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星的人才云梯”上攀登不息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在“摘星的人才云梯”上攀登不息

2022-10-28 1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对于上海科学院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管阳太来说,上海精细的人才计划是一把“摘星的云梯”——“年龄层每隔5年,上海就有一个相对应的人才计划——30岁以下有‘晨光计划’、35岁以下有‘启明星计划’、40岁以下是‘曙光学者’、45岁以下有‘东方学者’、50岁以下有‘领军人才’、55岁以下还有个‘科技精英’……”在管阳太看来,这些人才计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发展体系。多年来,在这把“梯子”上,他一直用客观的人才标准来为自己的努力程度打分,尽管已成功摘得了“曙光学者”“浦江人才”“上海领军人才”等多项称号,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和执着地追求着!

管阳太坦率地说:“上海的人才政策非常有序,又与国家的政策接轨。我会用这套体系来衡量我在5年间的表现。表现还可以的话,就拿下这个称号;不可以的话,就再努力,我永远都会攀登不息……”

孜孜以求,不断创新

据记者了解,管阳太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托马斯·杰弗逊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深造。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同时担任着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创建于1956年,现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全国及军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管阳太教授先后兼任研究所所长和法人,促成了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和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的实质性合作,真正实现了资源优化和优势互补;以脑血管病研究为基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卒中救治和康复一体化的创新模式,探索和构建了实际可行的脑血管病防治链,使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合更加紧密,成果转换更加便捷,为建设一流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访时,管阳太教授首先介绍了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及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在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电生理及神经病理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特色。他所带领的团队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获得了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分布规律,绘制了全国唯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地图”。用自行研发的、独具特色的“川芎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通了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应急通道和后续的个体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此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率90%以上,显著降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并在国内首家建立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效性评价体系,为卒中患者提供一、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个体化方案,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针对神经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管阳太教授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在临床检测特异性烟碱受体抗体、人类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并在国内外首创经皮穿刺胸腺微波治疗技术,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放疗、化疗、中药等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临床疗效显著。针对多发性硬化病,该团队建立了较系统化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资料登记随访系统及脑脊液血液标本库,使每位多发性硬化患者获得长期系统治疗及咨询服务;并开展了iNOS、TGF-β等多种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分型分期,制订个体化免疫抑制/调节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目前,该团队正在进行神经干细胞及免疫耐受型树突状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实验研究,有望在多发性硬化细胞治疗方面有所突破,为多发性硬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

管阳太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他的团队在神经电生理及神经病理方面,开展了定量感觉检查(QST)、腓肠神经活检及皮肤活检钥孔术。QST是一种对感觉进行定量判断的神经物理学技术。该技术无创,敏感性及重复性好,在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尤其是以细神经纤维损害为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等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该科室在上海市神经内科领域首先开展此项技术,结合常规肌电图、诱发电位、动态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使科室的电生理检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神经活检是周围神经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技术,对于周围神经病与肌病的鉴别,尤其是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等的确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管阳太教授说,该科室开展此项技术10余年,已安全进行了100余例样本的检查。此外,皮肤活检钥孔术是通过专用的皮肤钥孔工具,方便、微创的取样和分析病损皮肤中的神经密度,是诊断小纤维周围神经病的新兴技术,弥补了常规电生理和病理检查的不足。该科室为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之一,居国内领先水平。

开拓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研究新思路

据了解,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轻,致残率高,其免疫原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20世纪90年代中期,管阳太教授等发现部分格林-巴利患者体内存在高滴度抗硫脂抗体,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此后用硫脂免疫豚鼠,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与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病理及电生理变化均非常相似的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并发现硫脂致敏血清对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从多角度证实硫脂在周围神经炎性脱髓鞘损害中具有免疫原性,开拓了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的免疫原性的研究。此项研究结果被列入当年国内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之一。2003年,管阳太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并当选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

管阳太教授掌握了MS单相或缓解复发等多种动物的制备,尤其是转基因自发性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动物模型,首次同时在PLP139-151诱导的Cr-EAE和转基因自发性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动物模型上发现,视网膜的神经元的缺失继发于视神经的炎性脱髓鞘损伤,并率先发现M-CSF修饰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对MOG诱导的EAE具有干预作用,完成美国NIH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4项,后续研究获上海市浦江人才基金(A类)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在著名多发性硬化专家Rostami教授领导的神经免疫实验室,管阳太教授建立了从成年鼠脑的SVZ区和骨髓中获得神经干细胞技术,纯度达95%以上,为进一步神经损伤修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基础,管阳太教授作为主要申请人获得美国多发性硬化协会基金资助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2010年度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损伤的免疫调节与神经修复》课题获201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管阳太教授还应用骨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代替室下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治疗EAE,证实两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抗炎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的治疗效果相同,后续研究获2010年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非政府间合作项目等4项。

2012年4月12日,管阳太教授承担的上海市非政府间合作项目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验收。本项目课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神经干细胞(NSCs)对多发性硬化(MS)模型EAE小鼠有治疗作用,发现NSC可以经鼻腔进入病灶组织,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研究发现细胞因子IL-4和IL-10可诱导神经干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FA-1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的上调。NSCs可以抑制炎性T细胞,这可能与分泌PGE2有关,并且NSCs是在活化的Th1细胞分泌的IFN-γ等细胞因子下诱导产生PGE2。此外他们还发现,IL-10或IFN-γ可明显增强aNSCs调节趋化能力,从而为NSCs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引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研究

隶属上海科学院的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与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是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紧密结合的团队。在王桂清与管阳太教授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在我国率先开展脑中风的预防工作。研究人员借鉴国外检测体系,注入自己脑血流动力学理念,首先创建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他们在全国580多万抽样人群脑中风流行病学调查及大样本人群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发现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中风的预测因子,使80%的中风事件能提前预测。其研究课题《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进一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他们对上海南汇地区70万被筛查人群进行连续三年的跟踪干预。通过药物治疗、危险因素控制、生活方式改善等的干预对策,1999年至2001年脑中风的发病率分别较干预前下降31.2%、38.1%、52.3%,死亡率分别下降25.9%、35.8%、42.8%,优于国际水准——英国40%的水平。

此后,经过上海、北京等多个医疗中心验证,他们创建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早期预警中风,针对高危个体重点干预的技术是预防脑中风有效、可行的策略。目前,全国已有多家医疗单位运用这项技术作为脑中风的防控手段。

近10年来,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与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卒中高危人群筛检全国多中心扩展性研究》《社区脑卒中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军队、上海市的多项科技成果进步奖。中风防治新药“脑安胶囊”以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系统,均已成功产业化,造福于广大患者。

2012年,经同行评议、上海市卫生局推荐及国家卫生部审批,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与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协同成为上海市继华山医院之后入选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的单位。

眼下,管教授的团队正承担着国家“十二五”科技项目《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诊疗、康复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课题。他们还与瑞金医院、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上海市重点科技项目——“急性脑梗死影像评估及多种血管内溶栓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尽快建立一个国内领先的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溶栓治疗平台,使抢救流程更加规范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国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致死率。

深入开展周围神经疾病研究

管阳太教授带领的团队还在国内率先开创了皮肤活检钥孔术。在10余年的腓肠神经活检的基础上,他们自主创新,并从国外引进皮肤钻孔针,通过皮肤钻孔针,临床上结合每个病人的特点,控制采样的大小、深度,采集2至4mm皮下组织,经不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并计数相应神经纤维密度或长度,以判定病损的程度。不同以往的是,这种皮肤活检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微小,术后造成的感染机会甚微,而且可以重复进行。尽管皮肤活检相对神经活检开展得较晚,但是相对后者对于小纤维感觉神经病而言,却大有价值,在周围神经的认识上对于神经活检是非常必要的补充。这种微创皮肤活检术,是目前被认定为小纤维神经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也最有希望成为小纤维感觉神经病的金标准,至今已开展了60余例皮肤活检,在沪上尚属首创。此外,神经内科还在实践中将该技术进一步拓展,通过观察皮下小血管的变化,为一些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全身性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贵的病理证据,避免了脑活检带来的损伤和不便,目前已开展了10余例,均取得了明显的诊断效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X连锁显性遗传的Charcot-Marie-Tooth病是一种因1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GJB1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管阳太教授带领的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位于2号外显子的6号核苷酸肽发生错义突变), 并发现该种突变形式导致的CMTX1临床表现具有独特的电生理表现——高度不均一的肌电图表现。

“遗传学家族性淀粉样变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以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多种器官导致的多发性神经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点,可同时累及心脏、肾脏等多种其他器官。TTR突变是导致FAP最常见的原因。” 管阳太教授介绍说,“我们发现了一个FAP大家族,现有5代67人,并通过基因分析找到了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Thr69Ala。据文献检索,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FAP家族,对于其临床、病理、电生理和遗传等特点的认识将有助于对FAP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同堂会诊,一切为了患者

“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就应推陈出新,不断拿出一流的新技术。”管阳太教授带领的团队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众多第一,一些治疗项目确立了在国内的一流地位或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患者心中树立了可信赖、可依靠、可托付生命的崇高形象。

“当病人将生的希望托付给医生时,我们面对的是无比神圣的使命。如果拿不出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让生命延续,就谈不上对病人高度负责。”管阳太教授说。为此,他付出超乎常人的辛劳,医、教、研一起抓。他早上7点半到办公室,专家门诊、主任查房、特需门诊、院外会诊、硕博带教、科研实验指导,每天忙到晚上11点。

“作为病人,最大的愿望是生了病能及时明确诊断,不要耽误治疗。”管阳太教授说,作为医生,每一个人都有特长,也有盲点。一旦遇到罕见难题,仅凭个人力量,很有可能延误病情。为此,管阳太教授在科里坚持推行四代科主任同堂会诊制度。每逢周二,各医疗小组把疑难病例提交上来,主管医生先介绍患者病情与治疗思路,其他医生谈各自的看法,最后四代科主任作总结性发言,提出自己的主张。这种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做法,让患者与医生受益匪浅。管阳太教授说,它不仅有助于对罕见疑难病例作出明确的诊断,对已经明确诊断但疗效欠佳的危重病人,也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中青年医生的业务水平。

除了四代科主任同堂会诊制度之外,管阳太教授还在科里推行每两周一次业务学习,每两个月组织科里10至20名医生参加上海市神经科“沙龙”学术活动。科室还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神经科开展合作,共同建设神经科研实验室,派医生到美国进修,参加相关国际会议。管阳太教授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取众人智慧,让科里的医生接受国际最新理念、开启新思路,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

如今,外省市的一些疑难病例转到长海医院神经内科,都能得到明确诊断,收到理想的疗效;而具有“完美主义”气质的管阳太教授,并不满足于新治疗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他说,任何技术在目前看来可能最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明显的滞后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一定要重新评估、重新审视。因此直到现在,管阳太教授依然在为实现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最佳治疗效果做着努力。

“做这些不是为了拿奖,也不是为了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管阳太说,支撑他研究下去的信念是,能用自己的科研经验、科研成果更好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传统方法不能破解的问题……

专家简介

管阳太,医学博士,美国Columbia 及Thomas Jefferson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博士后,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上海科学院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所研究所所长及法人,荣获2004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2007年上海市“浦江人才”、 2010年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2012年上海“领军人才”、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育才银奖”、2012年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提名奖等”。兼任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理事、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胶质细胞分会全国委员等。以第1申请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4项,上海市和全军课题10余项。以第1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编《中风患者必读》等专著,担任《CMJ》《Brain Research》等杂志的编委或编审。


推荐访问:云梯 攀登 不息 摘星 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