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合集,供大家参考。
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下面是关于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1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规模之巨大、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难,世所罕见;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政令畅通,是很难有效有序推进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讲了几十年,人们耳熟能详。何为大局意识,讲大局有什么益处,怎样做才是讲大局?道理并不深奥,但为何还是要经常讲,原因就在于,眼界的局限,认识的局限,位置的局限,利益关系的局限,往往导致在大局问题上知易行难。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等现象还是不少。这些现象的存在,空耗了不少发展运营成本和改革的整体效益,更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政治优势的削弱。
关于大局意识,习近平同志讲得很明确:“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这包括三层意思。
其一,在深入思考中认识大局。大局具有根本性、趋势性、决定性等特征,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审时度势,不能片面、孤立和静止地看问题。
其二,在明确定位中服务大局。地区、部门的工作,是全国大局的一部分,既受到大局的制约,其工作也会对大局产生影响。地方和部门都不可能置身于大局之外。对领导干部来说,树立“一盘棋”思想尤为重要。
其三,在摆正位置中维护大局。与大局意识相伴的是党性和纪律。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贯彻这些重要原则,意味着可能牺牲某些地方、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
比如,怎样看待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是涉及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有清晰明确认识。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对此做了很精辟的阐述:“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这一重要观点告诉我们,要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内涵、厘清责任,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
又如,对当下反腐败斗争怎么看,也涉及对大局的认识和抉择。中央讲得明确——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充分发挥”、“初步显现”,“正在形成”,这些都是着眼大局作出的判断。我们把握了大局,才能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央反腐败决心没有变、目标没有变的重要论断。
有无大局观,有无大局意识,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反映了党的思想作风状况。应该强调,服从服务中央的工作大局,不应该只是一种表态,也不能只看如何表态。重要的是,要把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自觉与大局联系起来,与中央的整体部署对接起来,积极配合,主动担当,为党分忧。
从一定意义上说,增强大局意识,是党性锻炼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思想观念,必须不断强化;作为精神境界,必须不断提升;作为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培养;作为政治纪律,必须严格执行。
大局意识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纪检机关越要增强大局意识,越要自觉融入大局,在服从服务全党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监督执纪问责这篇文章写精彩。
必须把握历史渊源,深刻认识增强大局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为我们党所高度重视并大力倡导和弘扬。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虑任何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我们党走过的95年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大局意识强、执行到位,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反之,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偏离中心。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依靠大局意识这个战略支撑来凝聚思想、激发士气、统一行动,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局意识的内涵丰富,既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检机关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党在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展开。
必须找准职责定位,自觉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和推进
增强大局意识,首先要在全党工作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纪检机关要服从服务全党工作大局,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做到在更高层面破题布局、落子行棋。
要自觉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中去把握,找准着力点,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必须回归党章要求,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纪律检查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是由党章对纪委的职责定位所决定的,也被纪检工作的发展历程所反复证明。强化大局意识,既要防止偏离中心、背离大局,又要防止脱离职责定位,弱化执纪特色。如果纪检机关不盯违纪只盯违法,不抓本职工作而是越俎代庖,其结果必然是纪律不彰、规矩不行、治党不严。这与党的性质、宗旨严重不相符,与党的工作大局、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严重不相符。纪检机关必须立足监督执纪问责这个准确定位,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纪律检查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严明党的六项纪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挺在前面、执行到位。要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措施,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以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立案审查等雷霆手段强化“不敢腐”、彰显“零容忍”。
仅去年浙江省各级纪检机关对违反纪律的给予党纪处分就达到1万余人,强化了纪律约束。
必须遵循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大局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重要时刻、重大事件、关键问题上的态度。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最能考验大局意识,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要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蔓延势头,解决好反腐败工作责任不清、机构职能分散、执纪审查不力等深层次问题。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反腐败斗争全局而做出的重大改革顶层设计。
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改革责任,不能只关心局部而忽视全局,不能为了局部而影响全局,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党的利益;以须臾不可懈怠的政治责任感,真抓实干,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形成实实在在推进改革的工作支撑,绝不能等待观望、强调客观,贻误改革的大好时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按照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部署,大力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于去年底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圆满完成市县两级巡视全覆盖的任务。
必须落实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增强大局意识,要时时处处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来考虑。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是对党章规定的重申。十八大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必须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强化责任担当,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来抓,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浙江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每年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检查,制定出台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若干意见。在全省开展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向上一级党委、纪委报告工作,市、县、乡三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全部向上级纪委当面报告并接受评议。各级纪委把问责作为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两年来全省共有345名领导干部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追责。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2
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宏观谋划和正确决策,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要把组织工作放到党的中心工作的大局中去认识和考虑,自觉地、坚定地为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克服就组织抓组织,就任免抓任免,克服本位主义倾向,用为大局服务的态度、水平和效果来要求、衡量组织工作。
要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重要体现,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组工干部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要重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时代脉络,较全面地掌握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工作中的新经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薄弱环节,以便统筹兼顾地做好组织工作 。
要耳聪目明。组工干部要说真话、鼓实劲,反对说假话、玩虚功。无论是下基层调查研究,还是向领导汇报情况,都要求真务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组工干部不仅要敢于讲真话、办实事,还要乐于、善于听真话、务实际,表扬、鼓励、重用那些讲真话、报实情的干部,批评教育甚至严肃处理那些弄虚作假的人。组工干部在评价干部时要不偏听偏信,要做到两耳聪慧,全面地了解考察干部,在考察中要实事求是,广开言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三个“兼听”即兼听领导评价和群众公论情况、兼听本人意见和周围同事的评价、兼听本单位意见和社会上的反映。要两眼明亮,做到不斜不盲,用一双慧眼识人才。组工干部识人用人时,在干部考察中必须具备超强的洞察力和鉴别力,不仅要坚持公正公道的考察原则,不论亲疏,一视同仁,坚决克服私心杂念的影响,而且要坚持全面客观的考察原则,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防止片面化的倾向。
当前,极少数地方在提拔任用干部时,有一种怪现象,一些才能突出、政绩突出、个性也突出的干部,往往让人争论不休,很难通过,而那些无棱无角、无功无过的干部,则往往顺利过关,平步青云。
这种“庸马多福”的现象,是对人才的摧残,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损害。组工干部要以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全面、科学地评价干部,坚持以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实、表象与实际相结合的现象看政绩,坚持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观点,不能凭印象和想当然来评价干部,也不能以偏概全,把干部的政绩简单地等同于几个数字和指标,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3
当十九大精神在一次次学习中不断加深,当《治国理政》中关于大局意识的论断不断在脑海中闪烁,我深刻地理解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一古语,大局就是关系到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局面或整个形势,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利益性和系统性,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熟悉和把握它。
一域是小局,是局部利益,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的大局。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胸怀大局,才能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以最果断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确保十九大精神和决策落到实处。
识全局懂全局服务于全局,就要增强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局意识并不是件容易事,即使主观愿望很强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局意识是树立不起来的,也可能一时树立起来,但不会持久。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角度,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创新监管机制,以人为本,文明执法、文明管理、竭诚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条件,具体的讲要在服务上不断创新,开辟办照“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经营对策,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不断促进额尔古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内部建设上,要营造内和外顺的良好环境,一把手起表率作用,在各方面主动提出“向我看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不能凌驾于组织和制度之上,创造和谐宽松的共事环境,同舟共济抓工作,奋发有为谋事业。
识全局懂全局服务于全局,就要有淡泊名利、献身工作的高尚品格。《周恩来的大局观》,诠释了周总理不计个人得失、“相忍为国”、“相忍为党”的大局观以及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革命情怀和担当。我们学习周恩来,就是要学习周总理为人、为事、为官的优秀品质、高风亮节和崇高境界。牢固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了解大局、认识大局、胸怀大局、服务大局,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眼睛盯着大局,心里想着大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大局意识心得体会4
习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我认为所谓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出发、用长远眼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善于围绕大事情把握大局,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以下方面应做到具有大局意识,方可游刃有余。
一、小场面装聋作哑。
学生最常出现“告老师”的状况。有时候孩子小动作多,本来没影响其他人,但是其他学生告状了,你一管,反而扰乱了课堂本来的秩序。这时我认为可以给“告状”的学生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然后下课再去处理。化有为无,化大为小,“避重就轻”。
二、能用手势、表情提醒的,就不要语言。
学生上课讲话太正常不过了,你可以看看说话的学生,或对着他摇摇头,作出一个“嘘”的手势。聪明的孩子立刻就知道老师的意思了。这样既不会影响课堂秩序,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能善意提醒的,就不要批评。
有些孩子,你用眼神、手势无法制止他乱说话。这时可以试试:“有问题请起立说”或者“请你安静一下”这样温和的语言来提醒。切忌用“闭嘴”等这类有可能引起师生矛盾的话语来解决。
四、能课下解决的就不上课解决。
有些孩子课堂上软硬不吃,自尊心特别强,他这是觉得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老师这样说很没面子。教师不要再和他硬碰硬,找个台阶,下课再沟通。再顽劣的孩子,当课下单独和老师谈话的时候,都只是个孩子,态度就会变了,“等一等、静一静”事情也许就会好处理了。
五、不纠缠、不翻旧账、不揭短
有些老师一旦开始批评学生,就像开始了个人演讲会,激情澎湃,把学生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出来说。这样非常不好,对学生心理也造成极大的伤害,更让学生反感。
六、绝不能把学生撵出教室。
教育政策上明文规定不能赶学生出教室。学生再错,教师再怎么生气,都不可以这样做。
如果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能这样站在大局意识上去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向着良性发展,师生关系一定会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