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学德育案例研究深受四平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的欢迎,现在不但已转化为“经历教育”行动研究,而且推动着德育活动课和日常生活经历教育的开发,使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
一、解决德育难题,推出新课题
时效性低是中小学德育多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曾反复学习有关的德育理论,认真反思自己多年的德育工作。原因似乎找到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直到2003年我们开展中小学德育现状调查,进行德育案例研究,才豁然开朗。大家的体会是,充分的理论学习加上众多的案例研究,使我们在解决德育难题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案例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案例1,我们一个普通班级,到农村劳动三天,在劳动中师生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获得诸多成功。这个班回校后,成了全校瞩目的先进班,不但劳动好,而且班风正,思想、学习、纪律、各项集体活动都先进,令人惊奇。案例2,我们一名初二学生,因为听说表哥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就对自己的学习心灰意冷,成绩迅速下滑。假期母亲带他去表哥家,看到表哥凭所学到的专业本领自己创业成功,成了全县的创业先锋,又听了表哥一番“开导”,他受到了教育,悔恨自己的盲目和幼稚,重新振奋起来努力学习了,后来他考入重点高中。分析这些案例,我们总结出德育成功的五个必备条件:(1)能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和愿望;(2)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和实践;(3)学生产生了触动心灵的体验;(4)在活动中学生得到成功或释疑解惑;(5)学生自己总结并获得道德知识和经验。
借助案例研究,我们首创了“经历教育行动研究”这一新课题。所谓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经历教育的本质是实践育人,核心是体验感悟,关键是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我们的经历教育行动研究就是:以经历教育的思想来探索研究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1. 为德育行动而研究,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标准;2. 对德育行动的研究,以解决德育的实际问题为中心;3. 在德育行动中研究,以德育反思和经验总结、推广为动力;4. 行动者即研究者,以积极推动德育的改进、创新和打造自己的德育优势为宗旨。就这样,我们找到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出路,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行动,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提高了时效性。
二、突出学生主体,构建新载体
我们的经历教育行动研究,构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理念是,德育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依靠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其道德智能才有德育的成功。因此,德育必须克服空对空的单纯说教的弊端,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和经历中体验、历练。正如德育专家所言:“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在实践中,反复对话,反复感受、反复共享,使其心理过程、思想矛盾、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得以展开,从而构建和重构道德生活经验”。?眼1?演这就需要构建起适应经历教育要求的德育载体,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用武之地”,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活动。
我们构建的德育新载体即经历教育的主要途径方法有四项:“经历教育活动指导”、“日常生活的经历教育”、“大型集体活动的经历教育”、“学生课外活动的经历教育”。这里简单介绍前两项。
“经历教育活动指导”是我们遵照“若干意见”的 精神,适应经历教育的需要开发的德育活动课。它克服了以往德育课程的组织化和灌输性的弊端。它不是一本纯道德知识的书,而是一本生活的书。他的教学内容不是以某一个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为出发点组织的,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为主线,并让学到的东西真正能够进入学生的生活或改变他们的生活。例如:案例3,(小学三年)“学做家庭小主人”,每个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做一件家务活或做一天“当家人”,回到学校课堂上互相介绍自己“当家”的过程、故事、体验,有的可以在课堂上表演一番,还可以互相竞赛。既有比赛又有互助,既有集体的合作与智慧,又有个人的才能与创造。然后互评、自评,总结做这些活的步骤、方法、要点和要求,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原因。这类活动,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开发,学生也表现出各自的个性和特点,获得情感、荣辱、自信心等体验。案例4,“我的小舞台”(小学一年)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把课堂当作“我的小舞台”,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自己的特长和才艺。他们不但是“演员”,还是“节目主持人”,自报家门,与“观众沟通”对话,演完了还请同学们提宝贵意见,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小演员”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和鼓励下,初步获得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体验,感到“我很美”、“我很聪明”、“我能行”。这些活动课,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和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鲜活、具体的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
“经历教育活动指导”的教学研究就是研究这一个一个的教学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反思、完善、提高。“经历教育活动指导”改变了学生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师生的经历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能力显著提高。“经历教育活动指导”实施一年来,在各级实验校里就产生市级优质课、精品课120多节,创造和积累的优秀教学案例182例,总结教学经验1121篇。
“日常生活的经历教育”:通过科学设计和组织,充分运用学生日常生活这种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学习当作自己的人生经历,把以前平淡度过的日常生活当作自己成长进步的机遇加以把握。大体做法是,每月为一个教育单元,确定一个教育主题。这个月,班级和每个学生的许多日常活动都可以有意地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每个学生都以生活的主人和活动的主角的心态,根据个人实际制定月计划,选择在集体中的角色地位,预测自己的“业绩”,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如:展示什么才能?学会什么本事?得到什么成功?为班级作出什么贡献?培养一种什么精神品格?在这个月的行动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切磋,还可以每周有总结和反思。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悉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感悟,记录成长经历,积累成长经验,培育自己的发展优势,增长自己的道德能力。月末,每个人作出总结,或叙事或议论,或百字或几百字上千字,没有限制,写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最自豪的成功、最深的体会。老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提供指导,引导学生畅谈收获,展示才能,交流体验,互相学习。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月总结作为成长记录保留起来,作为人生财富积累起来。
以上这些经历教育的德育新载体、新途径,保障和促进了学生德育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总之,德育案例的研究,开发了四平市德育研究的新课题——经历教育研究。实施经历教育又促进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德育案例的写作与研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经历教育实施三年来,市教育局在全市征集德育案例,两个月就征集3000多份,我们经过精心筛选,选出100个优秀案例,编辑出版了“经历教育案例选编”。这些案例生动地记录了经历教育的实效和成功,反映了广大校长、教师德育观念的更新、能力水平的提高。
德育案例的写作和研究,现在逐渐成为广大校长教师的兴趣和习惯,它标志着四平市中小学群众性的德育科研正在兴起,预示着我们的“经历教育行动研究”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等.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和革新[J].教育研究,2005,⑶.