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不同知识解决问题(2022年),供大家参考。
学校
课题 比、 分数应用 题 复习
年级 六 班级
教师
科目
数学 教材简析:
“用 不同知识解决问题” 是小学阶段对分数、 比例、 百分数等应用 题进行整合复习 。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各类应用 题的解题方法基础上, 如何做到“触类旁通”, 根据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与区别进行巧解、 巧算, 仍是他们学习 中的一大难题。
因此, 对已知数量关系的理解与类化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 做一做等实践方式中对解题方法理解、 熟练、 精练。
在掌握各类题型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利用 一题多 解、 对比、 讨论的学习 手段优化解题方法, 促使学生学会用 不同的知识巧解、 巧算应用 题。
教学目 标:1、 应用 多 种知识来答应用 题, 沟通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 训练学生的思维策略, 提高解题方法与技巧。
2、 通过学生综合应用 知识, 探索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自 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 能力。
3、 通过训练,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
4、 在学习 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建立自 信心。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一体多 解沟通不同应用 题之间内 在联系达到触类旁通 教具学具:
题组练习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内 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导入 在我们 进入复习 阶段以 来学会了 根据知识间 的内 在联系 整合知识。
昨天老师进行了 一个问卷调查:
就不同解决应用 题你 认为 有困难吗?
结果如下:
对运用 不同知识解决应 用 题认为容易 的 学生人数是进行认为有困难的 3 倍。你 能从其他角 度表述这句话吗?
反思重构
4 分
认为 容易 的学生数是有困 难学生数的 3 倍。
从比、 分数等方面进行描述。
阳邑中心校教案备写纸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反思重构 目标一 5 分
目标二 18 分
目标三
10 分
目标四 3 分
作业:
现在咱 们 班有 24人, 你能根据刚才的信息求出 这两种情况学生人数吗?
2 人小组互检说思路 展示汇报
下面请同 学们完成题组二, 请你用 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来 边 做边 想 你 的 思路, 然后没完成一个题小组互检, 互说思路。
展示给大家
挑战自 我, 自 己提问自 己解答, 展示汇报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或者感受 提出问题, 并解答。
说明你解题思路。
你整合了 哪些方面的知识? ( 比、 按比例分配、 分数)
上台展示
1. 我校喜欢打乒乓球的女生 25人, 是喜欢打乒乓球男 生人数的5/6,
2. 在一幅地图上, 用 5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50 千米, 在这幅地图 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 19 厘米,甲乙两地相距多 少千米?
3. 某厂计划生产 4800 个零件, 前 5 天完成了 25% , 照这样计算, 余下的任务还要多 少天?
4. 一堆煤重 480 吨, 第一次运走这堆煤的 20% , 第二次运走这堆
煤的 30% 。
学习 方法 知识收获 小组合作交流 对他人小组的评价
刚 才 同 学们就运用 不同 知识解决了 问 题,现在觉得容易了 吧? 其实我们 已经知道分数、 比与 除法的 联系 , 据他们 之间 的 关系也能沟 通相关应 用 题之间 的解法。
同 学们 可以 就汇报进行补充或提出 不同 意见
培养了 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创造性和变通性,又能使学生充分领会和运用已知条件,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