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附件: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 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上半年, 我局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落实省、 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围绕“乘势而上、 强势开局” 的总要求,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在工业、 农业、 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一)
以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 加强自主创新的整体部署 我局紧紧抓住全国科技大会的重要机遇, 通过积极筹备, 3 月底, 市委、 市政府召开了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 大会首次以“自主创新” 为主题,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作出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启动了《镇江市“十一五” 科技发展规划》, 出台了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印发了《镇江市 2006 年科技工作意见》 和《镇江市企业“自主创新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
市政府与各辖市区、 各有关部门签订了 2006年度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状。
我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镇江市2006 年度辖市、 区(局)
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对全市科教兴市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 进一步强化对“十一五” 科技工作的领导, 推动科技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 “科技创新促进年”系列活动, 成功举办“十五” 科技进步成就展, 组织 21 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参加了 省“十五” 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展, 引导全社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切实加大科技投入, 今年科技三项费用预算安排 2900万元, 达年度财政预算的 1. 6%。
(二)
以科技项目为抓手, 全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 1 —紧紧抓住科技项目这个“牛鼻子”, 突出各类重大科技项目,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一是精心组织申报 2006 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自 2 月份启动这项工作以来, 把它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动员、 精心组织, 组织专家对申报的 42 个项目进行了预审, 筛选出拥有 131 项专利的 25 个项目向省厅申报, 这批项目技术水平高、 创新性强、 成熟度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化前景广阔、 预期经济效益好。
由于我市申报项目的水平较高, 经省初步评审, 预计将获得拨款资助的金额超亿元。
二是组织争取国家、 省级各类工业科技计划项目。
其中申报省工业科技攻关 60 项, 高技术研究 30 项; 国家、 省火炬计划 87 项, 国家重点新产品 24 项; 组织申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第一批省、 市高新技术企业 29 家, 省、 市高新技术产品 86 项; 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37 项。
到目前为止, 我市有 12 个项目被列入省工业科技攻关计划, 获得省拨款资助 750 万元支持, 列全省第四, 其中华东电力设备厂的招标项目, 获得 100 万元的支持; 高技术研究计划 5 项,获省拨款资助 150 万元, 列全省第四; 有 60 个项目列入省火炬计划, 列全省第五。
三是组织实施市级工业科技攻关项目。
共受理了市级工业科技攻关项目近 50 项, 经过形式审查, 有 47 项提交专家咨询, 拟资助 27 个项目, 安排经费 500 多万元。
通过项目化推进技术创新,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了 明显成效, 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98. 3 亿元、 利税 16. 6 亿元,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33. 9%和 25. 8%, 分别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的 27. 9%和 57. 1%。
与此同时, 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 认真清查在手项目, 共结转省级项目 109 项, 市级项目 301 项; 目前省级计划项目无应结未结项目, 今年, 已组织验收市级项目 25 项。
(三)
以致富农民为追求, 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根据全市农业招商与农产品促销活动的总体部署, 围绕加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致富农民的要求, 成功举办了 “2006 镇江· 中国农科院科技合
— 2 —作恳谈会”, 会议期间中国农科院系统 10 个研究所、 29 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作了题为“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新农村建设” 的专题报告。
恳谈会上, 镇江市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 19 个科技合作项目, 同时, “中国农科院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和“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种猪繁育基地” 正式在镇江揭牌成立, 标志我市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项目、 基地全方位的合作转变, 提升了 合作的水平。
从丘陵山区的实际出发, 帮助编制《句容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认真组织申报省各类农业科技项目, 上半年组织申报省农业科技项目42 项, 招标项目 1 项, 目前获得省立项 6 项, 资助经费 95 万元。
同时,受理 2006 年度镇江市农业科技项目 127 个, 拟下达计划项目 50 个, 安排经费 300 多万元。
今年市级农业科技项目紧紧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侧重支持张小虎葡萄园等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重点项目, 注意与省农村科技计划配套, 安排农民致富培训计划, 并与市“双百工程” 的实施有机结合, 大力促进了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四)
以 863 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 促进社会事业科技进步 围绕北湖滨水区建设, 全力推进国家 863 重大科技“水环境专项” 的实施和验收准备工作, 努力为城市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认真对照项目实施内容, 细化年度目标任务, 突出工作节点安排, 狠抓关键问题的研究、 协调与解决, 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工作制度建设。
目前, 滨江带基底修复示范工程已基本施工结束; 金山湖示范工程课题组已进入现场开展研究;古运河 800 米示范工程正在开展生态示范工程研究; 运粮河 200 米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 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稳步推进, 上半年共组织申报省级社会事业科技计划项目 162 项, 其中社会发展 32 项、 自然科学基金 115 项、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项、 医药高技术 4 项、 创新服务体系 7 项。
目前, 省社会发
— 3 —展计划项目已经下达, 我市立项数和资金额均名列全省第一。
与去年相比实现两增一高:
一是立项数增加, 由去年 9 项增加到今年的 10 项; 二是单项资助经费增加, 去年资助经费最高的项目为 10 万元, 今年达到 12万元; 三是总经费再创新高, 由去年的 68 万元提高到今年的 88 万元。
经过与承担单位的不懈努力,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 已有两家进入复审, 居于全省前列。
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获经费支持 153 万元, 项目数位居全省第四, 经费数列全省第三。
市级社会发展计划围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人口与健康、 城乡 建设与交通、 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等四个重点开展, 今年共受理指令性计划 142 项, 经专家评审和综合审查, 下达 2006年度社会发展项目 77 项, 安排经费 260 多万元。
与此同时, 坚持“有限目标, 重点突破”、“成熟一个、 组建一个” 和“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强扶优重点骨干企业” 的原则, 加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经过受理申报和遴选, 拟新组建“镇江公路养护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和“镇江电子产品遥控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努力形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培育梯队。
制定下发了 2006 年科普工作意见, 明确“学、 做、 建” 活动、 社区科普是今年科普工作的重点, 采取多部门合作、 市及辖市区联动, 进一步推动“学、 做、 建” 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 积极开展社区结对共建活动, 指导黑桥社区完成“社区科普为再就业试点示范” 省级科普课题。
(五)
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今年以来, 围绕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技术需求项目, 另一方面, 选择与我市产业结构较为吻合的高校院所进行初步对接。
在做好对接洽谈基础工作的同时, 坚持“走出去” 寻求合作。
3 月中旬, 市政府组织代表团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考察, 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签定了 科技与人才工作长期合作协议。
按照市统一部署, 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第十届西洽会寻求科技合
— 4 —作。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 配合省厅制定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并制定我市实施方案, 目前我市有 10 个对俄(独联体)
科技合作项目列入省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计划, 为后续项目争取工作奠定了基础。
组织申报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9 项, 其中对俄及独联体的科技合作项目 5 项, 目前已下达省项目 4 项; 拟下达市级项目 7 项, 安排经费 65 万元。
认真筹备 2006年对俄科技合作系列活动, 精心制定了活动方案。
为了保证对俄活动的有效性, 整理、 编印俄罗斯高新技术项目信息 200 多项, 有针对性向全市近200 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下发“俄罗斯高新技术项目信息” 和“对俄科技合作项目征集表”。
加快推进大型臭氧发生器、 膜分离技术等重点项目与俄方科技合作的进程, 为江苏宏达公司邀请俄罗斯列别捷夫研究所前所长来镇考察, 推进双方合作洽谈, 促成双方签订 4 份科技合作协议。
(六)
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
举办了 “镇江市知识产权报告会”, 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 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金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郑成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柳平等四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百企” 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专利培训班 26 期, 1650 人接受相关专利知识的培训。
组织开展“正版正货” 承诺试点企业授牌仪式暨“4. 26 世界知识产权日” 宣传咨询活动, 首批 14 家企业列入“正版正货” 承诺试点, 发放宣传资料 1000 多份, 接受社会各界咨询超过 200 人次。
首次对外发布《2004-2005 年镇江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白皮书, 增强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了解。
二是进一步加强专利制度运用和保护。
1-5 月份,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962 件、 授权 435 件, 分别比上年增长 156. 53%和 63. 53%。
其中最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申请 175 件、 同比增长 150%, 实用新型专利申
— 5 —请 188 件、 同比增长 126. 51%, 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 128 件, 占申请量的 73. 14%, 比去年提高了 25. 13 个百分点,改变了 以往我市发明专利申请以高校为主的格局。
组织对 118 家企业的1274 件专利实施状况进行调查, 同时组织全市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项目213 项。
帮助京口区申报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 和丹徒区试点验收工作。
举办镇江市专利专业知识培训班。
组织 12 家企业参加“2005 年度江苏省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 的评选, 共有 8 个项目被列为专利新产品目录。
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申报江苏省财政厅“发明专利资助资金” 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巩固扩大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来的成果, 依法开展专利纠纷调解、 专利侵权调处等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
推进辖市(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 先后赴丹阳市各音像制品店、 丹阳金龟大药房、 华地商城等近 10 家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活动, 纠正市场上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积极开展专利纠纷调处工作, 上半年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 3 起, 结案 3 起。
(七)
以加强对接为突破口, 着力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能力 今年以来, 为了 进一步提升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 进一步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采取机关行政处室与中心业务部室业务对接的措施, 并召开专题研讨会, 研讨对接的内容、 方法, 并要求对接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工作的新进展。一是科技咨询工作不断提高。
认真开展 2005 年度创新基金项目监理以及后续服务工作, 精心组织 2006 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今年组织的申报数量达 37 项, 比去年翻了一番。
进一步拓展技贸业务市场, 新增技贸机构 10 家, 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329 项、 登记合同金额3341 万元, 代征税款 42. 5 万元, 积极争取市地方税务局减免营业税 84. 32万元。
二是科技培训工作不断创新。
为提升我市企业管理水平, 组织了“三
— 6 —维 CAD/CAM 应用技术研讨暨法国 TOPSolid 产品研讨会” 和“最具实战性的平衡计分卡巅峰讲座”; 与市委组织部合作, 在清华大学举办了 镇江市科技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 与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 成功召开了“国家企业信息化标准试点企业研讨会”; 顺利组织了 计算机软件人员资格考试, 考试合格率有所提高。
三是科技信息工作稳步推进。
在保证镇江科技信息网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积极实施“绿色化工平台” 项目的功能开发,努力为化工行业的人才、 成果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开展科技查新工作,查新项目数量、 查新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完成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新产品、 专利保护等查新服务 40 余项。
四是对外交流工作有所突破。
协助组织赴外考察团组 2 个, 为企事业单位翻译各类科技文献稿件 60 万字。承办了“镇江市十五科技成就展”
和“江苏省十五科技重大成果展”, 承担了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和“2006 镇江· 中国农科院科技合作恳谈会” 等重大活动的会务工作。
(八)
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证,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继续争创“人民满意机关”, 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制定下发了《市科技局 2006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意见》 和《2006 年市科技局...
推荐访问: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工作总结 下半年 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