辟凶灾。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描写秀才陈世英赴京赶考,路过洛阳城时,探望在此任太守的叔叔。时值八月十五,叔叔在院中摆下美酒佳肴,款待侄儿。酒宴散去,陈世英独自在书房的院中吟诗弹琴。一曲瑶琴,感动了月亮中的桂花仙子,便下临凡世,两人饮酒相欢,依依不舍,临别时约定来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聚。桂花仙子走后,陈世英苦思成疾,大病不起,多方求医,仍无疗效,以致错过了赶考的日期。到了第二年的中秋节,陈世英盼望着与桂花仙子相会,病情日趋加重。

云游洛阳的天师张道玄,十分感激陈太守的热情接待,此时他准备回龙虎山修行,特来向陈太守辞行。张天师来到陈太守的府衙,感到有一股污浊之气,便问道,你府上是否有染病之人,陈太守直言相告,侄儿陈世英已患病卧床一年,久治不愈。张天师见过患者后说,你侄儿是被花月之妖缠身,酿成大病,让我来为你驱逐妖魔。于是在院中筑设五雷坛,披上法衣,手持驱邪剑,登坛作法,驱赶走了桂花仙子,使陈世英病体康复。该剧具有浓烈的传奇色彩,布局排场,匠心独运,颇受人们赞誉。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一方表现元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场景的画枕,枕为长方形,枕的前立面开光内为梅花鹿,后立面为一只蹲伏的卧虎,两端开光内为团花,枕的底面有上荷叶、下荷花的“张家造”窑戳。枕面的开光内绘制主题图案:左侧是一座太湖石组成的假山和几株茂密的柏树,树荫下筑有一座高台,台上的凉亭下立有两人,后者为童仆,前者为张天师,他身披法衣,手持驱邪剑,直指台下的桂花仙子。桂花仙子披头散发,被罩在一片云雾中,头上飘拂着朵朵团云,空中还绘有弯月和各种星宿图,生动地表现了张天师在五雷坛断案审结的情景。

张陵的孙子张鲁任教主后,五斗米道的影响日趋扩大,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后,为利用道教势力,委任张鲁为汉中太守。曹操占据邺城后,张鲁及其部众也随之北迁,五斗米道开始在北方得以传播。磁州窑的场区位于邺城遗址附近,是当时五斗米道传播的核心地区,使张天师的声望波及后世。磁州窑画工在瓷枕上选择这一题材,正是受到了元杂剧与道教的双重影响。

2.“李渤驯鹿”画枕:磁县的磁州窑博物馆收藏一件金代白地黑花画枕,出土于磁县南开河乡小侯召村。枕为长方形,长41.5厘米,宽16.6厘米,高15.6厘米,枕的前立面开光内为墨竹纹,后立面开光内为翔凤纹,两端绘荷花。枕的正面边框内墨书:“漳滨逸人制”五个小字,枕底有钟形的“王氏寿明”窑戳。枕面的开光外为繁茂的四朵缠枝花卉,开光内为主题图案。画面和背景是在一座幽静的山林里,祥云缭绕,树木苍劲,树木掩映着两扇镶有鼓钉的拱型大门,大门前的树荫下有三位人物,居中的道师正俯身向童子吩咐着什么,而另一位则向前呼喊,远处的一只鹿听到呼喊,正回头张望。

这幅枕画反映的是唐代李渤驯养白鹿的故事。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隐居读书。李渤驯养了一只白鹿,这只鹿温驯可爱,颇通人性,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与主人形影不离,而且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购物,它常常跋涉20余里,到南康府(今江西省星子县)为李渤买墨沽酒,投递书简。李渤需购物时,只需写一张纸条,连同银两放在竹筐里,挂在鹿角上,白鹿就会如数购回,因此被山民们视为神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或“白鹿山人”,将他隐居的地方称为“白鹿洞”,其实这里并没有洞,只是因为四周青山环抱,树木葱郁,由山间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真有点入洞之感,也有的说,这里四面环山,站在山巅俯视,貌似洞状而得名。

画枕中有三人,一人为童仆,而其余两人应为李渤兄弟,李渤神态安详,身穿道袍,头戴逍遥巾,两条帽带随风飘舞,而其兄李涉性格喜动,正向外奔跑着,画面上的人物有动有静,更显得山谷的幽静。尤其是正在回头张望的一只白鹿,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在文学大家韩愈的劝说下,李渤出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便于昔日隐居之所起名为白鹿书洞。北宋初年,又改名为“白鹿书院”,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这里任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名声大震,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现白鹿书院内的思贤台,就是为纪念李渤在此隐居读书、与鹿相娱的史迹而建的,下凿一洞,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南康知府何岩雕一石鹿,并作石鹿记,内置石鹿,寓“见鹿思贤”之意,以示纪念。

3.“陈抟避诏”画枕: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一方元代瓷枕,出土于磁县岳城水库,通体采用白地黑花装饰,枕为长方形,长37.1厘米,宽15.8厘米,高12.4厘米,前后立面开光内为缠枝牡丹,底部印有钟形“王氏寿明”窑戳。枕面开光外为四朵繁茂的花卉,左侧边框内书“漳滨逸人制”五字,开光内为主题图案。画面的背景是雾气缭绕、古柏参天的深山,右侧山门前有两人,童子打开山门,接过师傅的宝剑,正欲进入洞府,闻听身后有人传唤,蓦然回首,只见两位衣饰华丽的朝廷特使来到山洞前,他们的脚下乱云飞舞,仿佛腾云驾雾而来,其中一位官人手持笏板,一位仕女双手捧盘,应皇上之命来下诏书。

这幅画枕表现的是道教中著名的“陈抟避诏”的故事。陈抟(公元871年~989年),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年轻时举进士不第,便发誓不求禄仕,遂隐身山林,苦心修道,名声大震。

后唐时明宗皇帝闻听他的高名,御笔亲书派使者持诏邀他出山。陈抟不敢抗旨,只得来到洛阳晋见。面见天子时,陈抟却不下拜,满朝文武大惊失色,明宗却说:“高士是不用常礼来对待的。”明宗想让他在朝中担任要职,但被陈抟婉言推辞。明宗派人将他送到宾馆,悉心照料。陈抟一无所用,早晚只在蒲团上打坐,明宗三番五次驾临礼贤宾馆,陈抟故作睡卧。不久飘然而去。

后周时陈抟移居华山,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世宗柴荣闻听陈抟的大名,特地将他召来,探问国运的长短。陈抟吟出四句诗:“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此诗前面指的是“荣”字,后面指的是“宋”字,其意是说唯有宋朝才能国运长久。世宗并没有领会诗中的含意,见他学识渊博,既是儒学之师,又是道学老祖,便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写了长达千言的辞谢书,辞别朝廷,柴荣只得赐号“白云先生”,任其所往。

公元960年,赵匡胤平定天下当上了宋朝的皇帝,屡次派人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远离尘世,不知去向。

太宗赵光义登基后曾两次召见陈抟,向他求教修养之道,并赐号“希夷先生”。太宗想将他留在朝中,但知道他无意于功名利禄,便由他而去。

陈抟为躲避皇帝征诏,隐居山野,曾避居华山的山洞中。现华山南峰天门西北有一处名为“避诏崖”的石洞,传说就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诏的藏身之地。陈抟在《答使者辞不赴召》中有:“山色深庭供画障,松声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门”的诗句,枕面上的山中景色和情景正是这一诗句的生动描绘。

4.钟离权度吕洞宾画枕:有一天,在繁华的长安街上,有一位头戴方巾,身着长袍,年逾花甲的老儒生,名叫吕洞宾,因屡次进京考举不中,心灰意冷。他走进路旁的一家酒肆饮酒消愁,这时进来一位道人,自称钟离权,久居终南山鹤峰顶。他听了吕洞宾的述说,便劝其随自己远游,吕洞宾有些犹豫不决,钟离权也不深劝。店家煮黄粱饭时,吕洞宾渐渐感到困倦,钟离权便递给他一方如意枕,吕洞宾便昏昏睡去,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进京赶考,状元及第,步步高升,娶妻生子,孙甥云绕;后官及宰相,权势赫赫。偶犯重罪,抄没家资,妻离子散,孑然一身。忽然梦觉,黄粱未熟。醒后吕洞宾感悟道:五十年不过一瞬间,得不足喜,丧何足悲。于是随钟离权远游,终于得道升天,成为八仙之一。

峰峰磁州窑艺术馆收藏一方元代吕洞宾随师父钟离权远游的白地黑花画枕,枕为长方形,前立面为墨竹纹,枕面开光内绘有主题图案。在一处荒郊野外,师徒两人头顶白云,相伴而行。钟离权袒胸露腹,手持葫芦,脚穿麻鞋,正回头与吕洞宾答话。吕洞宾一袭长袍,身背宝剑,跟随在师父身后。场景空旷,笔法简洁,表现出道家大师的仙风道骨。

(责编:刘贤)


推荐访问:道教 枕上 故事 磁州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