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识,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2、能力目标理解文意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常识,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2、能力目标 理解文意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教法学法:
角色投入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课型结构:
板块式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前置补偿,导入新课
1、 师提问: “世外桃源”的出处。
2、 回忆背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 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对陶渊明的概括了解。
第二板块: 精讲点拨,略通文意
1、 老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句读、语气语调。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 学生依据注释,同桌合作试通文意。师巡回指导。
第三板块: 师生互动,构建板书
1、转变角色 “记者”采访“五柳先生”
师先示范:“先生是哪里人氏?”“先生贵姓?”
2、学生角色转移为“记者”或“五柳先生”,进行问答活动。
例:问“先生有什么爱好呢?”
答“我爱读书,但并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3、在问答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构建板书。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4、生依据板书,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 大家谈
1、 师引导过渡到对“陶渊明”的评价与认识上(让学生做评论员)
品头论足说陶潜
由古到今话隐士
2、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例: 生 “我认为陶隐居是逃避现实的懦夫行为。他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揭竿而起!”
3、老师及时予以点评、表扬。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评价陶的处世态度。
第五板块: 畅想篇
1、老师在肯定学生的评价后,引入到“戏说21世纪的五柳先生”,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做“导演”。
2、生尽情导演
例: “五柳先生当了一名反腐倡廉、为民做主的清官!”
3、老师表扬、鼓励。与学生共导同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结束语:
愿我们今天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学习、刻苦读书。长大以后决不做“社会的隐士”,而要做“国家的栋梁,生活的勇士”。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勇士们再见!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2、分析归纳五柳先生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此作出评价。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味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
【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教学难点】
体味五柳先生的`精神内涵。
【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诵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品鉴高趣赏析态度,品味五柳风致;
由人推己各抒己见,领略先生丰采;
知人论世以今鉴古,感受魏晋风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请同学们猜一猜图片上的人是谁?——陶渊明
1、结合学过的诗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们知道“陶渊明独爱菊”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清晨他扛着锄头去锄豆,顺手采一丛菊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体会感情基调,注意字音及停顿。(出示幻灯片)
(1)嗜酒shì辄尽zhé吝情lìn短褐hè
箪食dān汲汲jí欤yú黔qián 俦chóu
(2)A、因/以为/号焉
B、亲旧/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学生尝试齐读读课文。
三、指名翻译课文,积累字词。(10—15分钟)
1、要求结合注释自行翻译,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帮助。
2、理解重点字词。(结合幻灯片)
3、再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由文及人,品评五柳先生的性格,感悟他的高情远趣及精神气质。(10—15分钟)
1、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归纳他的性格特点。
2、你是如何评价五柳先生这些兴趣爱好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心得)
3、老师点拨讲解:有些同学可能不是很赞赏五柳先生,因为他只顾喝酒,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家贫如洗却不努力工作。同学们评价得很好。
但我怎么很喜欢他呢?
你看他——隐居山林,种豆采花,是那样舒适惬意;
你看他——“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却安然自若,是那样得豁达潇洒;
你看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那样的随意自然;
你看他——“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得轻松自在;
……
4、引导学生结合陶渊明设身世理解他的“魏晋思想”。
陶渊明曾做过官,但他看不惯官场的繁复和腐败,他辞官归隐。(《归园田居》就是此时写的)。本文可以说是作者的自传,作者借五柳先生这个人,表达自己对那种旷达自然、豪爽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渴望之情及自己那种亲近自然、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知足常乐的人生志向。当然,文章的五柳先生是作者假想的一个人,文章的情节当然有点夸张,陶渊明本身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酒鬼”。他那纯真高洁的品格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
5、进一步联系生活:他不像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一天只知道挣钱、挣钱、只知道与别人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活得好累!
现在,你们是否喜欢五柳先生了。继续在课后一题的“评价”后面写上自己的感想。
五、(机动环节)在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尝试着背诵。
四。品读课文:由人推己,与五柳先生对话。
学习文言文,不但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还要学会与古人对话,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五柳先生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那么,请问:你喜欢(欣赏)五柳先生吗?为什么?
在充分听取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明确:投影——
无论同学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就是本真的陶渊明,他的一切性情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息息相关。魏晋六朝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的大*,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这种精神上的大*、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萧散、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同学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时代里,我们没有必要再像五柳先生那样消极避世,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激流勇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同时,我们也不妨让自己活得萧散一些,旷达一些,真率一些,让我们——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教学反思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当披文入情,挖掘语言背后丰富的人文思想。本课教学,将字词教学融入对人物的品鉴过程中,力图做到“言“文”合一。同时,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故将教学重点定位为品鉴五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并沿着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思路,试图体现出“人”“文”合一的阅读教学理念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2、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叙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传记文的特点。
【学习重点】
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学习难点】
学习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叙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
朗读、讨论、质疑。
【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已学的陶诗导入。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范读 2、自由读 3、正音 4、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四人小组,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2、提出不懂的词句。
3、词句练习。
四、自主学习
1、研读课文叙写五柳先生的语句,自由提问。
2、以“( )的五柳先生”的句式说一句话。
五、理解课文
你喜欢五柳先生吗?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六、研读课文
1、黔娄之妻的话对写五柳先生有何作用?
2、本文与《桃花源记》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差别?
七、词句积累
1、文中的四字句;
2、文中的名句。
八、写作训练
1、学习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写一篇个人小传,100字左右。
2、教师示范。
九、课堂小结
十、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一些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与同学交流。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菁选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菁选3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五柳先生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