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治疗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ERCP治疗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22-10-27 0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对23例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总结,探讨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配合方法,为ERCP的正确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7年1月至12月在肝胆外科住院并行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2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找出恢复效果最佳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23例患者按照标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术中配合并实施术前术后护理 ,22例一次取石成功,1例两次取石成功,无失败病例。 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正确体位摆放、与医生配合精确插管、完美取石;术后密切、有效的病情观察、得当的饮食指导及活动指导,精心的管道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化地保证手术效果。

【关键词】ERCP;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1]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2]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ERCP因其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为提高ERCP手术成功率,最大化地保证手术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12月,我科共收治的通过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7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疼痛,11例伴黄疸,3例伴高热。影像学检查提示均为胆管结石。

2 实施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对需要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的病人,术前一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术前检测血小板和凝血指标[3]。

2.1.2.术前禁食6-8小时,指导患者完成术前检查,作好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2.1.3.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疾病知识指导。

2.1.4.术前遵医嘱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派替啶50mg肌注可减少患者术中不适。

2.2 术中护理

2.2.1右手给予静脉留置针。

2.2.2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便于十二指肠镜插入。术中根据拍片要求随时调整体位。

2.2.3协助医生将导丝插入胆总管至指定位置。

2.2.4如为需要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的病人,协助医生将乳头电切刀插入胆总管,用弓形刀切除乳头;如为胆总管结石取石患者,则用扩张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再用取石网篮取出较大结石后换取石球囊清理泥沙型结石。

2.2.5手术结束时配合医生放入鼻胆管,妥善固定并接引流袋。

2.3 术后护理

2.3.1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卧床48小时。

2.3.2术后常规禁食1-2天,由清流质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1-2天后复查肝功正常后进即可进食低脂饮食。一周后进食普食。

2.3.3.呼吸道护理: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深呼吸,協助定时翻身扣背,避免肺部感染。

2.3.4术后3-5天再次进行胆道造影检查,观察结石排除情况及鼻胆管是否在位。7-14天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正常可拔管。[4]

2.4 并发症处理

2.4.1胰腺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术后4-6h复查血清淀粉酶,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按急性胰腺炎处理。[5]

2.4.2括约肌切开后出血: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发现胆汁带血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再次内镜下止血,必要时准备再次手术。

2.4.3感染性并发症:胆管炎多见。一般常规性应用抗生素3天;及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观察患者体温、腹痛、黄疸变化,及时复查血常规。

2.4.4消化道穿孔: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呕血、便血,必要时查大便隐血试验和血常规、凝血功能,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快速补液、应用止血药,做好手术准备。

2.5 健康教育

2.5.1避免刺激、粗糙、过冷、及高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生活要规律。[6]

2.5.2保持情绪稳定,教会患者自我观察病情,遵医嘱门诊复查。

2.5.3行内置管一般通畅3-4月,若再次出现黄疸、发热,说明内置管发生移位或阻塞,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更换,鼻胆引流管由于有胆汁外流,引流期为7-14天,正常情况下可根据通畅情况复诊。

3 结果

23例患者中,按照标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术中配合并实施术前术后护理,经造影管或切开刀带导丝选择性插管成功23例,一次性取石成功22例,1例两次取石成功,无失败病例。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咽部刺激,腹胀腹痛等症状。未发生发热、出血、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

4 讨论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ERCP因其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对胃肠道的干扰较小,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进食及下床活动;损伤小、术中失血小,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应激,而且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最大化地保证了手术效果,有效地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家属陪伴护理,家属及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Guda NM,Freeman ML,Smith C.Role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stones.Rev Gastroenterol Disord 2005;5:73-81.

[2] 施云星,曽晓红,吕礁等.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7):742-744

[3]王行雁,徐智,王立新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6):515-517

[4]王芳,戴琼. ERCP的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3,2(15):296-297.

[5]李秀娟.ERCP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04-305

[6]李兆申.中国ERCP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7(20):1049-1050.


推荐访问:胆管 结石 护理 手术 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