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2022-07-03 20: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篇 1

  毒蛇不分大小都有毒、都伤人。“老虎〞“苍蝇〞都是贪、都伤民。相对于偶尔露峥嵘的“老虎〞来说,随处可见的“苍蝇〞有时危害更大。“微腐败〞虽小,却伤根基。

 俗话说“老鼠看仓,看个精光〞。基层“微腐败〞有“小〞、“多〞、“近〞三个显著特征:小,小官小贪,贪污受贿的肯定数不大;多,数量多、次数多,出现的领域众多,存在的形式众多;近,离基层近,在群众身边贪。贪蝇成群,其害胜虎。指出:“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执法不公,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微腐败〞的危害性犹如“蚁穴溃堤〞、群蝗毁田,如不能及早消灭,早晚会溃堤崩厦,无法挽回。“微腐败〞和“巨腐败〞虽在程度上、数量上有所区分,但在腐败的本质上却没有丝毫区分。一旦踏入腐败的泥潭,大腐败是腐败,小腐败也是腐败。更何况,那些“小贪官〞一旦经过投机升为“大官〞,可能比人们如今看到的“老虎〞更加可怕。数量众多的“苍蝇〞破坏了党与人民的感情,挫伤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信念,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了肯定的经济损失,

 更给党和国家的威信造成了不行估量的损失。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与高职位的干部腐败相比,群众身边的腐败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切肤之痛〞。“微腐败〞的群体是以基层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手中的权力看似不大,但由于他们处在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前沿,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最多,其腐败行为损害群众利益也最直接。随着惠农、扶贫政策越来越多地出台,这些惠农款、扶贫款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救命钱、安家钱,但对于一些基层“苍蝇〞来说,这些钱物却成了可口的唐僧肉。一些基层干部巧取豪夺、“雁过拔毛〞,想方设法满足私欲,直接损害着基层群众利益。基层执法不公问题突出,有的基层执法人员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便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有些干部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爱护人、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直接损害着党的群众基础,动摇着党的执政根基,如不斩尽杀绝,后果不行想象。

 “微腐败〞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获得感〞是广大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感、美好感。“微腐败〞既啃食人民的物质获得感,又损害人民的精神获得感。

 “获得感〞首先是要获得肯定的经济利益,感受到社会进展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贪腐,是与民争利,从百姓口中夺食。群众经济利益受损,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得不到保障,何谈获得感?“获得感〞的另一方面是人民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人民需要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需要被敬重,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享受同等的人生出彩机会。基层执法

 不公正是对个人权益的直接损害,也直接损害人民的获得感。基层无小事,基层虽不易产生大案要案,但却滋生着大量的切实侵害基层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只有对基层贪腐进行仔细纠正和严厉 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让人民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微腐败〞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群众看来,干部职位再低,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基层存在的一些“蝇贪〞,假如得不到准时处理,很简单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对基层治理状况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后果十分严重。干部作风清廉,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增加一份信任;干部作风不正,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削减一份信任。“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篇 2

 “一顿饭也能吃坏风气,一杯酒也能喝垮形象!〞近日,河南省军区公开放映由纪委巡查督导组摄制的专题录像片,涉及 9 个师团级单位的 17 个“微腐败〞问题被通报批判,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 处理。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省军区纪委领导坦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部队风气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有人钻制度的空子打“擦边球〞、搞“微腐败〞,对政治生态和党风军纪造成损害。为此,省军区持续深化基层风气整治,针对违规报销、私客公待、公车私用等 12 种“微腐败〞行为,扎实开展“清风行动〞,标本兼治、精准发力,保持了正风反腐除恶务尽的高压态势。

 省军区纪委组织 5 个巡查督导组,实行随机抽查、节日巡查、专项检查、蹲点督查、线索核查等方法,常态化对各单位明察暗访,并携带照相摄像器材现场取证。前不久,巡查督导组不打招呼到某军分区突击检查财务账目时,发觉某人武部有张更换车辆刹车盘的发票,涉及金额 800 元,他们对车辆“验明正身〞,经实物核查发觉并未更换。原来,这笔开支被用于违规接待。随后,给予当事人纪律处分。

 为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省军区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惩戒,使官兵谨守底线、防微杜渐。针对省军区系统与地方交往多的实际,他们探究建立军地巡查督导协作机制,和地方纪检监察、公安、信访等部门联防共治,在兵员征集、重大节日等敏感时期组织军地暗访督察组,设立举报电话,聘请 460 名风气监督员,对“微腐败〞行为紧盯严治。去年以来,他们 5 次下发违纪状况通报,让“微腐败〞无所遁形。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篇 3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基层存在的一些“蝇贪〞,假如得不到准时处理,很简单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对基层治理状况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后果十分严重。干部作风清廉,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增加一份信任;干部作风不正,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削减一份信任。“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基层“微腐败〞不能一查了之,必需在如何坚持标本兼治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在做实做细反腐“后半篇文章〞上求实效。作为防治基层“微腐败〞的中坚力量,县级纪委要践行忠诚、洁净、担当,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以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效取信于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强化思想引领。强调,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必需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治标只是手段,通过治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是根本目的。在铁腕治标的同时,要表达“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在惩办违纪违规对象的同时,要引导其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组织治病救人的良苦专心,从而信任组织、依靠组织。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被处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状况,引导和鼓舞他们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印发忏悔录以及违纪违规对象所在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四周党员、干部受警醒,到达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补齐制度“短板〞。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党、治

 吏。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牛栏关猫〞的制度被试探久了必将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查处基层“微腐败〞的同时要深入讨论剖析,查找制度“漏洞〞,补齐制度“短板〞,用严密的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要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制度执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查处跟制度“叫板〞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厉 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充分发挥制度的效力。强化责任追究。列明制度落实的责任清单,针对基层涉农惠农项目实行“一案双查〞,即项目出了问题,在追究项目实施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要追究项目审批和决策者责任,以严厉 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维护群众利益。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需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进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真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近年来我们查处的基层“微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案件都涉及侵害群众利益,有侵占群众救济款的,有挪用征地补偿款的,甚至有克扣困难群众扶贫款的。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在给予违纪违规对象相应纪律处分的同时,要设身处地为利益受损的群众着想,切实在挽回群众损失、维护群众利益上下功夫,尽可能把群众受损利益补回去,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反腐“红利〞。加强涉农惠农政策宣扬,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坚持公开透亮,加大村民参加村务管理监督力度,不仅要让群众清晰自身有哪些利益,更要增添他们维护利益的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大基层反腐成效的宣扬,提高群众满意度,

 赢取民心支持。


推荐访问:党员微腐败整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整治 党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