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1 渐渐地,夏日火热的阳光收敛起来了。我从一天比一天更早来临的夜晚找到了秋天,我从早晚的温差中感受到了秋天,我从越来越零落的树叶中看到了秋天。金秋送爽,越来越蓝、越来越高的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1
渐渐地,夏日火热的阳光收敛起来了。我从一天比一天更早来临的夜晚找到了秋天,我从早晚的温差中感受到了秋天,我从越来越零落的树叶中看到了秋天。金秋送爽,越来越蓝、越来越高的天空告诉我们,九月的心绪便是纯净、便是高远。开学了,中秋便快到了。
秋如一叶飘落,书写着余韵未尽的诗章。而中秋,便是这诗章最华丽的顶点。
中秋中秋,中断秋思。中秋自古以来就是团圆节,团圆是中秋的味道。中秋夜,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在圆圆满满的月亮下,有团圆的家庭,有欢声笑语的屋子,有温馨的爱。“天涯共此时”。月亮这时一定是最幸福的,她见证着全世界的温暖,她目睹着全人类的最美好的感情。一家人坐在桂树下,坐在电视前,或聊天交心,或一起观看中秋晚会,案上精致的月饼为画面活色生香,腻出甜甜蜜蜜的团圆味道。
有团圆的味道,也有思念的味道。有人团圆,就必然有人因不能团圆而黯然神伤。自古以来,中秋的明月总是勾起诗人的倍多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瑟瑟秋风的吹拂下,望着异乡的月亮,月亮很圆很亮,却终究不是自己相看的月亮。不能与亲人相聚的离愁,在中秋之夜被桂花酝酿得格外深沉。
今年的中秋节我在爷爷奶奶家度过。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少,因为我从小不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即使是中秋节这样的团圆节,也因路途遥遥而没有一大家子一起团圆过。所以这个中秋节格外特殊。
终于有一个中秋的月亮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观赏的了。
可是爸爸和姐姐却不在身边。
可叹。团圆在我们家却是一件此事古难全的事。中秋是一种遗憾的味道。
影影绰绰的味道,一年又一年,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也许在我长大后的许多年里,每年的中秋我都在不同的境遇,抬头望一望月亮,会想起,很多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在月光下作文的小姑娘。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2
小时候住在小巷子里,每逢中秋节前夕,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整条老巷都会充满栀子花的味道——那是小巷人独特的"中秋节的味道。
小巷人生活简朴,每年中秋都不会去城里买昂贵的月饼,自己制作。从很多年前开始,小巷的人们就会制作月饼状的锅贴来代替月饼。制作步骤复杂,人们却乐此不疲,其中就数我奶奶的手艺最为精湛。
中秋节前一晚,奶奶就会把锅贴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曾有人询问奶奶做锅贴的秘方,奶奶总是摆摆手,温和地摇摇头,笑而不语。
六岁时的我,总喜欢在奶奶做锅贴时围绕着看,可我却怎么也看不出当中的奥秘。直到有一次,邻居阿姨从中吃到了小小的栀子花,这才明白奶奶的“秘方”。从那以后的中秋节,小巷的每户人家都会用栀子花来制作锅贴,尽管手艺仍比不上奶奶,但小巷人似乎喜欢上了混有栀子花香味的土月饼。
母亲继承了奶奶的手艺,也做的一手好锅贴,只是味道有所变化。好奇的我,再三询问母亲锅贴的“奥秘”,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从出生开始的每一年中秋,我都享用着这种锅贴月饼,以至于当我吃到人生中的第一块真正的月饼时,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震撼和恍然。直到今天,在我心里中秋节的味道,仍是那白白胖胖的栀子花的味道。
忽然忆起小时候,奶奶在灶头熟练地翻煎烹炸,我经常呆呆地看着。岁月爬上了她的鬓角,风霜侵蚀了她的容颜,而温和的浅笑常在。想到奶奶,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栀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搬离了小巷,再也见不到奶奶,那精致美味的栀子锅贴,成为我无法忘却的中秋节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吃着昂贵却不怎么美味的月饼时,看着窗外的栀子花,总能想起小巷的生活。
中秋节的味道,是那温暖小巷氤氲的栀子花香,是那简单而精致的锅贴,更是那常年站在厨房的为儿女辛劳一辈子的身影。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于中秋节,就不做介绍了,还是来谈谈中秋节吧。我觉得吧,现在过节没有古代那样隆重,逢年过节都**淡淡的,无非就是多了一套格式一样的问候,送礼什么的,也许时代不同,观念不同,看法也不同了。
就中秋节的月吧,现在过个中秋,都说是赏月,什么叫赏月,因为中秋那天的月亮漂亮,所以去赏;而对古人而言,月亮有着非凡的意义,我曾看见过这样一段话: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没有月的夜晚;没有月的夜晚,*的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可如今的,无月无所谓,有月便去赏……古时候过个中秋,那叫中秋佳节,因为可以和思念已久家人团聚,那样的赏月也具有意义;现在过个中秋,那就叫中秋,在现代人的脑海里,过中秋就是看看月亮,吃几块月饼,举办几个活动。难道过中秋就是看月亮,吃月饼,这样的中秋有意义么?古时候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古代的中秋节,那是寄托了一份思念,和家人在一起。以前的中秋也有特别多的民俗,比如:看花灯、赏桂花、喝桂花酒、观潮、燃灯、猜灯谜,彻夜灯火通明,热热闹闹。现在依然保持这种文化的地方应该不多了吧,反正我们这里根本就看不到,中秋节就和往日没什么两样,街上冷冷清清的。现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好像还有中秋节和家人团聚的观念,但如今好多人都只是打个电话像家里问好,送一份祝福,都说工作忙什么的回不了家了,有的说是要抽空回家看看。这种事情,难道用“抽空”来表达?我实在不解。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过中秋好像就只是回老家看看,最重要的是中秋假期!
这就是现在的中秋节!品不出什么幸福的味道。
推荐访问:作文 中秋节 四年级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3篇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1 中秋节小学生四年级作文 中秋节小学生作文四年级作文 中秋节作文 四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