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5篇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5篇

2023-04-28 13:1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1.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一层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楼梯位于平面之外。楼面周边支承于外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烧结承重多孔砖砌体承重外墙,钢筋混凝土内柱尺寸为400mm?400mm,试按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此楼面。

  (1)楼面做法: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

  (2)楼面荷载: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3,水泥砂浆容重为20kN/m3,混合砂浆容重为17kN/m3,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可按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1.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3。

  (3)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11.9N/mm2,ft?1.27N/mm2),梁内受力纵筋为HRB335级(fy?300N/mm2)或HRB400级(fy?360N/mm2),板内钢筋及箍筋为HPB235级(fy?210N/mm2)或HRB335级。

  (4)梁板支座:

  外墙厚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2.结构平面布置

  由图中柱网布置,按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为宜。

  板:跨度l1=2000mm,由跨高比条件,板厚h1?l140?50mm,按构造要求,工业建筑楼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故取h1?80mm。

  次梁:跨度l2?6000mm,截面高度h2?l218l212即h2?333.33500mm,取h2?400mm。截面宽度b2?h23b2?133.33200mm,取b2?200mm。

  h22即

  主梁:跨度l3?6000mm,截面高度h3?l315l310即h3?400600mm,取h3?600mm。截面宽度b3?h33h32即b3?20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300mm,取b3?300mm。

  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

  0.02?20?0.40kNm220mm厚混合砂浆抹底

  0.02?17?0.34kNm28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08?25?2.00kNm2则板的恒荷载标准值gk1?0.40?0.34?2.00=2.74kNm2楼面传来的活荷载标准值qk1?7kNm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

  则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74?1.2?3.29kNm2楼面传来的活荷载设计值q1?7?1.3?9.1kNm2荷载总设计值g1?q1?12.39kNm2,近似取为12.4kNm2(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板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a1?120mm,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

  边跨:l01?ln?h12?2000?100?130?40=1810mm?ln?a12?1835mm

  中间跨:l01?ln?2000?200?1800mm

  因跨度相差(1810-1800)1800=0.5%<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下:

  (3).弯矩设计值计算

  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后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

  截面

  弯矩系数?

  弯矩MkN?m

  M??(g1?q1)l012边跨中

  111离端第二支座

  ?111中跨中

  116中间支座

  ?1143.69-3.692.51-2.87(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取板的有效厚度h01?80?20?60mm,板宽b1?1000mm(板带宽)。C25混凝土,fc?11.9Nmm2,?1?1.0。板内钢筋采用HRB335级,则fy?300Nmm2。

  承载力及配筋计算列入下表中:

  截面

  弯矩设计值(kN?m)

  2?s?M/(?1fcbh01)

  13.690.0860.0902B-3.690.0860.090214.222.510.0590.061145.18C-2.870.0670.069164.22??1?1?2?s

  轴线计算配筋(mm)

  ①②

  As??bh01?1fcfy

  2214.2⑤⑥

  实际配筋(mm)

  计算配筋(mm)轴线28@20251.0214.28@20251.0214.26/8@20196.0116.148@20251.0131.38As??bh01?1fcfy

  实际配筋(mm)

  2②⑤

  6/8@17231.8@20251.06@17166.08@20251.0注: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其跨内截面2、3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都可以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即145.18?0.8?116.14,164.22?0.8?131.38。

  由计算知,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配筋率

  As(b1h1)=166/(1000?80)=0.21%>0.2%>0.45ft/fy?0.45?1.27/300?0.19%,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4.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荷载:2.74?2.0=5.48kNm

  次梁自重:25?0.2?(0.40-0.08)=1.6kNm

  次梁粉刷:17?0.02?(0.40-0.08)?2=0.22kNm

  次梁的恒荷载标准值gk2?5.48?1.6?0.22?7.30kNm

  活荷载标准值qk2?7?2?14kNm

  则次梁的恒荷载设计值g2?7.30?1.2?8.76kNm

  活荷载设计值q2?14?1.3?18.2kNm

  总荷载值g2?q2?26.96kNm

  (2).计算简图

  主梁截面尺寸为300mm?600mm,次梁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为a2=240mm,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

  边跨:a22?6000?130?3002?2402?5840mm?1.025ln?5863mm

  故取l02?5840mm。

  中间跨:l02?6000?300?5700mm

  因跨度相差(5840?5700)/5700?2.5%?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设计值计算,列入下表中: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

  截面

  弯矩系数?

  弯矩MkN?m

  边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中跨中

  中间支座

  11183.71?111-83.7111654.83?114-62.66M??(g1?q1)l012次梁的剪力设计值计算

  截面

  剪力系数?v

  剪力VkN

  边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中跨中

  中间支座

  0.4569.500.692.340.5584.650.5584.65V??v(g1?q1)l0126(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

  边跨:b"f?l023?58403?1947mm

  b"f?b?sn?200?1990?2190mm

  取较小值b"f?1947mm

  中间跨:b"f?l023?57003?1900mm

  b"f?b?sn?200?1800?2000mm

  取较小值b"f?1900mm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mm,取梁的有效厚度h02?400?35?365mm,梁宽b2?200mm。C25混凝土,fc?11.9Nmm2,?1?1.0。板内钢筋采用HRB400级,则fy?360Nmm2。

  T型截面类型验算:

  ?1fcb"fh"f(h02?h"f2)?1.0?11.9?1947?80?(375?802)

  ?620.94kNm?83.71kNm,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面

  183.7119470.0270.027634.3318763B-83.712000.2640.313755.33254.8319000.0180.018412.6314461C-62.662000.1980.223538.1316603M(kN/m)

  b"f或b2(mm)

  2?s?M/(?1fcbh02)

  ?s?M/(?fbh)

  ??1?1?2?s

  As??bh02?1fcfy

  As??bh02?1fcfy

  选配钢筋mm

  2"f"1cf20218763由计算知,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原则。配=461/(200?400)=0.58%>0.2%,筋率As(b2h2)且大于0.45ft/fy?0.16%,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

  截面尺寸验算:

  hw?h02?h"f?365?80?285mm,hw/b?285/200?4,则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cfcb2h02?0.25?1.0?11.9?200?365?217.18?103N?Vmax?92.34?103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腹筋配筋计算:

  采用6,双肢箍,按VBl?92.34kN验算。由Vcs?0.7ftb2h02?1.25fyvAsvh02/s

  3可得箍筋间距:s?1.25fyvAsvh02/(VBl?0.7ftb2h02)

  ?1.25?300?56.6?365/(92.34?10?0.7?1.27?200?365)?282.3mm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282.3?225.8mm,最后取箍筋间距s?200mm。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

  配筋率验算:

  实际配筋率?sv?Asvb2s?56.6(200?200)=0.14%,配筋率下限为

  0.3ftfyv?0.3?1.27300?0.13%,满足要求。

  5.主梁的设计(按弹性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恒荷载标准值:7.30?6.0=43.8kN

  主梁自重:(0.6-0.08)?0.3?2.0?25=7.8kN

  主梁粉刷:(0.6-0.08)?0.02?2?17=0.36kN

  主梁恒荷载标准值g3k?43.8?7.8?0.36?51.96kN

  主梁活荷载标准值q3k?14?6?84kN

  则主梁活荷载设计值g3?51.96?1.2?62.4kN

  主梁活荷载设计值q3?84?1.3?109.2kN

  (2)计算简图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a3?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400mm混凝土柱上,各跨计算跨度为:

  边跨:ln3?l3?250?200?5550mm,因0.025ln3?138.75?a32?185mm,取

  l03?1.025ln3?400/2?5889mm

  中间跨:l03?6000mm

  因跨度相差(6000?5889)/6000?1.9%?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

  M?k1g3l03?k2q3l03边跨:g3l03?62.4?5.889?367.47kN?m,q3l03=109.2?5.889=643.08kN?m

  中间跨:g3l03?62.4?6.0?374.4kN?m,q3l03=109.2?6.0=655.2kN?m

  主梁弯矩计算见下表:

  荷载荷载简图

  布置

  ①恒

  荷载

  ②活荷载

  0.289189.73kM1kM2kMB

  kM30.0670.24491.5458.15?0.267?100.125.0160.62?0.133?87.32?87.32③活

  荷载

  ④活

  荷载

  ①+②

  内力①+③

  组合

  ①+④

  241.8281.2218.7?187.4?187.4?304.34?62.240.229150.340.200?29.11?58.21?0.133?87.32131.0482.2?0.311?204.162.862.43?0.06140.43156.1287.8Mmin组合类型

  内力最值

  ①+③

  62.43①+③

  ?0.06①+④

  ?304.34①+②

  ?62.24Mmin组合值(kN?m)

  Mmax组合类型

  Mmax组合值(kN?m)

  ①+②

  281.2①+②

  218.7——

  ——

  ①+③

  156.12注:为了简便,表中数据能直接查得k值的则直接计算,不能查得的按结构力学中区段

  叠加法计算得出。如恒荷载作用下,M2?g3l03/3?2MB/3?58.15kN?m。

  2).剪力计算

  ①.第一跨

  VA,max?0.733?62.4?0.866?109.2?140.31kN

  VA,max(1、3跨布置活荷载):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40.31?62.4?109.2??31.29kN

  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31.29?62.4?109.2?202.89kN

  VBl,max??1.267?62.4?1.311?109.2??222.22kN

  VBl,max(1、2跨布置活荷载):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222.22?62.4?109.2??50.62kN

  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50.62?62.4?109.2?120.98kN

  ②.第二跨

  VBr,max?1.000?62.4?1.222?109.2?195.84kN

  VBr,max(1、2跨布置活荷载):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95.84?62.4?109.2?24.24kN

  当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第二跨时:VBr?1.000?62.4?1.000?109.2?171.6kN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71.6?62.4?109.2?0kN

  弯矩包络图(单位:kN?m)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确定翼缘宽度

  主梁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

  边跨:b"f?l03?58893?1963mm,b"f?b?sn?300?5400=5700mm,取较小值b"f?1963mm;

  中跨:b"f?l03?60003?2000mm,b"f?b?sn?300?5400=5700mm,

  取较小值b"f?1963mm。

  支座截面仍按矩形截面计算。

  112).判断界面类型

  梁内钢筋在B支座处排放两层,其余截面放一层,按规范规定,当钢筋排放一层时,截面有效高度取h03?540mm,当钢筋排放两层式,截面有效高度取h03?520mm。

  ?1fcb"fh"f(h03?h"f2)?1.0?11.9?2000?80?(520?802)?913.92kN?m?281.27kN?m,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B支座的弯矩设计值MB?MB,min?V0b/2??304.34?171.6?0.400/2??270.02kN?m。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处为2牌,其余为1排。计算过程见下表:

  截面

  边跨中

  281.2719630.4000.9801328.82选配钢筋mm

  2B支座

  -270.023000.2800.8321733.922(弯)131617432156.1220000.0230.988812.3中跨中

  -62.2420000.0090.995289.6216402M(kN/m)

  b"f或b2(mm)

  2?s?M/(?1fcbh03)

  ?s?M/(?fbh)

  ?s?(1?1?2?s)2As?M/(?sfyh03)

  "1cf20322(弯)33125(弯)181523889.1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配筋率?min?As/b3h3?402/(300?600)?0.22%?0.2%?0.45ft/fy?0.14%,满足要求。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尺寸验算:

  hw?h03?h"f?520?80?440mm,因hw/b3?440/300?4,属于薄腹梁,按下列公式进行截面尺寸验算,验算如下:

  0.25?cfcb3h03?0.25?1?11.9?300?520?464.1kN?Vmax?222.22kN

  12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8@250双肢箍筋,Vcs?0.7ftb3h03?1.25fyvAsvh03/s

  =0.7?1.27?300?520+1.25?300?100.6/200?300?236.77kN。

  VA,max?140.31kN?Vcs,VBl,max?222.22kN?Vcs,VBr,max?195.84kN?Vcs。

  验算最小配筋率:?sv?Asvb3s?100.6(300?200)=0.17%,配筋率下限为0.24ftfyv?0.3?1.27300?0.10%,满足要求。

  (6).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集中力Fl?43.8?1.2?84?1.3?161.76kN,主梁和次梁的高差?h?h3?h2?20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围s"?2?h?3b2?1000mm,取附加箍筋8@200双肢箍,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排数m?1000/200?1?6排,次梁两侧各布置3排。

  若不设吊筋,则m?nfyvAsv1?6?2?300?50.3?181.08kN?Fl,满足要求。

  (7).纵向构造钢筋配置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hw?540?80?460?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现每侧配置2满足要求。

  主梁边支座下需设置梁垫,计算从略。

  14,308/(300?520)?0.20%?0.1%,6.施工图绘制

  板配筋、次梁配筋和主梁配筋见手绘附图(1号图)。

  1314

篇二: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篇三: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

  

  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设计项目.......................................................................................................................2二、设计资料.......................................................................................................................2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3四、楼板的设计

  ....................................................................................................................41、荷载计算

  ..................................................................................................................42、计算简图

  ..................................................................................................................43、弯矩设计值..............................................................................................................5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五、次梁的设计

  ....................................................................................................................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4、承载力计算..............................................................................................................六、主梁设计

  ....................................................................................................................101、荷载设计值............................................................................................................102、计算简图

  ................................................................................................................11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114、承载力计算............................................................................................................15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项目

  某两层工业厂房生产车间。

  二、设计资料

  1、建设地点:杭州市某厂区。

  2、车间类别:服装加工制作车间。

  3、建筑平面图:详见下图112060001202506000120120250120250120600086600126600660046600566006660073图1厂房建筑平面图

  4、结构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柱断面尺寸为300mm?300mm,外墙为370mm厚砖砌体,内墙为240mm厚砖砌体。

  5、层高:底层4.5m,二层4.2m。

  6、材料供应:

  ABCD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1)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柱均采用相同等级,选用C25;

  2)钢筋:板中受力钢筋采用HPB235级,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箍筋和构造钢筋均采用HPB235级。

  7、工程做法:

  1)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5mm厚混合砂浆板底抹灰;

  2)梁面做法: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

  8、楼面活荷载标准值:5kN/m2。

  9、环境类别为一类。

  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l02/l01?6.6/2?3.3?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000/40?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00~60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b?300mm。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图。

  已如前述,轴线①~②、⑥~⑦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⑥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楼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载标准值:

  20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m2280厚现浇钢筋砼板:

  0.08?25?2kN/m

  215厚混合砂浆板底抹灰:

  0.015?17?0.255kN/m

  ——————————————————————————————————

  2合计

  2.655kN/m

  板的活载标准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大于4.0kN/m。所以活荷载分项应取1.3。

  2g?2.655?1.2?3.186kN/m恒载设计值:

  22q?5?1.3?6.5kN/m活载设计值:

  2g?g?3.186?6.5?9.686kN/m荷载总设计值:

  2g?g?10kN/m近似取

  2、计算简图

  次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钢筋砼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取l0?ln?h/2?2000?100?120?80/2?1820mm?ln?a/2?1840mml0?1820mm

  l0?ln?2000?200?1800mm中间跨计算跨度: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如图2图2板的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

  M1??MB?(g?q)l02/11?10?1.822/11?3.01kN?mMc??(g?q)l02/14??10?1.822/14??2.31kN?m

  M3?M2?(g?q)l02/16?10?1.802/16?2.03kN?m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h?80?20?60mmC25混凝土,?1?1.0,板厚80mm,0。取板宽b?1000mm。fc?11.9N/mm2,HPB235钢筋

  f?210N/mm2,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表1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

  弯矩设计值

  B

  C

  3.01(kN?m)

  ?3.012.03?2.31?s?M/(?1fcbh02)

  0.070.070.040.054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1?1?2?s

  0.0730.0730.040.0562(mm)

  计算配筋轴

  线

  ①~②

  fAs??bh0?1c

  fy242416319⑥~⑦

  实际配筋(mm)

  2?8@18As?279?8@18As?279?6/8@180As?218?6/8@180As?212(mm)

  计算配筋轴

  线

  ②~⑥

  As??bh0?1fcfy

  2424163?0.?130190?0.?152?6/8@130实际配筋(mm2)

  As?302?6/8@130As?302?6@130As?21?6@130As?21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As/bh?218/(1000?80)?0.27%,此值等于0.45ft/fy?0.45?1.27/210?0.27%,同时此值大于0.2%,符合要求。

  五、次梁的设计

  按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用次梁和主梁的活荷载不考虑从属面积的荷载不考虑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3.186?2?6.37kN/m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m

  次梁粉刷:

  0.015?(0.5?0.08)?2?17?1.2?0.26kN/m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

  小计

  g?9.15kN/m

  活荷载设计值:

  q?1.3?5?2?13kN/m

  荷载总设计值:

  q?q?22.15kN/m

  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300?600mm,计算跨度:边跨:

  l0?ln?a/2?6600?120?300/2?240/2?6450mm?1.025ln?1.025?6330?6488mm

  中间跨:

  l0?ln?6600?300?63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设计,次梁计算简图见图3图3次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

  M1??MB?(g?q)l02/11?22.15?6.452/11?83.77kN?mMc??(g?q)l02/14??22.15?6.32/14??62.80kN?m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剪力设计值:

  VA?0.45(g?q)ln1?0.45?22.15?6.33?63.09kN

  VBl??0.60(g?q)ln1??0.6?22.15?6.33?84.13kNVBr?0.55(g?q)ln1?0.55?22.15?6.3?76.75kN

  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

  ?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f?l0/3?6450/3?2150mm

  按梁(肋)净距考虑

  ?bf?1980mm取较小值。

  ?bf?b?sn?200?(2000?100?120)?1980mm

  ?1fcbf?hf?(h0?hf2?)?1.0?11.9?1980?80?(465?80)?801.11kN?m?83.77kN?m2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f?l0/3?6000/3?2000mm按梁(肋)净距考虑取较小值?bf?2000mmhf2??bf?b?sn?200?(2000?100?100)?2000mm。

  80)?809.2kN?m?54.95kN?m2?1fcbf?hf?(h0?)?1.0?11.9?2000?80?(465?

  由此可知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另外,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一级,C2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30mm,一排纵向钢筋h0?500?35?465mm,两排纵向钢筋h0?500?60?440mm。

  22C20混凝土,?1?1.0,fc?11.9N/mm,ft?1.1N/mm;纵向钢筋采用22HRB335,fy?300N/mm,箍筋采用HPB235,fyv?210N/mm。正截面承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载力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表2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截

  面

  弯

  矩

  设

  计

  B

  C

  83.7(kN?m)

  ?83.754.95?62.8?s?M或

  2?1fcbh0?s?M0.016?200.1820.0110.122?1fcbfh

  ??1?1?2?sAs?

  0.0160.203?0.350.0110.131?0.35?bh0?1fcfy或As??bfh0?1fcfy2?584704064832?18?1?16(弯)3?16?1?16(弯)2?12?1?16(弯)2?16?1?16(弯)选配钢筋(mm)

  As?710mm

  As?804mm

  As?427mm

  As?603mm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原则,同时As4271.27??0.43%??min?0.45??0.191%bh200?500300,也大于0.2%,故符合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h?h0?hf??440?80?360mm.hb?360200?1.8?4验算截面尺寸:w。因w。

  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cfcbh0?0.25?1?11.9?200?440?261.8?103N?Vmax?84.13kN,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0.7ftbh0?0.7?1.27?200?465?82.68?103N?VA?63.09kN0.7ftbh0?0.7?1.27?200?465?82.68?103N?VC?76.75kN

  0.7ftbh0?0.7?1.27?200?440?78.23?103N?VBr?63.09kN0.7ftbh0?0.7?1.27?200?440?78.23?103N?VBl?84.13kN故只需B截面左侧需按计算配置腹筋。

  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Vcs?0.7ftbh0?1.25fyvAsvh0s,所得到箍筋间距:

  s?1.25fyvAsvh0VBl?0.7ftbh0?1.25?210?56.6?440?1108mm84.13?103?0.7?1.27?200?44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1108?887mm,最后取箍筋间距s?150mm。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验算配筋率下限值: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配筋率0.3ft/fyv?0.3?1.27/210?0.18%,实际?sv?Asv/(bs)?56.6/(200?150)?0.189%?0.18%,满足要求。

  六、主梁设计

  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恒荷载:9.15?6.6?60.39kN

  主梁自重(含粉刷):

  ???0.6?0.08??0.3?2?25?2??0.6?0.08??0.015?2?17???1.2?10kN

  恒荷载G?60.39?10?70.39kN,取G?71kN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活荷载Q?13?6.6?85.8kN,取Q?86kN

  2、计算简图

  主梁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300mm?3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

  边跨:ln?6000?150?120?5730mm,因0.025ln?143mm?a2?185mm。

  l01?1.025ln?b/2?1.025?5730?300/2?6023mm,取l01?603中跨:lo?6000mm

  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4,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故可利用附表6计算内力

  图4主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弯矩设计值

  弯矩M?k1Gl0?k2Ql0,式中系数k1,k2由附表6相应栏查得

  M1,max?0.244?71?6.03?0.289?86?6.03?254.33kN?mMB,max??0.267?71?6.03?0.311?86?6.03??275.59kN?mM2,max?0.067?71?6?0.200?86?6?131.74kN?m

  2)剪力设计值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剪力V?k3G?k4Q,式中系数k3,k4由附表6相应栏查得

  VA,max?0.733?71?0.866?86?126.52kN

  VBl,max??1.267?71?1.311?86??202.70kN

  VBr,max?1.0?71?1.222?86?176.09kN

  3)弯矩、剪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①第1、3跨有活荷载,第2跨没有活荷载

  由附表6知,支座B或C得弯矩值为

  MB?MC??0.267?71?6.03?0.133?86?6.03??183.28kN?m

  11(71?86)?6.03??275.59?223.71kN?m

  3312(71?86)?6.03??275.59?131.84kN?m

  33在第2跨内:MC??0.267?71?6.03?0.089?86?6.03??160.46kN?m,以支座弯矩MB??275.59kN?m,MC??160.46kN?m的连线为基线,作G?71kN,Q?86kN的简支弯矩图,得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12(G?Q)l0?MC?(MB?MC)3312?(71?86)?6.03?160.46??(?275.59?160.46)?78.36kN?m3311(G?Q)l0?MC?(MB?MC)3311?(71?86)?6.03?160.46??(?275.59?160.46)?116.73kN?m33③第2跨有活荷载,第1、3跨没有活荷载

  MB?MC??0.267?71?6.03?0.133?86?6.03??183.28kN?m

  VA,max?126.52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26.52?71?86??30.48kN,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30.48?71?86??187.48kN。

  VBl,max??202.70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202.70?71?86??45.7kN,过第二个集中荷载后为?45.7?71?86?111.3kN

  ②第二跨

  VBr,max?176.09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76.09?71?86?19.09kN

  当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第2跨时VBr,max?1.0?71?1.0?86?157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157?71?86?0。

  剪力包络图如图5(b)所示

  图5主梁的内力包络图

  (a)弯矩包络图

  (b)剪力包络图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hf/h0?80/565?0.14?0.1,所以仅按计算跨度l0和梁(肋)净距Sn考虑。

  ?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f?l0/3?6030/3?2010mm

  ?按梁(肋)净距考虑

  bf?b?sn?300?(6300?150?120)?6330mm

  ?取较小值bf?2010mm。

  ?1fcbf?hf?(h0?hf2?)?1.0?11.9?2010?80?(565?80)?1004.60kN?m?254.48kN?m2?

  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f?l0/3?6000/3?2000mm

  ?按梁(肋)净距考虑

  bf?b?sn?300?(6300?150?150)?6300mm

  ?取较小值bf?2000mm。

  ?1fcbf?hf?(h0?hf2?)?1.0?11.9?2000?80?(565?80)?999.60kN?m?132.29kN?m2由此可见跨内截面判别都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为:

  MB?MB,max?V0b/2??275.59?157?0.3/2??252.04kN?m

  纵向受力钢筋除B支座截面为两排外,其余均为一排。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表3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弯矩设计值

  B

  254.4(kN?m)

  ?252.04132.2?41.2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s?M

  ?1fcbh020.0330.2810.010.036?s?1?1?2?s20.9830.8310.9910.982As?M

  ?sfyh015219078242?2As?760mm

  2?20?3?22(弯)3?22?3?22(弯)2?20?1?22(弯)选配钢筋(mm)

  As?1768mm

  As?2281mm

  As?1008mm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b?0.550的要求;取中间跨跨中截面验算其承载负弯矩时的最小配筋率:

  ?sv?Asf7601.27??0.42%??min?0.45t?0.45??0.191%

  bh300?600fy300同时也大于0.2%,满足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hw?h0?hf?530?80?450mm,因hw/b?450/300?1.5?4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0.25?cfcbh0?0.25?1.0?11.9?300?530?473.03kN?Vmax?202.70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ftbh0?0.7?1.27?300?530?141.4kN?VA,max?126.52kN

  0.7ftbh0?0.7?1.27?300?530?141.4kN?VBl,max?202.70kN

  0.7ftbh0?0.7?1.27?300?530?141.4kN?VBr,max?176.09kN

  故B截面左右侧需按计算配置腹筋

  计算所需腹筋:采用?8@200双肢箍筋

  浙江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Vcs?0.7ftbh0?1.25fyvAsvh0s100.6?0.7?1.27?300?530?1.25?210??530?199.33kN20VBl,max?202.70kN?Vcs,VBr,max?176.09kN?Vcs,故B端左侧需配弯起钢筋。

  Asb?VBl,max?Vcs0.8fysin?s?(202.70?199.33?103)?60.6mm2主梁截面呈矩形,在B0.8?300?0.707截面左边取2m范围内需布置三排弯起筋才能覆盖此最大剪力区段,现分三批弯起第一跨跨中的钢筋,Asb?380mm2。验算最小配筋率:

  ?sv?Asvf100.61.27满足要求。

  ??0.168%?0.24t?0.45??0.145%,bs300?200fyv210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集中力Fl?63.09?85.8?148.89kN,h1?600?500?10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围s?2h1?3b?2?100?3?200?800mm,取附加箍筋?8@50双肢,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800/50?1?17排。次梁两侧左边布置9排,右边8排,另加1?18,Asb?254.5mm2,2fyAsbsin??mnfyvAsv1?2?300?254.5?0.707?17?2?210?50.3?467.1kN?Fl?148.89kN满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现每侧配置2?14,308/(300?520)?0.197%?0.1%,满足要求。

  附施工图

篇四: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

  

  无梁楼盖设计(一)

  无梁楼盖设计在YJK现有的建模、上部计算、楼板施工图三个模块中就可完成,而且无梁楼盖的设计可以和其它结构整体建模和分析协同工作,是融入其它结构设计之中的。大致流程是:

  在建模中布置无梁楼盖的虚梁(或暗梁)和柱帽;

  在上部结构计算中采用弹性板3或弹性板6模型,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选择有限元方式;计算结果中补充了柱的冲切计算;

  在楼板设计中采用楼板有限元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给出计算结果和楼板施工图设计。

  一、在建模中布置虚梁和柱帽

  对无梁楼盖,仍按照普通楼层的建模方式,在全楼中,无梁楼盖可能只占几个楼层,或者楼层中的某一部分为无梁楼盖,其余部分仍为普通楼盖。

  对无梁楼盖部分主要是输入虚梁、暗梁以及柱帽,有时还有加腋板。

  1、布置虚梁指示板带位置

  无梁楼盖没有梁,柱之间需布置虚梁或者暗梁。这里梁的第一个作用是生成楼板,第二个作用是指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软件自动生成的柱上板带就是沿着虚梁或者暗梁布置的。

  软件对虚梁本身不会做设计和配筋,虚梁本身的刚度很小,对整体计算没什么影响。

  2、布置暗梁

  暗梁就是指有一定的宽度、但高度与板厚相同的梁。在无梁楼盖设计中,暗梁首先可以起到虚梁同样的作用,即生成房间楼板和确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暗梁按照普通梁方式输入即可。

  《高规》8.2.4:“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设计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1.5倍板厚之和,暗梁支座上部钢筋截面积不宜小于柱上板带钢筋面积的50%,并应全跨拉通,按梁下部钢筋应不小于上部钢筋的1/2。

  ”

  因此,暗梁的尺寸可按高规的要求输入。

  在上部结构计算时,对无梁楼盖板应选择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我们输入的暗梁尺寸适当,其暗梁的配筋结果就基本可用。

  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如果对无梁楼盖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软件没有扣除暗梁的刚度,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也有用户按照等代框架梁宽高尺寸的输入暗梁,等代框架的宽度取垂直于等代框架方向两侧柱距各1/4,梁高取板厚度。但这样的输入方式使两方向梁之间、梁和板之间重叠部分过多,计算误差较大。

  3、布置柱帽

  无梁楼盖中设置柱帽时,可在建模的楼板布置菜单下布置柱帽:

  软件可布置的柱帽形式有3种:柱帽、柱帽+托板、托板。

  《高规》8.1.9条:“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无梁板可根据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采用无柱帽(柱托)板或有柱帽(柱托)板形式。柱托板的长度和厚度应按计算确定,且每方向长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其厚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1/4。7度时宜采用有柱托板,8度时应采用有柱托板,此时托板每方向长度尚不宜小于同方向柱截面宽度和4倍板厚之和。托板总厚度尚不应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6倍。”

  4、软件自动将柱帽处的暗梁设置成加腋梁

  对于用户输入的暗梁,建模退出时,软件自动将和柱帽相连的暗梁设置成加腋梁,为的是考虑柱帽的因素按照加腋梁计算和配筋。加腋的长度尺寸取柱帽或柱帽加托板的长方向和梁交界处,加腋的高度取柱帽+托板+板厚-梁高。

  可在建模中看到自动形成的加腋梁,如果柱帽被删除,加腋梁在退出建模时,会自动删除梁加腋。

  在建模退出时,设置了选项“柱帽处自动生成梁加腋”,如果用户不希望设置这种梁的加腋,可对该参数不勾选。

  对虚梁不会作加腋设置。

  5、加腋楼板

  在建模的楼板布置菜单下设置了板加腋菜单。

  图4板加腋菜单

  用户输入板加腋部分的腋高和腋长,然后沿着房间周围的轴线布置加腋部分,可以只加腋轴线一侧,也可以双侧都加。

  软件对加腋板按照变厚度的板有限元法计算,也就是说,在加腋处的计算单元按照该处实际的板厚度取值计算。

  二、上部结构计算

  无梁楼盖由板和竖向支撑的柱、墙组成,对这种结构体系只有采用有限元计算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楼板采用壳单元,柱采用杆单元,墙也采用壳单元。

  有限元法计算首先可在楼板施工图模块进行,这是首选的用的最多的方式,还可以在上部结构计算模块进行。两处的计算各有特点,有时可以起到互相补充、校核的作用。

  本节介绍的是上部结构计算时,对于无梁楼盖部分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1、对无梁楼盖板设置弹性板3或弹性板6对无梁楼盖板应设置成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并勾选参数“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

  对无梁楼盖板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弹性板3不考虑板的面内变形,仅能考虑面外刚度;弹性板6是壳元模型,即可考虑板的面内、又可考虑板的面外变形。不能选择弹性膜模型,因为弹性膜仅有面内刚度,没有面外刚度。

  为了保证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应勾选参数“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这样梁的中间节点和板的中间节点是联系在一起工作的。但是,如果不勾选这个参数,板只在梁端节点和梁连接,不能发挥出板和梁共同工作的能力。

  2、计算参数的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选择有限元方式

  计算参数的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有两个选项:平面导荷方式和有限元计算方式。平面导荷方式就是以前的处理方式,作用在各房间楼板上恒活面荷载被导算到了房间周边的梁或者墙上,在上部结构的考虑弹性板的计算中,弹性板上已经没有作用竖向荷载,起作用的仅是弹性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这样的工作方式不符合楼板实际的工作状况,因此也得不出弹性楼板本身的配筋计算结果。

  有限元方式是在上部结构计算时,恒活面荷载直接作用在弹性楼板上,不被导算到周边的梁墙上,板上的荷载是通过板的有限元计算才能导算到周边杆件。这样的工作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相比有两个主要变化:

  一是经有限元计算板上荷载不仅传到周边梁墙,也同时传给柱,换句话说柱的受力增加,梁承受的荷载将减少。特别是平面导荷方式传给周边梁墙的荷载只有竖向荷载,没有弯矩,而有限元计算方式传给梁墙的不仅有竖向荷载,还有墙的面外弯矩和梁的扭矩,对于边梁或边墙这种弯矩和扭矩常是不应忽略的;

  二是既使弹性板参与了恒活竖向荷载计算,又参与了风、地震等水平荷载的计算,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得出弹性板本身的配筋。

  有限元方式适用于无梁楼盖、厚板转换层等结构,可在上部结构计算结果中同时得出板的配筋,在等值线菜单下查看弹性板的各种内力和配筋结果。注意为了查看等值线结果,在计算参数的结构总体信息中还应勾选“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3、与柱帽相连的暗梁按照加腋梁设计

  对于用户输入的暗梁,为了考虑柱帽的有利因素,软件自动将和柱帽相连的暗梁设置成加腋梁,因此在上部结构计算中这些梁是按照加腋梁计算和配筋的。

  在这些梁的配筋结果文件中,可以看到加腋的尺寸等信息。

  有柱帽时,各层计算结果简图中将画出柱帽。

  4、柱对板的冲切计算

  对于和无梁楼盖相连的柱,或者上边布置了柱帽的柱,软件自动补充柱的冲切计算。如果没有柱帽,软件判断无梁楼盖的标准是柱上所有梁的高度不大于板厚。

  柱的冲切计算考虑了上部结构计算中所有的荷载组合,有柱帽时冲切计算包括柱对柱帽、柱帽对板的冲切计算;无柱帽时冲切计算就是柱对板的冲切计算。

  冲切计算时,冲切力为柱顶的轴力减去冲切锥范围内的板的荷载,砼强度等级取板的强度等级。

  对于柱帽冲切计算的人防荷载组合采用人防规范相关公式进行,这样避免了人防荷载组合下柱帽或托板总计算不过、必须采用过大尺寸的问题。

  当冲切计算不够时给出抗冲切钢筋。

  在柱的计算配筋结果文件中,做了冲切计算的柱将输出冲切计算的相关内容和结果,它们在每根柱配筋文件的后面部分。柱的冲切计算结果如需要配置箍筋,所输出的抗冲切箍筋面积为单边一个箍筋间距内的箍筋总面积,箍筋间距同梁。

  在计算结果的柱轴压比菜单下,设置了专门的“柱冲切”菜单,专门输出柱的冲切计算结果简图,在柱上标注的三个数字分别为柱根、柱帽、托板处的冲切计算结果,为冲切力和抗冲切力的比值,小于1时满足要求。

  三、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基本概念

  1、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一般对无梁楼盖按照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方式配筋设计,和普通有梁楼盖相比,柱上板带的作用相当于普通梁,只是它的梁宽要大得多、梁高和板厚度相同;跨中板带的作用相当于普通板,但是由于柱上板带占据了房间很大的范围,跨中板带的范围比普通板小得多。和普通有梁楼盖相比,无梁楼盖的配筋多了柱上板带的配筋内容。

  2、柱上板带配筋模式

  柱上板带的受力状态类似于梁,一般它在支座两边承受负弯矩,而在跨中承受正弯矩。柱上板带钢筋分上下两层,下层钢筋的作用类似于梁下部钢筋的作用,是主要的承受正弯矩的受力钢筋。上层钢筋支座两边受力最大,布置承受负弯矩的支座钢筋最多,而在跨中变为正弯矩,因此上层的跨中一般布置通常的构造钢筋。

  柱上板带的下部钢筋为支座到支座的贯通钢筋,上部钢筋则包含贯通钢筋和非贯通钢筋,上部贯通钢筋多数情况下为构造配置的钢筋,非贯通钢筋布置在柱支座的两边,因此,柱上板带的配筋模式也和普通梁类似。

  3、跨中板带配筋模式

  跨中板带的受力状态类似于普通楼板,它在跨中承受正弯矩,在支座承受负弯矩。跨中板带钢筋分上下两层,下层钢筋的作用类似于普通楼板跨中钢筋的作用,是主要的承受正弯矩的受力钢筋。上层钢筋在板周边的支座承受负弯矩,将布置承受负弯矩的支座钢筋,而在跨中变为正弯矩,因此上层的跨中一般布置通常的构造钢筋。

  跨中板带的下部钢筋为支座到支座的贯通钢筋,上部钢筋则包含贯通钢筋和非贯通钢筋,上部贯通钢筋多数情况下为构造配置的钢筋,非贯通钢筋布置在板周边的支座,因此,跨中板带的配筋模式也和普通楼板类似。

  4、多跨连续表达方式

  普通房间的配筋表达一般以房间为单元进行,无梁楼盖虽然也以房间为单元计算,但是,按照平法标准图11G101-1的要求,对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平面注写主要有板带集中标注、板带支座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这就要求,对柱上板带、跨中板带钢筋采用连续多跨的表达方式。

  四、无梁楼盖的楼板配筋设计

  无梁楼盖的楼板配筋设计在楼板施工图中完成。软件可对无梁楼盖按照细分的有限元法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方式给出计算结果和画施工图。

  1、定义板带

  楼板施工图中设置了无梁楼盖菜单,菜单的第一项是定义板带。操作是用多边形围区定义需要按无梁楼盖设计的部分,随后,软件把框出部分自动划分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是靠自动穿串生成的,软件在用户划定的多边形区域内,沿着柱间布置的虚梁、梁或墙穿串,位于同一直线的形成一个柱上板带或跨中板带,每个板带记录他的跨数。

  板带定义的过程支持多次操作,不同围区定义的板带分别生成各自范围内的板带。有时需要把自动生成的一条板带分成几段,可以分多次围区定义这条板带范围,以达到板带分段的目的。

  对于软件无法自动生成的板带,可交互指定板带的起始及终止节点位置,补充生成相应的板带。如下图所示,外墙为锯齿状,若想板带统一,可按交互指定方式形成规则的板带。

  软件将按照板有限元方式计算无梁楼盖,而且按照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方式给出内力和配筋。

  定义板带后,软件在计算简图中对柱上板带按照灰白色的一对平行双虚线表达,而对跨中板带按照一条粉色单虚线表达。

  如果没有进行这一步,则软件将无梁楼盖仍然按照普通楼板方式设计。普通楼板的计算方式主要分为手册法和有限元法,有限元法还区分为是否考虑梁的弹性变形。即便对无梁楼盖按照考虑了梁弹性变形的有限元法计算,但是配筋方式仍保持普通楼板方式,即按照房间的跨中和支座分别画出钢筋的方式,不能给出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的配筋方式。

  软件自动生成柱上板带。自动生成的柱上板带的宽度可有三种取值方法,一是按照板带间宽度的1/4,二是按照柱帽的宽度取值,三是对前两种方式的结果取大。在计算参数中由用户选择取值方法:

  软件在下列位置生成柱上板带

  1)沿着梁高不大于楼板厚度的梁;

  2)梁高虽然大于板厚,但是梁两端布置了柱帽的梁;

  3)墙上没有梁,但墙两端有柱,且柱上布置有柱帽。

  软件对以墙为支座的楼板,或梁高大于板厚的梁处不生成柱上板带,对于没有柱上板带的楼板仍然按照普通楼板的方式计算和配筋。因此,无梁楼盖的柱上板带跨中板带配筋方式和普通楼板的配筋方式可以同时在一层平面上同时设计和绘图。

  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柱上板带的宽度不够,柱上板带的宽度应可以包住板上负弯矩区域的宽度,特别是应该包住靠近柱支座范围的负弯矩区域。柱上板带宽度越小则跨中板带的宽度越大。正常的跨中板带主要承受板的正弯矩,因此下部钢筋计算结果较大,而上部钢筋一般为构造钢筋;同样柱上板带的中间部位也主要承担正弯矩和配置下部钢筋,板带方向的上部钢筋也应为构造钢筋。但是当楼板负弯矩区域大于柱上板带的宽度时,伸出部分的负弯矩钢筋的计算结果将决定跨中板带的上部钢筋配置,或者柱上板带顶部贯通钢筋的配置,从而出现板顶钢筋配置过多的结果。

  柱上板带宽度不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用户设置的柱帽尺寸过小,软件默认是根据柱帽尺寸生成柱上板带宽度,因此自动生成的宽度过小。此时应人工干预修改柱上板带的宽度到合适的数值。

  2、按有限元方式计算楼板

  对无梁楼盖应按有限元方式计算楼板,软件考虑了柱帽影响,即在柱帽处的单元按照柱帽+楼板厚度计算和配筋。

  布置了楼板加腋时,软件还考虑加腋厚度的影响。

  应设置为考虑梁的弹性变形,否则计算不出无梁楼盖的受力状态。

  当柱之间的梁不是虚梁而是暗梁时,由于梁高与板厚一致形成重叠,为避免造成无梁板计算刚度被放大,板有限元计算时忽略了梁的截面刚度。

  计算前必须在计算参数中勾选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算法和考虑梁弹性变形。

  如果用户定义了板带但是没有勾选这两个参数,软件将给出提示并中断计算。

  软件隐含的单元尺寸为0.5米,其计算精度已经足够高。每次计算一整个楼层的所有楼板。

  在计算后的计算结果显示菜单中,用户可通过等值线方式和显示各单元内力方式查看有限元计算结果。

  3、分区域给出弯矩配筋

  对于无梁楼盖的计算结果,不再按照普通楼板结果输出方式,而是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的分区输出,为的就是按照平法标准图的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方式出图。

  对于计算结果的配筋面积、楼板弯矩,软件将按照如下的分区输出

  1)柱帽或柱上板带相交区域,这部分受力最大,标注板上部2个方向的计算结果;

  2)柱上板带区域,对每一跨柱上板带,软件在扣除柱帽的净跨范围内挑出各单元的最大值,分别标注当前跨的板带上、板带下2个值,它们是沿着板带方向的数值;

  3)跨中板带区域,这里标注2个方面的内容

  A、跨中板带中间区域板底部、板顶部结果,这是从周边扣除柱上板带以后剩余的区域,给出沿板带方向的板带上、板带下2个数值;

  B、跨中板带支座区域,这是垂直于柱上板带方向的板顶的结果,其计算区域是柱上板带在两个柱帽或柱上板带相交区域之间的部分,标注方式与普通楼板的支座钢筋相同。

  注意板配筋结果表示的是每米的计算钢筋。

  4、操作步骤

  分为3步:

  1)执行无梁楼盖菜单的第一项,定义板带;

  2)执行计算菜单进行楼板有限元计算,之前需将计算参数调整好;

  3)查看计算结果。

篇五:轴线长30m宽20.7m楼盖设计

  


推荐访问: 楼盖 轴线 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