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14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谈话记录 > 文章内容

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14篇

2022-11-09 12:55:04 来源:网友投稿

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14篇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目录一员工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一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三员工对业余生活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14篇,供大家参考。

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14篇

篇一: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目录一员工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一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三员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二目前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不太健全二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三管理工作有些被动三综合分析原因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主三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四对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强化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一要突出价值引领二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员工行为正文摘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杨国光来源:《商情》2019年第13期

  【摘要】目前,企业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虽然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但仍是企业管理“链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八小时以内,员工在单位工作,有各级组织管理,企业制度约束,容易掌控;八小时以外,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余时间,是纪律难以约束的时间段。然而事实证明,“八小时以外”往往是员工各种问题显现的高发时段,各类治安案件、家庭矛盾、个人纠纷,交通事故等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这些问题的发生,事必会影响员工和家庭的稳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可以说管不好八小时以外就干不好八小时以内。

  【关键词】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调查;思考

  一、员工“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

  (一)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

  据调查所示,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在1-4小时的26人,占21%,4-8小时的61人,占50%,8~12小时的35人,占29%。可以看出,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大多在4-8小时,时间比较充足。

  (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

  此项是多选题,目的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内容。调查显示,选择上网、下棋打牌的分别是87和86人,占比例的71%,而且这个趋势仍在不断扩大:选择体育活动的61人,占50%;其他如阅读(看书看报)占36%;居家(看电视)占29%;文艺活动(唱歌跳舞)占21%;逛街占11%;学习培训占8%,另外愿意在空闲时间喝茶、上酒吧的也有相当一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座谈中也表露出,在业余生活的选择上有追时髦赶潮流时新、随众的倾向,这也使员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可以看出,大部分员工业余时间以休闲为主,随意性比较大,更多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固定兴趣爱好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极少。

  (三)员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员工对目前自己的业余生活表示满意的占7%,基本满意的占38%,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大多数,这一方面说明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相对单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员工在思想上是非常希望自己的活动空间更大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在意愿选择上,61%的员工选择愿意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员工对集体生活的渴望和对单位的期待值比较高。尤其喜欢小型多样、带有个性特点的活动,如小范围的外出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游、班组间的卡拉OK、家庭派对、篝火晚会等,并希望得到单位的认可或者引导,比如提供场所,提供假期,提供资金等等,对那些大而全、兴师动众的组织活动感到兴趣不浓。这也表明,员工的文化需求倾向可能与我们过去意义上的搞歌舞、讲热闹有些偏差,他们更希望多参加一些有内涵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且能展示体能、智慧和自我风采的活动。

  二、目前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太健全

  过去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大多是针对八小时以内制定的,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专门、系统的要求和规范。目前中心针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要求规定和评判标准中,只有集团公司的《员工守则》和社会上的法律条文,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权威的、针对性强的制度规定。

  (二)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具体表现为:管理网络不健全,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没发挥:制度落实不严格,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管理不积极;被管者不太接受,存在抵触情绪,外界不良诱因较多,相对来说,良性导向力和制约力比较薄弱。

  (三)管理工作有些被动

  具体表现为:了解情况不主动,主动出击不够:分析研究不主动,提前预判不强;引导调控不主动,跟进措施不力。存在用应付代表工作,以处置代替管理的现象,致使管理滞后,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真正实效。

  三、综合分析原因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主动性。由于缺少一个专门、权威的管理制度,员工八小时以外什么可为,什么不要为,没有专门的规定,管理者和员工的评判标准不太统一,管理的针对性就会大打折扣;管理者不大好把握管理范围,管多了怕侵权,管少了又不到位,操作起来的有所顾忌:没有专门的规定,责任界定不清,责任追究就难以落实,管理者管理的主动性就会降低。

  (二)客觀上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隐蔽性、变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八小时以外属于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其个体行为常常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隐私性。由于行踪不易掌握,情况不甚了解,造成员工八小时以外情况脱离视线,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部分基层管理者常常感到管理起来无从着手,日常管理缺少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属于个人空间领域,是员工的隐私,不该管;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内是工作,不管不行,八小时以外是生活,由员工自己负责,不想管;还有的认为,下班后员工一走,看不见、听不着,没法管。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四、对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

  一要突出价值引领,抓好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立足岗位成才,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自觉将个人的成长进步融人到井下的科学发展之中。二要突出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员工爱岗位,爱家庭,文明施工,文明做人。三要突出法制教育,引导员工增强法制观念和红线意识,提高自律和自保能力,减少、杜绝触犯法律的行为。

  (二)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员工行为

  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也是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人的自律自控能力不仅是有限度的,而且难以持久,只有通过落实制度加强管理才更具稳定性和长期性。目前,造成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被动的原因,除管理方法、手段单一外,从组织上来说,也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对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的规范,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言行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因此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抓紧制订一套系统的、权威的、操作性强的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交心谈心制度,定期沟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将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真正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要加大落实力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篇二: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群众意见整改措施

  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我院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过程中,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全院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整理归纳的三个方面问题和建议,我院党总支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了十项具体整改措施:一、针对单位生存与发展中需要主管局和有关管理部门帮助解决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制定两项5条措施:(一)将我院的实际情况全面地向主管局汇报,恳请主管局协调和帮助解决如下困难与问题;1、针对“发展用地不够”的问题,希望能新增发展用地;2、针对“注册资本调整”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协调工商部门,同意办理注册资本变更;3、针对“编制不够,制约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的问题,希望仍在主管局的领导下,保持现有体制发展,尽快落实增编;4、针对“地形图的免费提供及使用范围模糊”,建议进一步明确免费使用地形图的范围;5、针对“不平等的竞争”的问题,建议开展建设工程和市政工程规划条件核实业务。(二)认真学习领会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的有关政策、法规,把握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积极向市编办、人社局进行汇报和沟通,利用好政策以保障我院的可持续发展。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二、针对加强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建议,制订两项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有目的地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构建市级人才小高地。争取再招聘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报审一批中高级工程师,组织好注册岩土、测绘、规划师的考试。

  (二)继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实行岗位竞争选拔干部。

  三、针对继续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订六项措施:(一)狠抓内部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夯实服务基础。在现有的内部机制运营下,继续探索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规律,不断完善奖励和部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二)进一步完善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文件,使我院的生产和管理朝现代化管理的轨道迈进。(三)成立总工办和测绘技术研究中心,调整测绘、岩土的资质结构,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资质。(四)构架综合营销的网络,积极培育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营销能力和水平,深入发掘现有客户资源的服务领域,拓宽新的客户。重点推介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重点推进大地质、大岩土的服务构架。(五)继续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员工的相互交流。积极申报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奖,力争一批项目获奖,提升我院的知名度,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六)继续推进我院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勘测院。

  以上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下一步要继续抓好落实。

  3/3

  

  

篇三: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

  如何管理员工八小时工作之外的行为,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的内控难题。综观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与当事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个人嗜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所折射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会随时影响银行的安全。因此,关心和正确引导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现实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引导与防范的关系,处理好制度与人性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本人就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谈一下与之相关的粗浅认识:

  一、主要滋生背景(一)受大环境感染。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蔓延.这部分人不是想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去发展致富,而是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挖空心思想着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二)管理出了问题。严格的管理,能防患案件于未然。如果管理出现纰漏,就会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总结已发案件,容易滋生案件的管理问题主要有:

  

  1.风险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松懈。在思想上有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经营、轻规范,重事后、轻事前,重对操作人员治理、轻对高管人员约束的“三轻三重”现象,导致信用社风险及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失衡,为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提供了温床.

  2.制度执行乏力,内部管理松弛。风险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部分基层信用社高管人员尤其是主任缺乏自律意识,丧失了岗位、工作中最起码的方针与原则,视组织赋予的权力为己出,信用社为己有,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儿戏,集人、财、权等于一身,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原则,以个人利益代替集体利益,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成为诱发各类风险案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相当数量的员工原则性差,宁肯违规违法,也不敢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尽管各项规章制度摆在那里,但就是有规不依、有章不循,使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3。管理机制滞后,岗位监督缺位。农村信用社近年发

  

  生的风险案件多集中在管理、信贷、出纳等重要岗位及其人员,涉赌、涉彩、涉毒等违规违法案件的最终发生,不排除信用社只注重员工八小时工作内的表现,却严重忽视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控措施,对有不良倾向和苗头的员工,漠然视之,不去过问、不去关注、不去关怀,没有作为重点人员严加管束,有的长期作案而未能及时发现,轮岗、交流、强制休假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的涉案信用社主任“带病上岗”,甚至被“带病提拔",有的被多次举报、反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反映出在高管人员的选拔、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察、失控问题。

  4.问题查处不严,责任追究不力。有的信用社对违法违纪行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的问题暴露之后,非但不采取及时、必要的防控化解措施,尽快尽力整改,而是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有的对案件查处隔靴挠痒、能轻则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形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纵容效果;有的是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员工一旦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问、不敢查、不敢报、不敢惩等等。普遍存在只追究基层责任不追究管理机构责任,只追究当事人责任不追究相关环节和领导责任的问题,把案件查处“上挂三级"的方针要求束之高阁。

  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定。管理人的高境界是用制度管人。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靠警钟长鸣、靠多渠道监督,靠处罚处理。从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的制度建设看,在健全业务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非常适用的管理办法,如《违规违法员工处理暂行规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为管理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监督落实“四项制度”。“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休假与离岗审计、在农信社系统近亲属人数”这四项制度是案件防范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每月要进行一次排查。落实此项规定的关键,一定是要不折不扣.实际工作中,人员状况形形色色,如果因为存在客观因素就变相不予落实,就势必给案件防范留下隐患,因此,落实此四项制度,一定要坚持:该交流必须交流,该轮岗必须轮岗,该强制休假必须强制休假,该离岗审计必须离岗审计,是亲属就必须回避。执行制度不因客观因素让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重要岗位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有效落实案防责任。案件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抓好案件防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案防责任。落实案防责任,不只是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

  

  任书》。要真正抓好落实,还需要许多辅助性工作。本人所在联社在逐级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的同时,还与员工分别签定了《预防民刑案件经济担保责任书》、《安全驾车承诺书》、《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承诺书》、《八小时工作以外行为规范家庭承诺书》、《内退员工行为规范承诺书》等责任书,适时开展了警示提示和相关教育,将责任落实到了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为实现无“四类”案件、业务经营安全稳健运行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入开展谈心与引导工作1。把交心谈心列入日常工作.一提起领导找人谈话,大家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问一句答一句,什么情况都难以沟通.基于这种实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的环境、时机和方式,将谈话变成谈心,尽量消除当事人的紧张心理和对抗情绪,在十分平和的氛围中共同谈论某一个话题。其次是在谈心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背景、个人偏好、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找准切入点,力争做到谈话时间短、目的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接受。再次,不单纯追求一次谈话的效果,只要达到提醒、劝告、安慰的作用就行了,使员工感到愿意讲真话,愿意讲实话,愿意与领导谈话。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员工之间消除误会,部门之间消除误解,上下之间增强沟通,能进一步避免员工的过激行为或在工作中相互报复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定团结的目的.

  

  2.把正确引导放在重要位置。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情趣和品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鼓励大家自由组合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远离“黄、赌、毒”场所,对于着装怪异、发型张扬的员工,主动向其推荐有文化、有品味的书籍和资料,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除及时上门探望外,还要反复提醒员工要量力而行。对员工购房、购车,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货比三家,厉行节约,另一方面要告诫员工不要攀比跟风,提倡理性消费。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员工,只有在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中,才能少生妄念、健康成长。外因虽然不是影响个人本质的决定因素,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及时抵挡这种诱惑,难免不出问题。

  3。把金融案例当作警钟长鸣。基层网点员工人数少,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单一,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社会接触面窄,处事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干错了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另一方面,结合已经发生并披露的金融案例,与员工一起剖析这些犯罪分子一步一步蜕变的过程,分析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员工,直至共同犯罪的手法和后果,提高全辖员工对社会交往

  

  人员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预防能力。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在银行工作期间原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八小时"以外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腿”,被犯罪分子不断施以小恩小惠,最后被拖下了水,最终沦为罪犯.因此,“八小时"以外,更是员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道德意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时刻。此外,还应经常开展走访员工家庭,热忱欢迎员工家属、子女来社参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员工家属参与,既能增加同事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员工家庭对信用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排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开展员工日常行为排查1.深化对行为排查的思想认识。一是要把对员工开展的行为排查作为管理的细化和延伸,要增强工作上的主动性,消除思想认识理不直、气不壮的顾虑。二是要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因为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隐患.三是要把防范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落实定时排查,而且要认真开展日常排查,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2。实现排查区间范围的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员工的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区间都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员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行为排查忽视了这方面就丢掉了重要内容.二是在人的行为上应当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

  

  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形成银行案件的主要风险。因而凡是可能影响员工道德品质的行为,如投机经商行为、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对生活厌倦失望、对领导和同事怨恨仇视的言行等都应当是员工行为排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在业务范围上应当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小穴不堵溃大堤。综观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大要案,作案人总是在人们易于忽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搞“地下活动”。如果通过业务操作细节进行人员行为排查,那么案件隐患可及时发现。

  3.行为排查方式方法要多样化.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看其社内、社外的表现是否一样.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看其在人前人后的表现是否一样。三是定期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四是依靠群众与加强领导相结合,把领导的责任与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为行为排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行为排查结果运用要刚性化,不能打折扣。如果把行为排查作为防范案件的一种方法,那么,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就是一种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有不少案件的暴露是通过轮岗才发现的,因此,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当前,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好强制休假、定期轮岗、干部交流、近亲回避、离岗学习、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引咎辞职、责任追究、限期调离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为排查在防范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机构和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合规经营.

  三、需注意的事项

  

  在案件防范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往往因“盲区”、“死角”的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对行为排查的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工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应加以注意:

  1。要打消“排查会侵犯员工个人隐私”的错误认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只能对员工上班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而八小时之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是个人空间,其活动是私事,与工作无关,单位不能过问,更不能干预。调查员工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因而在对员工进行行为排查时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致使行为排查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毫无价值。也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行为排查查的是迹象、现象,而现象是偶然的,不能定论,不能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因而在实施内控管理措施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不到位。

  2.要打破排查范围的局限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只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活动,而忽视了下班后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二是只注重单位人际关系而忽视单位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三是只注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忽视了与违法违规行为相联系的行为动态。如上班期间私人电话不断、与相同熟人接触频繁且活动诡秘等;四是只注重对业务发展的贡献度而忽视了业务操作的风险度。如违规代客户存取款,转帐,保管存折、卡、章等行为;五是只注重一线人员的行为排查而忽视中后台人员的

  

  行为排查。如对印章、凭证、档案等重要物品的管理人员的排查不够重视,导致“灯下黑”。

  3.要防止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排查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与此相反,如果把行为排查的结果与对员工的管理相分离,就会失去排查的意义。要避免出现失去制度约束的特殊员工,避免出现个别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轮岗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以人员紧缺为由不让休假,出现人为的真空地带,结果是“病灶"被人为地掩盖.

  总之,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是防范案件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强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为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篇四: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在加强“八小时”之外管理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旨在引导我们的广大XXX,清醒思想纠

  正认知,明确党纪国法的红线底线,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下面,我就加强“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加强“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三个层面来正确认识。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管警的现实需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现实需要我们“要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要求,严明警纪、纯洁队伍”。大家要务必认识到,加强“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的有力举措。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仔细领会,把纪律约束转化为我们的思想自觉、转化为“八小时”之外的行动自觉,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建设政法铁军的现实需要。结合工作实际,要全面担负起从严管党治警的政治责任,自觉在法治轨道上用权,自觉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我们务必要坚决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五坚持XX五严禁》,遵守行为准则、牢记纪律底线,无论场所内外,

  或者工作与休闲,坚决做到纪律严明。三是建设纪律严明作风严实队伍的现实需要。针对加强

  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推进从严管党治警,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铁规禁令,《XX不允许》《XX一律停职》《XX一律引咎辞职》均做了严格要求,出台了《“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因此我们务必要牢记铁规禁令的纪律红线,时时处处身怀敬畏、心存戒惧,坚决做到将铁规禁令贯穿到工作生活中的“全时”“全域”。

  二、当前“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我们面临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各级高度关注传导的压力。从上至下,各级党委、各级领导均高度重视做好“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在历次有关安全稳定的工作会上,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队伍纪律作风建设,XXX局长专门强调了“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工作,通报点评了个别案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其中,点名了XX一起违纪案件,这对我们下一步做好“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带来较大压力。二是较大负面影响带来的压力。不管是XX还是兄弟单位,违纪行为均在系统内外造成了负面影响,牵涉了组织和各级领导精力。显性案件反映出了深层次的隐形问题,身边人身边事带给我们的反省和深思,对于我们每一名个人来讲,面对犯错同志,都应该有未尽到教育管理之责、未及时拉衣扯袖告诫提醒的愧疚感;面对通报问题,应该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

  主要体现出4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认知观念发生偏差。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认知发生偏差,行为就会滑出正轨。个别XX甚至个别管理者对加强“八小时”之外管理的合理性心存疑虑,有人认为管理触犯了隐私权,对“社交圈”和“生活圈”干涉是侵犯个人自由。但是,自由是相对的,而党纪国法、铁规禁令才是绝对的,将管理工作向“八小时”之外延伸,恰恰是在保护大家最大限度的自由,让大家在尊规、守纪、合法的范畴内充分享受个人自由,这是对同志们最大的保护。二是支部作用软弱无力。个别基层党组织功能有所弱化,对“八小时”之外XXX和职工的思想关注重视不够,队伍思想动态分析浮于表面,对出现的一些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研究不深不透,对突发性问题、个性问题明显缺乏预案、应对准备不足。尤为突出的是,针对“八小时”之外违规违纪苗头,个别支部提醒诫勉制度形同虚设,存在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不善斗争、不敢斗争,丧失了组织原则。三是教育引导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单位领导谈心谈话制度千篇一律,对XXX“八小时”以外的思想状况掌握不清不实。有的领导缺乏主动的一对一教育引导,对XXX“八小时”之外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现实困难知之甚少,未建立与XXX家属沟通联系制度,存在信息不对称盲区。四是纪律作风松弛涣散。法纪意识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放松“八小时”之外的自我管理,不该交

  的人敢交,不该吃的饭敢吃,不该去的地方敢去,不该拿的东西敢拿,甚至走入了违法违纪的泥淖之中,付出了政治、经济、家庭和精神的巨大代价。

  三、结合实际,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扭住思想认识“牛鼻子”。各级党组织要树立面向全时段抓管理的理念,敢于较真碰硬、积极主动善于斗争,坚持将正面教育、监督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在不干涉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正常的业余生活基础上,理直气壮的开展监督管理,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切实扭转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局面。二是压实各级组织“责任链”。各支部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XX“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坚持“一岗双责”,要以各支部为单位,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单位主要领导对班子其他成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班子成员对分管人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并将责任落实情况运用到班子考核和干部任用、职级晋升中去,压实压细各级党组织责任链条。三是织密监督执纪“高压网”。要经常性开展明查暗访,善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有效监督“八小时”之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以须雷厉风行、敢动真格的态度,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离岗学习、诫勉、纪律处分等处罚;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四是净化休闲娱乐生活圈。各级党组织要从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和休闲圈入手,引导民辅警谨慎交友,减少应酬,

  不同情趣低俗的人混在一起,远离“黄、赌、毒、涉黑及酒驾”等污染源。要从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入手教育引导,组织发动大家广泛参加健身、游泳、读书、钓鱼、旅游等活动,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进战友感情的目的。

  五是管好网上网下“责任田”。全所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对待“八小时”以外的网上冲浪行为须臾不可懈怠,坚持与场所各类宣传阵地同等重视、班子成员要齐抓共管,持续抓好网络言论管理,大张旗鼓地开展“清群净圈”等,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建群谁负责”的原则,管控网上行为,守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防线。

  六是打造家庭社会“两道阀”。政工部门要认真谋划,各支部组织抓好落实,通过发放家属监督联系卡、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上门家访、开展家属联谊活动等形式,多渠道了解“八小时外”的表现,实现与家属之间信息互通,充分发挥家属“八小时外”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密切联动“八小时”之外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组织,畅通监督抄告通报渠道,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篇五: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初步显现,通货膨胀,物价急剧上涨,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政府的阳光工资下苦苦挣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加的一丁点薪水,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这同工不同酬的环境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出现裂痕,时不时会凸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是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弘扬浩然正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从严治警、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八小时以内对民警的教育与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工作的延伸。新形势下,加强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拓宽做好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八小时以外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监狱警察,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神

  秘又令人浮想联翩的职业。然而,一线监狱警察一个工作班次的工作量鲜有人知。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归纳出以下特点。第一、八小时以外个人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长。基层民

  警大部分是实行轮班制,即“上一天休一天或上两天休两天”,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是自由支配;机关民警每周“双休日”,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全年共有一百多天,还有每天八小时以外的非工作时间,都在工作时间以外。第二、个人活动方式相对单一。以福建省清流监狱为例,福建省清流监狱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孙坊村,八小时以外对于清流监狱民警来说几乎无业余生活,且外地籍、夫妻两地分居的民警相对较多,民警上班任务繁重,下班后无机会发泄;第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八小时以外民警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涉及到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文艺鉴赏、择友范围等方方面面。

  二、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多数的生产中队工作繁重,总觉得每天都

  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愿在八小时以外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没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抓好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了解、掌握和教育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民警违法违纪的重要举措;没有从认真分析民警违法违纪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是直接造成民警八小时以外失控的主要因素。其次,少数民警中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必要的自觉性,存在着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八小时以外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想干什么领导不应过多干涉,也有个别民警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

  监督有反感情绪,认为是对自己不信任等等。其三、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形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多样化对民警队伍带来极大影响,耳闻目睹的是各种诱惑或心理的不平衡,加之上述问题的存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极易发生问题。

  三、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方法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宗旨意识。首先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固思想道德防线。不间断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警示教育,使民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遵守禁令、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把严格科学的管理建立在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民警之所以存在八小时外生活圈不严肃、娱乐圈过滥、遵纪守法意识淡漠、自我控制力欠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是非美丑不辨。为此,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调、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切实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2、完善基础管理机制,增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抓小、抓早、抓苗头。落实“六必谈”措施,即:民警有违纪苗头时必谈,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时必谈,民警行为反常、情绪低落时必谈,民警工作有过失时必谈,民警受到组织处分、通报批评后必谈,民警家庭有矛盾时必谈。建立健全民警社会生活监督制约制度,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民警年度综合考核,促使民警增强八小时以外社会生活的自束能力。严格执行制度是贯彻条令条例,实行科学管理、依法治警,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警队伍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为切实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应制定和完善《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尽量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警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防患于未然。有必要情况下还可签定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监督责任状,党支部成员每月与民警要谈话一次,切实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民警每月书面向单位汇报一次八小时以外活动和遵纪情况,重点解决好棘手和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和带动全局的管理。对查出和发现的苗头或倾向性问题,要本着反复抓、抓反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原则,使民警在八小时以外做到“慎思”“慎行”“慎独”,管住自己,达到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的目的,从而逐步提高和加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仅仅靠制度来约束是有限度的,而且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民

  警八小时以外不出问题,必须把工作的着重点始终放在八小时以内强素质、抓养成、树形象上通过培养行为养成来进一步促进管理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工作生活中稳抓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上解决问题,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民警察的立身之本和精神支柱,如果背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抵档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蜕化变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往往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那么,单位定期开展抓警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日常的警示教育,从各种八小时以外违法乱纪反面典型案例中剖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民警认清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容易犯错误、跌跟头,启发民警进行自我反思,管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反之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也不是说就微不足道。在对在八小时以外一贯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要大力宣传,浓厚倡导,从而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自控、自勉、自醒、自律。

  

篇六: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群众意见整改措施

  1/NUMS1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群众意见整改措施-效能建设体会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我院集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过程中,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

  表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全院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整理归纳的三个方面问题和建议,我院党总支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了十项具体整改措施:

  一、针对单位生存与发展中需要主管局和有关管理部门帮助解决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制定两项5条措施:

  (一)将我院的实际情况全面地向主管局汇报,恳请主管局协调和帮助解决如下困难与问题;

  1、针对“发展用地不够”的问题,希望能新增发展用地;2、针对“注册资本调整”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协调工商部门,同意办理注册资本变更;3、针对“编制不够,制约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的问题,希望仍在主管局的领导下,保持现有体制发展,尽快落实增编;4、针对“地形图的免费提供及使用范围模糊”,建议进一步明确免费使用地形图的范围;5、针对“不平等的竞争”的问题,建议开展建设工程和市政工程规划条件核实业务。

  (二)认真领会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的有关政策、法规,把握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积极向市编办、人社局进行汇报和沟通,利用好政策以保障我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加强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建议,制订两项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有目的地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构建市级人才小高地。争取再招聘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报审一批中高级工程师,组织好注册岩土、测绘、规划师的考试。

  (二)继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实行岗位竞争选拔干部。

  三、针对继续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订六项措施:

  (一)狠抓内部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夯实服务基础。在现有的内部机制运营下,继续探索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规律,不断完善奖励和部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文件,使我院的生产和管理朝现代化管理的轨道迈进。

  (三)成立总工办和测绘技术研究中心,调整测绘、岩土的资质结构,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资质。

  (四)构架综合营销的网络,积极培育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营销能力和水平,深入发掘现有客户资源的服务领域,拓宽新的客户。重点推介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重点推进大地质、大岩土的服务构架。

  (五)继续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与培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员工的相互交流。积极申报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奖,力争一批项目获奖,提升我院的知名度,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六)继续推进我院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勘测院。

  以上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下一步要继续抓好落实。

  

  

篇七: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初步显现,通货膨胀,物价急剧上涨,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政府的阳光工资下苦苦挣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加的一丁点薪水,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这同工不同酬的环境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出现裂痕,时不时会凸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是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弘扬浩然正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从严治警、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八小时以内对民警的教育与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工作的延伸。新形势下,加强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拓宽做好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八小时以外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监狱警察,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神

  秘又令人浮想联翩的职业。然而,一线监狱警察一个工作班次的工作量鲜有人知。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归纳出以下特点。第一、八小时以外个人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长。基层民警大部分是实行轮班制,即“上一天休一天或上两天休两天”,

  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是自由支配;机关民警每周“双休日”,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全年共有一百多天,还有每天八小时以外的非工作时间,都在工作时间以外。第二、个人活动方式相对单一。以福建省清流监狱为例,福建省清流监狱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孙坊村,八小时以外对于清流监狱民警来说几乎无业余生活,且外地籍、夫妻两地分居的民警相对较多,民警上班任务繁重,下班后无机会发泄;第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八小时以外民警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涉及到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文艺鉴赏、择友范围等方方面面。

  二、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多数的生产中队工作繁重,总觉得每天都

  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愿在八小时以外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没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抓好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了解、掌握和教育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民警违法违纪的重要举措;没有从认真分析民警违法违纪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是直接造成民警八小时以外失控的主要因素。其次,少数民警中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必要的自觉性,存在着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八小时以外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想干什么领导不应过多干涉,也有个别民警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监督有反感情绪,认为是对自己不信任等等。其三、新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形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多样化对民警队伍带来极大影响,耳闻目睹的是各种诱惑或心理的不平衡,加之上述问题的存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极易发生问题。

  三、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方法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宗旨意识。首先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固思想道德防线。不间断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警示教育,使民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遵守禁令、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把严格科学的管理建立在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民警之所以存在八小时外生活圈不严肃、娱乐圈过滥、遵纪守法意识淡漠、自我控制力欠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是非美丑不辨。为此,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调、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切实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2、完善基础管理机制,增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抓

  小、抓早、抓苗头。落实“六必谈”措施,即:民警有违纪苗头时必谈,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时必谈,民警行为反常、情绪低落时必谈,民警工作有过失时必谈,民警受到组织处分、通报批评后必谈,民警家庭有矛盾时必谈。建立健全民警社会生活监督制约制度,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民警年度综合考核,促使民警增强八小时以外社会生活的自束能力。严格执行制度是贯彻条令条例,实行科学管理、依法治警,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警队伍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为切实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应制定和完善《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尽量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警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防患于未然。有必要情况下还可签定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监督责任状,党支部成员每月与民警要谈话一次,切实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民警每月书面向单位汇报一次八小时以外活动和遵纪情况,重点解决好棘手和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和带动全局的管理。对查出和发现的苗头或倾向性问题,要本着反复抓、抓反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原则,使民警在八小时以外做到“慎思”“慎行”“慎独”,管住自己,达到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的目的,从而逐步提高和加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仅仅靠制度来约束是有限度的,而且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民警八小时以外不出问题,必须把工作的着重点始终放在八小时以内

  强素质、抓养成、树形象上通过培养行为养成来进一步促进管理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工作生活中稳抓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上解决问题,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民警察的立身之本和精神支柱,如果背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抵档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蜕化变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往往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那么,单位定期开展抓警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日常的警示教育,从各种八小时以外违法乱纪反面典型案例中剖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民警认清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容易犯错误、跌跟头,启发民警进行自我反思,管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反之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也不是说就微不足道。在对在八小时以外一贯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要大力宣传,浓厚倡导,从而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自控、自勉、自醒、自律。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单位、周边、家庭“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定期谈心、家庭走访、发放《致民警家属的一封信》和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发动民警家属配合单位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进行监督,让家属当好监督员,筑牢民警的家庭防线。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仅仅靠自身是不够的,必须

  严密组织、主动协调,重视发挥周边、民警家庭的作用,使之形成严密的组织监督网络,依靠各个环节的联动,促进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主要抓了以下环节:一是加强与民警家庭、社区的联系。比如向民警家属下发《致全局民警家属的一封信》、《民警家属反馈意见表》和与民警家属联系卡,公布单位举报电话。要求民警家属积极协助对爱人或亲属八小时以外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以及贯彻“五条禁令”情况进行主动监督和管理。二是请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向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征求意见,共同研讨做好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健全组织。聘请有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担任“三风”监督员,诚恳地请他们共同做好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把群众监督管理与家庭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内外管控体制。最大限度的了解和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形成岗上有检查,岗下有监督。强化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促进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双丰收。

  4、丰富“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培养民警高雅情趣。单位通过开展跑步、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锻炼活动,以及诗歌、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比赛活动,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民警积极向上的业余兴趣爱好,培养民警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保证民警的身心健康,防止民警业余时间违令、违纪问题的发生。

  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矛盾凸显、居住区域分化、思想构成多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监狱民警也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原先多以行政强制方式干预和控制民警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这样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带来了更多的矛盾、问题。在新的社会化形势下,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已经成为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新课题。

  “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内涵界定

  “八小时”一般指一个人每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在监狱系统,民警工作时间以外的管理,一般称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反警察职业纪律的行为。主要涉及违反监狱民警“九个严禁”“六条禁令”,以及《处分规定》等禁止性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对此,司法部门、监狱系统内部和各单位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二是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或可能对监狱和监狱民警形象和正常秩序造成严重潜在威

  胁的行为。由于这类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预知性,也成为监管的难点。

  “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路径和建议

  民警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是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民警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结果。重视民警思想引导,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水平的基础。

  加强自律教育。不断增强民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在社会活动中不偏离正确轨道。教育民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

  加强警示教育。注重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剖析,使民警受到教育,在思想上筑起坚固防线,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变无形为有形,变外在为内在,

  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民警“八小时以外”出现的问题,客观上反映出当前监狱系统文化建设的滞后和不足。建立警营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民警的精神生活需求。既可以凝聚人心,增强队伍战斗力,又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民警的免疫力。

  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社会化条件下民警的社交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个人活动比较分散,单位无法统一管理。要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在开展思想和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管理渠道,利用组织、家庭、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增强外界对民警的约束力度。

  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单位特点,明确管理的原则和重点,让民警在制度和规章的约束之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由制度约束走向自我约束。

  构筑家庭亲情监督。作为与民警关系最为密切的亲友,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建立与民警亲友定期联系机制,掌握民警的家庭情况,动员其亲友配合组织共同承担起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重任。

  利用社会资源监督。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合作,加大民警队伍管理的宣传力度,做到敢于让社会力量监督约束民警。积极开展“警民共建”“警民交流”“警民联欢”等社会活动,在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的同时,不断增进群众对民警的了解,提高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八小时以外”问题防控处置

  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应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防线前移,防患于未然。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建立警情排摸机制,定期召开警情分析会;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让民警加强自我监督和管控,敢于接受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畅通信息收集渠道,设立以纪委监察室主管的群众信访举报信箱和热线,

  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收集群众对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反映,了解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真实情况。

  加强对突出问题的处理整顿。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和思想问题,适时开展教育整顿。修订完善民警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离岗学习和告诫等规定,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作为民警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建立问题处置预案。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别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迅速调查事实真相,公正处置,并第一时间作出权威答复,确保监狱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而言之,社会化条件下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尽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集“教育、监督、防控”于一体,必然能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更规范、更有效,确保民警队伍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加强监督远离违纪民警队伍管理不止“八小时”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11日电目前,“八小时”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群体,时刻都会处于各种监督之下,所以,既要保证民警在八小时内不出问题,更要保证在八小时以外不发生违纪问题,这不但是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对民警负责任的体现,更是对民警的保护和爱护。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讲,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预防违纪现象发生已成为公安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富裕县公安局铁东派出所专门就“八小时”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构筑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长效机制。

  教育入手,筑牢民警思想道德防线。派出所把坚持对民警的教育放在监督制约的首位,教育民警树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来”的精神。并以开展警示教育为载体,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阶梯式管理,把住“八小时以外”关。全所民警要保证八小时以外通讯畅通,有事能找到,做到不失控,并实行班子成员八小时以外管理具体负责制。班子成员对分管战线民警负责,掌握其活动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一把手”,进而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阶梯式工作机制。

  建立内外监督体制,筑起家庭监督防线。首先,建立与民警家属沟通联系制度,通过发放家属监督联系卡,每月开展一次家属联谊活动,并召开一次民警家属座谈会,所领导向每位民警家属汇报近段时间民警的工作、学习及值班情况,并每季度上门进行一次家访,多渠道了解民警八小时外的表现、生活爱好、生活方式,进而筑起一道家庭监督防线。其次,所里建立巡视检查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和抽查,在非工作时间深入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进行明察暗访。此外,派出所班子每月还要对民警所管辖区内的娱乐场所、酒店、企业进行一次走访,及时了解民警动态,以便及时查处违纪苗头,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与此同时,派出所还延伸了外部监督功能,通过电台、报纸、宣传栏和宣传单等形式向社会承诺,如发现民警

  违法违纪、有损于公安机关形象等行为可进行举报,将严肃查处。还特别邀请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监督,使他们成为监督民警行为的眼睛,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反馈给所里,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民警在非工作时间远离违纪,派出所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预防了违纪现象发生,得到了民警、家属、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带动了队伍素质的整体升位。

  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之我见

  当前,公安队伍时值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特定时期,同时也处于受各种诱惑、干扰较多的复杂期。队伍现状已不再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原先相对静止的队伍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这就对公安队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就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谈点初浅的看法。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民警“八小时以外”应不应该管理,如何管理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

  前。就“应不应该”管理的问题,大概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所谓开放的理念。“八小时以外”是民警的自由时间,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八小时以外”应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何况“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二是安于从众的理念。现在社会在发展,思想要解放,公务员队伍管理方面,没有“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法律法规具体规定,又何必给民警增加较多的紧箍咒呢。三是增压克难的理念。认为公安队伍庞大,担负着社会稳定的特殊任务,积极主张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

  笔者认为,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公安队伍的特殊性。公安是个特定的特殊群体,他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单位,他不但有一定的行政权,法律还赋予了相应的司法权,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愿,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由于出于不同的目的,拉拢腐蚀公安民警的现象是花样不断翻新,从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各种不同的薄弱点,想方设法去攻克之,为其所用;三是发案时段的特定性。从公安部近年来通报公布的违法违纪案例情况看,80%以上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以外”,根源于“八小时以外”。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对策的初探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队伍“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没有现成法

  规制度,我所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八小时以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加强引导,将队伍规范化管理工作向“八小时以外”进行延伸。

  一、发挥“表率”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强不强,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加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是一面旗帜,时刻走在队伍的前面,时时处处都要起着模范表率作用。一是在工作上作表率。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的观念,叫响“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和支部成员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和支部成员带头不做。带头主动想事、谋事、干事,坚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上、求实效上,努力为民警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工作环境,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民警。二是在生活中作表率。只要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消费,勤劳持家,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不滥交友,时常亲近品德高尚的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拿,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清政廉洁,作风踏实;加强同民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民警中间开创“思想上是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是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是相互关心的挚友”的工作局面。三是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在深入

  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队伍建设,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以新视野、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来分析解决队伍建设中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所支部要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环境,真正发挥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二、力促“防微杜渐”。树好形象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防微杜渐”,方能标本兼治。一是树立“精细化”的理念。围绕业务范围内各自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各种防范对策或补救措施,要立足于细,规范于实,可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人人有规可守,有据可依。二是督察易犯的热点问题。现在生活节奏快,社会应酬多,但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违规吃请、去不该去的场所、迷恋一些不易接触的“朋友”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是少数,但要“防微杜渐”。三是注重少数“触规碰网”的轻微违纪行为的处理。针对个别轻微违纪行为,要本着抓早抓小的原则,要紧盯不放,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三、加强预警防范。强化监督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各种行为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源头上加强预警防范。二是要从强化

  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监督,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纪律制度的约束力。三是要以党员“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定范围内及时查找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要实行交叉监督,充分发挥警风警纪监督员的作用,以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合力,提高监督的实际效果。在监督防范上要敢于较真,做到发现问题不回避,处理问题不护短,切实把交叉监督落到实处。

  四、健全引导机制。凝聚警心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障民警心理健康,扎实开展好警示教育,以鲜活的事例教育民警、警醒民警,举一反三,努力提高民警自律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领导干部应把主要精力用到基层,主动与民警沟通交流,掌握民警思想动态,不断增进与民警的思想感情,及时帮助民警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地走近民警心里。三是要加强文化育警,构建和谐警营文化。要积极引导和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业余生活,用文化的魅力,活动的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占领民警八小时外的阵地。

  

  

篇八: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对于员工行为排查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碍于情面应付走过场要本着对员工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深入透彻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日常排查要与业务部门的检查紧密结合要结合春节慰问走访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各级行要对下级行负责人网点负责人进行排查支行网点负责人要对本机构重要岗位员工进行排查主要通过与本人谈心家访及向同事客户邻居了解等方式重点排查员工是否存在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行为关注是否存在经商赌博超过个人能力购买彩票和股票过度消费过度负债频繁请假长期不休假等异常行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加强银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

  理

  作者:赵莉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6年第04期

  摘要:近几年银行发生的案件和风险事件当事人多数存在民间借贷、赌博、购买彩票等异常行为,但在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中,均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反映出部分基层机构缺乏有效的员工监督机制,人员管理过于松散,对员工日常工作及八小时以外的动态掌握不够彻底,排查工作存有盲区。如何加强银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成为了当下银行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案防形势和特点,从员工的行为出发,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引起管理层和所有银行从业人员重视,加强对银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和关注,消除风险隐患,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关键词:银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

  从近几年发生的金融案件和未来的案防形势看,如何有效的加强银行员工八小时之外的监管这一问题更为迫切,我们要不断提高人防、技防、物防的水平,把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狠下决心,常抓不懈!

  一、当前案件发案特点和案件成因分析

  根据银监局的相关通报显示,2014年从全国发案情况看,基层营业机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依然是案发重点。案发领域主要集中在贷款、存款和现金业务方面。作案手段主要是柜台违规操作、直接盗库、骗贷、违法放贷。其中银行员工违规操作利用职务之便单独或伙同外部人员侵占银行和客户资金案件达20件,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反映出涉案银行内控管理薄弱,岗位监督制约和流程控制失效,部分员工道德缺失。

  从邮政金融系统来看,去年以来全国邮政金融系统已发生7起内部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案件或风险事件,支行长3起、支局长3起,涉及金额已超过2个亿。其中,尤以最近连续发生的内蒙、河北和宁夏三起案件极具典型性,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恶劣。其中案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员工行为排查流于形式;员工风险合规意识淡薄;重要规章制度未能有效执行。

  通过对近几年银行发生的内部案件和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当事人多数存在民间借贷、赌博、购买彩票等异常行为,但在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中,均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反映出部分基层机构缺乏有效的员工监督机制,人员管理过于松散,对员工日常工作及“八小时”以外的动态掌握不够彻底,排查工作存有盲区。而且部分违法违规现象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早已众目共睹,但由于合规和案防意识的淡薄,举报机制不畅,许多员工包括领导干部对身边的这种现象麻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不仁、知情不报,大多采取熟视无睹甚至默许纵容的态度,进一步加剧了案件或风险事件的恶化。

  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案件对银行的影响

  因为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而引发案件或者风险事件对银行可能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严重损坏银行的资产

  由于案件或者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往往数额较大,尤其是一些隐藏多年、累积甚多的大案,给银行动辄带来上千万甚至是亿元的损失,这些损失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和盈利,还会因为监管部门的惩戒间接影响银行的持续、稳定成长。

  (二)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

  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引发的案件或者重大风险事件,对银行声誉具有很强的“杀伤力”,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特性决定了信誉的重要性,来不得半点儿瑕疵,一旦发生“信任危机”,那么银行的生存危机也就来临。

  (三)严重影响银行的士气

  银行一旦发生案件,媒体就会跟踪曝光,监管机构也会进行追踪通报,银行内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必定会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心态,甚至影响到银行内部的稳定性。

  三、关注员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管要求

  “由于银行是公众资金的信托者,决定了银行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也不属于自己的隐私。”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强调合规风险管理和合规文化理念时这样说。

  所以银行要“了解你的员工”--加强对员工在工作外的了解。目前银行业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管理层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四、如何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

  如何加强银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成为了当下银行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要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合规意识

  一是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切实改进和加强员工管理。其次银行要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系统、全面开展员工岗位规范和案件防控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明晰违规操作应承担的责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三是要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合规意识,营造“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氛围。四是要加强对相关文件的宣贯。我们各种办法不是随着一纸文件下去就石沉大海,文件制定了就要实施,既要有实施者,又要有监督实施者。

  (二)要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大力宣传监督举报方式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督办力度,切实解决信访举报问题。首先要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箱和纸质信函邮寄地址,各级机构、网点均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总行、分行、支行的检举方式,同时管理部门要将员工是否知晓监督举报方式、方法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内容进行检查,对于不向员工公示举报方式、方法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每位员工均知晓相关的举报制度和方式。其次要建立健全信访举报督办机制,形成统一领导、指定一个部门归口管理和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督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三,探索设立纪委书记接待日。可以设定每月的固定时间作为本行纪委书记接待日。对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高管人员、重要岗位人员在遵纪守法、正确履职、廉洁自律、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合规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接访内容进行反映。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及线索,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对线索清晰、内容详实的情况将及时组织查证、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来访人。

  (三)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举报、奖励制度

  2014年总行制定了下发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抵制、检举和堵截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奖励办法》,办法中规定对于实名抵制、检举和堵截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可给与物质及精神奖励。同时规定本行员工具有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的权利和义务,员工依法依程序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的举报,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属于案件或有引发案件隐患的违规违纪违章行为,若负有监督、制约职责的员工知情不报,一经查实,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问责。对涉及本单位/部门领导人员的违规行为,应主动制止,对于反映问题未及时处理的,可越级举报。

  对于举报,大多都抱有“害怕、担心遭到报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抵制、检举和堵截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奖励办法》不仅规定了奖励范围、标准、程序,同时对保护检举人的合法权益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非经检举人同意,在申请、审议、奖励、宣传等环节中,不得泄露其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及检举内容。对可能发生的打击、报复检举人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了解,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护。对抵制、检举和堵截有功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如因受打击、报复或其他不可抗因素确实无法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的,必要时可酌情考虑跨地区调岗安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员工愿监督、能监督、敢监督。

  (四)要认真组织开展员工行为排查

  《王永存副局长在2015年辖区银行业案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青岛银监局通报【2015】4号)中指出当前存在的风险隐患之一是:“员工管理不到位,异常行为排查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对于员工行为排查,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碍于情面应付、走过场,要本着对员工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深入透彻,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日常排查要与业务部门的检查紧密结合,要结合春节慰问走访,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各级行要对下级行负责人、网点负责人进行排查,支行、网点负责人要对本机构重要岗位员工进行排查,主要通过与本人谈心、家访及向同事、客户、邻居了解等方式,重点排查员工是否存在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行为,关注是否存在经商、赌博、超过个人能力购买彩票和股票、过度消费、过度负债、频繁请假、长期不休假等异常行为。

  (五)定期查询员工个人信用报告

  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已经成为银行授信中判断客户基本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这同样适用于观察内部员工的信用状况及其变化。根据获得的查询授权,一方面在员工入职时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可获取更为全面、客观、真实的个人信息及信用信息;另一方面定期查询辖内在职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可以适时掌握员工个人贷款、信用卡、提供担保等信息、以及是否存在逾期及违约记录,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

  (六)始终保持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加大对员工账户的监测力度

  探索建立员工账户监测机制。根据2014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与员工之间的协议,对本行员工账户的异常交易进行监测。对于存在与客户进行资金往来、账户交易频繁或转账金额较大等异常情况的,要深入了解交易背景。要强化突击检查,采取不定期的“特别检查”、“突击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调查了解银行员工在其工作场所是否违规保管身份证、存单(折)、借条、合同、印章等物品,是否有利用个人账户过渡客户资金的行为。

  当前,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一方面,外部人员可能利用银行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做大业务等心理,蛊惑员工通过开设账户、加办网银等,将民间融资风险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个别员工也可能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私下与客户签订协议,参与非法集资、民间借贷。在这些情形下,员工极有可能通过自身账户或亲属、朋友等关系人账户为违规资金提供便利。仅仅依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靠形式上的员工行为自查或互查,已经难以掌握这些资金流向。银行应通过建立员工及其关系人账户监测系统,或建立客户信贷资金流经员工账户、员工账户大额可疑交易预警、查询等非现场模型,加大对员工及其关系人帐户大额资金变动、频繁交易等情况的监测和分析。

  (七)走向社会,扩大监督范围和举报群体

  我们不仅要大力支持和提倡员工内部投诉和举报行为,更要走出内部、走向社会,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电话举报、网上投诉等途径的作用,向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公开举报电话,拓宽案件线索来源,争取早期干预、及时处置。要建立与监管、合规、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案件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发挥各种力量,共同实现案件防控工作目标。要做好社会监督工作,在加强银行内部监督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对银行的监督。要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发动群众监督银行员工的行为,并引导银行员工检点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防范、制止和打击银行职务犯罪。

  (八)建立员工向行长直接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行领导与基层员工沟通了解,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可以建立员工向行长直接报告制度。每个部门定期选出一名代表将本人月工作小结、工作亮点、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或工作体会、发现的异常情况等直接发送到行长邮箱,有利于上情下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和异常情况的发现。

  (九)加快对《员工行为十条禁令》的宣贯和落实

  为有效遏制资金案件高发势头,进一步严格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总行在7月份下发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参与或介绍他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等活动;严禁参与涉恐、涉黄、涉赌、涉毒、涉黑、传销和洗钱等活动;严禁挪用、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空存空取、空缴空拨,严禁以个人账户过渡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伪造、擅自印制、套用重要空白凭证;严禁私刻、盗用、出借银行或客户印章、印鉴卡,严禁在与业务无关的账、表、簿、证等上盖章,严禁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票证、空白账簿/表等上预留印章;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现金、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支付设备、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严禁盗用、超权限持有系统工号、智能令牌、口令、密码,严禁复制指纹、严禁密码“公开化”;严禁弄虚作假为本人或他人套取银行信用,严禁发放顶冒名贷款,严禁违背信用卡申请人真实意愿实施虚假进件,严禁泄露信用卡申请人敏感关键信息;严禁预签借款合同、贷款借据、受托支付申请书、借款支用单等信贷单证;严禁授意、指使、强令他人违规操作,或接受他人授意、指使、强令违规操作且不举报。

  《十条禁令》作为“高压线”,一旦触犯,直接给予开除处理。通过“红线”的制约,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警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各单位应立即将《十条禁令》内容不折不扣的宣贯到每一个从业员工,确保人人知晓禁令内容并充分认识到禁令的严肃性,严格落实员工违规问责。

  (十)要制定《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管理的意见》,签订《“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承诺书》

  《意见》一方面要求员工自觉遵守《员工行为规范》,规定员工八小时之外要干什么、禁止干什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员工八小时之外行为报告制度,通过家访制度、召开家属座谈会、签订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承诺书、邀请社会客户公开监督等形式,建立起分行、家庭、社会客户监督管理的“互动机制”,将员工队伍管理的触角从八小时以内“工作圈”延伸到八小时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和“社交圈”。

  五、结束语

  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风险防控态势,抓住人的管理就抓到了银行案件防控工作的根本,各级机构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在人员管理上多下一些功夫,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要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建立对全体员工账户专项监测制度,更好的关注员工八小时之外的活动,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员工”,严禁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及赌博活动,严禁充当资金掮客,严禁员工经商办企业,特别是经营或参与经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民间借贷等,筑牢外部风险传染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

  [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57号.

  [3]《银行业案件防控实用指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2014年编制).

  [4]《王永存副局长在2015年辖区银行业案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青岛银监局通报〔2015〕4号).

  

  

篇九: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

  如何管理员工八小时工作之外的行为,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的内控难题。综观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与当事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个人嗜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所折射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会随时影响银行的安全。因此,关心和正确引导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现实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引导与防范的关系,处理好制度与人性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本人就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谈一下与之相关的粗浅认识:

  一、主要滋生背景(一)受大环境感染。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蔓延。这部分人不是想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去发展致富,而是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挖空心思想着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二)管理出了问题。严格的管理,能防患案件于未然。如果管理出现纰漏,就会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总结已发案件,容易滋生案件的管理问题主要有:

  --

  --

  1.风险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松懈。在思想上有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经营、轻规范,重事后、轻事前,重对操作人员治理、轻对高管人员约束的“三轻三重”现象,导致信用社风险及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失衡,为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提供了温床。

  2.制度执行乏力,内部管理松弛。风险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部分基层信用社高管人员尤其是主任缺乏自律意识,丧失了岗位、工作中最起码的方针与原则,视组织赋予的权力为己出,信用社为己有,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儿戏,集人、财、权等于一身,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原则,以个人利益代替集体利益,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成为诱发各类风险案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相当数量的员工原则性差,宁肯违规违法,也不敢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尽管各项规章制度摆在那里,但就是有规不依、有章不循,使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3.管理机制滞后,岗位监督缺位。农村信用社近年发生的

  --

  --

  风险案件多集中在管理、信贷、出纳等重要岗位及其人员,涉赌、涉彩、涉毒等违规违法案件的最终发生,不排除信用社只注重员工八小时工作内的表现,却严重忽视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控措施,对有不良倾向和苗头的员工,漠然视之,不去过问、不去关注、不去关怀,没有作为重点人员严加管束,有的长期作案而未能及时发现,轮岗、交流、强制休假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的涉案信用社主任“带病上岗”,甚至被“带病提拔”,有的被多次举报、反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反映出在高管人员的选拔、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察、失控问题。

  4.问题查处不严,责任追究不力。有的信用社对违法违纪行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的问题暴露之后,非但不采取及时、必要的防控化解措施,尽快尽力整改,而是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有的对案件查处隔靴挠痒、能轻则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形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纵容效果;有的是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员工一旦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问、不敢查、不敢报、不敢惩等等。普遍存在只追究基层责任不追究管理机构责任,只追究当事人责任不追究相关环节和领导责任的问题,把案件查处“上挂三级”的方针要求束之高阁。

  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

  --

  (一)健全制度规定。管理人的高境界是用制度管人。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靠警钟长鸣、靠多渠道监督,靠处罚处理。从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的制度建设看,在健全业务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非常适用的管理办法,如《违规违法员工处理暂行规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为管理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监督落实“四项制度”。“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休假与离岗审计、在农信社系统近亲属人数”这四项制度是案件防范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每月要进行一次排查。落实此项规定的关键,一定是要不折不扣。实际工作中,人员状况形形色色,如果因为存在客观因素就变相不予落实,就势必给案件防范留下隐患,因此,落实此四项制度,一定要坚持:该交流必须交流,该轮岗必须轮岗,该强制休假必须强制休假,该离岗审计必须离岗审计,是亲属就必须回避。执行制度不因客观因素让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重要岗位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有效落实案防责任。案件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抓好案件防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案防责任。落实案防责任,不只是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

  --

  --

  要真正抓好落实,还需要许多辅助性工作。本人所在联社在逐级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的同时,还与员工分别签定了《预防民刑案件经济担保责任书》、《安全驾车承诺书》、《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承诺书》、《八小时工作以外行为规范家庭承诺书》、《内退员工行为规范承诺书》等责任书,适时开展了警示提示和相关教育,将责任落实到了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为实现无“四类”案件、业务经营安全稳健运行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入开展谈心与引导工作1.把交心谈心列入日常工作。一提起领导找人谈话,大家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问一句答一句,什么情况都难以沟通。基于这种实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的环境、时机和方式,将谈话变成谈心,尽量消除当事人的紧张心理和对抗情绪,在十分平和的氛围中共同谈论某一个话题。其次是在谈心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背景、个人偏好、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找准切入点,力争做到谈话时间短、目的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接受。再次,不单纯追求一次谈话的效果,只要达到提醒、劝告、安慰的作用就行了,使员工感到愿意讲真话,愿意讲实话,愿意与领导谈话。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员工之间消除误会,部门之间消除误解,上下之间增强沟通,能进一步避免员工的过激行为或在工作中相互报复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定团结的目的。2.把正确引导放在重要位置。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

  --

  --

  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情趣和品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鼓励大家自由组合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远离“黄、赌、毒”场所,对于着装怪异、发型张扬的员工,主动向其推荐有文化、有品味的书籍和资料,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除及时上门探望外,还要反复提醒员工要量力而行。对员工购房、购车,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货比三家,厉行节约,另一方面要告诫员工不要攀比跟风,提倡理性消费。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员工,只有在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中,才能少生妄念、健康成长。外因虽然不是影响个人本质的决定因素,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及时抵挡这种诱惑,难免不出问题。

  3.把金融案例当作警钟长鸣。基层网点员工人数少,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单一,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社会接触面窄,处事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干错了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另一方面,结合已经发生并披露的金融案例,与员工一起剖析这些犯罪分子一步一步蜕变的过程,分析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员工,直至共同犯罪的手法和后果,提高全辖员工对社会交往人员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预防能力。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在银行工作期间原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八小时”以外管不住

  --

  --

  自己的“嘴”和“腿”,被犯罪分子不断施以小恩小惠,最后被拖下了水,最终沦为罪犯。因此,“八小时”以外,更是员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道德意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时刻。此外,还应经常开展走访员工家庭,热忱欢迎员工家属、子女来社参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员工家属参与,既能增加同事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员工家庭对信用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排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开展员工日常行为排查1.深化对行为排查的思想认识。一是要把对员工开展的行为排查作为管理的细化和延伸,要增强工作上的主动性,消除思想认识理不直、气不壮的顾虑。二是要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因为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隐患。三是要把防范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落实定时排查,而且要认真开展日常排查,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2.实现排查区间范围的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员工的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区间都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员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行为排查忽视了这方面就丢掉了重要内容。二是在人的行为上应当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形成银行案件的主要风险。因而凡是可能影响员工道德品质的行为,如投机经商行

  --

  --

  为、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对生活厌倦失望、对领导和同事怨恨仇视的言行等都应当是员工行为排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在业务范围上应当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小穴不堵溃大堤。综观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大要案,作案人总是在人们易于忽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搞“地下活动”。如果通过业务操作细节进行人员行为排查,那么案件隐患可及时发现。

  3.行为排查方式方法要多样化。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看其社内、社外的表现是否一样。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看其在人前人后的表现是否一样。三是定期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四是依靠群众与加强领导相结合,把领导的责任与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为行为排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行为排查结果运用要刚性化,不能打折扣。如果把行为排查作为防范案件的一种方法,那么,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就是一种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有不少案件的暴露是通过轮岗才发现的,因此,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当前,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好强制休假、定期轮岗、干部交流、近亲回避、离岗学习、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引咎辞职、责任追究、限期调离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为排查在防范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机构和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合规经营.

  三、需注意的事项在案件防范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往往因“盲区”、“死角”的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

  --

  --

  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对行为排查的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工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应加以注意:

  1.要打消“排查会侵犯员工个人隐私”的错误认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只能对员工上班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而八小时之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是个人空间,其活动是私事,与工作无关,单位不能过问,更不能干预。调查员工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因而在对员工进行行为排查时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致使行为排查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毫无价值。也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行为排查查的是迹象、现象,而现象是偶然的,不能定论,不能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因而在实施内控管理措施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不到位。

  2.要打破排查范围的局限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只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活动,而忽视了下班后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二是只注重单位人际关系而忽视单位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三是只注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忽视了与违法违规行为相联系的行为动态。如上班期间私人电话不断、与相同熟人接触频繁且活动诡秘等;四是只注重对业务发展的贡献度而忽视了业务操作的风险度。如违规代客户存取款,转帐,保管存折、卡、章等行为;五是只注重一线人员的行为排查而忽视中后台人员的行为排查。如对印章、凭证、档案等重要物品的管理人员的排查不够重视,导致“灯下黑”。

  --

  --

  3.要防止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排查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与此相反,如果把行为排查的结果与对员工的管理相分离,就会失去排查的意义。要避免出现失去制度约束的特殊员工,避免出现个别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轮岗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以人员紧缺为由不让休假,出现人为的真空地带,结果是“病灶”被人为地掩盖。

  总之,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是防范案件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强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为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篇十: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理论水平不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刻苦钻研精

  神不强。一是缺乏

  “挤”劲和“韧”劲。总感到工作忙忙碌碌,没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即使有时也抽空翻阅一下报刊杂志,浏览一些书籍,但也往往是蜻蜓点水,真正掌握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不够全面、

  (二)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不活,很多时候还是

  循规蹈矩,只安于

  表面,以往的经验就是对的,就是正确的,认为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缺乏创新

  意识,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作风不深

  入、不扎实。有些工作浮于表面和有应对的思想。工作标准不精益求精,处理问题有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

  (四)理想信念淡化。在理想信念上,自己不管在何处工作,总觉得社会风

  气不如人意,缺

  乏开拓创新意识。在思维方式上,有时习惯于凭经验考虑问题,想事情在工作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平时疏于学习。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有时,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有限。加之学习的主动性

  不强,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致使学习收效不佳。

  (二)思维局限,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批评

  与自我批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

  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今后我不仅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还要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

  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虚心好学,深入钻研。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加强自身修炼,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紧跟发展变化

  的新形势,加强与同事间的思想交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

  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立足本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与科学

  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客观地说,自己在思想政治上还是能够保持清醒与坚定的。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以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也是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的。但在实践中自觉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虽然多次在会议上,自己反复强调,在坚持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看实际效果,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对人民负责。实际工作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建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对所有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工程预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对所有市政工程项目由招标变招标招商;对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BOT方式运作等。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看,总体上来说,改革创新力度小,推进工作力度小,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往往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缺乏开拓创新、大胆负责的勇气,习惯性做法多,创意性的做法少,往往是先看看文件是咋规定的,上级领导是咋讲的,外县是咋办的,过去是啥惯例,有“一慢二看三通过”之表现。

  三是抓落实、搞调研还不够扎实。我一直认为,县长的角色、县政府的工作定位就是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整体工作部署,抓落实、办实事,埋头苦干,务求实效,就像打仗一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拿下,就像学生做作业一样一道题一道题地完成,而且不仅要过得去,还要过的硬,不仅一时交了差,还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但从

  实践来看,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制约,更由于个人主观努力不够,使得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够好不够快。比如,垃圾处理厂建设、东环路的建设,两个出口的改造建设问题。我认为,切实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狠抓落实,提高效率,乃是当前政府工作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往往在机关听取汇报多,实际调研少;接触干部多,深入群众少;对重点工作、项目和单位倾注的时间和精力多,对基层面上的工作关注的少。年初,自己曾表态把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走一遍,一个一个地帮助解决问题,现在快年底了,还有一些没有走到。近期,根据全县工作需要,准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得与失,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

  四是党员先进性体现的还不够突出。廉洁自律方面,尽管总体上对自己要求较严,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大的方面能把握好。有时为体现重视,上级和部门来检查指导工作,有陪吃陪喝的问题。在对外接待等公务活动中,也有互送、互收土特纪念品的问题发生。端正思想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少,没有带头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的交心、谈心活动不经常、不广泛,缺乏开诚布公接受批评的主动性;履行职责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不够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将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民主生活会为契机,一项一项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在作风方面有明显进步,努力在推进各项工作方面有明显成效。在这里,我也衷心的恳请各位常委对我、对政府的工作多支持、多帮助、多提醒、多监督。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努力学习。学习好十七大精神,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学习好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中注重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尽职尽责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今后每月要抽出50%的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基层情况,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针对具体问题,开好协调会、现场会,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倡开小会、开短会,压缩文件数量,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工作的落实,办具体实事,搞好督促检查。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感到最要紧的是在县委领导下坚持做到四点:一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看实际效果,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敢于突破束缚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敢于破除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敢于与一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旧思想、老观念作斗争,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一切观点都可以提,一切办法都可以想。二要坚持改革创新扎实开展工作。对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实现突破,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靠创新推动工作,靠创新形成xx工作特色。三要实施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扬长补短、跨越发展的主战略;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兴沈的紧迫感;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此带动和提高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

  保护和土地资源保护等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问题和不足:

  个人

  1、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2、职业素质低。职业素质欠佳、工作态度不踏实、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不严格遵守实习生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迟到、早退、请假现象严重。

  3、缺乏主动性。大多数依赖性大,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不知道积极面对工作,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琐事。

  4、对未来实习工作的期望值高。学生希望能够在实习中系统提升专业知识,受到系统的培训。而事实上,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大都是辅助岗位,“技术含量”低,专业性也不强,而且难以适应工作角色的转换。

  另外,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5、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人资工作。

  6、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由于专业见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

  7、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通过这次企业见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

  学校:

  1、学校未能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未能重视实习问题,不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实习,对实习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亦相当不规范。大学生在实习期

  间被分到各行各业,去到不同的地方,较为分散,这对于本来就要完成学校教学重任的老师来说无法全程参与和指导他们所带学生的实习工作。

  2、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

  企业:

  1、未来的招聘实习生目的与学校不一。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来看,企业的主要目的都是储备人才此外,实习生还能够满足企业填补简单的工作空缺,缓解短期业务高峰的压力、精简人力成本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学校而言,让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实践和应用,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2、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企业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就没办法把实习生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指导好,这也就

  导致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除了端茶、倒水、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几个月下来,实习生会感觉到学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等内容,而且企业也会产生实习生不会给企业产生价值的表象认识。

  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个人工作中缺点和不足

  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延误,产生了“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学的,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欠缺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看些时世新闻之类书籍,对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方面的知识,对有一定深度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做为一名基层领导,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开创进取的精神,总是用老眼光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4、创新意识不够强。看待具体工作习惯使用书本,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做事缩手缩脚,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

  5、工作方法不够活。自己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为是,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差,在处理问题上特别是紧急突发事件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够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6、作风上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工作中听不进不同的批评和意见,自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对什么都懂,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没有竭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自我要求不够严,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1、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办事心切,处事不够干练,想问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虽然能基本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但在工作中面对困难面对压力也感到力不从心,缺乏工作动力;

  2、有时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使得开展工作起来比较被动;工作开展中也缺少积极开拓创新,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3、缺乏工作经验,面对问题过于急躁,一心想干点事情,做点成绩,但缺少全盘筹划,工作不够谨慎周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领导同事的进一步指导改进。

  4、业务学习方面:学习劲头不够足。自己习惯用什么学什么,今天学点这、明天学点那,结果什么都懂点,什么也不精,学到的知识不系统、不透彻。对学习的重要性和自觉性落实不到行动上。对学一行、精一行的恒心和毅力不够。

  5、工作方面: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6、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7、执行能力方面:对所做工作的执行能力存在欠缺,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抱有能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

  8、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不强。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9、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得少。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另外,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公司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10、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及车间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普遍重视不够。

  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__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表现为:

  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流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2)迁居党员。这部分人员迁移到新居后,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或者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

  (3)退休后二次就业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因嫌转移组织关系麻烦,往往不转移,声称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

  (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下岗后返回街道社区,但多数人的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企业党组织;

  (5)后、就业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兵党员。这部分人员中有的待分配时间长达一年,在“找工作”期间,多数不能及时递转组织关系,即使转移了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也比较困难,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

  (6)流动人才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多为科技人才,流动性大,有的党员政治意识不强,长期脱离组织。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责任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缺乏创新和针对性。一项调查表明,一些社区党支部书记把“在党员大会上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规定”作为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这样的方式很难对党员产生吸引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就难以有好的发挥。

  忙碌中我们告别了2022年,迎来了崭新的2022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财务部对过去一年来给予财务部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的各位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2022年,财务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重点,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有序地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使财务工作进一步得到提高,现将2022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认真做好常规性财务工作

  二、积极筹措资金,保证现金流的正常化

  按照公司的统一布署,有计划、合理的安排使用资金,做到合理调配资金,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用款的支付;保证项目投标所需资金的使用等。对工程应收款及其他应收款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跟进,积极催要。

  三、配合、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去年在公司办公室人员空缺的情况下,主动完成了2022年公司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的年检工作。按公司领导的统一部署,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项目投标工作。

  四、提升能力

  为了提高本部门的综合业务能力,我们在工作之余,安排学习企业会计制度,税务制度,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提高了本部门的业务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应对方法

  1.财务人员财务知识、税务知识有待提高。针对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培训:包括税务知识、银行知识、会计业务以及如何与税务官员交流的技巧并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内部学习、讨论。进行部门建设,将财务人员培养成不仅能够做好资金收付工作,还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度管理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做到防患于未然。人性管理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022年财务部的工作在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22年度,财务部全体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都表现出非常的努力和敬业。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2022年的任务会更重,压力会更大,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我们将继续努力,以

  务实、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再创辉煌。

  感谢各位同仁对我本人及财务部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最后祝公司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公司的业务量在不断的扩张,特别是在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营业额的持续增长,业务发展为企业的提升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对公司当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人去适应企业的发展,没有企业去适应人的要求,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成为现阶段公司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财务部在执行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管理缺陷及沟通不畅的问题,针对当前情况,财务部必须加强对下属和同事间的教育及宣导,通过思想及行为上的整改,不改的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增强工作责任感,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现将这些问题列示如下:

  一,沟通不畅的问题:财务部与其他部门在沟通总体上是和谐的,一直以来均奉行工作为主,对事不对人的沟通原则,有问题便直接提出,以力求问题的解决。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不排除在个别问题上,因为工作的难以开展而较为情绪化,出现沟通的言辞不当,根本原因也是没有主动与同事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观念上讲,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缺乏对公司整体利益的考虑,不利于公司行政命令的下达与执行。这样的思想观念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方面影响公司的团结,对公司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起到消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同事关系紧张化,不利于工作上的配合,增加了沟通方面的成本,沟通成本是隐性的,很难去计量,但却能最终导致职工数量的增

  加和工作质量的下降。沟通问题整顿不仅仅存在于财务部,其他部门的也应该重视起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在观念上杜绝本位主义思想的漫延,为营造积极乐观向上的企业文化,为提升个人的素养而进行自我反省。

  此外,财务部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有国税地税,工商,统计等多个部门,相比较而言,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平衡,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对政府部门的沟通也略有不足之处,今后还有待加强。因为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减少较多的阻力与麻烦,碰到问题也会主动知会并得到帮助。

  第一,应收账款对账的及时性不强,很多客户没有及时的签章,回传月度对账单,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和催收货款的有力证明,这个问题还长期存在,今后财务部还要一如既往的跟进这项基础工作,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

  第二,应收账款的回收款过长,影响到货款的回收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一定程度上会给财务带来资金方面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回收期过长的货款,产生呆坏账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呆坏账方面,尽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销售业务员固然有跟进的过失,但财务在客户付款信用不佳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做到提示与统计,也较少对客户的资信度进行调查,财务只是单一的注重了会计报表的核算,而忽略了财务资产安全的管理,今后工作要将重点转移上财务管理上来;

  第三,对财务卡货不利方面的弥补措施:我们现在所实行的财务卡货规定,这个规定对部分恶意拖欠货款的客户,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形成了制约因素,也回收了一些欠款

  时间较长的货款,但是对于付款信用良好的客户,弊端也很明显,卡货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财务灵活控制又没有标准,操作难度较大。由于财务的卡货,部分业务员的依赖财务卡货收款的心态明显,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两个部门主动提高催款的意识。

  三,费用报销的问题:由于生产规范的扩张,费用开支也随着增加,正常合理的费用开支,是保障公司正常动作的物质基础,收入与成本的同时增加,同时也符合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存在费用开支的浪费现象,比如由于没有货比三家,导致采购单价过高,采购的耗材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验收可能质量不达标,今后在物耗采购方面,仓库不仅要加强数量验收,技术部还要加强品质的验收检查。生产研发过程中要加强机器设备的保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工具配件的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损坏及修理,从而提高维护和运营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交际应酬费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公司规定在非特殊情况下,客户在食堂用餐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

  四,材料采购的问题:采购向供应商所采购的物料数量,均经过财务审核并下达到pm及采购部,对于部分制造过程中的超标准损耗和仓库丢失,现在均以联络单的形式对部门进行了扣款,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并列入到绩效考核当中。采购控制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在原料价格下跌价的情况下的持续降价,在绩效考核当中,财务对采购的降价考核占权重的20%,每个月采购均有部分的降价方案到达财务。但从总体的价格趋势分析,采购的降价相对于成品销售的降价幅度相对较小,天线的销售单价2022年降低了30%以上,而原材料的采购单价的下降幅度却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材料成本的在销售单价中的比重,增加了运营的成本,降低了公司整体的利润水平。

  六,绩效考核的问题:绩效考核是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也是激励在职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机制,对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只有罚款,没有奖励,没有主动去发现工作的好现象,好例子,作为一个典型的范例加以宣导,最终增强公司的正义感。以上内容是财务部对公司近期内部工作的一些见意,其中涉及的内容有应收账款,费用开支,材料采购,绩效考核,其中不免有详之处,由于所了解的情况有限,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2022年来,我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状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顺利完成的工作

  1、以认真的态度用心参加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2、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3、对各类财务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二、2022年学习方面和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2、透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4、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用心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三、2022年中仍然存在的不足

  1、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到达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财务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022年严格履行出纳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善于总结,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推荐,为领导决策带给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2、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篇十一: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目录一员工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一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三员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二目前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不太健全二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三管理工作有些被动三综合分析原因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主三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四对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强化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一要突出价值引领二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员工行为正文摘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杨国光来源:《商情》2019年第13期

  【摘要】目前,企业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虽然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但仍是企业管理“链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八小时以内,员工在单位工作,有各级组织管理,企业制度约束,容易掌控;八小时以外,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余时间,是纪律难以约束的时间段。然而事实证明,“八小时以外”往往是员工各种问题显现的高发时段,各类治安案件、家庭矛盾、个人纠纷,交通事故等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这些问题的发生,事必会影响员工和家庭的稳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可以说管不好八小时以外就干不好八小时以内。

  【关键词】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调查;思考

  一、员工“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

  (一)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

  据调查所示,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在1-4小时的26人,占21%,4-8小时的61人,占50%,8~12小时的35人,占29%。可以看出,员工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大多在4-8小时,时间比较充足。

  (二)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

  此项是多选题,目的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内容。调查显示,选择上网、下棋打牌的分别是87和86人,占比例的71%,而且这个趋势仍在不断扩大:选择体育活动的61人,占50%;其他如阅读(看书看报)占36%;居家(看电视)占29%;文艺活动(唱歌跳舞)占21%;逛街占11%;学习培训占8%,另外愿意在空闲时间喝茶、上酒吧的也有相当一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座谈中也表露出,在业余生活的选择上有追时髦赶潮流时新、随众的倾向,这也使员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可以看出,大部分员工业余时间以休闲为主,随意性比较大,更多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固定兴趣爱好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极少。

  (三)员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员工对目前自己的业余生活表示满意的占7%,基本满意的占38%,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大多数,这一方面说明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相对单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员工在思想上是非常希望自己的活动空间更大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在意愿选择上,61%的员工选择愿意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员工对集体生活的渴望和对单位的期待值比较高。尤其喜欢小型多样、带有个性特点的活动,如小范围的外出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游、班组间的卡拉OK、家庭派对、篝火晚会等,并希望得到单位的认可或者引导,比如提供场所,提供假期,提供资金等等,对那些大而全、兴师动众的组织活动感到兴趣不浓。这也表明,员工的文化需求倾向可能与我们过去意义上的搞歌舞、讲热闹有些偏差,他们更希望多参加一些有内涵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且能展示体能、智慧和自我风采的活动。

  二、目前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太健全

  过去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大多是针对八小时以内制定的,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专门、系统的要求和规范。目前中心针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要求规定和评判标准中,只有集团公司的《员工守则》和社会上的法律条文,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权威的、针对性强的制度规定。

  (二)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具体表现为:管理网络不健全,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没发挥:制度落实不严格,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管理不积极;被管者不太接受,存在抵触情绪,外界不良诱因较多,相对来说,良性导向力和制约力比较薄弱。

  (三)管理工作有些被动

  具体表现为:了解情况不主动,主动出击不够:分析研究不主动,提前预判不强;引导调控不主动,跟进措施不力。存在用应付代表工作,以处置代替管理的现象,致使管理滞后,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真正实效。

  三、综合分析原因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主动性。由于缺少一个专门、权威的管理制度,员工八小时以外什么可为,什么不要为,没有专门的规定,管理者和员工的评判标准不太统一,管理的针对性就会大打折扣;管理者不大好把握管理范围,管多了怕侵权,管少了又不到位,操作起来的有所顾忌:没有专门的规定,责任界定不清,责任追究就难以落实,管理者管理的主动性就会降低。

  (二)客觀上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存在隐蔽性、变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八小时以外属于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其个体行为常常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隐私性。由于行踪不易掌握,情况不甚了解,造成员工八小时以外情况脱离视线,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部分基层管理者常常感到管理起来无从着手,日常管理缺少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属于个人空间领域,是员工的隐私,不该管;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内是工作,不管不行,八小时以外是生活,由员工自己负责,不想管;还有的认为,下班后员工一走,看不见、听不着,没法管。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四、对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

  一要突出价值引领,抓好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立足岗位成才,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自觉将个人的成长进步融人到井下的科学发展之中。二要突出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员工爱岗位,爱家庭,文明施工,文明做人。三要突出法制教育,引导员工增强法制观念和红线意识,提高自律和自保能力,减少、杜绝触犯法律的行为。

  (二)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员工行为

  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也是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人的自律自控能力不仅是有限度的,而且难以持久,只有通过落实制度加强管理才更具稳定性和长期性。目前,造成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被动的原因,除管理方法、手段单一外,从组织上来说,也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对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的规范,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言行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因此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抓紧制订一套系统的、权威的、操作性强的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交心谈心制度,定期沟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将员工“八小时以外”管理真正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要加大落实力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篇十二: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初步显现,通货膨胀,物价急剧上涨,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政府的阳光工资下苦苦挣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加的一丁点薪水,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这同工不同酬的环境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出现裂痕,时不时会凸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是塑造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弘扬浩然正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从严治警、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八小时以内对民警的教育与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工作的延伸。新形势下,加强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拓宽做好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八小时以外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监狱警察,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神秘又令人浮想联翩的职业。然而,一线监狱警察一个工作班次的工作量鲜有人知。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归纳出以下特点。第一、八小时以外个人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长。基层民警大部分是实行轮班制,即“上一天休一天或上两天休两天”,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是自由支配;机关民警每周“双休日”,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全年共有一百多天,还有每天八小时以外的非工作时间,都在工作时间以外。第二、个人活动方式相对单一。以福建省清流监狱为例,福建省清流监狱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孙坊村,八小时以外对于清流监狱民警来说几乎无业余生活,且外地籍、夫妻两地分居的民警相对较多,民警上班任务繁重,下班后无机会发泄;第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八小时以外民警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涉及到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文艺鉴赏、择友范围等方方面面。

  二、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的生产中队工作繁重,总觉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愿在八小时以外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没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抓好八小时以外对民警的了解、掌握和教育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民警违法

  1/10

  违纪的重要举措;没有从认真分析民警违法违纪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是直接造成民警八小时以外失控的主要因素。其次,少数民警中存在着模糊认识和必要的自觉性,存在着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八小时以外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想干什么领导不应过多干涉,也有个别民警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监督有反感情绪,认为是对自己不信任等等。其三、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形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多样化对民警队伍带来极大影响,耳闻目睹的是各种诱惑或心理的不平衡,加之上述问题的存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极易发生问题。

  三、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方法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宗旨意识。首先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固思想道德防线。不间断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警示教育,使民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遵守禁令、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把严格科学的管理建立在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民警之所以存在八小时外生活圈不严肃、娱乐圈过滥、遵纪守法意识淡漠、自我控制力欠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是非美丑不辨。为此,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调、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切实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2、完善基础管理机制,增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抓小、抓早、抓苗头。落实“六必谈”措施,即:

  民警有违纪苗头时必谈,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时必谈,民警行为反常、情绪低落时必谈,民警工作有过失时必谈,民警受到组织处分、通报批评后必谈,民警家庭有矛盾时必谈。建立健全民警社会生活监督制约制度,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民警年度综合考核,促使民警增强八小时以外社会生活的自束能力。

  2/10

  严格执行制度是贯彻条令条例,实行科学管理、依法治警,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警队伍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为切实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应制定和完善《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尽量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警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防患于未然。有必要情况下还可签定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监督责任状,党支部成员每月与民警要谈话一次,切实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民警每月书面向单位汇报一次八小时以外活动和遵纪情况,重点解决好棘手和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和带动全局的管理。对查出和发现的苗头或倾向性问题,要本着反复抓、抓反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原则,使民警在八小时以外做到“慎思”“慎行”“慎独”,管住自己,达到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的目的,从而逐步提高和加强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

  仅仅靠制度来约束是有限度的,而且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民警八小时以外不出问题,必须把工作的着重点始终放在八小时以内强素质、抓养成、树形象上通过培养行为养成来进一步促进管理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工作生活中稳抓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上解决问题,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民警察的立身之本和精神支柱,如果背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抵档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蜕化变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往往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那么,单位定期开展抓警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日常的警示教育,从各种八小时以外违法乱纪反面典型案例中剖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民警认清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容易犯错误、跌跟头,启发民警进行自我反思,管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反之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也不是说就微不足道。在对在八小时以外一贯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要大力宣传,浓厚倡导,从而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自控、自勉、自醒、自律。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单位、周边、家庭“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定期谈心、家庭走访、发放《致民警家属的一封信》和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发动民警家属配合单位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进行监督,让家属当好监督员,筑牢民警的家庭防线。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仅仅靠自身是不够的,必须严密组织、主动协调,重视发挥周

  3/10

  边、民警家庭的作用,使之形成严密的组织监督网络,依靠各个环节的联动,促进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主要抓了以下环节:

  一是加强与民警家庭、社区的联系。比如向民警家属下发《致全局民警家属的一封信》、《民警家属反馈意见表》和与民警家属联系卡,公布单位举报电话。要求民警家属积极协助对爱人或亲属八小时以外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以及贯彻“五条禁令”情况进行主动监督和管理。二是请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向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征求意见,共同研讨做好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健全组织。聘请有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担任“三风”监督员,诚恳地请他们共同做好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把群众监督管理与家庭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内外管控体制。最大限度的了解和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形成岗上有检查,岗下有监督。强化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促进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双丰收。

  4、丰富“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培养民警高雅情趣。单位通过开展跑步、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锻炼活动,以及诗歌、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比赛活动,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民警积极向上的业余兴趣爱好,培养民警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保证民警的身心健康,防止民警业余时间违令、违纪问题的发生。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随着社会矛盾凸显、居住区域分化、思想构成多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监狱民警也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原先多以行政强制方式干预和控制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这样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带来了更多的矛盾、问题。在新的社会化形势下,如何创新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已经成为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新课题。

  “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内涵界定

  “八小时”一般指一个人每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在监狱系统,民警工作时间以外的管理,一般称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违反警察职业纪律的行为。主要涉及违反监狱民警“九个严禁”“六条禁令”,以及《处分规定》等禁止性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对此,司法部门、监狱系统内部和各单位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

  4/10

  二是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或可能对监狱和监狱民警形象和正常秩序造成严重潜在威胁的行为。由于这类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预知性,也成为监管的难点。“八小时以外”管理的路径和建议

  民警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是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民警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结果。重视民警思想引导,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水平的基础。

  加强自律教育。不断增强民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在社会活动中不偏离正确轨道。教育民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

  加强警示教育。注重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剖析,使民警受到教育,在思想上筑起坚固防线,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变无形为有形,变外在为内在,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民警“八小时以外”出现的问题,客观上反映出当前监狱系统文化建设的滞后和不足。建立警营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民警的精神生活需求。既可以凝聚人心,增强队伍战斗力,又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民警的免疫力。

  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社会化条件下民警的社交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的个人活动比较分散,单位无法统一管理。要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在开展思想和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管理渠道,利用组织、家庭、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增强外界对民警的约束力度。

  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单位特点,明确管理的原则和重点,让民警在制度和规章的约束之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由制度约束走向自我约束。

  5/10

  构筑家庭亲情监督。作为与民警关系最为密切的亲友,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建立与民警亲友定期联系机制,掌握民警的家庭情况,动员其亲友配合组织共同承担起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重任。

  利用社会资源监督。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合作,加大民警队伍管理的宣传力度,做到敢于让社会力量监督约束民警。积极开展“警民共建”“警民交流”“警民联欢”等社会活动,在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的同时,不断增进群众对民警的了解,提高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八小时以外”问题防控处臵

  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应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防线前移,防患于未然。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建立警情排摸机制,定期召开警情分析会;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让民警加强自我监督和管控,敢于接受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畅通信息收集渠道,设立以纪委监察室主管的群众信访举报信箱和热线,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收集群众对监狱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反映,了解掌握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真实情况。加强对突出问题的处理整顿。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和思想问题,适时开展教育整顿。修订完善民警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离岗学习和告诫等规定,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作为民警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建立问题处臵预案。对民警“八小时以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别制定相应的处臵预案。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迅速调查事实真相,公正处臵,并第一时间作出权威答复,确保监狱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而言之,社会化条件下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尽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集“教育、监督、防控”于一体,必然能使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更规范、更有效,确保民警队伍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xx远离违纪民警队伍管理不止

  6/10

  “八小时”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11日电目前,“八小时”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群体,时刻都会处于各种监督之下,所以,既要保证民警在八小时内不出问题,更要保证在八小时以外不发生违纪问题,这不但是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对民警负责任的体现,更是对民警的保护和爱护。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讲,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预防违纪现象发生已成为公安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富裕县公安局铁东派出所专门就“八小时”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构筑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了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长效机制。

  教育入手,筑牢民警思想道德防线。派出所把坚持对民警的教育放在监督制约的首位,教育民警树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来”的精神。并以开展警示教育为载体,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阶梯式管理,把住“八小时以外”关。全所民警要保证八小时以外通讯畅通,有事能找到,做到不失控,并实行班子成员八小时以外管理具体负责制。班子成员对分管战线民警负责,掌握其活动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一把手”,进而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阶梯式工作机制。

  建立内外监督体制,筑起家庭监督防线。首先,建立与民警家属沟通联系制度,通过发放家属监督联系卡,每月开展一次家属联谊活动,并召开一次民警家属座谈会,所领导向每位民警家属汇报近段时间民警的工作、学习及值班情况,并每季度上门进行一次家访,多渠道了解民警八小时外的表现、生活爱好、生活方式,进而筑起一道家庭监督防线。其次,所里建立巡视检查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和抽查,在非工作时间深入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进行明察暗访。此外,派出所班子每月还要对民警所管辖区内的娱乐场所、酒店、企业进行一次走访,及时了解民警动态,以便及时查处违纪苗头,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与此同时,派出所还延伸了外部监督功能,通过电台、报纸、宣传栏和宣传单等形式向社会承诺,如发现民警违法违纪、有损于公安机关形象等行为可进行举报,将严肃查处。还特别邀请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

  7/10

  众监督,使他们成为监督民警行为的眼睛,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反馈给所里,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民警在非工作时间远离违纪,派出所民警的自我约束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预防了违纪现象发生,得到了民警、家属、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带动了队伍素质的整体升位。

  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之我见

  当前,公安队伍时值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特定时期,同时也处于受各种诱惑、干扰较多的复杂期。队伍现状已不再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原先相对静止的队伍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这就对公安队伍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就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谈点初浅的看法。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民警“八小时以外”应不应该管理,如何管理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就“应不应该”管理的问题,大概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是所谓开放的理念。“八小时以外”是民警的自由时间,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八小时以外”应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何况“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二是安于从众的理念。现在社会在发展,思想要解放,公务员队伍管理方面,没有“八小时以外”管理的法律法规具体规定,又何必给民警增加较多的紧箍咒呢。三是增压克难的理念。认为公安队伍庞大,担负着社会稳定的特殊任务,积极主张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

  笔者认为,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公安队伍的特殊性。公安是个特定的特殊群体,他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单位,他不但有一定的行政权,法律还赋予了相应的司法权,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愿,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由于出于不同的目的,拉拢腐蚀公安民警的现象是花样不断翻新,从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各种不同的薄弱点,想方设法去攻克之,为其所用;三是发案时段的特定性。从公安部近年来通报公布的违法违纪案例情况看,80%以上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以外”,根源于“八小时以外”。

  8/10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对策的初探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队伍“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没有现成法规制度,我所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八小时以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加强引导,将队伍规范化管理工作向“八小时以外”进行延伸。一、发挥“表率”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强不强,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

  加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xx: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是一面旗臶,时刻走在队伍的前面,时时处处都要起着模范表率作用。一是在工作上作表率。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的观念,叫响“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和支部成员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和支部成员带头不做。带头主动想事、谋事、干事,坚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上、求实效上,努力为民警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工作环境,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民警。二是在生活中作表率。只要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消费,勤劳持家,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不滥交友,时常亲近品德高尚的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拿,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清政廉洁,作风踏实;加强同民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民警中间开创“思想上是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是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是相互关心的挚友”的工作局面。三是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在深入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队伍建设,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以新视野、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来分析解决队伍建设中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所支部要积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环境,真正发挥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二、力促“防微杜渐”。树好形象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防微杜渐”,方能标本兼治。一是树立“精细化”的理念。围绕业务范围内各自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各种防范对策或补救措施,要立足于细,规范于实,可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人人有规可守,有据可依。二是督察易犯的热点问题。现在生活节奏快,社会应酬多,但在此过

  9/10

  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违规吃请、去不该去的场所、迷恋一些不易接触的“朋友”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是少数,但要“防微杜渐”。

  三是注重少数“触规碰网”的轻微违纪行为的处理。针对个别轻微违纪行为,要本着抓早抓小的原则,要紧盯不放,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三、加强预警防范。强化监督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各种行为臵于制度的约束之下,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源头上加强预警防范。二是要从强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监督,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纪律制度的约束力。三是要以党员“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定范围内及时查找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要实行交叉监督,充分发挥警风警纪监督员的作用,以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合力,提高监督的实际效果。在监督防范上要敢于较真,做到发现问题不回避,处理问题不护短,切实把交叉监督落到实处。

  四、健全引导机制。凝聚警心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障民警心理健康,扎实开展好警示教育,以鲜活的事例教育民警、警醒民警,举一反三,努力提高民警自律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领导干部应把主要精力用到基层,主动与民警沟通交流,掌握民警思想动态,不断增进与民警的思想感情,及时帮助民警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地走近民警心里。三是要加强文化育警,构建和谐警营文化。要积极引导和规范民警“八小时以外”业余生活,用文化的魅力,活动的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占领民警八小时外的阵地。

  10/10

  

  

篇十三: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

  如何管理员工八小时工作之外的行为,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的内控难题。综观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与当事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个人嗜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所折射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会随时影响银行的安全.因此,关心和正确引导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现实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引导与防范的关系,处理好制度与人性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本人就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谈一下与之相关的粗浅认识:

  一、主要滋生背景(一)受大环境感染。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蔓延.这部分人不是想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去发展致富,而是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挖空心思想着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二)管理出了问题.严格的管理,能防患案件于未然。如果管理出现纰漏,就会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总结已发案件,容易滋生案件的管理问题主要有:1.风险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松懈。在思想上有重业务发

  

  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经营、轻规范,重事后、轻事前,重对操作人员治理、轻对高管人员约束的“三轻三重”现象,导致信用社风险及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失衡,为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提供了温床.

  2。制度执行乏力,内部管理松弛.风险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部分基层信用社高管人员尤其是主任缺乏自律意识,丧失了岗位、工作中最起码的方针与原则,视组织赋予的权力为己出,信用社为己有,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儿戏,集人、财、权等于一身,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原则,以个人利益代替集体利益,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成为诱发各类风险案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相当数量的员工原则性差,宁肯违规违法,也不敢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尽管各项规章制度摆在那里,但就是有规不依、有章不循,使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3.管理机制滞后,岗位监督缺位。农村信用社近年发生的风险案件多集中在管理、信贷、出纳等重要岗位及其人员,

  

  涉赌、涉彩、涉毒等违规违法案件的最终发生,不排除信用社只注重员工八小时工作内的表现,却严重忽视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控措施,对有不良倾向和苗头的员工,漠然视之,不去过问、不去关注、不去关怀,没有作为重点人员严加管束,有的长期作案而未能及时发现,轮岗、交流、强制休假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的涉案信用社主任“带病上岗”,甚至被“带病提拔”,有的被多次举报、反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反映出在高管人员的选拔、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察、失控问题。

  4.问题查处不严,责任追究不力。有的信用社对违法违纪行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的问题暴露之后,非但不采取及时、必要的防控化解措施,尽快尽力整改,而是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有的对案件查处隔靴挠痒、能轻则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形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纵容效果;有的是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员工一旦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问、不敢查、不敢报、不敢惩等等.普遍存在只追究基层责任不追究管理机构责任,只追究当事人责任不追究相关环节和领导责任的问题,把案件查处“上挂三级”的方针要求束之高阁。

  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健全制度规定。管理人的高境界是用制度管人。

  

  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靠警钟长鸣、靠多渠道监督,靠处罚处理。从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的制度建设看,在健全业务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非常适用的管理办法,如《违规违法员工处理暂行规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为管理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监督落实“四项制度”。“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休假与离岗审计、在农信社系统近亲属人数"这四项制度是案件防范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每月要进行一次排查。落实此项规定的关键,一定是要不折不扣。实际工作中,人员状况形形色色,如果因为存在客观因素就变相不予落实,就势必给案件防范留下隐患,因此,落实此四项制度,一定要坚持:该交流必须交流,该轮岗必须轮岗,该强制休假必须强制休假,该离岗审计必须离岗审计,是亲属就必须回避。执行制度不因客观因素让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重要岗位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有效落实案防责任。案件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抓好案件防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案防责任。落实案防责任,不只是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要真正抓好落实,还需要许多辅助性工作。本人所在联社在

  

  逐级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的同时,还与员工分别签定了《预防民刑案件经济担保责任书》、《安全驾车承诺书》、《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承诺书》、《八小时工作以外行为规范家庭承诺书》、《内退员工行为规范承诺书》等责任书,适时开展了警示提示和相关教育,将责任落实到了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为实现无“四类"案件、业务经营安全稳健运行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入开展谈心与引导工作1。把交心谈心列入日常工作。一提起领导找人谈话,大家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问一句答一句,什么情况都难以沟通。基于这种实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的环境、时机和方式,将谈话变成谈心,尽量消除当事人的紧张心理和对抗情绪,在十分平和的氛围中共同谈论某一个话题.其次是在谈心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背景、个人偏好、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找准切入点,力争做到谈话时间短、目的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接受.再次,不单纯追求一次谈话的效果,只要达到提醒、劝告、安慰的作用就行了,使员工感到愿意讲真话,愿意讲实话,愿意与领导谈话。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员工之间消除误会,部门之间消除误解,上下之间增强沟通,能进一步避免员工的过激行为或在工作中相互报复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定团结的目的。2.把正确引导放在重要位置。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

  

  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情趣和品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鼓励大家自由组合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远离“黄、赌、毒”场所,对于着装怪异、发型张扬的员工,主动向其推荐有文化、有品味的书籍和资料,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除及时上门探望外,还要反复提醒员工要量力而行。对员工购房、购车,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货比三家,厉行节约,另一方面要告诫员工不要攀比跟风,提倡理性消费。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员工,只有在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中,才能少生妄念、健康成长。外因虽然不是影响个人本质的决定因素,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及时抵挡这种诱惑,难免不出问题。

  3.把金融案例当作警钟长鸣。基层网点员工人数少,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单一,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社会接触面窄,处事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干错了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另一方面,结合已经发生并披露的金融案例,与员工一起剖析这些犯罪分子一步一步蜕变的过程,分析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员工,直至共同犯罪的手法和后果,提高全辖员工对社会交往人员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预防能力。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在

  

  银行工作期间原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八小时”以外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腿”,被犯罪分子不断施以小恩小惠,最后被拖下了水,最终沦为罪犯。因此,“八小时”以外,更是员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道德意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时刻。此外,还应经常开展走访员工家庭,热忱欢迎员工家属、子女来社参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员工家属参与,既能增加同事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员工家庭对信用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排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开展员工日常行为排查1.深化对行为排查的思想认识。一是要把对员工开展的行为排查作为管理的细化和延伸,要增强工作上的主动性,消除思想认识理不直、气不壮的顾虑.二是要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因为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隐患。三是要把防范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落实定时排查,而且要认真开展日常排查,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2。实现排查区间范围的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员工的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区间都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员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行为排查忽视了这方面就丢掉了重要内容。二是在人的行为上应当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形成银行案件的主要

  

  风险.因而凡是可能影响员工道德品质的行为,如投机经商行为、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对生活厌倦失望、对领导和同事怨恨仇视的言行等都应当是员工行为排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在业务范围上应当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小穴不堵溃大堤.综观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大要案,作案人总是在人们易于忽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搞“地下活动”。如果通过业务操作细节进行人员行为排查,那么案件隐患可及时发现。

  3。行为排查方式方法要多样化.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看其社内、社外的表现是否一样。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看其在人前人后的表现是否一样。三是定期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四是依靠群众与加强领导相结合,把领导的责任与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为行为排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行为排查结果运用要刚性化,不能打折扣。如果把行为排查作为防范案件的一种方法,那么,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就是一种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有不少案件的暴露是通过轮岗才发现的,因此,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当前,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好强制休假、定期轮岗、干部交流、近亲回避、离岗学习、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引咎辞职、责任追究、限期调离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为排查在防范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机构和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合规经营.

  三、需注意的事项

  

  在案件防范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往往因“盲区”、“死角”的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对行为排查的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工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应加以注意:

  1.要打消“排查会侵犯员工个人隐私”的错误认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只能对员工上班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而八小时之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是个人空间,其活动是私事,与工作无关,单位不能过问,更不能干预.调查员工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因而在对员工进行行为排查时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致使行为排查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毫无价值.也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行为排查查的是迹象、现象,而现象是偶然的,不能定论,不能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因而在实施内控管理措施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不到位。

  2.要打破排查范围的局限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只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活动,而忽视了下班后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二是只注重单位人际关系而忽视单位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三是只注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忽视了与违法违规行为相联系的行为动态。如上班期间私人电话不断、与相同熟人接触频繁且活动诡秘等;四是只注重对业务发展的贡献度而忽视了业务操作的风险度。如违规代客户存取款,转帐,保管存折、卡、章等行为;五是只注重一线人员的行为排查而忽视中后台人

  

  员的行为排查.如对印章、凭证、档案等重要物品的管理人员的排查不够重视,导致“灯下黑”。

  3.要防止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排查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与此相反,如果把行为排查的结果与对员工的管理相分离,就会失去排查的意义。要避免出现失去制度约束的特殊员工,避免出现个别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轮岗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以人员紧缺为由不让休假,出现人为的真空地带,结果是“病灶”被人为地掩盖。

  总之,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是防范案件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强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为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篇十四: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浅谈如何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

  如何管理员工八小时工作之外的行为,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的内控难题。综观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与当事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个人嗜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所折射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会随时影响银行的安全。因此,关心和正确引导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现实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引导与防范的关系,处理好制度与人性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本人就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谈一下与之相关的粗浅认识:

  一、主要滋生背景(一)受大环境感染。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蔓延。这部分人不是想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去发展致富,而是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挖空心思想着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二)管理出了问题。严格的管理,能防患案件于未然。如果管理出现纰漏,就会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总结已发案件,容易滋生案件的管理问题主要有:

  

  1.风险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松懈。在思想上有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重经营、轻规范,重事后、轻事前,重对操作人员治理、轻对高管人员约束的“三轻三重”现象,导致信用社风险及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失衡,为各类风险案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提供了温床。

  2.制度执行乏力,内部管理松弛。风险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部分基层信用社高管人员尤其是主任缺乏自律意识,丧失了岗位、工作中最起码的方针与原则,视组织赋予的权力为己出,信用社为己有,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儿戏,集人、财、权等于一身,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原则,以个人利益代替集体利益,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成为诱发各类风险案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相当数量的员工原则性差,宁肯违规违法,也不敢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顶风作案,尽管各项规章制度摆在那里,但就是有规不依、有章不循,使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执行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监督作用。

  3.管理机制滞后,岗位监督缺位。农村信用社近年发生

  

  的风险案件多集中在管理、信贷、出纳等重要岗位及其人员,涉赌、涉彩、涉毒等违规违法案件的最终发生,不排除信用社只注重员工八小时工作内的表现,却严重忽视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控措施,对有不良倾向和苗头的员工,漠然视之,不去过问、不去关注、不去关怀,没有作为重点人员严加管束,有的长期作案而未能及时发现,轮岗、交流、强制休假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的涉案信用社主任“带病上岗”,甚至被“带病提拔”,有的被多次举报、反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反映出在高管人员的选拔、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失察、失控问题。

  4.问题查处不严,责任追究不力。有的信用社对违法违纪行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的问题暴露之后,非但不采取及时、必要的防控化解措施,尽快尽力整改,而是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有的对案件查处隔靴挠痒、能轻则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形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纵容效果;有的是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员工一旦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问、不敢查、不敢报、不敢惩等等。普遍存在只追究基层责任不追究管理机构责任,只追究当事人责任不追究相关环节和领导责任的问题,把案件查处“上挂三级”的方针要求束之高阁。

  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定。管理人的高境界是用制度管人。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靠警钟长鸣、靠多渠道监督,靠处罚处理。从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的制度建设看,在健全业务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非常适用的管理办法,如《违规违法员工处理暂行规定》、《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等,这些办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为管理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监督落实“四项制度”。“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休假与离岗审计、在农信社系统近亲属人数”这四项制度是案件防范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每月要进行一次排查。落实此项规定的关键,一定是要不折不扣。实际工作中,人员状况形形色色,如果因为存在客观因素就变相不予落实,就势必给案件防范留下隐患,因此,落实此四项制度,一定要坚持:该交流必须交流,该轮岗必须轮岗,该强制休假必须强制休假,该离岗审计必须离岗审计,是亲属就必须回避。执行制度不因客观因素让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重要岗位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有效落实案防责任。案件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抓好案件防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案防责任。落实案防责任,不只是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

  

  要真正抓好落实,还需要许多辅助性工作。本人所在联社在逐级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的同时,还与员工分别签定了《预防民刑案件经济担保责任书》、《安全驾车承诺书》、《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承诺书》、《八小时工作以外行为规范家庭承诺书》、《内退员工行为规范承诺书》等责任书,适时开展了警示提示和相关教育,将责任落实到了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为实现无“四类”案件、业务经营安全稳健运行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入开展谈心与引导工作1.把交心谈心列入日常工作。一提起领导找人谈话,大家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问一句答一句,什么情况都难以沟通。基于这种实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的环境、时机和方式,将谈话变成谈心,尽量消除当事人的紧张心理和对抗情绪,在十分平和的氛围中共同谈论某一个话题。其次是在谈心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背景、个人偏好、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找准切入点,力争做到谈话时间短、目的明确、表述清晰、容易接受。再次,不单纯追求一次谈话的效果,只要达到提醒、劝告、安慰的作用就行了,使员工感到愿意讲真话,愿意讲实话,愿意与领导谈话。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员工之间消除误会,部门之间消除误解,上下之间增强沟通,能进一步避免员工的过激行为或在工作中相互报复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定团结的目的。

  

  2.把正确引导放在重要位置。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情趣和品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鼓励大家自由组合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远离“黄、赌、毒”场所,对于着装怪异、发型张扬的员工,主动向其推荐有文化、有品味的书籍和资料,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员工家中有婚、丧、嫁、娶,除及时上门探望外,还要反复提醒员工要量力而行。对员工购房、购车,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货比三家,厉行节约,另一方面要告诫员工不要攀比跟风,提倡理性消费。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员工,只有在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中,才能少生妄念、健康成长。外因虽然不是影响个人本质的决定因素,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及时抵挡这种诱惑,难免不出问题。

  3.把金融案例当作警钟长鸣。基层网点员工人数少,年龄参差不齐,工作性质单一,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社会接触面窄,处事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员工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干错了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另一方面,结合已经发生并披露的金融案例,与员工一起剖析这些犯罪分子一步一步蜕变的过程,分析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员工,直至共同犯罪的手法和后果,提高全辖员工对社会交往

  

  人员的是非辨别能力和预防能力。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在银行工作期间原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八小时”以外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腿”,被犯罪分子不断施以小恩小惠,最后被拖下了水,最终沦为罪犯。因此,“八小时”以外,更是员工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道德意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时刻,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时刻。此外,还应经常开展走访员工家庭,热忱欢迎员工家属、子女来社参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员工家属参与,既能增加同事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员工家庭对信用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排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开展员工日常行为排查1.深化对行为排查的思想认识。一是要把对员工开展的行为排查作为管理的细化和延伸,要增强工作上的主动性,消除思想认识理不直、气不壮的顾虑。二是要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因为员工的眼睛是明亮的,只有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隐患。三是要把防范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落实定时排查,而且要认真开展日常排查,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2.实现排查区间范围的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员工的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区间都会影响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员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行为排查忽视了这方面就丢掉了

  

  重要内容。二是在人的行为上应当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员工的道德风险是形成银行案件的主要风险。因而凡是可能影响员工道德品质的行为,如投机经商行为、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对生活厌倦失望、对领导和同事怨恨仇视的言行等都应当是员工行为排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在业务范围上应当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小穴不堵溃大堤。综观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大要案,作案人总是在人们易于忽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搞“地下活动”。如果通过业务操作细节进行人员行为排查,那么案件隐患可及时发现。

  3.行为排查方式方法要多样化。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看其社内、社外的表现是否一样。二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看其在人前人后的表现是否一样。三是定期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四是依靠群众与加强领导相结合,把领导的责任与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为行为排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4.行为排查结果运用要刚性化,不能打折扣。如果把行为排查作为防范案件的一种方法,那么,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就是一种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有不少案件的暴露是通过轮岗才发现的,因此,行为排查结果的运用显得非常重要。当前,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好强制休假、定期轮岗、干部交流、近亲回避、离岗学习、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引咎辞职、责任追究、限期调离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为排查在防范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机构和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

  

  合规经营.三、需注意的事项在案件防范过程中,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往往因“盲区”、

  “死角”的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等问题,容易对行为排查的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工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应加以注意:

  1.要打消“排查会侵犯员工个人隐私”的错误认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只能对员工上班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而八小时之外是员工的自由时间,是个人空间,其活动是私事,与工作无关,单位不能过问,更不能干预。调查员工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因而在对员工进行行为排查时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致使行为排查的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毫无价值。也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行为排查查的是迹象、现象,而现象是偶然的,不能定论,不能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因而在实施内控管理措施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不到位。

  2.要打破排查范围的局限性。排查范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只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活动,而忽视了下班后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二是只注重单位人际关系而忽视单位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三是只注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忽视了与违法违规行为相联系的行为动态。如上班期间私人电话不断、与相同熟人接触频繁且活动诡秘等;四是只注重对业务发展的贡献度而忽视了业务操

  

  作的风险度。如违规代客户存取款,转帐,保管存折、卡、章等行为;五是只注重一线人员的行为排查而忽视中后台人员的行为排查。如对印章、凭证、档案等重要物品的管理人员的排查不够重视,导致“灯下黑”。

  3.要防止行为排查结果运用的随意性。排查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与此相反,如果把行为排查的结果与对员工的管理相分离,就会失去排查的意义。要避免出现失去制度约束的特殊员工,避免出现个别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轮岗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以人员紧缺为由不让休假,出现人为的真空地带,结果是“病灶”被人为地掩盖。

  总之,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是防范案件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强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防范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为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推荐访问:落实谈心谈话、加强“八小时外”管理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谈心 整改措施 谈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