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生体育目标下,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成为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大学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结合终生体育目标知识理论,分析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大学体育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优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终身体育目标;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终身体育目标的核心目标是指:“人的一身都应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能和生活品质”。2016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联合国家体育协会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终身体育目标这一政治制度的提出,大学体育教学成为大学教师和体育相关人员关注的热点。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体系中,教学主要内容为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因为大学生健康体制标准测试数据逐渐呈下降状态,大学体育教学才得到重视。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仍在初步探索阶段,大学教育环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缺乏,阻碍了大学体育多样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分析阻碍大学教育的主要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推动大学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经过程。
一、终生体育思想对大学生体育发展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的人才培养价值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导致我国大学生在学校形成了懒散的学习状态。形成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因身体状况无法适应工作的强度,而被社会淘汰。终生体育的政治思想,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他们在终生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培育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沉迷于上网、游戏等。终生体育的思想除了能使改变大学生对体育的看法,还能改变他们对学习的看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1]。
(二)传递终生体育的精神
终生体育思思想精神是:积极健康、坚持不懈。根据调查表明,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存在着心理素质低下、缺乏意志力等不良现状。首先是因为大学生所接触的大学生活与他们之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因此会有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其次步入大学生活后,社会的诱惑力逐渐增多。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发生变化, 影响了我国社会发展动力。在大学体育中,融入终身教育体育精神,大学生在接触体育课时,教师将终生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因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流砥柱,传递终生体育精神,强化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2]。
二、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大学教育体育教学缺乏硬件设施
因为大学教育资金来源只有政府拨款,无法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办学,导致大学教育的体育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使大学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学器材。其次,大学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缺乏,使大学体育教学场地仅仅局限于户外教学。互联网信息环境下,视频微课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项目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导致大学体育教学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终生体育目标下,学生要全面贯彻终生体育精神,形成健康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方式,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而在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学硬件基础设施是体育实践的基础。
(二)教师和学生体育学习意识不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导,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忽视,错误的引导了她们对体育的认识,降低了他们对体育的学习欲望。其次,是学校对英语教学的不重视,根据调查表明,大学体育教学系统中,体育课程的安排时间为每周1-3节,大学教学体系仍然专业知识和就业率为主,体育教学课程不足,导致学生缺乏接触体育项目的时间。最后,学校的不重视,使学生并没有把体育当做一项重要的课程去学习,而是当成大学辅助课程的一种。导致大学体育教学发展困难重重[3]。
(三)高职体育教学体系内容单一
新教育法中,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具体变现为体育教学模式多样化、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多样化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定不同的体育项目,展开多样化教学。而根据调查表明,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呈现了体育教学项目单一的状态。体育项目主要以体操和篮球等大众化体育项目为主。在体育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体育项目爱好,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从而滞后大学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
(四)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老龄化严重。因为体育这门课程没有得到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导致,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存的大学体育教师中,30-45岁的教师占总体教师的80%。教师老龄化现象,导致教師在体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简单的PPT辅助教学。而对于大数据分析,微课教学等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信息化背景下,体育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三、终身体育目标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一)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硬件设施
大学体育教育硬件设施,终生体育目标下,实现大学体育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教育资金的投入,增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动力。其次,大学体育硬件设施构建资金来源,除了申请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之外,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区合作”,增加基础设施来源渠道,通过校区与校区之间基础设施互补,促进各个校园主体发展动力平衡。这一策略,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动实施,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为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大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水平
除了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之外,体育教师同样也是影响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是决定着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程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大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除了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培训之外,同时还需要与各个高校展开学术交流,分析不同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进行归纳总结,并融入到未来的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根据时代特征建立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教学应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项目。各个区域不同,导致生活习惯、身体素质、教学环境存在着差异。因此,高校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优势。首先,由于南方和北风气候不同,寒冷的气候,为北方的大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溜冰场。所以,对于北方的高等院校来说,在体育教学项目过程中,可以增加滑冰这一项目。而南方的气候温和,为游泳项目提供有利的自然环境,因此,南方的体育教学项目中,可以融入游泳这一体育项目。实现多样化教学。其次是时代特征,我国近年来加重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来说,可以通过在体育教学项目中,融入民族文化传统技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同时还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终生体育目标下,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成为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人存在着缺乏硬件设施、体育教学体系内容单一、教师和学生体育学习意识不强、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不足,为改变这一发展现状,需要通过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硬件设施、增强高职体育教师信息化技术掌握能力、根据时代特征建立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万璐,豫章师范学院;万楠,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万璐(1991~),女,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
参考文献
[1]李培. 浅析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变迁及特征[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3):102-103.
[2]梁会强. 构建终身体育社会的价值构想[J].广东蚕业,2017,51(02):95.
[3]郑戈. 终生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