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精选推荐】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精选推荐】

2022-12-30 18: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时,注意讲析段落的不同分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精选推荐】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时,注意讲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分析“宇宙”的构词方式:“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因此它是并列结构的词语。让我们来看看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

  2、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写出词语:

  灼热闪烁涯际庞大眩目骨骼

  广大得无边无际——(茫无涯际)涯,边。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挂齿

  (2)课前提问: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说明文。

  回顾学过的说明文单元:

  明确:第一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这个单元的要求:

  明确: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列数字、

  下定义、分类别(回顾以前的课文,各举一例。)

  宇宙里到底有什么?

  明确:恒星、恒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星云、行星、宇宙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段落:

  明确:

  一(1—11)恒星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层(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第6节小结)

  第三层(7-9):介绍恒星的有关情况。

  第四层(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第五层(11):回答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小结)

  温度高、体积大、密度大、种类多、距离远——物质无穷无尽

  二(12—20)恒星系

  第一层(12-14):介绍银河系。

  第二层(15-17):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介绍整个宇宙都在运动。

  第四层(20):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小结)

  太阳系、银河系、恒星系、运动——运动无穷无尽

  三(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对象:宇宙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4、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1)第一层:以亲切的口吻和简洁的语言引出说明对象。(值得以后在写作中借鉴)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各类恒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层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恒星不同点相同点

  说明方法

  体积密度表面温度

  大很大很大非常小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中不太大不太小只有几千度

  小非常小特别大高达3万—5万摄氏度

  (3)第三层: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第四层:说明方法:分类别。

  (5)第五层:小结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2、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3、归结宇宙的本质特征,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二、重难点:

  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1)课文的体裁。

  (2)说明的方法。

  (3)宇宙有些什么?恒星的共同点是什么?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析2、3部分:

  (1)一、二层:主要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三、四层:以太阳系为例,说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

  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名称定义分类特点

  恒星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织女星、太阳。1体积很大,由非常稀薄气体物质组成。

  2体积比较小,由密度特别大的物质组成,温度高达3-5万摄氏度。

  3中等恒星,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温度几千度。

  行星绕着恒星的不发光的星体。不发光,绕恒星转动。

  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1本身不发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

  2本身不发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

  银河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的铁饼状的恒星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呈环形,直径为10万光年。

  恒星系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如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飞快运动。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人类征服宇宙的有关情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铁饼,环——银河系的形状。

  分类别:恒星——大、小、中。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

  行星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飞奔。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4、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5、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饶着他们转的吧。(表示推测,去掉便成肯

  定,不符合认识规律。)

  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准确。)

  表面温度高达3万-5万摄氏度。(因为表面温度不等于内核温度。)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表约数,去掉变确数,不科学。)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表明数量,去掉后变成全部,

  不准确。)

  (2)生动性: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

  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得数一千多年!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2

  教学目标

  a) 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b) 初步学会辩识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c) 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征服宇宙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d)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能找出例子并体会。

  e) 对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的理解。

  二、 教学难点:

  a) 说明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近到远。

  文中对各星体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星体的资料。

  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听一*间故事《后羿射日》,谁会讲?

  (指生讲故事)

  问: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阳吗?请讲出理由。

  (指生回答:不能,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是的,在很早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因此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

  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渐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请看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释题及作者:

  1. 指生介绍作者郑文光。(注释2)

  2. 指生回答何为宇宙?(注释1)

  (三)示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学习我们在这学期已学过两个单元,该学些什么大家有了点经验,请同学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学习任务是(出示小黑板):教学过程1. 理解宇宙的特点。

  2. 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宇宙的特点。

  (四)读疑研练过程:

  1. 请大家结合课后练习一,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课后练习一。

  (指生回答。)

  学生在回答第三小题时可能有争论,可引导学生看课文从哪里说起的。(从肉眼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说起的,再写到行星,写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从而判断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从近到远。)

  2. 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学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银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 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请一学生朗读2--9自然段。要求:

  A. 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第6自然段)

  明确恒星是一个 的星体。(自身会发光发热的)

  B. 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读后讨论,交流,点评)

  学生在分析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一句时,可能会认为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以下两句进行比较:

  (1) 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 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衡。

  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 用同样的方法自读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列数字用--,作比较(),打比方===)

  (学生自学--交流--点评)教学过程5.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它是无穷无尽,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和征服的,请齐读最后一段。

  6. 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于这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让我们觉得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准确。

  7. 小结延伸:

  A. 请学生到黑板前补充板书。(斜体字部分)

  B. 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离现在有40多年了,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宇宙一定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来谈谈。

  (学生有准备地发言)

  结束语:宇宙的奥秘还有许多,它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8. 课堂练习:

  口答《同步练习》中的第5和第6题。

  (五)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中的剩余练习。

  板书:(斜体字由学生补充)

  宇宙里有些什么 (科普说明文)

  郑文光

  说明对象 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恒星 辽阔无边的 近 作比较 形象

  星云 运动发展的 列数字 准确

  宇宙 银河系 丰富多彩的 打比方 生动

  恒星系 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远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灼热()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1)宇宙到底有些什么呢?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分析课文

  1、提问:宇宙里有些什么?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8、第7段至第11段介绍的是行星和星云的情况,你能给星云下个定义吗?给星云分个类别?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布置作业

  七、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阅读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1)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

  素质教学目标

  1、 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 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 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 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 ) 灼热( )

  2、 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 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 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1) 宇宙到底有些什么呢?

  (2) 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 分析课文

  1、提问:宇宙里有些什么?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8、第7段至第11段介绍的是行星和星云的情况,你能给星云下个定义吗?给星云分个类别?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 布置作业

  七、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 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二、 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三、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 准确性:

  2、 生动性:

  四、 布置作业:

  1、完成《资源与学案》的习题。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2

  一、学生知识与能力起点分析:

  a) 第一单元着重是让学生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着重掌握的是说明的顺序,这个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要掌握说明的方法。虽然每个单元各有侧重,但此乃三位一体。学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已接触过说明文,但对说明方法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习作中还不能熟练运用。

  b) 学生对*时常见的事物已习以为常了,但对于不太熟悉的宇宙却有着许多的疑问,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这篇科学小品有了极大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a)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b)初步学会辩识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c)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征服宇宙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a)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能找出例子并体会。

  b)对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

  a) 说明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近到远。

  b)文中对各星体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五、课前准备:

  a) 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星体的资料。

  b)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

  六、教学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读疑研练。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听一*间故事《后羿射日》,谁会讲?

  (指生讲故事)

  问: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阳吗?请讲出理由。

  (指生回答:不能,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是的,在很早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因此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

  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渐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请看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释题及作者:

  1.指生介绍作者郑文光。(注释2)

  2.指生回答何为宇宙?(注释1)

  (三)示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学习我们在这学期已学过两个单元,该学些什么大家有了点经验,请同学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学习任务是(出示小黑板):

  1.理解宇宙的特点。

  2.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宇宙的特点。

  (四)读疑研练过程:

  1.请大家结合课后练习一,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课后练习一。

  (指生回答。)学生在回答第三小题时可能有争论,可引导学生看课文从哪里说起的。(从肉眼“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说起的,再写到行星,写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从而判断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从近到远。)

  2.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学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银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请一学生朗读2——9自然段。要求:

  A.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第6自然段)

  明确恒星是一个 的星体。(自身会发光发热的)

  B.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读后讨论,交流,点评)学生在分析“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一句时,可能会认为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以下两句进行比较:

  (1)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衡。

  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用同样的方法自读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列数字用“——”,作比较“()”,打比方“===”)

  (学生自学——交流——点评)

  5.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它是无穷无尽,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和征服的,请齐读最后一段。

  6.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于这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让我们觉得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准确。

  7.小结延伸:

  A.请学生到黑板前补充板书。(斜体字部分)

  B.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离现在有40多年了,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宇宙一定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来谈谈。

  (学生有准备地发言)

  结束语:宇宙的奥秘还有许多,它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8.课堂练习:口答《同步练习》中的第5和第6题。

  (五)作业布置:《同步练习》中的剩余练习。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

  教学目的

  1、 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类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郑文光,生于1929年,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54年发表科学幻想小说《第2个月亮》,后即致力于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写作。作品文字质朴流畅。故事构思新颖,人物形象生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思考:读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

  2、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21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第二部分(12-20)介绍宇宙中的恒星系以及宇宙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是运

  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部分(21)说明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有几个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 1、(1)开门见山,以亲切的口吻召唤读者,引出说明对象。

  2、(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

  3、(7-9)介绍恒星的其他情况。

  4、(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5、(11)小结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阅读第2-6,思考文章怎样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的?

  明确:作者先总说恒星。将人们对恒星的感觉和恒星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火热的太阳”说明恒星发光发热的共性。然后突出介绍了恒星的一个共同特征:热度非常高。

  第2段的最后两句回到人的感觉上来,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第3-5段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恒星按体积、密度、温度、引力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6段是第二层的小结,作者用两个“全都是”总结了恒星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发光发热”的共同特征。

  阅读第7-9段,思考:作者介绍了恒星的哪些其他情况?

  明确:先说明恒星的附属天体——行星。作者从太阳拥有行星推测宇宙中别的恒星也会有行星饶着它们转。

  接着说明恒星间的距离。恒星间的距离本来是大得无法想象,作者却用假想的宇宙航行方式,列出数字,把它表述得很具体。

  然后说明恒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作者先极言恒星之大,接着说把它们放在宇宙空间里去,只不过是“大海里的小滴”,“也许还要小”,这就使读者对宇宙之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第10段,思考:作者介绍宇宙里的星云,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星云的多,难于计算

  星云的组成:尘埃和气体

  宇宙里的星云 星云的位置: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云的厚度: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

  星云的分类:亮星云、暗星云

  四、小结

  课文介绍宇宙里有些什么,从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五、布置作业

  1、 探究、练习一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炫目、灼热、茫无涯际、广漠、汹涌、稀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 学生阅读课文第12—20段,思考: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14段):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第二层(15-17段):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段):说明宇宙是运动的。

  第四层(20段):小结第二部分,“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二)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明确:

  银河系是太阳所在的恒星系,太阳是一颗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从银河系开始介绍是顺理成章。作者说明了组成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用“铁饼”这个比喻说明银河系的整体形状,用“环”这个比喻说明从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并引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宇宙之美,然后用巧妙的惊叹和设问,列出数字,用“一千万万”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进行对比,说明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阅读第15-17段,思考:作者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的?

  明确:

  宇宙里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千千万万个,不可能一一说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这例,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距地球极其遥远,并进而说到每一个恒星系之大。然后说这样大的恒星系已经发现的虽然“数以亿计”,但“仍然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从而进一步突出宇宙的无穷无尽。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

  这一段共两句话,前一句说明过去人类无法飞出地球去,尚且能认识星星的体积、温度、有什么元素、怎样运动,后一句由此推论,今天科技大大发展了,更有利于认识宇宙的奥秘。这样的结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

  四、探究活动

  思考: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宇宙有些什么的?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A、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

  如,为了说明恒星的温度,作者列出数字:“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为了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列出数字:“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B、作比较:用一般人可以感知和事物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人们凭直觉的经验,由已知认识未知。

  如: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非常小时,拿它和地球上的空气以及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作比较。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引力极大时,用地球上成年人的体重、白金的重量经及人们能承受的压力作比较。

  C、用比喻: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体,这样可以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情况。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D、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恒星时,将恒星按体积分为大、小、中三类进行说明。在说明星云时,依据它们所在位置能否反射出光亮,分为亮星云、暗星云。

  E、举例子:如,说明恒星系时,先举银河系为例,说明组成恒星系的恒星数量、恒星系形状,以举出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通过介绍它距离我们那样遥远,说明宇宙的辽阔。

  以上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思考:

  1、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一“万万”就是一亿,为什么不说“一千亿”而说“一千万万”呢?)

  2、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吧。(去掉“想来”似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文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间作业设计。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2)

——《宇宙里有些什么》语文教案3篇

《宇宙里有些什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2、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欢迎乘坐“神州x号”宇宙飞船,来到广阔神秘的宇宙,今天,我们将一齐漫游这神奇的宇宙,认识一下各种星体,看一看宇宙星到底有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我是“神州x号”宇宙飞船的导游,我将带领你们参观宇宙,现在,首先来了解一下宇宙(教师读课文)(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下你所听到的认为重要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听完后谈谈你对宇宙的整体印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并作记录。

  2、听完后学生谈听到了什么?对宇宙的整体印象,教师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大

  恒星中

  小

  行星

  亮

  星云

  暗

  银河系河外星系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⑴教师:在你所听记录的内容中,你最想了解什么星体?请打开书本,找出有关段落,仔细阅读。

  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是怎样说明的?

  (学生读课文有关段落,作批注,小组间交流,小组成员轮流向小组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⑵学生上讲台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据此重点讲解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a、打比方:用比喻说明更生动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征。

  b、列数字:用数字说明事物某种特征,给你留下具体的印象。

  c、作比较: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更加突出某种特征。

  d、分类别: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事物。

  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a、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b、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叫它银

  河系。

  ⑷通过学生分析,老师的重点讲解,要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据此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

  2、再读课文,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概括出宇宙的特征。

  (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四、探究训练,发展思维

  1、在你*时的积累,你了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发射飞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义?怎样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星球——地球。

  五、拓展阅读,形成能力

  你想了解我们星球所处的银河系吗?请你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186页,阅读《走马观花看银河》,并做成读书卡片。

  (此教学环节也可放在课后进行)

  六、总结全文,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今天,我们一齐游览了宇宙,了解到了各种星体,初步认识了宇宙,但我们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宇宙的许多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附板书:

  大

  恒星中列数字近已知

  宇宙里有小作比较

  些什么行星分类别

  星云亮打比方远未知

  暗

  银河系河外星系

  特征: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3)

——宇宙里有些什么语文教案3篇

宇宙里有些什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2.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读疑研练。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我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的繁星。望着星空,我常常自问天上是否有吴刚、嫦娥?宇宙到底有多深、多广?现在让我们跟着郑文光先生到宇宙里去遨游、探索吧!我们会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受到许多启示的!请看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1。)

  1.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你能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吗?

  2.请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3.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

  作用。

  4.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你能从课文中举例分析吗?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你能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吗?

  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2.请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明确:(恒星:第2—9段,星云:第10—ll段,银河系:第12—14段,恒星系:第15一18段。)

  3.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星云特点是运动发展的,银河系是丰富多彩的,恒星系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文中的说明方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抓住几种来分析即可。)

  4.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你能从课文中举例分析吗?

  明确:(教会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明确:(是按由近到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用这种顺序便于人们从熟悉的事物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达到清楚地了解宇宙空间的目的。)

  6.研读赏析。

  (请一学生朗读第2—9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

  ①恒星是一个什么样的星体?

  ②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

  明确:(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②引导学生分析,学会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问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宇宙里有些什么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 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类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郑文光,生于1929年,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54年发表科学幻想小说《第2个月亮》,后即致力于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写作。作品文字质朴流畅。故事构思新颖,人物形象生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思考:读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

  2、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21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第二部分(12-20)介绍宇宙中的恒星系以及宇宙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是运

  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部分(21)说明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有几个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 1、(1)开门见山,以亲切的口吻召唤读者,引出说明对象。

  2、(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

  3、(7-9)介绍恒星的其他情况。

  4、(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5、(11)小结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阅读第2-6,思考文章怎样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的?

  明确:作者先总说恒星。将人们对恒星的感觉和恒星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火热的太阳”说明恒星发光发热的共性。然后突出介绍了恒星的一个共同特征:热度非常高。

  第2段的最后两句回到人的感觉上来,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第3-5段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恒星按体积、密度、温度、引力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6段是第二层的小结,作者用两个“全都是”总结了恒星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发光发热”的共同特征。

  阅读第7-9段,思考:作者介绍了恒星的哪些其他情况?

  明确:先说明恒星的附属天体——行星。作者从太阳拥有行星推测宇宙中别的恒星也会有行星饶着它们转。

  接着说明恒星间的距离。恒星间的距离本来是大得无法想象,作者却用假想的宇宙航行方式,列出数字,把它表述得很具体。

  然后说明恒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作者先极言恒星之大,接着说把它们放在宇宙空间里去,只不过是“大海里的小滴”,“也许还要小”,这就使读者对宇宙之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第10段,思考:作者介绍宇宙里的星云,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星云的多,难于计算

  星云的组成:尘埃和气体

  宇宙里的星云 星云的位置: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云的厚度: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

  星云的分类:亮星云、暗星云

  四、小结

  课文介绍宇宙里有些什么,从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五、布置作业

  1、 探究、练习一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炫目、灼热、茫无涯际、广漠、汹涌、稀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 学生阅读课文第12—20段,思考: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14段):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第二层(15-17段):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段):说明宇宙是运动的。

  第四层(20段):小结第二部分,“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二)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明确:

  银河系是太阳所在的恒星系,太阳是一颗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从银河系开始介绍是顺理成章。作者说明了组成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用“铁饼”这个比喻说明银河系的整体形状,用“环”这个比喻说明从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并引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宇宙之美,然后用巧妙的惊叹和设问,列出数字,用“一千万万”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进行对比,说明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阅读第15-17段,思考:作者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的?

  明确:

  宇宙里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千千万万个,不可能一一说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这例,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距地球极其遥远,并进而说到每一个恒星系之大。然后说这样大的恒星系已经发现的虽然“数以亿计”,但“仍然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从而进一步突出宇宙的无穷无尽。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

  这一段共两句话,前一句说明过去人类无法飞出地球去,尚且能认识星星的体积、温度、有什么元素、怎样运动,后一句由此推论,今天科技大大发展了,更有利于认识宇宙的奥秘。这样的结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

  四、探究活动

  思考: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宇宙有些什么的?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A、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

  如,为了说明恒星的温度,作者列出数字:“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为了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列出数字:“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B、作比较:用一般人可以感知和事物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人们凭直觉的经验,由已知认识未知。

  如: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非常小时,拿它和地球上的空气以及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作比较。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引力极大时,用地球上成年人的体重、白金的重量经及人们能承受的压力作比较。

  C、用比喻: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体,这样可以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情况。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D、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恒星时,将恒星按体积分为大、小、中三类进行说明。在说明星云时,依据它们所在位置能否反射出光亮,分为亮星云、暗星云。

  E、举例子:如,说明恒星系时,先举银河系为例,说明组成恒星系的恒星数量、恒星系形状,以举出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通过介绍它距离我们那样遥远,说明宇宙的辽阔。

  以上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思考:

  1、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一“万万”就是一亿,为什么不说“一千亿”而说“一千万万”呢?)

  2、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吧。(去掉“想来”似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文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间作业设计。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4)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3篇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顺课文,了解有关宇宙的基本知识。

  2.了解本文抓住宇宙运动无穷无尽的特征,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说明的行文特征。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文章的说明顺序。为了介绍人们所不熟悉的太空世界,作者先从人们肉眼能看见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介绍恒星系时又是先从大家熟悉的银河系写起,在说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由已经发现的数以亿计的恒星系推测还有别的恒星系。这样由近及远、有已知到未知地说明,便于人们有条理地、清楚地了解宇宙里有什么,更好地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

  2.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文章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这是学生首次接触这些概念,因此是学习的重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到那深邃、湛蓝的夜空,群星点点,会让人遐想无限,大诗人郭沫若在诗中写到“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多美的地方啊!20xx年11月12日*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升入太空,绕地球五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天空、宇宙。现在让我们跟随郑文光先生去看看《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教学过程

  1.默读全文,思考:宇宙里有些什么呢?宇宙的特征是什么?画出关键性的词语。

  2.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思路是什么?请列出提纲。这两步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脉络,明白文章抓住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特点,按照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介绍了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银河系、银河系以外的恒星系……。

  3.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说明得通俗易懂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1)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2)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3)每当初冬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差不多在天空正当中有一个纺锤形的小光斑,就是这个恒星系。

  (4)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暗黑的,叫做暗星云。

  (5)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点拨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涉及到的说明方法。)

  4.请同学们在本文或者本单元的课文中就每一种说明方法寻找一个句子,先自己分析,然后与同桌交流,有疑惑的地方再在班上交流。(强化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把握及巩固迁移能力。)

  5.请学生从下面一段话中找出自己认为运用准确的词语,并分析它的表达作用。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要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这个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

  三、总结

  这篇科学小品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多种说明方法、恰当的说明顺序,介绍了宇宙里有什么以及宇宙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激发了我们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十课,本单元主题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本单元中《宇宙里有些什么》这是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这一课处在这一单元的第三篇,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继续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本文,能说出宇宙的物质组成及特征。

  B、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2)能力目标

  A、学会收集资料。

  B、引导学生学会品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C、指导学生通过做卡片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能感受到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

  4、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了解的、所想象的宇宙,同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

  5教具的使用:多媒体。

  二、说教法与学法:

  1、*等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着力为学生构建对话的*台:与课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我对话。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带给学生,与学生共享————带给学生*等的理念————人格的*等,思想的*等。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辅之。通过示范,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说明]示范分析是根据学情来决定的,因为初一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还没有接触到。

  3、在师生共同感知课文内容以后,尝试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为避免流于形式,可做了如下策划:(1)明确探究任务;(2)限时间;(3)提要求:在组长的主持下,分工合作,集中所有成员的智慧,对探究成果做摘记,然后推荐代表陈述、展示探究成果。

  4、学法指导:本文是篇生动的科学小品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感知、品味、探究、拓展的学习方法。感知: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品味:再读课文,理解语言的生动性。探究:思考并回答解决有疑问的问题。拓展:从课内跳出课外,更多的了解有关宇宙的信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5、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配乐播放有关星空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所想象的宇宙。

  2、教师小结导入课题:宇宙博大而又久远,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宇宙里到底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宇宙的秘密吧!

  [说明]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的时候,拿起笔,把文中的关键句划出来。)

  2、将你所了解的知识做成知识卡片,准备以有关“宇宙里有什么”为主题,进行小组内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不要面面俱到;可恰当根据你的需要,增添课外的内容。)

  [说明]这一环节是教会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收集知识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请你探究:

  1、再次阅读课文,选择你认为说明生动的部分,仔细品味揣摩,用“我觉得文中的———句子(词语)很生动,理由是——— ”的格式说一句话,进行小组内交流。

  2、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提供有关宇宙知识的短文,请学生以“我眼中神秘的宇宙”或“未来的宇宙”等为话题,畅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说明]设计此题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3

  知识目标

  1.掌握部分生字词。

  2.了解说明文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能力目标

  1.训练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2.训练学生归纳能力。

  3.能力分析说明方法的运用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伟大宇宙的情感。

  2.培养学生唯物辨证法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宇宙里有些什么》,课前大家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老师向同学们了解你读了本文后采纳到的信息。

  二.读书情况了解

  1.从课题看,这是个什么问句?

  [明确:设问句,是有问有答,答就在本文的课文内容中]

  2.要求学生合上书:

  A.一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从课文内容来看,宇宙里有些什么呢?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B.其他学生在坐位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写出课文里告诉我们,宇宙里有些什么?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3.下面的学生在板演的学生写好后,小组里可以选派出一个代表到黑板上补充。

  4.请再以小组讨论:把黑板所列的内容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版。

  三.教师评讲板演情况

  四.归纳黑板上板书体现的说明方法

  [明确:分类别、列图表]

  五.分析课文说明方法运用的效果和作用

  1.学生看书,标划并评注。

  2.师作好指导归纳,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说明好事物的特征。

  [明确: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

  六.总结及布置作业

  1.学生归纳学习本文以后的收获。

  2.准备一个关于宇宙的小故事。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5)

——夏天有些什么代表性的事物3篇

夏天有些什么代表性的事物1

  1、荷花

  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色。

  2、蚊子

  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3、太阳伞

  太阳伞,就是主要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太阳伞可以阻挡约70的紫外线,但无法隔绝反射的紫外线。如果没有防紫外线涂层的伞,也可以使用普通太阳伞,黑色伞的防御效果相对比较好,其次是粉红色、鹅黄色,而红色几乎没有防紫外线的功能。

  4、知了

  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至若虫,经数次蜕皮,不经过蛹而变为成虫。

  5、风扇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

  扩展资料

  1.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数地区夏季是气候炎热、有可能缺水的季节,此外,由于夏季时北半球大部份学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当旺盛的旅游季节。在北温带,气象意义的夏季为5月21日(小满)~8月22日(处暑);在南温带,气象意义的夏季为11月21日(北半球的小雪)~次年2月18日(北半球的雨水)。

  2.在*夏季从立夏(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为夏季。气候学意义上讲:连续五天*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直到五天*均温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

夏天有些什么代表性的事物2

  夏天代表性的景物有哪些

  1、荷花

  荷花(Lotus 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成卵形。

  2、鸣蝉

  鸣蝉属同翅目,蝉科。鸣蝉体色暗绿色,并有黑色条纹;足绿色;前翅透明,翅脉黄褐色;中胸背板前缘有以"W"形斑纹;喙管向后,超过后足基节。

  3、荷叶

  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莲荷的叶。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

  4、烈日炎炎

  烈日炎炎是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出自水浒传。英文释义The sun is shining fiercely中文释义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5、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是夏天形容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暴、骤:急速,突然。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6)

——春天都有些什么花开了 (菁选2篇)

春天都有些什么花开了1

  春天有什么花开一、鸢尾花

  鸢尾花又名蓝、紫蝴蝶,扁竹花等,主要分布在*的中南部,其花香淡雅,可以调制香水;花卉的根和茎均可作中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于春季开花,花期为三个月左右,4-6月,可供观赏。

  春天有什么花开二、白玉兰

  白玉兰又名木兰、玉兰等,常绿乔木,高可达17米,是*著名的花木。目前,已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类别。白玉兰也是春季时开花,由于洁白如玉、晶莹皎洁,开放时朵朵向上,溢满清香,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栽培。

  春天有什么花开三、君子兰

  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季为主,一般在元旦至春节前后开花,其寿命可达几十年或者更长,花非常的漂亮。另外,君子兰还有“高贵”、“宝贵、丰盛”的花语,在*是一种品格高尚、伫立含蓄的花卉。

  春天有什么花开四、金盏菊

  金盏菊又名金盏花,在古代可作为药引、染料、制作化妆品等多种用途;当然也可直接食用,因为金盏菊富含多种维生素,所以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多的益处。不过金盏菊植株矮生且密集,但花鲜艳夺目,有淡黄、橙红、黄等颜色,属于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等场所。

  春天有什么花开五、风信子

  风信子也是春季开花的花种之一,其自然花期是在3-4月份,根据花色可大致分为:蓝色、粉红色、白色、鹅黄、紫色、黄色、绯红色、红色等八大品系。风信子的花语是:胜利、竞技、喜悦、爱意、幸福、浓情、倾慕等等,是一种可以带给人幸福的花卉,非常美丽的花种。

春天都有些什么花开了2

  一、桃花

  桃花一般是在春季3-4月开放、花色多是白色或者粉红色的、花量大、开花期间的观赏价值较高。不过它的花期并不长久、很快花朵就会掉落、开始结果。

  二、杏花

  杏花和桃花的花期接近、也是在3-4月份之间。它的花色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初期开放为粉红色、后期颜色会慢慢变淡、等快要凋谢时就会变为纯白色、花期也不长、只能维持十几天的时间。

  三、杜鹃花

  杜鹃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花期是在4-5月份之间、花色多是红色的、颜色艳丽、观赏价值高。想要它更好的开花、要提供温暖、通风好、湿润的环境、盆栽的最好在开花前适当追肥、保证营养充足。

  四、迎春花

  迎春花就是迎着春天开放的、花期在早春阶段、花色为金黄色、带有淡淡的清香。它先叶开放、花色鲜艳、花量大、开花期间的观赏价值极高、且算是百花之后开的最早的花朵。

  五、梅花

  梅花的花期在冬春季、也就是在早春阶段依然可欣赏到花朵。梅花花色多是粉红色、黄色、白色的。虽然梅花有较高的耐寒性、但如果是盆栽养护的、最好搬到室内越冬。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扩展7)

——结婚有些什么讲究 (菁选2篇)

结婚有些什么讲究1

  1、不走回头路,婚礼当天,婚车队伍不可走回头路,要事先规划好路线,避开医院、火葬场、殡仪馆等不吉利的场地,宁愿多绕一点,也不要走回头路

  2、上香要注意,在出嫁的时候,给祖先上香要虔诚,要郑重的祭拜,然后安插香烛的时候不能歪不能倒,一定要一次仔细的插稳,不能觉得歪了然后*重新插,更加不能折断,这样会显得不吉利,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要稍微当心一点

  3、禁忌新娘的礼服不能有口袋,新娘的结婚礼服是不可以出现口袋的,这样是指新娘出嫁的时候,会把女方家的财运和好运也给带走,所以一般无论中式还是西式的礼服,都不可以设有口袋出现哦

  4、接亲&迎亲的时候,姑嫂要回避,在新娘接亲与迎亲的环节,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作为姑嫂辈的,要回避一下,不然不是很吉利,主要是因为谐音不是很好听,所以这些人员最好回避一下

  5、孕妇&白事相关人员,另外对于孕妇和家中有白事,或者是戴孝的人来说,在结婚的当天,最好不要参与接亲、迎亲的环节,而且最好不要去新人的婚房,更加不能触碰新人的婚床,这样会非常的不吉利,虽然新人不能直说,但是自己也要稍微注意一下

  6、新娘当天不能吃喜饼,婚礼当天新娘是不可以吃喜饼的,如果饿了可以用其他的食物垫饥,但是绝对不要去吃喜饼,这样非常的不吉利,意思会把自己的喜气和福分都给吃掉,所以也是违禁之一哦

  7、婚礼当天,就算新人再累再辛苦,新娘都不可以随便地躺在新婚婚床上面,这样对将来的婚姻不是很好,一结婚就躺下是非常不吉利的动作和行为,在公婆眼里也不好看,所以新娘要注意这个点哦

  8、结婚当天不能踩门槛不能踩新郎的鞋子,门槛是因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上,踩门槛是非常不吉利的,踩新郎鞋子是指对夫君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所以在婚礼当天,新娘在行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踩门槛,也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哦

  9、婚礼当天所有人都不能使用扇子,扇子的谐音是是“散”的意思,所以在婚礼当天,一般不能出现扇子这个东西,以免不吉利,暗示新人之后会分散

  10、结婚避开鬼月,结婚的日子要避开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这几个月份,尽量避开白事祭拜扫墓的时候,也不要选择六月半,有着半月妻的说法,指新人走得不长久

  11、传统的哭嫁是一种吉利的表现,有人说哭的越厉害,将来越发达,但是,到了男方婆家之后,就绝对不能在哭了哦,无论你是感动还是太激动,就是不能再哭了,这样会有点晦气

  12、三朝回门不能忘,新娘的三朝回门不能被遗忘,要提早准备好礼品,在早上抵达女方娘家完成回门仪式,也必须在下午日落之前返回自己的婚房

  13、结婚当日不说再见,寓意回头再见就是二婚的意思,所以在结婚的那天,大家都要避开再见这个词

  14、结婚前后绝对不能把自己婚房给别人居住或者让别人睡你们的额婚床,这样不是很吉利,暗示会有外来者的侵入,对新婚的新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15、结婚当日,新人的衣服着装都必须是全新的物品,从里到外都要新的,鞋子也必须换新的,不能穿旧鞋,在古时候穿旧鞋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种说法,所以要注意避开。

结婚有些什么讲究2

  一、结婚有什么讲究

  1、结婚日子讲究

  (1)结婚吉日应该要避开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这个时候适逢传统的鬼节,寓意不吉利。

  (2)结婚吉日不能够选择在亲人生日和忌日的时候举办,这会影响到亲人,也对婚礼不吉利。

  (3)结婚最好不要选择本命年,民间有本命年结婚不好的说法,所以为了图个吉利,还是选择其他的年份吧。

  (4)结婚很多人都会看黄历来选择,一般是选择黄道吉日,如果黄历上标注有诸事不宜和大事勿用,那么就不能结婚。

  2、结婚物品讲究

  (1)结婚典礼上用到的喜糖、喜酒和喜烟等都应该是新鲜未过期的。

  (2)结婚的物品都将就双数,忌讳4,因为谐音是“死”,寓意不吉利。

  (3)结婚时候使用的物品如喜字、红包、床上用品都应该是红色,寓意喜庆和吉祥。

  二、结婚的讲究有哪些方面

  3、结婚礼金讲究

  (1)结婚的礼金一般也是给双数,因为好事成双,因此有祝福新人双宿双栖、美满幸福之意。

  (2)结婚的彩礼钱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习俗和男方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彩礼钱最好包含数字6和数字8,寓意好。

  4、结婚礼物讲究

  (1)结婚的礼物一般选择压床娃娃、对杯、床上用品和摆件这些有寓意的物品。

  (2)给新人送礼物忌讳送伞、手表、镜子、道具和扇子,寓意分离的意思,不吉利。

  (3)从新人的礼物最好是投其所好,如果送一个对方不喜欢的东西,那么对方也觉得没意义。

  5、结婚婚车讲究

  (1)结婚的婚车要选择双数,一般是六辆或八辆或者更多,不能够选择单数。

  (2)婚车在行驶的时候,是不能够走回头路的,接亲和送亲的路线应该有所差别。

  (3)头车如果是奔驰的话,那么尾车不能够使用桑塔纳,因为两者连起来谐音是“奔丧”。


推荐访问:教案 宇宙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3篇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 宇宙的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